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伯民也知道妻子的顧慮,擺擺手,「你放心,主意我自己拿,我就是聽聽蘇茜的看法。」

他認真的對著蘇茜道:「剛才那封信你也看了,你覺得那個外國人說的,我們改進包裝之後可以長期合作,這事靠譜不靠譜?」

蘇茜想了想,「這個我說不好。」

「我不知道對方是什麼人。」

「不過我覺得,就算不跟他們合作,只要產品好,出口不是問題。」

「但是——」蘇茜看一眼之前韓峰拿出來準備給她吃的橘子罐頭,「如果,你們的包裝都是這個樣子,那在國外的市場上很難有競爭力。」

韓伯民點頭,「你詳細說說。」

蘇茜起身將那瓶罐頭拿過來,一個大肚玻璃瓶,上面黃色鐵皮蓋子封口,封口的地方不太整齊,瓶子外面貼了一張標籤,標籤丑得樸素,「這罐頭的包裝,一看就非常的低端。」

「包裝是顧客對商品的第一印象,這樣的包裝,只會讓顧客覺得這個商品很廉價,你們產品再好,那也賣不上價錢。」

「我覺得,如果真要做出口的話,改善包裝還是很有必要的。」

「不但要用鐵罐包裝,最好還請人設計一下外觀,要讓包裝一看起來就很精美高端,價格也可以隨之提高。」

韓伯民緩緩點頭,陷入了沉思。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道:「我有個朋友在港城,這批罐頭就是他幫著賣給外國人的。」

「他將外國人寫給他的信給我寄了過來,還寫信勸我,儘快改進包裝,說出口罐頭的生意大有可為。」

蘇茜問:「這朋友靠譜嗎?」

韓伯民點頭,「我們從小一起長大,親如兄弟,小時候我還在河裡救過他。」

「他也是前幾年才輾轉去港城的,我們一直有通信。」

蘇茜想了想,「那姑父的顧慮是什麼?」

韓伯民嘆口氣,「要上一條新的包裝生產線,一是缺錢。」

「二是國內買不到現成的。」

「我朋友說,如果我需要,他可以幫著我在外面打聽。」

蘇茜笑笑,「那姑父也別急,等你朋友打聽好了再說,反正也沒有別的辦法。」

韓伯民也笑了,「是啊,我現在著急也是干著急。」

蘇茜好奇的問:「姑父,你們廠里都生產些什麼罐頭啊?」

韓伯民道:「主要是水果罐頭和蔬菜罐頭。」

「這次出口的就是蔬菜罐頭。」

蘇茜點點頭,「姑父可以找機會出去考察下,看外國人都喜歡吃什麼樣的罐頭,以後可以有針對性的生產,然後出口。」

韓伯民苦笑,「咱們一個縣裡的小廠,哪有什麼機會出去考察。」

「不過,以後肯定要將重心放到出口這邊。」

「這批罐頭出口之後,縣裡領導找我談話了,國家現在缺外匯,太缺了,咱們國家很多東西要靠進口,但是外國人不認咱們國家的錢,只認外匯,尤其是美元,英鎊,咱們得多掙外匯回來,國家才有外匯去進口需要的東西。」

蘇茜點頭,這是事實,新中國真的是一窮二白,去國際上進口東西,真不知道要拿什麼去買。

她想了想,「既然縣裡領導這麼支持,那錢肯定不是問題。」

韓伯民緩緩點頭,「包裝生產線的事我還沒給領導彙報,如果縣裡真的支持,貸一筆款子應該不難。」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韓伯民又進去寫信了。

跟蘇茜談了之後,本來還很猶豫的韓伯民下定決心,引進一條新的包裝生產線,努力將出口生意做大做強。

蘇茜又跟徐知霞說了木炭的事,徐知霞道:「我正打算買,少說也得一百斤吧,我們學校還有老師肯定也要,你姑父廠里也會有人要,你們要是弄好了,只管拉來,我包你賣光。」

這家裡就兩間臥室,晚上徐知霞安排蘇茜跟韓琳睡,韓峰一直都是睡客廳的,有個摺疊的鋼絲床,白天收起,晚上打開。

第二天是周六,不過所有人都要上班上課。

現在學生一般是周末休息一天半,工廠只休星期天。

早上韓琳去食堂買了饅頭回來,徐知霞從罈子里夾點鹹菜就饅頭。

吃了早飯,蘇茜就要走。

徐知霞給蘇茜裝了兩瓶罐頭和韓伯民送她出去,果然看到拖拉機停在廠子前面的院子裡。

韓伯民看蘇茜拿著搖把準備去發動拖拉機,趕緊將搖把接過來,「我來我來,你個小丫頭哪有這個力氣。」

韓伯民幾下就將拖拉機發動起來,蘇茜坐上去,對姑姑姑父揮揮手,「那我走了,得空了再來看你們。」

她開著拖拉機突突突的走了,風吹起她的馬尾,看起來英姿颯爽。

徐知霞和韓伯民站在原地看了老半天,直到拖拉機出門拐彎看不見。

半晌韓伯民嘆息一聲,「她才十六歲,就能一個人辦這麼大的事。我十六歲的時候,還屁事不懂。」

「你大哥真不該將這個姑娘過繼出去,這姑娘將來准有大出息。」

徐知霞嘆了口氣,沒說什麼。

今天陽光正好,風吹在身上也不覺得冷,蘇茜開著拖拉機心情飛揚,要不是拖拉機速度太慢,她有種開敞篷跑車的快感。

一路突突突,差不多一個小時,就到了羊角生產隊。

拖拉機聲音大,從村口進去的時候就有人聽到了,跑出來看。

村裡路窄,蘇茜拖拉機開得慢,後面很快就跟了一群人。

一些小孩還有半大孩子跟著跑了一會兒就往拖拉機上面爬。

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站在車斗里,腦袋伸到前面問蘇茜,「蘇知青,這拖拉機是咱們隊里的嗎?」

蘇茜嚇一跳,她還不知道後面上人了。

這路不太好,車子又顛簸,她根本就沒察覺。

回頭看了一下,車斗里坐滿了大大小小的孩子。

後面還有好些村民跟著。

缺乏娛樂的時代就是這樣,一丁點動靜大家都會當天大的熱鬧看。

蘇茜無奈的對那個十二三歲的男孩點頭,「是咱們隊里買的。」

她不好趕這些孩子下去,怕他們摔著,將車速放得更慢,慢慢將車開到了大隊部前面的打穀場。

徐長貴和張會計正在裡面,隔老遠聽到聲音就出來了。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