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項目會自己跑過來?王浩:看!真跑過來了!

項目之爭,就是科研利益之爭。

這對於任何的實驗室,任何的科研機構,任何指定的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何毅、肖新宇對此有深刻體會。

西海大學的物理實驗室,就只是一個學校的小實驗室,成立時間只有短暫的十年,評級也只是達到『市重點』的程度。

好多投資大、剛建立的實驗室都能達到『省重點』級別。

比如,梅森數科學實驗室,也只是剛申請下來,投資數額就已經超過了五千萬。

只要建好了實驗樓,正式運行以後,就可以掛上『省重點』的牌子。

市重點級別的實驗根本不值一提,在項目申請上就很非常困難,一般只能申請幾十萬的項目。

問題,就在這裡。

超導物理的研究,相關實驗動輒花費幾十萬、上百萬,只申請到幾十萬的經費,甚至不夠一次實驗花銷。

去年他們是趕了個巧,申請交流重力復刻實驗成功了,才拿到了近三百萬的項目。

在項目長期沒有進展的時候,何毅都覺得自己的科研生涯,提前就走向了終結。

有項目、有經費才能做研發,沒有項目、沒有經費,研發是根本做不了的。

這和個人能力無關。

有一句話說的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實驗室就是要做實驗,否則個人的能力再強,難道還能靠憑空想像去做研究嗎?

何毅思考著看向王浩,不由得扯了扯嘴角,「似乎……可以?」

前面。

吳暉繼續談著『大項目』的問題,「這裡面肯定蘊含著研發的大方向,一定要弄懂其中的原理、機制。」

「交流重力現象,短期內可以肯定沒有應用價值,但它蘊含著超導的機制問題。」

「這對於超導的研究非常重要。」

「我們一直希望的,或者說國際上一直希望的,就是超導技術能夠實現大規模的應用,這可能是未來的科技發展方向。」

「從科研領域上來講,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超導狀態觸發的機制。」

「所以才會在超導的理論研究上,源源不斷的進行投入。」

吳暉簡單說完,做了一句點評,「這個大方向的項目上,你們是有優先權的,但是,申請的機會不大。」

「為什麼?」何毅頓時忍不住開口問道。

吳暉笑笑,繼續道,「這和實驗室的規模有關,你們實驗室的基礎還是太差了。」

『太差』,還是委婉的說法了。

和超導國家實驗室、首都大學基礎科學中心等大型超導研究機構相比,西海大學的物理實驗室,根本是什麼都算不上。

「你們是有優先權的,但前提是能在後續的研發中,繼續保持領先優勢。」

吳暉說道,「之前幾天,我們已經討論過了,伱們成功復刻了交流動力的實驗,肯定會批一個後續的項目。」

「這個項目,何教授你應該知道。」

他說著看向何毅。

何毅想了下,恍然道,「基礎科學中心的交流重力實驗,得出的重力減少數值和我們的不同?是研究這個不同?」

「沒錯!」

吳暉點頭道,「這個研究肯定能有成果。」

兩個復刻實驗出現了重力減輕數值結果的不同,研究的就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異。

直接能想到就是,通過不同的實驗,通過對實驗參數進行調整以及精細的檢測,來對重力減輕數值的差異問題進行研究。

顯然。

這個研究很容易出成果。

吳暉道,「這個項目肯定是你們的,但具體會劃撥多少經費也不好說,還需要開會進行討論。」

「但要注意的是,基礎科學中心,還有向乾生那邊,也肯定會做類似的研究。」

「現在就是競爭,他們不會給劃撥經費,但是如果他們的研發速度、結果都比你們要好,那麼後續的項目……」

吳暉說著搖了搖頭。

王浩、何毅等人明白他的意思。

因為成功復刻了交流重力,物理實驗室被『照顧』會分配新的項目。

新的項目關係到後續的大項目,其他兩方都想『搶』到大項目,肯定會籌集資金搶著做研發,只要先一步出成果,或者是項目完成的更好一些,就很可能『搶走』大項目。

這就是競爭。

在新的項目上,物理實驗室會得到科學基金的資助。

其他兩方得不到基金資助,但他們都是大型的科研機構,籌集資金肯定不是問題。

然後三方一起去研究,就看誰能把研究做的更快、更好了。

吳暉把幾人送到了門口,最後還提醒了一句,「這個新項目的負責人,最好是王浩教授。」

他補充道,「能申請到的經費更多。」

「哦,也對!」

何毅聽罷點了點頭,心裡忽然產生一種悲哀感,他是物理實驗室的負責人,結果……

這是被解職了嗎?

