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知義拉著她在床邊坐下,「大哥能去,咱們就能去。」

「大不了我去求知霞姐,讓她找姐夫幫忙給咱們開那個什麼證明,我再去求蘇茜,求她幫咱們在港城立足。」

劉麗腦子一下亂了,拿到了病退證明,她能回城了。

可是,回城就要跟丈夫和兒子分開。

去港城,能跟丈夫在一起,也要跟兒子分開一段時間。

跟父母團聚的事情也不用想了。

有的時候,做選擇才是最難的,劉麗一下子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她捂著額頭,「我,你讓我想想。」

徐知義抱緊她,「別想了,什麼都沒有我們一家三口在一起重要。」

徐知義關上門,鎖好門閂,拉著劉麗就倒在了床上。

劉麗用力推他,這個時候,她是真的沒有這種心情。

徐知義依舊我行我素,他反正堅信一點,夫妻之間就是床頭吵架床尾和,沒有什麼是OOXX解決不了的。

如果一次不行那就多來幾次。

隔壁新聞聯播已經結束了,大夥都眼巴巴的等著看電視劇。

蘇茜這才發現一個問題,現在的電視,甚至連廣告都沒有。

多麼淳樸的電視台啊。

到了十點,徐老漢準時關電視。

院子裡的村民各自回家。

徐長貴和劉紅英也回家了,劉紅英懷裡抱著新宇,進了院子見屋裡都沒亮燈,劉紅英朝徐知義他們的房間努努嘴,「是不是好了?」

徐長貴搖頭,這不是一般的夫妻吵架,好不好都說明不了什麼。

就算今天好了,該走的還是要走。

劉紅英不想去打擾兒子兒媳,乾脆將新宇抱回了自己的房間。

第二天,吃了早飯蘇茜便對老太太道:「今天周末,我去一趟姑姑家。」

平時徐知霞和韓伯民都要上班,今天星期天,應該都在家。

蘇茜和喬木一起去公路邊搭車,喬木非要送她到縣城。

到了縣城,喬木將蘇茜一直送進縣委大院這才走了。

蘇茜自己提著個大袋子,到了徐知霞家。

韓伯民正要出門,剛穿上皮鞋,門被敲響,他順手打開門,看到蘇茜,驚喜的道:「啊呀,咱們家的大學生回來了!」

蘇茜笑,「姑父。」

徐知霞朝門口一看,喜出望外,「茜茜,你啥時候回來的?」

蘇茜進門將袋子放下,「才回來,想著今天周末你們應該都在家。」

韓伯民剛穿好的皮鞋又脫了,換上家常穿的布鞋,也轉身進屋坐下。

韓峰韓琳也都在,韓琳叫了一聲「茜姐姐」,看著她眼裡閃爍著崇拜的光。

這種眼神蘇茜前世見得多了,她的那些粉絲就是這麼看她的。

韓峰如今也上初中了,長高了很多,正處在青春期小少年有點不好意思的叫了聲,「茜姐姐。」

蘇茜從帶過來的大袋子裡拿出來兩個雙肩書包,一個淺藍色,一個粉紅色。

韓琳都不用蘇茜說,就知道粉紅色的書包是給自己的,她開心的將書包接過來,「這個顏色好好看啊,這個書包,怎麼有兩條袋子?」

蘇茜先到,果然少女都喜歡粉色,她給韓琳將書包背上,韓琳背著書包高興的在屋裡走來走去。

韓琳自己的書包是一個灰撲撲的尼龍挎包。

而韓峰用的是一個草綠色的軍用挎包,還是韓伯民以前用過的。

兩背著書包在屋裡走來走去,徐知霞和韓伯民忍不住好笑。

韓峰問:「茜姐姐,這個包是專門給學生裝書的?」

蘇茜點頭,「是的,你看兩條袋子設計的這麼寬,就是為了背上更省力。」

徐知霞在旁邊道:「你給他們買這些做什麼,花了不少錢吧。」

蘇茜笑笑,又拿出一個購物袋,「姑姑,這是給你帶的一件衣服,如今港城那邊正流行這個樣式。」

徐知霞平時還挺愛美的,身上穿的都是縣城最流行的衣服。

打開購物袋將衣服拿出來一看,一條真絲面料的印花連衣裙。

徐知霞高興壞了,「這裙子真好看。」

韓伯民笑,「你進去試試。」

徐知霞也迫不及待想穿新衣,「那我就試試。」拿著衣服進屋去了。

蘇茜遞給韓伯民兩條煙,韓伯民接過來,「還給我帶了東西,這真是讓你破費了。」

韓伯民不怎麼抽煙,不過,煙這個東西,對他來說是有用的,他過年過節要去領導家裡走動,這外國煙國內買不到,送出去有面子。

韓伯民不得不在心裡感嘆蘇茜的周到,還不到二十歲,為人處世比他都強,這送東西都一個也不拉下。

過了好一會兒,徐知霞換好衣服出來了。

蘇茜看她頭髮都重新梳過了。

徐知霞身材很標準,一米六五的身高,或許因為很少吃肉,三十多歲的人身材沒有半點發胖走樣,連衣裙穿在她身上,亭亭玉立,就像個小姑娘一樣,韓伯民都看呆了。

徐知霞看到丈夫的目光臉一紅,「好看不?」

韓峰搶著道:「好看,媽媽穿這個裙子比我們吳老師還好看。」

吳老師是一中公認的美人,關鍵人家才二十多歲。

韓伯民也笑著點頭,「好看。」

徐知霞自己本來就在房裡的穿衣鏡前面照了好一會兒了,美的不行,她喜滋滋的回房,又將衣服脫了,換上自己原本的衣服。

新衣服這會兒她還捨不得穿。

徐知霞出來跟蘇茜拉家常,蘇茜這才知道,徐知霞剛教完一屆教高三,下半年要開始帶高一,這次要從高一一直帶到高三。

現在高考恢復了,學校熱鬧了,他們這些老師一下也炙手可熱起來,縣裡不少人都托關係想把孩子送進一中。

徐知霞嘆口氣,「我剛送走的這屆高三,底子還是太差了,也就最後半年讀了點書,考試根本就考不過老三屆。」

「今年全國六百多萬人高考,只錄取四十萬,十五個裡面考一個,咱們一中一百多應屆生,總共就考了七個!」

「縣裡錄取的多數還是知青,尤其是老三屆畢業生,他們那會兒還是學的比較紮實。」

「你二叔家的徐航,今年又沒考上,分數還差得遠。」

蘇茜道:「那他怎麼打算?繼續考嗎?」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