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千美元買作業答案,王浩更新有界收斂證明

王浩給『前沿科技唐博士』的回覆,被其他媒體人截圖發布出來,一下子引起了網絡熱議。

有好多的網友跟著湊熱鬧,「這就是傳說中的天書嗎?」

「一個方程怎麼能夠複雜到如此程度,初中老師不是這麼教我的啊……」

「這是和王浩教授談數學的門檻?我看一眼就完全放棄,並決定從今天開始,再也不和王浩教授討論數學……」

「這是王浩教授的研究嗎?好複雜啊。」

「作為一個漢語言文學畢業的本科生,我完全看傻了。」

「對於這個方程,我有以下三點看法:.」

「今年我正準備高考,王浩教授發的題目給我指了條明路--打死不報數學專業!」

「求大神來解釋一下!」

「下次請發一元一次方程,謝謝!否則,我就投訴內容涉及侮辱人格!」」

當然也有一些專業的評論,「這應該是個偏微分方程吧?」

「即便是在偏微分方程里,也是有難度的那一種。」

「我好像看過類似的題目,只是比這一個方程少個參數。」

「作為一個數學系的本科生,看了這個方程以後,我決定不再報考研究生了。」

「這種方程還能求解嗎?我就是專業干這個的,但是一般碰到這種方程都是求近似解。」

「這應該不是王浩教授的研究吧,感覺只比我學的內容難一點。」

「樓上,是這一點嗎?--『.』」

一大群的網友圍觀討論,也帶來了很大的熱度。

其實王浩發的題目就只是給自己學生的作業題,他的要求比課程高一些,作業題也就稍微難一些,但也沒有到達不能理解的程度。

只要是數學系的研究生,學過《現代偏微分方程》,都夠看的懂題目。

當然解題的難度和看懂不在一個級別上。

這個題目有些超綱了。

研究生課程上的超綱,和本科、高中課程的超綱,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因為研究生領域的知識,已經處在學科單方向的上限,超綱也就意味著前沿探索。

因為是給學生的作業題,也不可能超綱太多,差不多就相當於,那種最差級別數學研究。

如果是一個數學教授,很容易就能把題目做出來。

換成一個數學系的在讀博士生,也只是需要研究一段時間而已,做題的感覺和陳蒙檬類似,有些地方可能會一時間想不到,也有可能一路暢通的完成解題。

這種級別的偏微分方程題目,能找出全新的解題方法,就可以以此發表一篇小論文了。

好多數學專業的博士生,發表的論文都處在這一級別。

當然了。

用常規方法解題,幾乎沒什麼意義可言。

雖然王浩發的題目難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高,但也只是相對專業的數學圈子而已。

國內確實有很多數學博士、教授,但放在網絡上的比例就實在太稀少了,絕大部分人就只能看個熱鬧。

當然也會有專業人士做出解釋,「這是個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問題,但具體怎麼求解,還是要仔細想一想。它比常規的同類型方程,多了一個參數。」

