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修見王道遠輕鬆擋住了三道赤芒,又揮舞長劍,發出兩道赤色劍光。

眼前之人可能是劍修,王道遠也不敢輕敵。

他施展萬龍出海,將一條水龍,分成三條八丈多長的小水龍。

其中一條水龍,化為水龍甲,護住自身。

另外兩條水龍,迎向兩道赤色劍光。

兩條水龍打散了劍光,自身也被打殘了小半龍身。

這散修是築基三層修為,若是劍修,一條小水龍絕對不可能扛住他一道劍光。

既然不是劍修,王道遠就放心了。

對手主修火屬性,在這清璃江上和自己動手,已經失了地利。

這散修的爆發力沒多高,難以重創自己,只要靠水龍術,與對手拼消耗就行了。

他向兩條殘破的龍身中注入水屬性靈力,兩條水龍再次恢復原樣。

散修修為比他高兩層,卻未能占據上風,有些著急。

他落到水面上,馭使飛劍,繞過兩條水龍,直取王道遠。

王道遠施展雲煙遁,躲到兩條水龍身邊。

飛劍撲了個空,調轉方向,再次向他殺過來。

他控制兩條水龍,合成一個十六丈長的水龍,撲向飛劍。

水龍張口,將飛劍吞入腹中。

散修全力掌控飛劍,試圖穿透水龍,逃出生天。

王道遠則加大靈力輸入,控制水龍全力壓制飛劍。

兩人的戰鬥完全變成了消耗戰,就看誰的靈力更加充沛了。

王道遠身上還有八丈水龍所化的水龍甲,那散修即便有餘力攻擊,他也有一戰之力。

可散修沒了飛劍,可以說是完全不設防。

他從水龍甲中,再次分出一個兩丈多長的水龍。

小水龍從他腳下直接沒入江中,並未在水面以上顯出身形。

散修的全部靈力和神識,都用在了馭使飛劍上,沒注意到王道遠的小動作。

三息之後,一條小水龍突然從散修腳下的江水中鑽出,將他捆了個嚴嚴實實。

這散修還不服輸,分出一部分靈力,對抗纏在身上的水龍,大部分靈力和神識,繼續馭使飛劍。

王道遠見他不服,又分出一條兩丈長的水龍,直接向散修飛去,與他身上的水龍合二為一。

水龍的力量更大了,他也必須分出更大的靈力,對抗水龍。

這一分力,飛劍上的力量立刻減弱了不少,瞬間被王道遠制服。

水龍裹挾著飛劍,向王道遠飛來。

王道遠接過飛劍,收入儲物袋中,然後控制大水龍,撲向散修。

散修放棄飛劍之後,正在全力掙脫身上四丈長的小水龍,只要再過幾息時間,就能成功。

可此時,十六丈長的大水龍已經飛到眼前,與四丈長的小水龍合為一體,並迅速將他纏住。

此時,老坊一座店鋪的高樓上,老、中、青三名修士,站在窗口,遠遠看著王道遠與散修的戰鬥。

中年修士吃驚道:「王家水龍術,竟如此強悍。那王道遠僅築基一層修為,竟能壓制住築基三層的玉虎。」

老年修士正是楊勇,他笑道:「這算什麼強悍,當年我可是親眼看到,王承祖前輩,用水龍術凝聚出千丈巨龍,活活勒死一名殘陽宮的金丹中期修士。

那名修士的金丹,都被硬生生擠碎。

王道遠修煉的是五行功法,並不是王家的覆海訣。

他使用水龍術,終究差了點意思。

若是王守業使用水龍術,十丈出頭的水龍,就能制服玉虎。」

楊勇對中年修士說道:「致誠,你去把玉虎帶回來,順便也把王道遠請來。

希望這次失敗,能讓玉虎長點記性。」

王道遠正想將身上的水龍甲化為水龍,再向對手攻過去。

只聽到身後一人喊道:「王小友,玉虎年輕氣盛,聽老祖誇讚了你兩句,心中不服,想找你切磋,還請饒他一次。」

王道遠回身一看,見來人是楊家人楊致誠,拱手道:「見過楊前輩,前輩是說這散修打扮的道友,是楊世兄?」

他立刻收回水龍,拱手道:「楊世兄,多有得罪。」

說罷,將奪來的飛劍從儲物袋中拿出,交還給楊玉虎。

楊玉虎接過飛劍,也沒臉再停留,轉身御劍向東南方向飛去。

楊致誠笑道:「多謝王小友寬宏大量,我這侄孫太不成器,還望王小友勿怪。

我此來,是老祖命我請小友到楊家店鋪中一敘。」

王道遠拱手道:「既是楊老祖有命,晚輩自當前去,還請前輩頭前帶路。」

楊致誠御劍飛在前面,王道遠緊隨其後,來到楊家老祖所在的店鋪。

見到楊勇,王道遠躬身行禮道:「後輩王道遠,見過楊老祖。」

楊勇笑道:「道遠來了,快請坐。當年你釣到清江鯉時,我就看出你非池中之物。

沒想到不到三十年,就成長到如此地步,真是後生可畏啊。

五靈根能築基成功,日後的成就不可限量。

我觀你神識不弱,日後開闢紫府,也不是難事。

我也不過還有百餘年壽元,待我坐化之後,還請你看在身具老夫血脈的份上,多多照拂楊家。」

王道遠連稱不敢:「老祖何出此言,您金丹可期,玉虎、玉麟兩位世兄,都已經過了築基這道生死關,開闢紫府也不是難事。」

楊勇欣慰地說道:「玉麟確實可以託付後事,可惜還太稚嫩。

玉虎天賦雖好,可為人衝動,我誇你兩句,他就不服氣,要找你決鬥,不是干大事的料。」

楊玉麟在一旁接腔道:「四哥他是聽了一些風言風語,以為王家要跟楊家作對。

老祖又誇了表弟你,他氣不過,才去找你決鬥,還請表弟不要見怪。」

聽了這話,王道遠立刻明白了,楊家是想試探自家的態度。

他立刻拱手道:「原來玉虎世兄是氣不過王家與河陽郡做生意的事,本來族長是想親自上門解釋此事。

既然我來了,就說說這事。

我和族長是覺得鐵屏山被鑿穿,水路已通,無論如何,都會有人利用水路去做生意。

與其讓梁家占了先機,不如咱們幾個家族先下手為強。

這事是孟家牽的線,我以為是老祖默許的。

怎麼?孟家事先沒跟楊家打招呼嗎?」

反正孟長風自己找死,往孟家身上推就是了,楊家還能把孟長風叫來,來個當庭對質不成?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