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拍電視劇的劇本,在林為民的手裡寫的很快,基本以每天兩集的速度產出。

無奈劇本篇幅實在太長,蕭笙只能在燕京飯店裡苦苦等待。

這一天傍晚,林為民再次拿著六集寫好的劇本來找蕭笙。

看罷劇本,蕭笙嘆道:「還有幾集是寫著書立說的事吧?」

「不錯。歷史上談允賢活到九十六歲,但晚景並不算太好,為了觀眾們的感受,不會寫到最後,只寫到她著書立說,救死扶傷這個高潮。」

蕭笙點點頭,這是一個成熟的編劇。

經過這些天的創作,電視劇劇本已經寫到了56集,再來4集,就是整整六十集。

無線電視台不是沒有集數超過六十集以上的電視劇,但全都是單元劇。

如林為民這般以單一故事譜寫成一部如此長度的電視劇,還從未有過,其難度也與單元劇不可同日而語。

他回想著劇本的內容,這是一部以明朝女醫談允賢為原型所寫的劇本。

談允賢出生於無錫談家,談家不僅是醫學世家,同時也時代顯赫,祖上既是名醫又曾擔任過奉政大夫。談允賢是家中次子談綱的女兒,談綱在當時南京任刑部主事,放到現在屬於廳局級幹部。

作為談綱的女兒,談允賢出生便可以擁有姓名,同時也經受了良好的教育。

談允賢自幼聰慧,在祖父母的培養下,深得祖父母喜愛,每臨診時都將她帶在身邊,細心地講述各種藥方病理。等談允賢長大後,她已經學得了一手精湛的醫術。

到了婚配的年齡,談允賢嫁給同為醫家的楊家。婚後不久,談允賢就患了氣血兩虛之症難以生育,她用學到的藥理知識,自行調製藥方並以身試藥,最終藥到病除,並陸續為夫家產了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楊濂。

自此,談允賢的醫術令婆家刮目相看,家裡人患病後都放心地交由她診治。

後祖母茹氏彌留之際,將自己收集的醫術、藥方、以及醫療器械全部交給談允賢,並對談允賢的醫術給予肯定:「吾目瞑矣!「。

明代受陳朱理學的影響,社會上下禮教森嚴,許多婦女因男女之防,不願請男醫生診治,即便請來了男醫生,由於看不見患者的容貌也不能詢問病情,甚至連最基本的號脈都要隔著手帕,經常發生貽誤病情致死的悲劇。

由於男女生理結構不同,女性諸多涉及私密性的疑難雜症,令她們難以對男醫生啟齒,醫術高明的談允賢的出現,讓眾多女患者看到了希望,紛紛請她上門診治。

受到祖母的鼓勵,談允賢正式走出深宅大院,拋頭露面地以女醫生的身份行走江湖。

談允賢不僅醫術高明,同時對於病患心理也極為了解,在與患者的溝通過程中,談允賢以女性細膩平和的特性,緩解了患者的焦慮,並藉此將那些受凌虐婦女的慘狀訴諸民間,博得偌大名聲,甚至開始以女醫的身份多次出入宮廷。

隨著談允賢的名氣日盛,諸多患病的皇家女眷不願意請男御醫診治,都請談允賢入宮。

林為民的劇本只寫到這裡,談允賢已經成為國醫聖手,接下來的四集故事便是收尾。

「歷史上談允賢是先著書立說,而後喪子、喪孫,再也無心著書。我打算把順序顛倒一些,先喪子、喪孫,再著書立說。」

蕭笙聽後頷首,別小看這兩個事件的順序顛倒,電視劇只要烘托到位,人物的傳奇性和光輝形象一下子就能立起來。

電視劇不是正史,為了戲劇效果是要適當藝術加工處理的。

理完了所有的劇情,蕭笙問道:「劇名也應該定下來了吧?」

林為民思忖片刻,「要不,就叫《女醫傳》吧!」

「《女醫傳》?」蕭笙咀嚼著這個名字,念了幾遍後道:「好,這個名字好。古樸、大氣,讓人一聽便知曉主旨和內容。」

林為民笑了笑,他選擇談允賢這個女醫作為主角書寫劇本,是受了泡菜國的《大長今》的影響。

《大長今》的原型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叫徐長今。以平民之女的身份,自學醫術,獲得朝鮮王朝中宗的賞識獲封大長今。後在中宗逝後獲罪流放,卒於1566年。

徐長今與談允賢卒於同一年,但談允賢卻比她早出生了幾十年。

要論醫學成就,談允賢可以著書立說。人生軌跡方面,她更是遠比徐長今跌宕起伏。

林為民覺得放著這麼好的素材不用,實在是浪費。

更何況,走了小泡菜的路,讓他們無路可走,想起來都美滋滋。

在如今這個時候,女性勵志題材的電視劇極為少有。

林為民也刻意規避了後世所謂「女性勵志」電視劇當中的狗血戀愛和宮斗,完全把筆墨放在了刻畫談允賢這位史上第一位女醫的身上,這才叫真正的「大女主劇」。

又過了幾日,《女醫傳》的劇本正式編纂完成。

戴林風、蕭笙、林為民再次齊聚在燕京飯店的咖啡廳里,蕭笙拿出了自己根據劇本核算的預算。

一千兩百萬!

