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怎麼有種被忽悠的感覺?!!

任務三『湮滅力』的表現研究,驟然間獲得了大量的靈感值,就證明利用超導製造交流重力場的實驗,肯定是完成研究的方向之一。

之所以強調是『之一』,是因為湮滅力可能有很多表現形式,不一定只是在超導相關的實驗上。

不過,既然找到了一個方向,王浩肯定會抓住機會繼續做深入研究。

超導物理實驗室對實驗的總結是錯誤的,他們根本不知道湮滅力的原理,說甚麼超導材料的質量損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王浩肯定了物理實驗室的研究有意義,就開始和肖新宇、何毅,談起了『利用超導製造交流重力場』的實驗。

他對這個實驗幾乎沒有任何了解。

當知道相關的內容以後,也感覺非常的驚訝,「所以說,你們是復刻國外的實驗,而且相關資料非常少,交流重力也只是一個概念性說法,並不確定存在?」

「對。」何毅說道,「相關領域有一些資料,我們就照著這個方向研究了。」

「為什麼?」

王浩稍微有些不理解,他看何毅、肖新宇的樣子,也不是對於交流重力很『狂熱』,似乎只是找一個方向去做研究。

但是超導是屬於新興科技,相關的理論研究,可以說有非常多的方向,找一個『可能存在,又可能不存在』的領域做研究,肯定比不上底層超導機制類更容易出成果。

肖新宇苦笑的開口道,「很簡單,因為申請經費啊。」

王浩帶著疑惑聽著。

肖新宇仔細解釋了一下,他們是西海大學支持建造的物理實驗室,主要方向是超導方面的理論研究。

但是,超導的研究非常具有前沿性,而且已經在市場上有很多的應用。

在超導的應用領域研究中,肯定是以那些國家、企業高投入的實驗室為主,而超導機制類理論的研究,大項目都被國家重點實驗室拿下了。

一般的小實驗室想申請超導理論類的項目,幾乎是不可能通過的。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科學院旗下超導實驗室,他們專門做超導理論性的研究,而且是對國外開放的,好多項目都有國際合作,實驗室建立三十多年,擁有無數理論性成果,還在某些方面走在了國際前沿。

如果是大型的理論研究項目,肯定優先考慮這種大型的超導實驗室。

他們的實驗室規模屬於『中小型』,評級也只是『市重點』,想要申請百萬以上的項目,就必須有讓人眼前一亮的研究特色。

顯然,『交流重力』的研究非常有特色。

肖新宇苦笑道,「上面怎麼想的,我們都知道。」

「反正就是幾百萬的小項目,要是能有成果就賺大了,沒有成果也沒關係。」

「交流重力相關的研究資料很少,要麼就是被國際高度保密,要麼就是研究沒有任何進展,去研究這個還是很有意義的。」

王浩聽了才明白過來,正是因為實驗室沒有多大影響力,想要申請大項目就必須有特色,所以才要研究這種『很特殊』的項目。

他思考著點了點頭,也考慮起參與到實驗中的問題。

湮滅力的表現肯定不是體現在超導材料的質量損耗上,他認為,大機率和所謂的『交流重力場』有關。

但具體是什麼情況,還是要進一步的做研究。

……

王浩在實驗室了解了一番以後就離開了。

他還是要多看一些資料,掌握基礎以後再考慮這個問題。

第二天的時候,他找了和交流重力場有關的資料,確實就像是肖新宇所說,國際上的公開資料,只有一些二十多年前的報道,還有一篇李寧教授發表的論文,再後來就是有研究團隊發現交流重力場的新聞。

這個研究團隊對於交流重力場的發現非常巧合。

在一次超導研究的實驗過程中,有個研究員就在超導圓盤旁邊抽了一根煙,然後就看到煙霧飄到圓盤上方時,忽然轉變方向向上方飄過去,就好像下面有微小風力吹動一樣。

在連續試驗了幾次以後,他們確定了這一發現。

不過再之後就沒有任何相關資料了,有小道消息說是研究被阿邁瑞肯國-防部接手,直接列為了保密項目,但也有其他人認為,交流重力場的理論就是個謊言、是個騙局,研究也不可能再有任何的進展。

孫健正走了過來,感興趣的開口問道,「王教授,你在看什麼?」

「看看以前的資料。」王浩道,「和超導的研究有關,三十年前,有一篇『交流重力』的理論研究,說交流超導能實現反重力效果,二十年前有個團隊發現了反重力現象,但後來就沒有後續報道了。」

