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里曖¥¥昧和暗示太多,她能感覺到雲崕身軀忽然一緊:「若我求娶,安安會嫁?」

「以什麼身份,魏國國師麼?」她慢條斯理,「不會。」

無視他身上忽然湧起的怒氣,馮妙君繼續道:「新夏女王嫁給魏國國師,引發的可不僅是軒然大波,我要為國人考慮。」她若真這麼做,會極大地傷害新夏人民的感情。

雲崕目光轉冷:「就沒有解決之法?」

「自然是有的。」她徐徐道,「你若肯卸掉國師之職,與新夏也沒有私仇了。」

他漂亮的眼中閃過一絲玩味:「我辭去國師之職,你就肯嫁了?」

馮妙君細聲細氣:「成婚自然沒有問題,但我現在已是新夏國君,招的乃是王夫。」

雲崕眯起眼:「什麼意思?」

他已現不悅,但馮妙君依舊道:「我是女王,招來的丈夫自然要入贅。」她嘆了一口氣,「並且王夫還要隨我定居新夏。」

她每多說一個條件,他的臉色就黑上一分,現在已經像鍋底了:「你果然不願嫁我!」

「你也娶不了。」馮妙君心裡沒來由有兩分沮喪,但她努力不表現在臉上,「所以,雲國師還是換個條件罷。」

他充耳不聞,依舊滿面不愉:「這些條件,你都是給誰準備的,傅靈川嗎?」她身邊只有傅靈川滿足這些個條件。

馮妙君坐直了身體:「與他無關。」她對傅靈川並無心動,只當作政局中的夥伴和……對手。

「可他對你有意。」想起徐廣香方才說過的話,他心裡有些兒堵,「你與他周旋不了多久,他就會失掉耐性。」

男人面對這等絕色尤物,耐性普遍都不怎麼好。「你獨居深宮,身邊又沒有幫手,就不怕著了他的道兒?」

馮妙君笑了,露出齒若編貝:「我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除了自己的神通,我還有你……的靈力。」

他哼了一聲:「不借。」

「那可怎辦是好?」她幽幽一嘆,眼中露出貓兒般的狡黠,「萬一他對我下手。」

「不若我們私下另立個約定?」雲崕捉著她的小手在掌中把玩,方才的怒氣又不知哪裡去了,「我助你對付傅靈川,攬下新夏國大權如何?」

他果然一眼看穿了她的困境。馮妙君心裡一震:「要怎麼辦到?你又不能長留新夏。」

「我派些人手與你,用好即有奇效。」他眼裡的光,勾魂奪魄,馮妙君竟然不敢多看,「我也會時常過來。」

刺探與暗殺?她相信,有這詭計多端的傢伙出謀劃策,自己的負擔能減輕許多:「既是約定,你想要我做什麼?」

「時機成熟時,除去傅靈川就好,至少也要拿掉他手裡的大權。」他正色道,「你不拿下他,他也會對付你。安安,傅靈川是國師,只有與你完婚才能名正言順地獨攬新夏大權。」

任傅靈川再怎樣一手遮天,滿朝文武和他自個兒其實心底都明白,他如今種種做法其實師出無名。國師就是國師,不由君主兼任的國師在法理上就是沒有攝政的正當性。除非他與女王完婚,變作王夫,那麼整個新夏都歸他和女王共同所有,自然也就有理政之權。

這種合法合理性,將是傅靈川解決了現有麻煩之後的下一個目標。

「留給你的時間,其實不多了。」他的聲音中帶著說不出的勸誘之意,「早一步下手將他除去,你才是名副其實的新夏女王。」

馮妙君側頭看著他:「你當年是不是也這樣勸說老魏王和蕭衍奪位?」這傢伙蠱惑人心很有一套,連她都有些意動。

他眼裡光芒一閃,聳了聳肩:「差不多吧。」

她垂下眼眸,不置可否:「我要再想想。」

這時不遠處傳來了腳步聲,有宮人道:「王上?」

她在水邊停留太久了。馮妙君站起,輕聲道:「我先行一步。」妙目最後瞟他一眼,分花拂柳而去,像是走進了星河深處。

雲崕留在原地未動,望著她的背影消失不見,目光幽深。

這妮子,越來越懂得怎麼對付他了。今晚博弈的主戰場,其實就在這如畫的美景之中。

¥¥¥¥¥

新法的實施,很快遭遇洶湧的民怨,尤其當人們聽說新夏改稅後一年的財政收入能增加至七百萬兩。

在迷陀城,有個婆子將米糧藏在地磚底下,卻被稅吏上門搜走。她抱著米袋子死不撒手,一邊大哭大嚷:「你們這些殺千刀的怎麼不去收魏國的錢,卻來搶老婆子的救命糧!」

諸如這一幕,在全國各地反覆上演。

田稅收得尤其高昂,比平民繳的還多。鄉紳和土豪們也坐不住了,頻頻去州、府請願,希望王廷能降低稅率,以免激起譁變。可是得到的答覆簡單粗暴:國庫空虛、打仗缺錢,稅不能減。

這個時候,開始有人開始記起魏國開出的條件了。新夏初立,一整年收入也不過是六七百萬兩,而魏國卻同意賠付六千萬兩!百和千之間相差十倍,這個差距就算目不識丁的老太婆也能算得明白。

也就是說,新夏只要接過這筆賠款,就能抵得過十年苛稅民間的收入!

先前魏國提出結盟、提出賠款,國民聽著解氣卻不覺得多麼心動,大伙兒都知道那錢是上交國庫的,落不到自己頭上。

落不進自己口袋的錢,對自家能有什麼好處?所以拒絕得格外強硬。

但這回不一樣了。

打仗了,國家反而要從他們口袋裡掏錢。

誰往外掏錢不肉疼?

可是新夏只要收了魏國這筆賠款,手頭立刻充裕起來,還有臉去惦記民眾口袋裡那幾個銅板嗎?

於是在迷陀城等七個大城,當地極有名望的鄉老、豪紳甚至是望族,率先向署衙遞交了請願書,懇請女王重新考慮魏國的賠償事宜。

不提結盟,卻說起那幾千萬兩的賠償金。

因為徵稅,署衙與當地百姓的關係有些敏¥¥感,接到請願書也表示十分為難,於是廣發公告、明白告示:想要請願書能夠上達天聽,令民意為王上所見,須有足夠人數的當地百姓前來簽字,不識字的就加蓋手印。()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