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第三次聖白石堡攻防戰(上)

通常而言,研究亞瑟王國復興史的學者大師們通常都將發生在黎明歷593年1月的一場戰鬥,作為戰火延燒三年之久的深淵惡魔之災的重要轉折點,這次戰鬥被稱為第三次聖白石堡攻防戰,參戰的人類一方總共聚集了將近五萬大軍,其中包括三萬五千名響應總動員令號召的武裝民兵,一萬名從北境諸領抽調的精銳戰士,以及獅鷲騎士團、灰燼騎士團和北境知名騎士組成的總計三千人的騎士部隊。

相比之下,聖白石堡的惡魔守軍數量也相當龐大,如果把那些通常作為炮灰的部隊全都加進來的話,大約有四萬左右――幾乎與黑暗要塞的惡魔守軍數量相差無幾。由於守城一方存在很大的地形優勢,所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這將是一場耗時長久、犧牲重大的艱苦戰鬥。

起碼對於剛剛被授予騎士資格沒有幾天,還沒來得及設計自己的家族徽章的哥頓騎士來說,當劍刃裂谷高聳入雲的峰巒出現在眼前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好了流血、受傷、殘疾,乃至犧牲生命的準備。

一切為了亞瑟王國,為了弗萊希爾一世女王陛下,更是為了年輕的攝政王,仁慈的全境守護者,同時也是抗擊魔災的年輕英雄――獅鷲領主李維?史頓閣下。

哥頓在人世間度過的十七個年頭當中,前面的十六個都可謂是乏善可陳。他出生在王都菲爾梅耶的一個普普通通的莊戶人家之中,祖祖輩輩都是侍弄莊稼的好手,從小接受繁重農活的磨練給了哥頓一個吃苦耐勞的健壯身體,但是在年輕人的心目中,這樣的生活卻實在是太乏味了。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哥頓都會走到自家的院子裡面,仰頭看著漫天繁星,幻想自己在諸多敵人的包圍之下,揮舞長劍,殺出一條光彩奪目的血路,衝到亞瑟王……或者隨便什麼英雄史詩裡面描述的國王面前,為他解除殺身之禍,然後在殺聲震天的戰場上接受同僚的羨慕和敵人的畏懼……

年輕人總是要有一些夢想的,不過他也知道那只是夢想而已,只是在繁重的農活之餘,心中總有那麼一絲不甘心。

隨後發生的事情讓他的英雄之夢徹底清醒過來。

惡魔大軍出現,遠比吟遊詩人彈唱的英雄史詩之中可怕百倍,家園毀於戰火,領主棄城而逃,而本應拯救萬民的英雄卻始終沒有出現。哥頓和他的家人懵懵懂懂的一起被裹挾在難民潮中一路北逃,身上帶的那些口糧很快告罄,如果不是李維?史頓率領的北境聯軍恰好路經此地,哥頓一家差點就死於饑寒交迫之中。

隨後的一年,是哥頓感覺最為充實和忙碌的一年,北境郡諸領地對於勞動力的渴求,讓他根本沒有感受到寄人籬下的滋味,就不由自主的投身於熱火朝天的發展浪潮當中。更讓哥頓欣喜的是,北境郡的各個殖民村落居然允許――甚至是鼓勵――村民自己組成防衛部隊,於是在農閒時候的民兵集訓,就成了哥頓最為積極參加的活動。

或者在刀劍鏗鏘的訓練當中,他還能回味到當初那個不切實際的夢想的影子吧。

伴隨著592年的一場初雪到來的總動員令,點燃了深藏在哥頓心底的激情,那是一張比最上等的羊皮更白更薄的柔韌紙張,上面寫滿了墨跡淋漓的花體字,村落裡面的光耀新教牧師宣讀並解釋了總動員令的內容。他用激昂的語氣告訴大家,這份手令出自於弗萊希爾一世女王陛下和攝政王李維?史頓閣下之手,號召所有年輕力壯的村民暫時放下農具,加入到對惡魔大軍的反擊中來。

幾乎所有村民都以高漲的熱情響應總動員令,甚至有些曾經參加過戰鬥的老兵明明已經超齡,還從家裡翻出生了銹的鎧甲和武器,騎上了疲憊不堪的騾子。年輕人更是寧願犧牲一切,也要換取在李維?史頓麾下效命的機會,哪怕只是進行一場戰鬥,哪怕會因此流血犧牲。

哥頓同樣抱著這個單純的念頭,和村裡的年輕人一起,成群結隊的踏上前往綠堡的行程,他已經將過去的夢想拋諸腦後,然而卻在永冬城的訓練場中,遭遇到了一生之中最大的喜悅。

他居然身具騎士資質,而且相當優秀。只是經過短短的半個月集訓,他就領悟了鬥氣力量,在體內結成了一顆鬥氣種子。

哥頓重新抓住了他的夢想,而且這一次,比任何一個繁星滿天的夜晚都更要接近。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是如此的幸運,直到軍需官送來了駿馬、武器和鎧甲,並且詢問他是否想要找一位領主宣誓效忠,哥頓才從恍惚之中驚醒過來,本能的叫喊出了心中的渴望。

