本書可宰!上部總結+改名預告

吳國地區告一段落,本書上半部分已經寫完,總字數一百二十七萬字,無論是情節還是人物,還是設定、結構,全都階段性寫完。

妥妥養肥了,養書的朋友別再猶豫,直接開宰!

注意布穀說的是書的上部已經寫完了,下面還有,而不是要開新書了。

現在總結一下這個「上部」,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卷,分別是「白骨觀」、「舍詔江州」、「洱海道宮」。

分別又有三個高潮場景或情節,白骨觀的論道大會,舍詔的非人築基,以及道宮部分的西海入侵。

這三卷中,想必第一卷,以及第一卷的論道大會最讓大部分讀者耳目一新,覺得有趣,而中間一卷,江州部分遜色,其中殺夜叉奪鬼脈靈根也遜色於龍脈築基那裡。

整個三部寫下來,真可謂是不簡單,第二卷中間,布穀時不時就叫著自己要突破、要突破,突破寫作能力。

思考了一大堆,看了一大堆書。

幸運的是,基本上算是學一點就懂一點、思考一點就收穫一點,每天都感覺自己在進步,直感覺自己是個聰明人,是個理論上的天才。

不幸運的是,好多東西不是你懂了你就會,還得練。落到實際上就是,天天以為自己悟了悟了,然後隔天就又有新問題出現,苦悶的很,理論上有天賦算球的天賦。

幸好我知道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壞事,反而整體還是好事。因為最難的不是出現問題,而是壓根意識不到問題,不清楚自己薄弱之處在哪。

能時不時發現問題,還能隔段時間就解決一個,已經很幸運。

這裡有個感慨,布穀以前一直覺得自己沒有寫作才能。也不怕露怯,整個語文學生生涯一直到寫作開始,壓根就不知道「高潮」是什麼。

就這麼個最基本的概念,但真有人不知道是什麼啊,特別是新作者,比如我,因為腦子裡完全沒有。看了不知道多少本書、寫作經驗,就是不清楚!

甚至當寫作有點氣色之後,依舊沒搞懂,完全是靠另外一股東西吸引讀者。直到默默過了很長時間,足足一兩年,恍然回首:

噫!我懂了。

然而我也不清楚自己為啥突然就懂了,突然就從腦中沒有這個概念,出現了這個概念,很神奇。

(可能部分讀者不太清楚這種情況,勉強舉個例子,初中畫小方塊、骰子的正面圖、側面圖。當時疑惑老師為嘛要翻來覆去、講來講去,這東西在腦子裡面想想,模擬一下,再把方塊打開不就成了麼?後來意識到,可能是空間想像能力的原因,部分同學在腦海里是無法模擬出小骰子,更別說把它直接拆開了)

當時有點絕望,媽蛋,我終於知道有才能和沒才能的區別了。

沒才能,你就不清楚,意識不到,沒有概念。殘酷點,好似魚沒有手,它壓根就不知道手是什麼,更別說手居然可以抓東西。

說到這裡,似乎有點惟才能至上了,這應該不對,確實也是不太對的。因為很多東西其實是慢慢培養的,包括我悟懂「高潮」這個最基本的玩意兒,應該就是潛移默化的讀、寫,潛意識積累夠,自然而然就懂了。

這裡說一下我對高潮最簡單的總結:戲劇性張力最大的時候和場景。(如果有部分愛好者不懂,別急,慢慢來。)

人最擅長的就是學習,很多東西雖然不會,但我們慢慢學,也能掌握。這基本上可以說是全人類的天賦,好好學,即便差距再大,你也可能成長到拉平!和對方平起平坐。

至於另外一方面,則是我們雖然沒有某一類天賦,但不代表我們沒有其他天賦。布穀始終相信,每個人都是有用,每個人都是有天賦、才能的,或多或少,或大或小。

事實也如此,其實布穀總結過,我缺乏的並非整個寫作才能,而是具體點說,是故事才能、人物才能,巴拉巴拉的。

但是我在其他方面可以,模糊一點說就是美學才能,關乎語感、文章氣質上的,這點我用「文氣」兩個字總結,大概是小時候喜歡修仙、古文讀多了賦予的影響,也正是總結出「文氣」這點,讓我在雖然不懂高潮,但依舊能跨過寫作門檻,吸引讀者。直到跨過門檻了,才回過頭搞懂了故事方面最基礎的「高潮」。

