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小學?你小子不愧是作家,這名字起的好啊!」

晚上十點多鐘,黑色的奔馳車疾馳在燕京的大街上,鄭國坐在副駕駛一臉醋意,陰陽怪氣。

兩人晚飯後到了木樨地,在鄭父家待了快四個小時,全程基本都是鄭父拉著林為民在交流關於希望小學的種種想法,以至於鄭國這個上門來領誇獎的親兒子都被忽略了。

「瞧瞧你這個小家子氣的樣子,我們現在做的可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等以後這事真成了,我給你要個官兒噹噹,威風八面!」

林為民忽悠到了鄭國的心坎上,照晚上林為民和父親聊的內容,希望小學這事要真能折騰起來,那可是流芳百世的美名啊!

他鄭國不愛當什麼官兒,可留名青史這種事,很難讓人拒絕!

「什麼官兒不官兒的!這種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只要能參與就是功德。」

到家樓下,鄭國下了車,林為民道:「走了!」

「為民!」鄭國叫了林為民一聲。

「還有什麼事?」林為民降下了車窗,問道。

鄭國朝他笑了笑,擺了擺手,「沒事,走吧!」

「走了!」林為民說了一聲,奔馳很快便隱入黑夜。

鄭國望著已經看不見的奔馳車,心中感慨萬千。

他和林為民相識於微末,他這人愛占人便宜,像這樣的人自然是不討人喜歡的。

但從跟林為民認識,卻從未嫌棄過自己。

他至今還記得81年那年過年,林為民去萬先生家過年,石鐵生兄妹來給他送餃子,林為民不在,他一個人過年,忍不住將餃子都給吃了。

第二天告訴林為民這件事,林為民不僅沒有絲毫不悅,晚上反而又給他帶了一堆菜回來。

還有妻子姚淑芝,也是林為民給撮合的。

往事歷歷在目,冷風一吹,鄭國感覺鼻子酸酸的。

這幾年林為民求他辦了好幾件事,不是為自己,都是為別人,鄭國當然很為難,這畢竟是要耗費人情和關係的。

但鄭國從未拒絕過,不僅是衝著往日的情誼,也因為他知道,假如有一天需要幫助的那個人是自己,林為民同樣會伸出援手。

這樣的朋友,怎麼能不幫呢?

今天林為民上門提出要捐建學校,鄭國知道,這當然不光是因為在覃老那裡遇到的事,林為民更多的還是要還他們家的人情。

三個人情,三千萬!

林為民還人情的方式與眾不同,也無比奢侈,他從未為自己的私事求過人,還人情的時候同樣也不是用在私事上。

為民啊,為民!

黑暗中,傳來鄭國的一聲輕嘆。

翌日上班,林為民剛到單位便被同事們給圍住了。

「為民為民,聽說伱要捐建100所學校,真的假的?」

一眾人圍著林為民七嘴八舌,他朝姚淑芝的方向看了一眼,姚淑芝心虛的把眼神挪開。

國文社沒有不透風的牆,也沒有不傳閒話的編輯,這項優良傳統到什麼時候都不能丟。

面對大家的好奇和追問,林為民沒有回答。

這更加重了同事們的好奇,消息在短短半天時間內便傳遍了國文社。

大家都在討論,「林千萬」這個名號現在放在林為民身上可能有點名不副實了。

一出手就是100所小學,往少了算也至少是千八百萬啊,多了得兩三千萬。

再叫人家林千萬,那不是埋汰人嗎?

就在大家討論著該叫林為民「林萬萬」還是「林一億」的時候,他被程早春叫到了辦公室。

「怎麼回事?社裡都在說你要捐建學校啊?」程早春問道。

林為民點頭,「是有這個打算。」

「真是一百所?」

「嗯。」

程早春花了好一會兒才消化了這個消息,說道:「以後做事低調點,別傳的這麼沸沸揚揚的。影響先不說,萬一有不法之徒因此盯上你怎麼辦?」

「咱們社裡的老傳統你又不是不知道,什麼事能瞞得了兩天?」

林為民的話讓程早春有些尷尬,指望文人的嘴保密,難如登天。

「消息要是傳開了,你以後出門的時候要多注意點!」

程早春的好意林為民自然是理解的。

「謝謝領導關心。」

又過了幾天,林為民正在上班,接到了電話,被緊急召到了海里。

關於「希望小學」的倡議,鄭父做了彙報後得到了領導的高度重視,經過認真研究後認為這個提議切實可行。

最後決定,由團ZY牽頭,教育、文化、宣傳、科技等幾家單位共同參與,成立一家國家級的基金會——中國青少年教育發展基金會,由這個組織來作為落實希望小學工程的主體單位。