「我願意效忠,向北境之曙光、獅鷲領主李維?史頓閣下宣誓!」

哥頓永遠不會忘記那一瞬間,寂靜籠罩四周,許多同樣剛剛被授予確認騎士資格的年輕人都下意識的屏住呼吸,甚至還有輕輕的嗤笑聲傳來,似乎在嘲笑他的不自量力。亞瑟王國的全境守護者,圓桌議事會重臣之首,獅鷲騎士團總團長,無論是三個身份之中的哪一個,都不是一個剛剛晉升騎士的毛頭小子所能企及的。據說獅鷲騎士團裡面光是大騎士長就數以百計,想到這一點的時候,哥頓只感覺呼吸受阻,憋得幾乎有點頭暈。

哥頓不是一個生姓害羞或者怯懦的年輕人,但是在等待軍需官前去請示上級的這段時間裡,他依然被某種恐懼感包圍了身體。生怕他的效忠請求根本無法抵達李維?史頓的面前,就在某位獅鷲騎士――比如說那位年輕而冷漠的冰龍騎士格倫沃姆――手中被截留下來,然後毫不留情的予以拒絕。

如果真的發生這種事情的話,哥頓感覺自己別無選擇,只有為了名譽提出神前決鬥的挑戰。

理所當然,他會因此而死去。

軍需官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走回來的時候,哥頓努力表現出一副與年齡和閱歷不符的老成持重,他希望這能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不過他也知道這多半糊弄不過那些有經驗的老兵。

「哥頓騎士,鑒於你的勇氣,攝政王李維?史頓閣下同意接受你的效忠,如果沒有其他特殊情況的話,他希望在明天的早上見到你,同時確立領主和封臣之間的關係。」軍需官用明白無誤的口吻,一字一頓的開口說。

這番話隨即在剛剛成為騎士的年輕人之間激起一陣軒然大波,幾乎所有人都向軍需官伸出雙手,大聲呼喊,要求軍需官向攝政王閣下轉達他們的同樣的訴求。然而這一次,軍需官卻沒有絲毫溫和的表現,他目光冷冽的哼了一聲,達到散華巔峰的深藍色鬥氣轟然爆發,強烈的壓力讓那些年輕人當即閉上嘴巴,還有幾個人甚至嚇得臉色蒼白。

「只有第一個提出要求,才是勇氣的表現。」軍需官等到聲音漸漸平息,才繼續開口,聲音不大,但是每個詞都像是鋼錐一樣直刺人心。「效仿的人根本就是愚蠢,或者是貪圖名聲和地位,獅鷲騎士團不需要這樣的成員。」

正是從那一刻起,哥頓就下定決心,哪怕是犧牲生命,也不能在年輕的攝政王面前出乖丟醜,或者露出半分怯懦。

軍用號角的嗚嗚聲從前方傳來,低沉雄渾,充滿哀悼的味道。哥頓下意識的緊緊握住手中的長槍,「遇敵變陣」還是「加強警戒」?這兩種類似的曲調讓還不熟悉戰陣之事的哥頓難以辨別,只好故作鎮定的輕勒馬韁,然後偷眼觀察同伴的做法。

無論那個號角曲調究竟是什麼意思,哥頓都需要慶幸自己沒有做錯,他甚至做的和那些久經戰陣的老兵一樣穩重。相比之下,其他幾個騎士隊列就產生了小小的搔動,一些新兵或者因為騎術不精,或者因為聽不出號角聲所代表的意思,繼續向前,和勒住馬韁的人撞在了一起。

「如果不經磨礪的話,這樣的隊伍根本別想和惡魔大軍打一場硬仗。」看到了隊列之中的混亂,依舊偽裝成天譴騎士的李維?史頓幅度極小的搖了搖頭,然後壓低聲音評論說。

「攝政王閣下,依我看,您恐怕有些過分憂慮了吶。」巴米利揚總管的肥胖身軀居然能夠輕巧的騎在馬背上,而且無論人馬都沒有不適的表現,實在讓不少人都暗自訝異。「正如焚滅龍王達里迦陛下所說,深淵大君主已經放棄了對常綠之塔、萬法之城和秘銀之廳發動侵攻的打算,而且光耀之都也已經被我們順利收復,接下來應該沒有太艱難的戰鬥要打了吶。」

看著太監總管滿面微笑的模樣,李維不禁哼了一聲,骷髏造型的護面甲後面燃起兩簇幽綠色的火焰――迪什先生的魔法效果的確奇佳,「巴米利揚總管大人,我把這些話視為你對我的又一次試探,『世事無常』――這個古國亞漢的舶來詞彙的真正意思,恐怕你比我了解得更加透徹,除非魔災的跡象從亞瑟王國的領土上徹底消失,否則我絕不會掉以輕心,更不會放鬆手中緊握的劍柄。」

「哎呀,那可真是亞瑟王國萬民之幸吶。」巴米利揚總管在馬上鞠了一躬,抬起頭來的時候,雙眼盈滿真誠的笑意。

不過這個笑容很快就凝結在太監總管的臉上,因為就在此時,一陣急促的銅號聲驟然從頭頂響起,緊接著傳來了小精怪首領四兒的尖利聲音發出的警告。這聲音在通過某種被稱為「大喉嚨哇啦哇啦雷鳴一聲響徹天下」的鍊金設備之後,足足放大了幾十倍,聽上去簡直就像是颶風在頭頂呼嘯而過。

「南方偏西五度角方向,距離兩千三百米,有飛行惡魔正在接近,數目多達好幾百!」

(未完待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