……

看著幾個人一起離開的背影,吳暉也笑著搖了搖頭,在新的研究方面,他並不看好物理實驗室,即便是有王浩在,但王浩只是數學家,而不是超導專家,能起到多大作用也很難說。

其他不管是設備、人員、經驗、團隊能力,物理實驗室根本就無法和其他兩家機構相比。

吳暉之所以說這麼多,一方面是想交好王浩。

二則,就是看不慣向乾生的嘴臉。

物理實驗室明明是有成果的,即便是靠運氣完成研究,憑藉不到三百萬的經費,能完成就已經很了不起。

結果向乾生不斷的進行否定,還拉幫結派的給項目成果打上『運氣』標籤。

即便牽扯到項目的爭奪,手段也顯得太下作了。

另一邊。

向乾生已經買好了機票,準備離開首都回去了。

沒有人想當壞人,向乾生當然也是一樣的,他也知道自己做的有些過份,但有些事情是必須要爭的。

爭,才有機會;

不爭,連機會都沒有。

超導物理的機制研究,可不像是數學理論研究,悶在辦公室都能有成果。

這種研究需要不斷投入進行實驗的。

向乾生出身科學院電工所,是電氣科學技術領域專家,後來加入到超導實驗室,一直跟著做大型研究項目。

有了十幾年的經驗,向乾生也在項目中,混上個三把手、四把手,但他還是不甘心,因為一切的榮譽,都屬於率領團隊做項目的人。

三把手、四把手?

哪怕是項目的二把手,成果上有個名字就不錯了,被關注的永遠都是項目的直接負責人。

如果持續跟著其他人做項目,一輩子都只能是個普通研究員。

有些人甘願默默的奉獻,待在團隊里和其他人一起工作,但向乾生可不是這種人,他希望能在事業上更進一步。

只要擔任大項目的負責人,就能帶領團隊完成研究,獲得國際性的成果。

然後就是獲獎、職位提升,評院士……

等等。

那才是他的追求!

向乾生知道,眼前的機會也可以說,就是他最後的機會了。

以他的水平、資歷來說,實驗室方面肯定願意投入經費,跟著他去『賭上一把』。

賭贏了,他就能爭取到一個大型項目,實驗室也會多一個大型項目。

賭輸了,經費白白的耗費掉,以後實驗室也不可能再支持他了。

所以眼前可以說,就是他的前途和命運之戰!

……

王浩、何毅等人已經坐上了飛機返回西海大學。

路上。

幾人還在不斷的談論著,肖新宇對新項目有期待,「你們覺得那個研究能撥下多少經費?」

「五百萬?」顏靜不確定的做了個判斷。

何毅搖頭道,「多不了。其他實驗室也在做,而且還不要經費……」

這是鬱悶的地方。

明明是自己實驗室完成的成果,也等於是幫助開啟了一條新的研發路線。

其他同類型大型科研機構,可以說是不要臉的『明搶』,就直接去做同樣的研究。

肖新宇和顏靜也鬱悶的停下話頭。

何毅問向王浩,「現在我們怎麼辦?爭,還是不爭?」

他有些不確定。

爭,就是要努力做研發,但和兩個大型科研機構爭?

爭得過嗎?