他說著搖了搖頭,「你覺得這種研究是真的嗎?」

孫健聽的愣了一下,猶豫著說道,「交流通電超導實現反重力啊……聽起來有點……」

他一時之間不知該怎麼形容。

張志強在一邊跟著說道,「這種研究聽起來就不靠譜,反重力啊,而且都三十年了,即便研究項目被保密,怎麼也應該有點消息吧。」

他繼續道,「在這方面,我也看過資料,據說史丹福大學每年投入一億美元在反重力研究上,但幾乎沒有實驗性成果。」

實驗性成果,指的就是實驗室里實現反重力效果。

王浩思考著也有點不確定,即便確定『交流重力』實驗和『湮滅力』的表現相關,但『交流重力』也不能百分百確定是存在的。

他看向孫健,問道,「孫健,你找我是……」

「這個啊!」

孫健拿出手機給王浩看,「王教授,這裡有個和你有關的物理研究。」

王浩帶著疑惑看了一下,新聞的主角是愛德華-威騰,他發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說是對超子衰變信號消失的解釋。

愛德華-威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菲爾茲得主,被阿邁瑞肯《生活》周刊評為二次大戰後,第六位最有影響的人物,是當代物理學家中H指數最高的一位。

他非常專長量子場論,弦理論和相關的拓撲和幾何,主要貢獻包括廣義相對論的正能定理證明,超對稱和莫爾斯理論,拓撲量子場論,超弦緊化,鏡像對稱,超對稱規範場論,和對M理論存在性的猜想。

等等。

從愛德華-威騰所做出貢獻的領域,就知道他是一位量子力學和弦理論的頂級專家。

針對超子衰變信號消失的問題,全世界好多理論物理學家都進行了研究論證,愛德華-威騰也發表了自己的研究,他認為超子衰變信號消失的原因是高維度空間邊界的增權效應。

「人類很難理解高維度的空間,因為我們所有的感知都和三維空間有關。」

「但對於粒子來說,並不存在確定的三維空間,高維度空間邊界會產生對於低維度的增權效應。」

「以此就會發生一些難以想像的現象,超子衰變信號突然消失,也只是其中一種而已。」

「我們認為……」

愛德華-威騰發表了研究以後,還接受了記者採訪他說了很多和研究相關的內容。

那當然不僅僅是講解,他還構造出了相關的數學論證。

好多數學家、物理學家,看了他的研究論文,評價都是『非常完美』,裡面的數學可以說美輪美奐。

當然新聞上只是簡單的介紹,就沒有詳細的數學內容了。

「這個分析,很有意思啊……」看著新聞上的內容王浩做了一句話點評。

高維度空間邊界的增權效應。

這個解釋可以說是晦澀難懂,王浩看了以後都感覺,自己的『湮滅理論』,都像是大白話一樣,讓人一看就明白過來。

「這個說的確實很有意思,我看看論文。」王浩找了下愛德華-威騰發表的論文,因為內容是公開發布的,他很快找到了相關論文,仔細的看了起來。

然後他發現裡面有些內容看不懂。

主要因為論文的數學論證部分牽扯了很多例子,數學的內容還有一些高深的拓撲學,還牽扯超弦理論維度構造的內容,他沒有做過相關的研究,裡面的一些內容自然就很難理解。

但從已經理解的內容來看,不得不承認,學術界的評價確實是對的。

裡面的數學構架,美輪美奐啊!

