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郭捕頭自食惡果而痛快。

更因為明玉軒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而痛快。

心中最痛快的,當屬縣城葉大人肯為會賓樓主持公道。

「這葉大人不包庇郭捕頭,秉公處置,當真是個好官。」

「可不嘛,往後心裡頭也安心很多呢。」

「往後燒香時,也替葉大人燒上一柱,保佑葉大人平平安安,加官進爵……」

「……」

這縣丞葉大人當真只是秉公處置嗎,還是有旁的什麼緣由?

吳建通想起自己去縣衙時葉永望的客氣和敬重,總覺得不像是一個公正嚴明父母官該有的模樣,反而是帶了幾分其他的緣由。

自家東家,莫不是當真是有讓葉永望畏懼巴結的地方?

吳建通有些好奇,也有些想不明白。

不過他覺得他也是不必想明白的。

畢竟此事已經解決了。

且這次葉永望為會賓樓做主,其他的人也都是看到眼中,各個都是人精似的,自然知道往後該如何做,不敢再來尋會賓樓的麻煩。

吳建通心情大好。

門口沒有了搗亂的人在,會賓樓漸漸來了客人,吳建通也忙著去招呼一二。

蘇玉錦見事情解決,也是鬆了口氣。

時候不早,也不想再回去折騰著做飯,只從後廚裡頭拿了幾樣菜來吃。

肉末粉絲煲,芋頭燉排骨,芹菜香乾,耗油生菜,主食是臘腸蒸飯,湯是開胃的酸辣湯。

蘇玉錦和艾草將飯菜盡數拿了回去,跟柳媽媽一起吃。

待吃完了晌午飯後,艾草和柳媽媽則是趁著天氣好,將鋪蓋、被子等拿出來曬一曬,該拆洗的拆洗一番。

皂角液是柳媽媽自己熬得,熬得時候加了點紅糖進去幫助皂角發酵,熬好的皂角液用的時候兌水稀釋,用起來有些像當代的洗衣液。

洗乾淨的衣物,尤其是貼身穿的,艾草和柳媽媽又放了些花瓣進去,好讓衣服聞起來有淡淡的清香味道。

她們兩個人忙活著,在廊下曬太陽品茶水的蘇玉錦下意識看了看緊閉的院門。

說起來,自那日大年初一,被任建柏糾纏時碰到賀嚴修後,那任建柏再不曾上門,家中也清靜了許多。

事實證明,二爺的殺傷力還是很大的!

蘇玉錦眯了眯眼睛。

春日的陽光曬得人暖意融融,蘇玉錦在院子裡頭曬得渾身舒暢,又見柳媽媽和艾草忙碌著,自己也有些閒不住,只去街上買了只鴨子回來,燉酸蘿蔔老鴨湯來喝。

到了與孫掌柜約好的時間,蘇玉錦帶著艾草和青葵一大早跟著孫掌柜乘坐馬車往田莊走。

田莊在縣城西邊,天蒙蒙亮便出發,到田莊時,已是到了巳時的正時。

莊頭姓牛,叫做牛大力,見孫掌柜帶了買主來看田莊,十分熱絡地招待著到自己家中坐。

牛大力的妻子張氏,忙拿出平日裡不捨得喝的茶葉來泡茶水。

蘇玉錦也趁機打量了一番牛大力家中的狀況。

牛大力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生的身形高大,皮膚黝黑,妻子張氏看著老實本分,身上的衣裳雖略顯破舊,但洗的乾乾淨淨。

家中有幾個孩子,年歲男女不一,此時見家中來了客人,不敢往跟前湊,只躲在屋子裡頭,偷偷地透過門帘看上兩眼。

若是被發現了,便急忙躲進屋子裡頭,盡力不發出動靜。

顯然家中的家教不錯,規矩也立的好。

「這邊有多少戶人家,去年收成如何?」蘇玉錦問道。

「這邊一共有三十二戶人家,若是論人的話,滿打滿算,加上屋子裡頭不能動彈的老人,再加上奶娃娃的,一共有一百六十三個人。」

牛大力見買主是個容貌出眾,衣著不俗的年輕姑娘,這會兒說話也頗為侷促,「去年的麥子風調雨順的,收成還算不錯,一畝地差不多收上來了三百多斤的麥子,到是到秋天的時候,雨水有點勤,棒子穗結的不大,一畝地的棒子也就收上來了四百出頭。」

「總的來說還算可以,除了該交的租子,各家各戶自己平日裡吃飯的,一年下來差不多還能有個餘糧,拾掇拾掇賣了,也能攢下來幾個錢。」

但不過也就是應應急,看個病,過年扯身新衣裳而已,多餘的,便再沒有了。

這話牛大力沒說出口。

去年收成還可以,日子過得尚且拮据,若是遇到乾旱少雨的年份,勢必收成更差,若是蘇玉錦嫌棄收成不好,怕他們交不上來租子,不買這田莊的話,那就不妥了。

「還成。」蘇玉錦點了點頭。

收成情況,跟她預想的差不多。

看出來牛大力的擔憂,打量了一下這屋子,蘇玉錦道,「你們這屋子蓋得到是別致,冬暖夏涼的。」

「就是泥坯蓋起來的屋子,怕塌,蓋的厚實了些。」牛大力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也就蘇姑娘不嫌棄罷了。」

「蘇姑娘要不要去外頭瞧一瞧,看看田地,其他莊戶啥的?」孫掌柜提議。

「好。」蘇玉錦應聲,跟著孫掌柜,在牛大力的帶領下,出去逛一逛。

青河縣地處北方,麥子種的都是冬小麥,這裡也不例外。

深秋初冬種下去的麥子,這會兒過了年,正是返青的時候,麥苗頂著腦袋上因為冬季有些泛黃的尖兒,正在春風下舒展身姿,努力生長。

放眼看去,一隴一隴綠油油的麥苗在微風下翻滾,像是一層一層綠色的波浪,看著令人十分舒坦。

田地中已是有不少做活的人,在忙著清理田地中春日裡生出的雜草,鬆土施肥的。

而綠色寬闊波浪的邊緣,是一棟一棟集中在一起的,如牛大力家一般的矮房子,各家各戶錯落有致。

婦人們湊堆做針線活,孩童們或幫家中做些雜事,或三三兩兩的湊在一起玩耍。

大石碾子旁,有毛驢繞著拉石碾子,幫人將棒子粒兒碾成細細的棒子麵兒。

整體是一派農家愜意的情景。

蘇玉錦一邊看著,一邊微微點頭。

而牛大力則是在一旁介紹著各戶的一些情況,誰家幾口人,租了多少地,人品如何。

正說著話,一個十一二歲的女童急匆匆跑了過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