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提爾皮茲的野望(3)

引起了提爾皮茲的注意的是一條大型潛艇的模型。在這個時代里,一般的潛艇排水量都不超過一千噸,大多數潛艇的水下排水量都在800噸以下,水上排水量自然更小,往往只有600噸多一點。但是這條潛艇卻有著1400噸的水下排水量和千噸以上的水面排水量。

「這是你們設計的潛艇嗎?」提爾皮茲問道,「你們怎麼會把它做這麼大呢?」

按照當時一般的看法,大部分國家的海軍都只將潛艇視為一種跟輔助性的船隻,而不是戰鬥武器。如果你問那個時候的海軍軍官們,潛艇能幹什麼?他們多半會告訴你這樣的答案:

「可以做偵察工作,比如蹲在人家的軍港門口,數數有多少船隻進去,有多少船隻出來。再比如說送些間諜呀什麼的到敵國的領土上去,再比如……」

反正在那個時候的海軍軍官們看來這東西完全就不能用來作戰。既然不能用來作戰,只是蹲在軍港外面數數,或者送幾個間諜上岸什麼的,哪用得著做這麼大?

「啊,海軍大臣先生,這也是一條外貿性質的潛艇。和一般的潛艇不同,這條潛艇可是徹頭徹尾的戰鬥艦艇。我們的買主購買這種潛艇的時候,就要求這種潛艇具有如下性能:首先,它要有在大洋上長期待機的能力,航程要長,這樣一來自然就沒法造的太小。其次,他們還要求它的水面航速超過一般的商船,也就是說至少要有17到18節,水下速度也要有9到10節。這樣一來,太小的船我們也沒法裝進達到這樣要求的動力系統。然後他們對武備的要求也很高。所以您看這條潛艇的前部有六個大型魚.雷發射管,可以一次發射六枚21寸魚.雷,這種魚.雷威力巨大,只需要命中一枚,就能擊沉一條大型的運輸船。在它的尾部還有4個大型魚.雷發射管。艇內還有10枚魚.雷的庫存。而且相比前面我們看到的那條戰列艦,它更為隱蔽,而且便宜得多。用來騷擾補給線真是再好也沒有了。」

史高治故意說「命中一枚,就能擊沉一條大型的運輸船」。將提爾皮茲的思路引導到破交上面。

「不過這東西還是沒辦法和艦隊抗衡,沒辦法奪得制海權呀。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它還是沒辦法和前面提到的那種戰艦相比。」提爾皮茲回答說。

史高治點了點頭說:「您說得很對。潛艇由於速度上面的缺陷,是沒法跟上水面艦隊的速度的,這使得如果將它投入到海戰當中,它根本就沒法完成占位,更不要說發射魚.雷了。基本上只能用於偷襲。而且保障制海權有兩方面的作用,那就是一方面保證自己的任何船隻都可以自由航行,另一方面就是使得敵方的任何船隻都無法自由航行。這種船隻最多不過是能破壞對方自由航行的權力,卻不能保障自己一方的自由航行權。所以,它只能是海上力量的一個有效的補充,並不能替代水面戰艦,尤其是戰列艦的主力地位。但是另一方面,弱國在對抗強國的時候,很多時候,追求全面超越對手,奪得完整制海權其實並不現實。只需要有能給對手造成足夠大的損害的能力,讓強國對他發起的戰爭變成一個虧本的買賣就夠了。」

聽了這話,提爾皮茲笑了,他想了想說:「就像布爾戰爭?不過布爾人雖然抵抗得很堅決,但是這場戰爭他們還是處於下風,甚至很可能要失敗了呀。如果海軍力量弱於英國,一戰之後,英國的確可能損失慘重,但是它的對手卻會變成完全沒有海軍了呀。」

「但是你不覺得英國人打這一仗得不償失嗎?世界第一強國,對付一個區區的地方性力量都打得如此艱難。英國的國家威懾力已經嚴重的貶值了。我記得納爾遜勳爵在某次戰役之前曾經說過,『就算我們戰敗了,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他們也沒有艦隊可用了』。其實這種情況放到英國這樣的國家身上也是一樣。像這樣的海上大國,他們在海上的利益非常多,而這些利益都需要通過他們的海軍來維護。但是覬覦他的地位的國家也絕不會少。如果某個國家的艦隊,能夠強大到在和英國艦隊兌換掉之後,使得英國人剩餘的艦隊不再足以壓制其他國家的艦隊,這就意味著制海權將從英國的手中轉移向其他的國家。而制海權對於英國來說,可以說就等於是生命。再這樣的情況下英國還能接受這樣的兌子嗎?只怕在這種情況下,妥協就是唯一的選擇了,不是嗎?」史高治立刻就將早就準備好了的毒藥拋了出來。