「但是,轉化上難度應該不高,是可以求解的類型,還是要仔細想想……」

這種評論已經非常專業了。

當有好多人圍觀討論的時候,作為當事主角的『唐博士』,自然就會受到很多的關注。

他收到了很多評論、留言,「唐博士,你也是數學博士,能不能行?」

「雖然我看不懂,但還是希望能看到答案!」

「快啊,趕緊的,你不一直說自己是數學博士,還很關注數學圈嗎?」

「坐等唐博士的答案。」

唐博士還是有不少支持粉絲的。

好多粉絲都覺得他是數學博士,而且還非常的優秀,解出題目完全沒有問題。

唐博士,名字叫唐愷,博士畢業於紐西蘭的一所高校,但因為學校要求不嚴,他只是『混』到了畢業證。

唐愷就讀的學校沒什麼名氣,回國以後也很難找到一份高薪工作,就乾脆乘著自媒體崛起的風,當上了一名科技博主。

唐愷擁有數學博士學歷,就一直給自己建立『數學學霸』的人設。

實際上,他的博士學位本來就是混上來的,到現在,早就把學到的東西遠遠的拋在了腦後。

現在看到網上的輿論消息,以及王浩回復的題目,唐凱真是被氣炸了,他感覺自己受到了羞辱。

本來只是和王浩討論一下巴克馬斯特的研究,順便也讓粉絲們知道,自己確實對數學非常精通,都可以和王浩教授討論數學問題。

然後王浩就拋出一個數學題目過來。

「這是和王浩討論數學的門檻?」唐凱感覺自己被羞辱了。

但仔細看了一下那個題目,卻發現自己根本不可能做得出來。

他琢磨著,「這麼複雜,應該是前沿的研究吧?」

「應該達不到王浩做研究的水準,但也肯定超出了研究生水平,絕不是簡單能做出來的。」

唐凱做出這個判斷,也綜合了好多網友的分析,同時也覺得能做出這個題目,就肯定會非常厲害,最少會被高看一眼。

這個題是一定要做出來。

現在已經有了這麼多的熱議,好多網友都在關注他是否能解出答案,只要能夠解出答案,肯定會穩固自己的數學學霸人設。

做不出來……

丟臉是小,人設崩塌是大啊!

唐凱冷靜的做出判斷後,馬上聯繫了自己的博士導師西摩森。

雖然唐凱已經畢業八年時間了,但西摩森還記得唐凱,因為他只教過一個華人學生。

但是,他對唐凱印象也不怎麼好,因為唐凱就是那種混畢業證的學生。

西摩森收到消息有點不耐煩的問道,「唐,有什麼事嗎?我想,你肯定不是來找我敘舊的。」

「西摩森老師,我找伱確實有事。」唐凱說了一句就把題目截圖傳了過去,「能不能幫忙看看這個題?我需要答案。」

西摩森很快回復,「這是個很複雜的偏微分方程求解問題,解題需要一段時間。另外,我為什麼要幫你?」

「三千美元。」唐凱簡單打了一個數字。

西摩森頓時道,「當然沒問題。唐,你真是我最優秀的學生!」

當確定西摩森能夠做出題目以後,唐凱就把錢打了過去,他只等了半個小時不到,就收到兩張清晰的照片,上面就是西摩森的解題。

唐凱感覺有點兒不對勁。

這麼快?

「西摩森,你確定這是答案嗎?」

西摩森回復道,「唐,我已經收了錢,請相信我的專業性。如果再有類似的工作,一定要記得我。我很歡迎。」

唐凱只能選擇相信,他迅速抄下了圖片上的內容,把其中的英文變成了中文,然後拍了幾張照片,發到了網絡上。

他發的消息還順帶艾特了一下王浩,並做出了個人點評,「題目很有難度,耗費了我近兩個小時。」

「大功告成!」

文字內容還配上了個『得意』的表情。

唐凱心裡也是豪情萬丈,就等待一大波網友過來吹捧自己了。

於此同時。

西摩森也發了一條消息,只不過是發在推特上,「今天,我是第一次發現,研究數學也很有錢途。」

「這個方程求解,竟然幫我賺到了三千美元,感謝我曾經最優秀的學生,來自中國的唐凱。」

配圖就是唐凱發過來的聊天截圖和題目截圖。

當然,西摩森不會受到國內的關注。

國內網絡上依舊有很多人關注著事件,相關話題甚至還衝到了熱搜末尾。

這也給唐凱帶來了很多人氣。

梅森數科學實驗室。

幾個學生坐在一起也討論著,包括胡麗丹、許傑,也包括鄭堯軍帶的兩個博士生。

王浩的學生多數都是低調的性子,並沒有參與直接討論,最多就只是默默關注一下。

許傑是個例外,他是唯一性格開朗的。

當看到『唐博士』發布了最新的消息,還解出了題目,並引起了新一波熱議後,許傑就找到了陳蒙檬,嬉笑著問道,「陳蒙檬,你看,網上那麼多人,都在說咱們的作業題。」

「你那個題目原版還在嗎?能不能給我拍個照,我也發一條……」

「哦,行。」

陳蒙檬到現在還有點懵懵的,怎麼自己的作業題,被王浩老師拍了張照,就引起了這麼多的議論?

這是什麼情況?

聽到許傑說要拍照發微博,她沒有多想就同意下來。

反正大家都有作業題,只不過她的作業題是『網絡議論的原版』。

許傑拍了張題目的照片,還拍了下面陳蒙檬寫的答案,馬上發了一條消息,配上一段話——

「原汁原味的原版題目和答案!

