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十年代,諜戰小說的叫法並不流行,大眾仍把它歸類到軍事題材的小說當中。

從五十年代開始,國內曾經湧現過不少傑出的軍事諜戰類題材小說。

前些年因為政治原因,國內文壇一片凋零,直至近幾年才有所恢復,這其中離不開國家和文化圈有識之士的引領。

《當代-諜戰風雲專輯》的爆火,很大程度上引發了國內讀者們對於諜戰題材小說的熱情,後世這個時期也曾經出現過類似的情景。

1982年,李嶼先生完成了長篇小說《夜幕下的哈爾濱》的創作,全文長達71萬字。

小說首先連載於《哈爾濱日報》,同年6月由春風文藝出版社進行出版。首版印刷11萬7千冊,兩年時間內再版4次,銷量突破30萬冊。

其後,《夜幕下的哈爾濱》經過有聲、電視劇改編,一度風靡全國。

諜戰題材小說,因為它本身就具有極強的懸疑屬性和特殊時代背景,很容易被國內的讀者接受,但凡是質量說得過去的作品,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林為民的《懸崖》是專輯當中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從這一點上就足以看出這部小說的質量。

專輯的熱銷讓人文社上下一片喜氣洋洋,這個時候林為民接到了秦兆陽這個主編的通知,社裡希望為《懸崖》發行單行本。

林為民有些不敢相信的望向秦兆陽,「主編,你說真的?」

「當然是真的。讀者對於我們這一期專輯的認可程度很高,來信中大部分都提到了你的《懸崖》,希望可以單獨發行,所以我們編輯部和社裡領|導綜合考慮了一下,決定尊重讀者們的想法。」

「那可太好了。」林為民高興的一拍巴掌,「稿費標準定了多少?」

秦兆陽頓時臉色不悅,「庸俗!」

林為民心中一驚,「咋地,社裡還打算白……白用我的小說不成?」

秦兆陽被他氣笑了,「看看你這點覺悟!放心,稿費一份不差你的,千字十塊。」

千字十塊,這個標準可不低了,放在一般的編輯部或者出版社,那得是頭一等有實力的作家才能拿得到。

《懸崖》全文二十萬字,那光是出版就能得到兩千塊的收入。

這還不算當時《當代》用稿給他的稿費,《當代》編輯部之前給《懸崖》的稿費標準是千字八塊,這樣一算下來,光是《懸崖》這一本書給林為民帶來的收入就已經超過了三千六百塊錢。

這可是1980年的三千六百塊啊!

要不說,還是寫書有前途呢!

「行,那《懸崖》就交給社裡出版了。」

來徵詢林為民的意見,純粹是走個形勢,連他的人都是人文社的,小說還能跑到別的單位嗎?

當然了,這話秦兆陽肯定不能當著面說。

反正社裡錢是一分不少的花了,林為民這小子也挑不出毛病來。

《懸崖》即將出版的消息傳播的很快,編輯部的同事全都跑來恭喜林為民。

挨個謝過同事們的祝福,林為民給自己沏了一缸茶,愜意的坐在辦公桌前享受著難得的悠閒時刻。

現在已經是十二月初,如果按照西元來算,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進入1981年了。

之前發完《尤拉之死》和《潛伏》的時候,他手裡的錢剛剛破千。

這期間生活日用、回東北老家辦事、資助史鐵生住院,零零碎碎加在一起花了接近四百塊錢,還剩六百左右。

老家的房子賣了八百塊錢,再加上《懸崖》帶來的收入,他的存款已經達到了驚人的五千塊錢。

林為民望著窗外的天,心裡在想,是不是也得買個住處了?

從60年代至今,國內城市執行的都是福利分房政策,這是計劃經濟時代特有的房屋分配形式,一直到接近兩千年才取消。

這個時候分房的主要判斷標準是工齡、廠齡、家庭人員的結構等這些非經濟性因素,一個單位里經常發生幾十年的老同事為了福利分房掙的臉紅脖子粗的情況,也因此誕生了不少送禮走關係、託人情的情況。

以林為民初來人文社的工齡,他要分到房子,少說也得是十年之後的事,他可等不起,眼下正好手裡有錢。

後世,燕京的房價穩居全國前列,像林為民這等升斗小民望塵莫及。

可眼下不一樣,燕京的房子同樣比國內其他城市貴,但貴的有數。

用心扒拉扒拉,四合院也不是不敢想。

想到後世動輒上億的四合院,在如今不過萬八千塊,林為民心中就不由得升起一種衝出門去撿漏的衝動。

但他冷靜下來想想,買四合院這事還是急不來,先託人問問,最好是能碰到那種家道中落的主兒,老祖宗有底子,敗家子兒想快速變現,那就方便多了。

這個時候想買房子可沒有後世那麼方便,因為有著福利分房的政策在,老百姓可能住的不寬裕,但大部分城市人是不缺房子的。

人們買房子最多的一種情況就是孩子要結婚,因為工齡短、分不到房子,住職工宿舍又覺得條件太差,人們才會想到買房子。

而且這年頭大家收入水平都差不多,每月超過100塊錢的那都得是高級幹部、知識分子或者技工,一個雙職工家庭一年也不見得能攢的上二百塊錢,要是家裡孩子多的,入不敷出才是常態,想攢夠買房子的錢並不容易。

林為民現在手裡是有點錢,但要想買到一處合心意的四合院,這點錢還是不夠看。

前朝那些達官顯貴人家的府邸,現在大多都成了政|府部門的辦公要地,有一部分還變成了文化保護單位,別說買不了,讓他買他也買不起。

再次一等的,是以前的富裕人家,這種四合院通常規模不大,三進是頂天的了,解放後很多都分給了各個機關、工廠的員工們,一個院經常是十幾戶、幾十戶人家,產權情況不明晰,買起來麻煩。如果單純看價錢,林為民努力努力還能夠得著。

最次的就是解放前的大雜院,那地方基本沒眼看,南城最多。

這麼一想,入住四合院這個夢想還真是任重而道遠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