史高治提出的這種思路,就是後來德國海軍的思路。德國人後來一直就是依據這樣的思路來建立海軍的。但是對於英國來說,他們自然會有另外的思路,那就是兩害相較取其輕。

對於德國海軍和美國海軍的同時崛起,英國人的應對之道首先是搞出一個雙強標準出來,也就是說,英國海軍必須超過世界第二海軍加上世界第三海軍的總和。這樣就算是一對一的兌掉了世界第二海軍的艦隊,英國剩下的艦隊依舊是世界第一。而且如果考慮到所謂的蘭開斯特方程式,世界第二海軍根本就不可能和他打出1:1的交換比。這就像打群架,如果雙方的個體戰鬥力基本相當的話,兩個人打兩個人可能會兩敗俱傷,但是10個人打兩個人絕不會兩敗俱傷,只會是一邊倒的兩個人那邊全滅,十個人那邊無傷。

所以,只要英國海軍的規模能夠保持是世界第二海軍和世界第三海軍的總和,那英國就依舊能確保擁有對世界第二海軍強國開戰的自由,它的海軍也就能有真正的威懾力。

不過要做到這一點對於英國來說也是非常困難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因為工業力量上的差別。單純從產值上來看,如今的英國已經不是世界第一工業大國了。現在不但美國的工業產值已經超過了英國,就連德國的工業產值也已經超過了英國。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人還想要維持一支相當於德國和美國之和的海軍力量,這又談何容易?

不過對於英國來說,這場軍備競賽也不是沒有勝利的可能。甚至於對於英國人來說,軍備競賽越早越好,越激烈越好。原因很簡單,因為雖然德國人美國人的工業產值都超過了英國,但是財富的積累卻還遠遠沒法和英國相比較。之就像一個剛工作的小伙子,現在拿到的工資比某個工作了幾十年的老員工還高那麼一點了,但是要說有錢,恐怕還是老員工更有錢,因為他已經拿了幾十年的工資了,積累下來的錢更多。如果這個時候小伙子去和老員工比花錢,那先破產的肯定是那個小伙子。所以英國人一旦發現德國對自己產生了威脅,那麼最好的做法就是立刻通過高強度的軍備競賽來拖垮德國人,讓德國提前破產。

而德國呢?德國有沒有可能不響應這種軍備競賽呢?如果德國可以不要海外市場,不要拓展海外殖民地,那當然可以,然而……

而且對於英國人來說,軍備競賽他還是有後路的,那就是實在不行了,那就只需要壓制德國就行了。美國畢竟距離英國太遠還隔著一個大西洋。即使美國強大了,英國也不會面臨亡國的危險。但是德國不同,如果德國發展好了,必定會將歐洲統合起來,而那個時候,距離歐洲大陸僅僅只有一百公里不到的英國就危險了。所以,多年來,英國的國策一直都是,在歐洲大陸上,誰最強,英國人就去打誰。本著這個原則,英國人拖著反法同盟打過法國;本著這個原則,英國人拖著英法聯盟打過俄國;本著這個原則,現在輪到了德國。

「您的想法很有啟示性。」提爾皮茲說。

「謝謝您的誇獎,事實上,這並不是我一個人的想法。這是美國的想法。」史高治繼續給這個德國佬洗腦,「我有一位叫做馬漢的朋友,他前不久剛剛完成了一本叫做《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的學術著作,不知道大臣閣下看到過沒有。這裡面多少就有一些美國海軍的想法。事實上美國正是因為建立了一隻能讓英國付出相當代價的海軍,才得以不受干擾的完成對西班牙的戰爭。您知道,如果只考慮西班牙自身的力量,幾十年前,我們就能輕鬆的擊敗他了。最後,英國人沒有貿然插手,這說明,我們的戰略判斷,也就是如果我們的海軍實力能對英國海軍造成相當程度的損傷,就能迫使英國人放棄對我們的行動的干涉的這個判斷是有道理的。」R1058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