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種算法都有其理論上的工作效率,所謂「強化」,本質上是提供更好的運行環境,或者說乾脆就是「優化」算法本身。

這裡夏多並沒能提供更好的運行環境,反而因為刪去了不少認知過程,使得思維變得離散、混亂,不成體系,或許信息的過程變得更加複雜、低效。

至於智能。

夏多現在還能直接控制通訊法器,但已經無法通過意識命令智能做什麼了。

他的控制更像是從硬體底層去直接控制,而原本作為控制軟體的智能,已經徹底崩潰。

「器靈」雖然還沒有徹底消亡,但毫無疑問,對於一般施法者來說,這樣的器靈已經和消失沒多少區別了。

對於夏多,這樣的「器靈」也只剩最後一點餘熱可以發揮了。

不過,在驗證那個猜測之前,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需要夏多解決,那就是如何在智能消失後,為「器靈」輸入特定信息。

如果有智能的話,倒也不難,哪怕是直接對話,或者展示都可以,有智能意味著能理解,能理解就能自行記錄。

但現在智能消失,就必須用直接「寫入」信息的手段。

這樣的手段或許可以【啟智術】研究出來,可現在啟智捲軸還沒能破解出來,而且夏多認為七塔應該有專門的用於編輯塔靈的技術。

他能想到塔靈可能泄密,七塔作為研究者,不可能想不到這種可能。

如果塔靈的底層資料庫,也就是最初施法者的意識副本中的信息不能被編輯,那毫無疑問,任何一個塔靈都有可能泄密。

而且從塔靈不具備自我、不是施法者的意識克隆體這點,也可以看出【啟智術】中必然包含只選取部分特定意識信息進行投射的功能。

根據夏多最近這些天的研究,以及過去對意識領域的理解,他覺得【啟智術】可能就是將施法者的潛意識投射了出去。

表意識構建於潛意識之上,失去表意識對記憶完整性的影響並不大,更多是對人格的破壞。

而人格是心智模型的總和,心智模型也分表意識中的還是潛意識中的,表意識消失,人格幾乎消失一半。

根據夏多總結的「自我=記憶+人格」,人格消失一半的話,那自我就無法形成了,至少和施法者一樣的自我就無法形成了。

甚至夏多大膽推測,對於擁有潛、表雙層架構意識的智慧生物來說,只要表意識完全消失,僅憑潛意識中的那部分心智模型,根本無法構成自我。

但卻可以構成智能,擁有智慧,能夠正常思維、理解,並作出各種反饋。

……

通過【啟智術】獲得塔靈編輯技術,短時間內恐怕無法實現,夏多決定用一些「土方子」。

所謂「土方子」,其實就是有選擇、有傾向地去碰運氣。

這一次,夏多將寶壓在了自己特殊的靈魂,以及對潛意識的掌控上。

雖然此時的他距離徹底統合潛、表意識還有很漫長的一段路要走,但他至少能夠做到解讀潛意識信息,並對潛意識有一定的掌控能力。

而自身通過多次血脈覺醒——當然也可能是穿越所獲得的特殊靈魂,或許能在在「器靈」的連結中直接修改它的底層資料庫。

因為夏多突然意識到,即便是像他之前所做的那樣,僅僅只是刪除「器靈」的底層資料庫信息,也不是一般施法者能夠做到的。

能夠做到的前提,就是要能對意識有相當強的掌控力度。

可是,刪除器靈信息可以通過收回記憶的方式進行,那麼添加信息呢?難道要重新投射?

可這不就是【啟智術】的效果嗎?

如果能直接投射出「器靈」的話,那他還要【啟智術】做什麼?

「還是說自己的猜測錯了?」

不管怎麼樣,總要先試一試再說,夏多擺正心態,大不了浪費一份啟智捲軸,才能開啟下一階段的研究,但如果成功了話,不僅省了啟智捲軸,更有好處多多。

夏多一貫都是行動派,既然已經做出了決定,那就立刻開始執行。

首先,還是和刪除器靈信息一樣,意識下沉感知意識本身,之後就是嘗試自行投射意識信息了。

關於這點,夏多其實還是有經驗的,畢竟在意識中對「器靈」下命令,不也是一種信息輸入的形式嗎?

只不過沒有直接投射意識信息這麼方便罷了,特別是涉及到大量信息錄入的情況下。

夏多想要驗證潛意識的特定思維模式能否加載數據分析算法,成為某種意義上的「大數據分析晶片」,肯定是需要錄入大量數據進行實驗的。

不能直接投射意識信息還真是不方便。

……

意識中。

夏多先只以意念的形式,不斷強化一個「錄入信息」的念頭,試圖通過這樣的方式達到投射意識信息的目的。

但很可惜,即便是意識層面和純粹的精神世界——星界相比,還是有所區別的,並不能做到想要怎樣就能怎樣。

或許是身處主位面的緣故,夏多決定如果加下來的嘗試還行不通的話,就去星界再試試。

通訊法器本身由於設計原因,並不具備轉化星質的特性,但其中的器靈,卻沒有這樣的問題。

最多就是到了星界,法器本身的通訊功能失效罷了,器靈自帶的各種能力還是有的,說不定還能因為星界的原因有所強化呢!

這麼一想,夏多還真有些躍躍欲試,不過還是先完成主位面環境下的嘗試吧!

……

直接意念投射失敗後,夏多又想到將與他想來的「器靈」本質——意識副本與他真正的意識重疊,再分離時或許能沾染一些新的信息。

這麼做或許有一點意識污染的風險,但現在的「器靈」幾乎已經被夏多刪除得只剩下純粹的感官信息了。

「器靈」來源於自身的部分意識投射,而不是別人,風險本身就比較低,更別說還都是純粹的感官信息。

這樣的污染,就算真的污染了,清楚起來也非常簡單。

這世界上還有什麼事一點風險都沒有的呢?

就算是喝水都有人嗆死,難道就因此不喝水了嗎?

只要風險已知、可控,甚至只要自身能夠承受其引發的種種後果,那就做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