看到這個數字,戴林風心頭髮顫。

台里拍兩部古典名著,《西遊記》投資了300萬,《紅樓夢》投資了600萬,到了這《女醫傳》一部電視劇竟然就要1200萬元。

「這……這也太多了!」

最近楊潔剛把台里給她投資的300萬花完,再加上之前劇組經常換角、特效失常,楊潔被人舉報到了台里,央視還成立了專門調查小組到《西遊記》劇組去查帳。

林為民說道:「戴台,您不能這麼看啊!我們這部電視劇的集數和時長加在一起,和《西遊記》和《紅樓夢》兩部電視劇一樣多。他們加在一起也快投資了1000萬了吧?再說了,我們這裡面還有香江來的同志,香江的人工也貴啊!」

林為民說起香江的人工,戴林風更加心疼了,又不是老子讓他們來的,都用我們自己人才好呢。

「戴台,您別忘了。這電視劇的投資,無線電視台那邊和央視可是七三開,無線七,你們三,實際上央視掏的不多。」

被林為民這一提醒,戴林風心裡好受了一點。

「最近這兩年台里的大投資實在是太多了。」戴林風嘆氣道。

「理解理解!」林為民笑著說道。

幾人繼續溝通,幕後的製作團隊將會是兩地合作,人員比例各占一半。

涉及到演員的時候,蕭笙的態度比較執拗,要求主要角色都用無線電視台的演員。

他的理由也很簡單,內地的觀眾通常不注重演員的名氣,看誰都一樣,只要演員契合角色就行。

可香江的觀眾不一樣,本來就是合拍片,啟用內地的演員,在香江沒有名氣,萬一影響到電視劇的播出成績就不好了。

戴林風據理力爭,「合拍片,合拍片,演員自然也要兩地的都要用,怎麼能光用你們香江的,不用我們內地的呢?我不同意。」

兩人各持己見,場面一度陷入了僵持。

林為民打起了圓場,「這個問題也很好解決嘛。蕭監製既然擔心,演員名氣小,香江觀眾接受度不高。那我們找兩個有名氣的演員不就行了嗎?」

「有名氣的演員?找誰?」蕭笙問道。

「劉曉慶,之前演了《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在香江的名氣應該還是可以的。」

戴林風眼前一亮,「不錯不錯,曉慶很合適。」

合適個屁!

林為民忍不住內心吐槽了一句,就她那個大奔兒嘍頭,跟我這女主角哪有一點像?

可沒辦法,為了顧全大局嘛,林老師只能捏著鼻子推薦她,誰讓她紅呢!

蕭笙聽到這個名字沉吟起來,《女醫傳》是部名副其實的大女主戲,戲眼全在女主角的身上,讓出這個女主角,蕭笙感覺就算是把其他所有的主角和配角都拿到了也虧得慌。

「女主角,我覺得我們無線電視台有兩位女演員比劉曉慶更加合適。」

「這是合拍片,角色都給你們了,我們內地的演員還演什麼?」

戴林風對蕭笙的貪得無厭感到憤怒。

雙方討論來討論去,誰也說服不了誰。

林為民再次打起了圓場,「既然定不下來,那就先不要定了嘛!反正蕭監製也要回香江一趟。不如這樣,我們便把備用的演員都列出來。等蕭監製回到香江跟無線電視台的高層商議後,再電話協商。」

戴林風和蕭笙也只能認可林為民的方案。

次日,蕭笙帶著劇本登上了回香江的飛機。

《女醫傳》的事在林為民這也算是告一段落。

時間一晃已經到了八月,林為民再次收到了阿瑟·米勒的信。

前次寫信提到的托尼獎,在六月份已經舉行了頒獎儀式。

《觸不可及》喜獲最佳話劇男主角和最佳話劇男配角兩個獎項,但錯失最佳話劇獎、最佳話劇導演獎兩個重量級獎項。

這個結果在林為民的意料之中,《觸不可及》是純以人物和故事推動的話劇,在這兩個獎項的競爭之中並不討好,能夠拿到兩個表演獎項已經非常好了。

阿瑟·米勒顯然也很認可這樣的結果,並且在信中很高興的表示。

因為托尼獎的關係,《觸不可及》的上座率再創新高,得獎後的一個多月時間內幾乎場場飽滿。

所以這個季度林為民的演出分成,對比之前又有了上漲,達到了四十二萬米刀。

林為民看著這個數字,內心出奇的平靜。

反正也花不完。

將郵件收好,林為民正打算繼續審稿,謨言久違的來到了《當代》編輯部。

林為民高興的問道:「伱們學校應該放假了吧?我還以為你已經回老家了呢!」

謨言點點頭,「放了。本來是要回的,不過還有件事沒辦完。」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