不爭,就安下心來,等著新項目資金劃撥,即便只拿個兩、三百萬經費,也能支持再『混上』兩年,而且有了幾百萬經費,還能『混』的很不錯。

「當然要爭啊!」

王浩道,「何教授,你不能泄氣啊!這個研究本來就是我們的。」

「他們要搶?」

「要是真的被搶走了,別說資金不資金的,以後這面子往哪放?」

這是其中一個原因,就只是為了一口氣,也不能讓項目被搶走。

另外,王浩也對研究感興趣,超導的研究對他來說,就是個全新的領域,同時還能幫助繼續對湮滅力進行研究。

後續的大項目的經費可能會過億,肯定是超大型的項目,拿下來以後,物理實驗室可以說,一下子就能大大擴張,發展成為『省重點』,甚至繼續往上升。

王浩也覺得當個大項目的負責人很不錯。

那會是新的體驗。

數學的理論研究,再進一步也是有限的,最後還是要涉及到應用。

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都不可能放棄。

「爭,要好好的爭!」王浩道,「而且我們不能等科學基金,他們的工作效率太慢了。」

「等回去以後,就向學校和省里要資金,快速開始研究。」

「我們手裡的項目,想搶走?哪能那麼容易!」

……

王浩可不只是說說的。

幾人回到了西海大學,第二天王浩就和何毅一起,去學校科技處找了朱建榮,隨後朱建榮聯繫其他負責人,開了一個針對性的會議。

何毅說起了去首都做項目結算的情況,也說起了其他兩家科研機構,準備『搶』項目的情況。

其他人聽的都很氣憤,但不得不承認,兩家『搶』項目的機構,競爭力實在是太強了。

如果是同時做一項研究,物理實驗室有機會嗎?

「這個項目,已經談好了,我是負責人。」

王浩站出來對會議室的人說道,「而且我們是一定要爭的,不能因為搶項目的是大機構就放棄。」

「我們完成了交流重力復刻實驗,面對新的研究,就一定能趕在他們之前完成。」

他的話音鏗鏘有力。

朱建榮、欒海平等人對視一眼,思考著也做出了決定。

朱建榮道,「學校方面拿經費肯定沒問題,但是省里能支持多少很難說,這個要走正常流程申請。」

「有學校的經費,再加上省里的支持,後續科學基金也會撥款,你們完成這個項目肯定是沒問題的。」

之後就沒有再說。

這種支持力度的情況下,項目再也被搶走,他們也是無能為力了。

王浩要的就是這種支持,趕緊把經費劃撥下來,趕緊開始新一輪的研究。

這樣就可以了。

之後的幾天生活反倒是輕鬆下來,即便是學校劃撥經費也一樣要等,不可能當天就批下來,最少也需要一個星期以上,而且實驗室方面也是要做準備的。

省里的經費需要的時間更長一些。

不過,事情談好以後就不著急了。

不止他們籌集資金需要時間,其他兩家機構要開始研究也需要時間。

大型的科研機構掌握著更多的經費、資源,但內部的人員更多、關係更複雜,一個全新的項目,也需要內部討論才能審批,還需要協調參與的人員。

不管是申請經費,組建團隊、協調人員等等,都是需要時間來準備的。

相對來說,物理實驗室的煩惱簡單的多。

只有一條:資金。

其他方面,王浩和何毅直接就能決定了,項目參與人之類根本不用協調。

全員參與!