以及,布穀還特別擅長總結,擅長理論上的研究,正好能靠著這點,慢慢進步。甚至竊喜,這樣走的穩!兩大才能在手,至高有我啊!

發散有點多了,寫作愛好者可以看看,算是布穀的一點心路歷程。

具體的總結方面,寫作真的是要寫,特別是長篇,不寫到那一步,你壓根就不會有那種體會,就似你沒有才能一般。

比如現在,前三卷寫完,布穀自己都詫異了,居然能環環相扣,形成一個整體我、我,我真真詫異到了。

隨著整個上部將寫完,越發感覺它們形成了一個整體,之前所有的悟懂、積累,大半都可塞入進去:噫!我又懂了嗎!

可能是,因為結尾時,大家的評價都很高,甚至說達到了白骨論道那一環節。

其實這裡也可以說一下,白骨論道那個環節,臨時想出來的,啥細綱都沒有,硬懟,初是想胡亂借個嶗山道士的皮,給個交代讓許道走人,結果沒想到成了全文最亮點。

可能壓根沒有人想過,原本仙氣飄飄的場面,被我筆鋒一轉,給整成了鬼氣森森。哈哈哈。

不過之所以會出現這個亮點,其實文章自己也在時不時暗示我,直到最終蹦出這個場景,成就了第一卷高潮。等寫完之後,也感覺更加懂得如何去寫那種壓抑驚奇的感覺了。

而最近的大戰,最開始布穀也是不敢寫的,並且一直想避開。因為場面太大了,腦子裡的想法是:「我的天,大場面誒大場面,我不會啊!從沒寫過啊!避了避了。」

最後實在是被劇情逼的不得不為之,沒辦法,吳國天都要塌了,不寫個大場面實在是太萎了。

手可斷,人不能萎啊!干!

結果出乎布穀的預料,並不算拉胯,我居然會寫這種亂戰、而且還是神魔大戰!!!

實在是驚奇,書它有自己的想法,我果然只是個「代筆」。

咦,有點懂得「人物自己有自己想法」這個境界了?(????)寫總結好棒。

發現感言已經寫了兩千字了,就不繼續打擾大家了。

慢慢寫,慢慢來,謝謝大家的支持。對了,今天請假休息一天,琢磨琢磨西海篇,月初還沒動假條呢。

以及最後一件事,本書和編輯商量了很久,琢磨要不要改名。至於為什麼想改,一年了都還想改……大家可以在起點app搜一下「仙聊齋」三個字。

當初取名本來想取「仙符」、「道符」來著,結果都被占了,就取了「仙籙」。結果真真沒意思到,籙是個生僻字,輸入法單打得翻老半天,太不方便推廣和口口相傳了。

然後十月又發現本書有個別名……意識到籙這個字,真的不方便認。

所以這裡預告一下書改名,布穀本來想直接取「仙錄」的,呃,但是沒了,不知它,仙路仙爐仙戮等一批也沒了。

先公布就僅剩幾個可取的:

1《仙籍》

2《仙籠》

3《仙陸》

4《仙奴》

5《xx》大家覺得更好,和原書名像且符合本書的,可以提出並投票。

6《仙籙》「布穀你滾蛋,認定這個名兒了!」

煩請大家投一下票,布穀吸取一下意見,然後慎重考慮,改什麼以及究竟改不改書名。

謝謝大家,以及謝謝編輯蓬萊的幫忙。

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養書的朋友開宰罷!

以及,今天休息一下,大家晚上早點睡。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