「不愧是粒子數學的超級專家!」他能感覺到在這方面和愛德華-威騰存在巨大差距。

當然,對於愛德華-威騰所說所謂『高維度空間的增權效應』,王浩就持有保留意見了。

數學是在理論基礎上可以構架出來的,但正確與否也很難說,高維度的解釋有限『虛幻』。

即便是證實湮滅力存在,依舊可以用『高維度空間的增權效應』來解釋。

因為無法證明是否存在更高的維度,短時間內,弦理論也是無法證實的。

這種解釋可以說把其他很多解釋囊括其中了。

就像是孫建所說的,這件事和王浩直接相關。因為在公開的成果中,是王浩通過實驗數據分析,發現的正-反科西超子衰變信號消失問題。

現在愛德華威騰的論證是建立在超子衰變信號消失的物理現象基礎上,自然和王浩存在直接的關係。

下午,就有省報記者找了過來。

記者在樓道里對王浩進行了採訪,「王浩教授,超子衰變信號消失是你的發現,你對愛德華-威騰的解釋怎麼看?」

王浩反問道,「你指的是高維空間的增權效應?」

記者笑道,「學術報道上好像是這麼說的,但我並不太理解。」

王浩想了想說道,「我看了威騰先生的論文,他所構造的數學很美,美輪美奐啊!」

「但是,他的解釋,很難說。除非有一天弦理論得到證明,否則高維空間相關的解釋,依舊只能是理論。」

其他就不做評價了。

王浩無所謂對弦理論信或不信,理論物理有很多學說,弦理論是其中之一。

這種目標是建立物理大一統的理論,證實是沒有辦法證實的,但否定也同樣沒有辦法否定。

所以,看看、了解一下就好。

……

愛德華-威騰不是唯一對『超子衰變信號消失』做解釋的理論物理學家。

其他的理論物理學家,也針對信號消失的現象,做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

王浩的研究更實際一些,他並沒有針對去完善湮滅力的數學構造,而是希望能夠再找到湮滅力存在的證據。

連續幾天,他都去物理實驗室,查看他們的『交流重力』實驗內容,只過了大概三天實驗,物理實驗室的研究資料就沒有任何幫助了。

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實驗並沒有成功。

沒有成功的實驗,能帶來的資料很少,有些結果也是不準確的。

王浩沒有辦法通過失敗的實驗來得出結論,他的靈感值還在增長,但也只漲了『3』點而已,然後就再次卡主了。

『看來還是要繼續這個實驗。』

王浩仔細思考著,也問向了何毅,「你們下一次實驗是什麼時候?」

何毅聽罷一愣,苦笑道,「估計沒有下一次實驗了,我們準備了三個多月,就只是進行這一次的實驗,失敗是預料之中的。」

「為什麼?」

「沒錢。」

何毅說了個很直白的答案,「我們的經費還剩下六十多萬,肯定留給其他實驗,這個實驗耗費資金太多了,每一次實驗超導材料都是有損耗的。」

「嗯……」

王浩問道,「那你們就不希望實驗成功嗎?不希望發現交流重力現象?」

「當然希望了,但是沒錢啊。」何毅道,「成功希望太小了,我們不可能把剩下的經費都用在這上面。」

王浩思考著站了起來,感嘆道,「人的眼光要放遠啊!」

「??」何毅有點不明白的。

王浩走到了窗前,看著外面的風景,一邊說道,「何教授,你仔細想想,如果你們能在實驗中發現交流重力現象,意味著什麼?」

「……我們的實驗成功了?」

「不僅僅是這樣。」王浩回過頭認真道,「你們的研究方向是被認可的。如果這個實驗成功了,就代表能夠進行後續的研究。到時候是多少經費?幾百萬?不,最少也是千萬起步!」

何毅聽的雙眼直放光。

王浩開口問道,「我對你們這個實驗很感興趣,是否介意我加入你們的研究?」

「當然不會,王教授,你能加入,真是太歡迎了!」何毅馬上說道。

王浩直白道,「我想加入主要是因為,我對這個研究很有興趣,而且覺得,實驗可能和尋找湮滅力存在的證據有關。」

「而且,我認為交流重力現象很可能是存在的,為了這個研究,投入再多的經費也是值得的。」

「何教授、肖教授,你們仔細想想,如果能夠在發現交流重力現象,實驗可以說就是大獲成功啊。」

「你們是科研人員,是做超導物理研究的科學家。科學家最大的成就是什麼?最大的成就,就是發現新的物理現象。」

何毅和肖新宇一起聽著點頭。

「為了這個目標,幾十萬經費算什麼,其他小研究算什麼?那些只是為了發表論文而做的研究,憑空耗費經費,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對不對?」

「我們不是要堆砌論文,而是要實現更大的夢想,就是發現新的物理現象!」

「為了這個目標,什麼不能犧牲呢?經費不夠,那根本不是問題!」

「想想吧,如果能有新的發現,經費算什麼,哪怕個人掏腰包,也是光榮、是英雄……」

王浩連續說了一大堆,鏗鏘有力的語調,讓人忍不住深陷其中,情緒也跟著被帶動起來。

何毅都跟著感慨道,「是啊,如果能有新發現,自掏腰包又算的了什麼!」

肖新宇也跟著道「交流重力的研究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小問題,這個項目就是以交流重力的名義申請的,自然要對得起項目。」

「那就這樣決定了,接下來就準備第二次實驗,我也會參與進來。」王浩很認真的說道。

「大家一起加油!」

王浩、何毅以及肖新宇一起握住了手,眼神中都帶著一往無前的堅定。

等王浩離開了以後,何毅和肖新宇還熱情的討論了好半天,可回過神以後仔細想了想,卻發現有點不太對勁。

怎麼做個實驗研究,就到了『自掏腰包』的程度了?

繼續『交流重力』的研究,經費確實有些不夠,但不做實驗不就好了?反正他們也沒指望能成功……

而且,即便是自掏腰包,也是王浩最有錢吧?

王浩證明了角谷猜想,好像剛拿了近百萬美元的獎金,而且據說因為連續在頂刊發論文,每個月的收入都沒低於過六位數。

可這傢伙一直喊著口號,呼籲我們掏腰包……

「我怎麼有一種被忽悠的感覺?」何毅扯著嘴角問向了肖新宇。

肖新宇想了想道,「奇怪了,我也有同樣的感覺啊……」

「那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都定下來了,而且王浩有一句話說的對,我們的主研究確實是交流重力,奔著這個方向做研究,即便最終沒有成功,也問心無愧了。」

「好吧……」

「唉!」

最終兩人一起沉默的嘆氣。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