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她吞下的珠子裡包含了詛咒的力量?

所以,接下去她又該查一查詛咒是神馬東西?馮妙君苦笑,以她淺薄的見識,這已經是她能夠揣度的極限了。如果這些事情能夠直接問莫提准或者雲崕就好了,這兩人應該相當於活著的百科辭典吧?

想到這裡,她不由得沉吟。打從知道了鰲魚的險惡用心,她退避雲崕唯恐不及。可是以這人的見識和本事,能不能解開生命相連的詛咒?答案若是肯定的,那麼她在這裡獨自摸索就沒有任何意義。

可答案若是否定的……咳,那她去找他就是肉包子打狗了。馮妙君打了個寒噤,權衡片刻還是捺下了這個很有誘%~惑力的念頭。

風險太高,不值得押寶。

她將思緒放空,也將滿心沮喪暫時丟到一邊去,開始了新一輪的閱讀。

走過昨晚那排書架,她目光無意中又掃向了玉簡區。這裡簡直就像玉器展覽館,色澤、形狀、大小各不相同的美玉瑩瑩生光,看得人眼花繚亂。但這麼一來,也就將其中一物襯托得更加格格不入。

那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不到一指厚,外皮像是用某種動物的皮料製成,閃著淡淡的銀光,表面光滑如洗,居然不落塵埃。裡面的紙頁色作乳白,看起來嶄新。

封面不經任何設計,只有龍飛鳳舞的五個大字《凡人步仙訣》。

這幾個字並不潦草,卻有一種奇特的氣概,望見它們就好似望見神龍現於雲端,張口探爪,威風不可一世。

它擺在那裡黯淡而不起眼,又是放在書架最下一格,並不容易被尋到。也不知怎的,馮妙君昨日卻一眼看中了它。只有細瞧之下,才能發現它好似有些不同。

她滿腹好奇:「這本書怎麼給歸在這裡?」

魔物一向木訥的聲音里居然帶上了兩分無奈:「上一個看過這本書的人,覺得放在這區比較好。後來者無人異議,它就沒再挪位。」

魔物可是跟她反覆強調,看完以後書歸原位。上一位閱覽這本書的人卻可以辣麼任性,顯然在身份地位上和她不可同日而語。「那人是誰?」

「郝明桓。」

她明明未曾聽過,卻依稀有些耳熟。於是魔物又補充一句:「今人通常稱喚他的諡號,『黎厲帝』。」

馮妙君呼吸微頓,繼而失聲道:「黎厲帝,擋住了天魔襲城的那個黎厲帝?」

一個王朝放在後世任人評述,最容易被記住的大概是三類帝王,一為開國高祖,二為中興之主,這第三類麼,大概就是眼睜睜看著家國壞在自己手上的國君了。

光從黎厲帝死後得到的諡號上就能看出,毫無疑問他屬於第三類君主。而馮妙君昨日才讀過關於他的一星半點事跡,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這位帝王前半生有多英明,後頭就有多昏聵,倘若他死得早,或許就會被稱作賢明之主,而不被世人以「厲」冠之。

後世普遍認為,正是他的暴虐招致了天罰,「天厭棄之」,才給浩黎國惹來天魔襲城這樣的空前大劫。雖然皇都應水城是守住了,但天罰並沒有結束,而是一直延續到十幾年後浩黎國瓦解。

這麼一位大名鼎鼎的帝王,居然也看過這本小冊子?馮妙君對它的興趣更濃厚了。

取下翻開,扉頁上赫然又是一排小字,看字跡與封面同出於一人之手。

「聆玄天聖音四十九日,靈台清明有所得,乃增補步仙訣以導引世人、順應天命。習此訣者,步步登仙。」

落款人並未手寫全名,而是蓋了個大紅印章,至今看起來也是鮮艷如血。

印文看著像只昂首擺尾的猛獸,她辨認半天才勉強看出是個「虎」字。

太象形了。「膨脹,你知道這本書是誰人所著?」

「當然。」魔物的聲音平鋪直敘,「你見到的印鑑,即為浩黎大帝所留。」

馮妙君一下子明白過來。這本冊子是浩黎國的開國大帝所著,黎厲帝作為人家的直系子孫,當然有必要觀瞻高祖遺筆。不止是他,也許浩黎國歷任皇帝都會捧讀這本書。

這麼一本小小冊子在她心目的份量,一下子增加了十倍不止。

浩黎大帝說得很清楚了,他把自己心得都寫在書里,來引導平民一步一步修成仙人,並且把這作為順應天命的利民舉措之一。至於聆聽聖音什麼的,她看不太明白,想來是這位皇帝對自己的溢美之辭吧?還有,「增補」是何解,為什麼不用「著述」?不過這都是小節,她掃過一眼也就不再深究。

讀懂這本書就能修成神仙麼?她輕吸一口氣,翻開了後面幾頁。卻見每頁上都繪著一人,姿勢各不相同,邊上落著密密麻麻的小字注釋,想來是口訣。從前往後翻,就會發現圖中人物所做的動作越來越難,關節和四肢擰起的程度匪夷所思。就算前世的她練過瑜珈,也決無法做出那麼多奇葩的姿勢。

那麼,要試著學上一學麼?

馮妙君半點都不曾猶豫。

好在這副身軀雖然沒有功底,但自幼在安夏王宮中浸泡過許多秘藥,筋骨柔韌超過常人,兼之年紀尚小,骨骼還遠未長成,她一連試做了幾個初始動作尚不覺難。但是配合小字註解中的呼吸法門,卻有些手忙腳亂了。

僅僅幾息功夫,渾身就熱了起來,四肢百骸有熱氣汩汩流動,好不舒服。

再想模仿後面的動作,立刻就是心跳如鼓,汗如雨下,不一會兒頭暈目眩。她立刻停下,知道這些超過自己身體極限,只能日後徐徐圖之,強求不得。

信手再往後翻上一頁,忽覺有些不對。

這一頁的字跡與前圖相比,完全不同。

說起來開篇幾張圖上的小字和扉頁上浩黎大帝的字跡不同,也不知她怎麼沒有注意。直到這一頁又見風骨,她才發現這完全就是兩個人的筆跡。

再往後翻,有時隔著七八頁,有時隔著三四頁,有時隔著十來頁,又會出現浩黎大帝的圖著和文字。

---軍情速遞線--

本章為xh-haha打賞10萬點加更(2/2),欠債還清,今日收攤!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