來自我們可愛的蒙檬!/大笑」

這個和原版一樣的圖片,再加上下面附帶了答案,頓時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好多人馬上過來詢問。

許傑也回復了幾句,「這是王浩老師留的作業題。」

「我們是在讀研究生。」

「解出這個題很了不起啊,比我水平高,反正我沒做出來。」

一大群網友得到了答案以後,頓時到唐博士微博下留言,「恭喜唐博士,花費兩個小時成功解出了王浩教授留給學生的作業題!」

「恭喜啊!唐博士,你已經達到王浩教授的學生水平……」

唐凱看到一條條的恭喜的消息,氣的差點吐血三升。

那個題目只是學生的作業題?

他還花三千美元買答案?

這不是耍人麼!

……

王浩當然注意到了網絡上發生的事情,因為他完成研究後比較清閒,就坐在辦公室里看看電影。

等看過了電影以後,還去了綜合樓辦公室,朱萍、羅大勇,還有同樓層的其他老師們,也在說著這件事。

王浩就只是關注一下。

後來發現『唐博士』還真是解出了題目,頓時對對方也高看一眼。

不管怎麼說,對方的水平最少達到了研究生級別,也確實能討論一些數學話題了。

說到,做到!

看到網絡上那麼多評論,再加上『唐博士』確實解除了題目,王浩也就公開的進行了回復。

「你所說的巴克馬斯特的研究,確實是近一段時間數學界都關注的問題。」

「首先,他的論文是正確的,允許粗糙取值的條件下,NS方程的輸出,有時候,確實不太穩定。」

「但是,這個結論沒有任何意義。」

「巴克馬斯特在論文結尾說,他以結論來推斷,『一定程度上』說明,NS方程不具光滑性。」

「這個推斷是錯誤的,他的證明沒有任何意義。ns方程依舊是可靠的,即便是『允許粗糙取值』的情況下,也只是偶爾波動大,但是,波動再大也是有界收斂的。」

最後一句話才是關鍵。

NS方程輸出數值波動大,但是波動是有界收斂的,自然波動範圍就會被限制。

王浩發了一條消息以後,想了一下又發了另外一條消息,「有關粗糙取值下,方程輸出有界收斂的問題,我還是發個證明吧。

大家等等,很快。

請關注我的博客更新。」

王浩發了消息以後,頓時引起了很多的關注。

這次不僅僅是普通輿論關注了,好多數學界的人士,以及NS方程應用相關的人士,都開始關注起來。

因為王浩是要做確切的證明,來說明巴克馬斯特的研究是沒有意義的。

他們只等待了很短的時間。

大概一個小時以後,王浩就在博客更新了文章,標題是--《粗糙取值下NS方程輸出的有界收斂》。

他在文章中做出了特別說明,「因為巴克馬斯特的論文已經有了很多結論,這裡我就直接引用他的結論,來做後續的證明。」

接下來就是一大堆複雜的證明了。

等博客文章發布出來以後,普通人就只能看個熱鬧,做出討論的就是專業學者了。

這篇博客頓時在數學圈火了起來。

好多的數學教授以及相關人士都進行了轉發。

因為證明過程並不複雜,其中還引用了巴克馬斯特的結論,都可以直接當做是結論,要完全看懂難度並不高。

很快。

證明被確定下來。

有好幾個有名氣的數學教授,甚至是一個數學院士,都確定證明過程是正確的。

有一些很有名氣的數學家,還特別到博客下方做出了評論,「允許粗糙取值的情況下,NS方程波動有界收斂,這個證明的意義很重大啊!」

「最大的意義,就是說明巴克馬斯特的研究沒有任何意義……」

「確實,波動有界收斂,巴克馬斯特的證明,就和NS方程是否光滑毫不相干!」

「看來在NS方程的研究上,王浩才更有權威啊,巴克馬斯特很有名,但畢竟是以應用數學的研究成名的。」

當然也少不了幸災樂禍的評論,「也不知道巴克馬斯特看到這個證明,知道自己幾年的研究沒有任何意義,會不會氣到吐血……」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