想參加的就都能夠參加,實驗室總共才兩個研究員,即便加上王浩才三個研究員,也根本沒什麼可商量的。

研發項目的競爭似乎很緊張,但是綜合樓辦公室的氣氛卻非常輕鬆。

其他人知道物理實驗室的事情,也只是跟著鳴幾句不平,而後話題就轉到了顏靜身上。

在學校里,消息都已經傳開了。

顏靜在物理實驗室怒懟科學院下屬研究所教授,而且還是科學基金數學物理科學部評審專家團特邀的超導專家。

當時那個場面,都被人繪聲繪色的描述出來。

顏靜站出來維護物理實驗室,巾幗不讓鬚眉,一下子成為了『女英雄』般的人物。

「你們是不知道呀,我聽旁邊辦公室的鄧老師說了……」

朱萍的眼睛閃著亮光,「顏靜可厲害了,當時把那個教授給懟的,都站在角落裡不敢說話了,就像是罰站一樣。」

「顏靜啊!」

朱萍看向顏靜道,「你也說說,當時是那樣嗎?你在首都的時候,沒繼續懟他?那種人就應該教訓一下!」

顏靜被說的有些不好意思,甚至臉色還有些紅潤,羞羞怯怯的完全恢復了小女生的形象。

朱萍坐在顏靜旁邊,嘰嘰喳喳的說了起來,「你那樣做就對了,真解氣!咱們啊,有時候,就不能受委屈。」

「在學校里也是一樣,看現在哪個教授啊、主任啊,敢給我臉色?就算是陳慶華老頭,別看他是導師,要是給我氣受,我就把水潑他臉上!」

「……」

「……」

辦公室里一片安靜,似乎每個人都在為陳慶華默哀。

羅大勇就坐在顏靜後面,忍不住小聲嘟囔一句,「還是溫柔點好,可別學……」

接下來沒說出來。

朱萍怒瞪著羅大勇,開口質問道,「羅大勇,你什麼意思?是說我不溫柔?」

羅大勇低頭裝作沒聽見。

張志強幫了一句,「朱萍,朱大姐,你肯定溫柔啊,你看看,你的溫柔,都快把我們所有人融化了!」

朱萍滿意的點頭笑道,「這說的還差不多。就算是假話,我也愛聽。」

羅大勇吐槽了一句,「溫柔到把所有人融化……噴火龍的溫柔?」

朱萍的笑臉頓時僵住,她深吸一口氣,怒吼一句,「羅大勇!你說誰是噴火龍!」

「……」

「……」

為了防止被暴力波及,張志強趕緊把椅子搬到後面,和王浩挨在一起看熱鬧。

兩人同時朝著羅大勇豎起大拇指。

這傢伙……

實在是高啊!

張志強也和王浩嘀咕道,「王浩,物理實驗室可是有大項目了,咱們梅森數實驗室,可是省重點,現在手裡一個項目都沒有……」

王浩疑惑道,「不是還沒建好嗎?」

「要提前考慮啊!」

張志強道,「等實驗室建好了,有項目才能有發展,而且現在不也在實驗樓四層嗎?一整層都是我們的。」

「有了項目,才能有經費,有經費才能招人,招研究員、招博士後,招學生,實驗室才能發展啊。」

王浩思考著點頭道,「有道理,你有想法嗎?」

張志強聳肩咧嘴表明態度。

王浩道,「我最近也沒有計算機方向的研究,我們總不能申請數學項目嗎?」

張志強肯定道,「當然是計算機類的項目,最好是大型項目。數學上能有多少經費。」

「也對。」

王浩確實沒什麼好的想法,他搖頭道,「也不著急吧,反正還沒建好的。」

張志強道,「這個,你就不懂了,必須要提前做準備,項目準備、申請、審核都需要時間,我們實驗室明年肯定搬了,到時候有新的實驗室,結果手裡一個項目都沒有,不可能就讓學生們用吧?那太尷尬了。」

「到時候,實驗室連維持都很難,不可能全靠學校資助吧?」

「這個還是要動腦子想,真正去做準備,如果不主動去申請,項目總不可能自己跑過來吧?」

王浩聽著點點頭。

這時候,電話忽然響了起來,低頭一看顯示是劉榮興。

那個航天局的?

他拿起電話按下接聽鍵,就聽到對面劉榮興說起有個研究遇到問題,想讓王浩幫幫給看看。還說起可以走正規渠道,讓梅森數實驗室接手相關的研究。

「我會派人過去詳細談一下。」劉榮興最後說道。

王浩的回覆是,『等談過了再說』。

隨後,他放下電話看向張志強,用力抿了下嘴,道,「你說的沒錯,項目它自己跑過來了。」

「……」

張志強面無表情,沉默了好半天,忽然轉過頭對著牆壁,很用力的說道,「我今天買彩票,肯定中不了五百萬!」

(求月票)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