「為民同志啊,你這個倡議很好哇!我們政府工作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需要你們這些熱心人士的幫助,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ZY決定成立中國青少年教育發展基金會,你是這個希望小學工程的發起人,我看這個基金會的會長就由你來擔任怎麼樣?」

大領導一口川蜀口音,對林為民笑的慈眉善目,順便還發出了邀請。

一家國字號的基金會邀請自己當會長,林為民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說道:「領導,您過獎了,我做的也就是能倡議一下,更重要的工作還得由得力的同志負責具體落實。」

大領導笑道:「對嘍,我忘記嘍,你是《當代》的主編,國文社的副總編,還是個大作家,平日裡忙滴很吶!」

林為民謙虛的笑了笑,大領導又道:「那這樣吧,不如當個名譽會長怎麼樣?」

「這……合適嗎?」林為民問道。

國內現如今基金會不多,基本都是由政府牽頭成立的國字頭,名譽會長基本都是長老級別的領導。

大領導調侃道:「年輕人做事情不要瞻前顧後,這個基金會你是發起人、首倡者,也是捐款最多的同志,當個名譽會長,我看綽綽有餘嘛!」

林為民哈哈笑道:「既然您老這麼說,那我就當仁不讓了!」

「這就對了嘛,年輕人就是要有這樣的氣勢!」大領導鼓勵道。

說完了正事,大領導又給林為民合了張照,林為民笑道:「這張照片以後拿出去,可有得吹了。」

大領導同樣笑道:「我也可以吹噓一番,跟名滿中外的文學家林為民合了影哇!」

談話在一片歡樂、和諧中結束,中國青少年教育發展基金會的成立也提上了日程。

基金會要成立,第一等重要的事自然是資金。

被大領導欽點為名譽會長,林為民大手一揮便是一千萬米刀,捐到了基金會剛剛開的帳戶里。

如今米刀兌人民幣的匯率已經來到了1:3.7,這一千萬米刀便是3700多萬人民幣,更別說還是外匯。

當然了,基金會成立不光是林為民出資,參與這件事的各個單位也湊了3500資金。

除此之外,基金會的第一波募捐在尚未成立時就已經悄無聲息的展開,大領導首先以「一名老共CD員」的名字捐款5000元,而後燕京各個機關單位的公務員們雲集景從,結結實實的出了一把血,短時間內便籌集了數百萬的捐款。

籌備近一個月時間,經過民政部門的批准,中國青少年教育發展基金會在京成立,當天發布會在海里舉行,林為民與一眾部W領導接受採訪。

12月23日晚七時許,《新聞聯播》播報新聞。

「今日上午10時,中國青少年教育發展基金會在京成立,該基金會由我國著名作家、編劇林為民發起,團ZY牽頭,教育、文化、宣傳、科技等多部W共同參與創立,前期共募得善款7500餘萬元。

中國青少年教育發展基金會的成立,旨在通過社會援助資金和物資等活動提高部分貧困地區提高辦學質量。

在基金會發起人林為民的倡議下,基金會將發起『希望小學』工程,計劃三年時間在全國範圍興建200所希望小學,幫助條件落後的地區改善辦學條件和助力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凡樂意捐款援建希望小學或資助改造危舊校舍者,均可將捐款匯至中國青少年教育發展基金會,基金會聯繫方式及地址公布如下,望廣大民眾踴躍參與。」

電視畫面中,林為民與一眾部W領導同坐一排接受記者們的採訪,穩坐C位。

《新聞聯播》的消息隨著電視畫面傳到了千家萬戶,很多人並沒有察覺出中國青少年教育發展基金會成立的特別之處,但大家都關注到了林為民的名字。

林為民以前不是沒上過《新聞聯播》,但之前大多是因為作品獲獎、為國爭光的原因,而這一次他的形象和名字出現在《新聞聯播》當中卻讓人感到很不尋常。

中國青少年教育發展基金會,這名字一聽就是國家級的基金會。

新聞畫面中,一眾部W領導中混進了個林為民,而且他還是這個國家級基金會的發起人,這事怎麼想都覺得有點怪。

很多人看著新聞心裡犯嘀咕,等到第二天多家重量級媒體陸續開始報道中國青少年教育發展基金會和希望小學工程之後,大家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多謝大家的關心,今天感覺好了不少。

腰疼是老毛病了,去醫院拍個片子有時間,但治病沒時間。

能怎麼辦呢?要賺錢啊,治療的事只能等書完結以後再說了。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