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造假曝光!阿邁瑞肯做不到,中G也肯定做不到?

王浩對於解決方程近似求解的問題確實非常有信心。

這可以說就是他的專業。

在偏微分方程的理解上,他敢說自己就是世界第一,完成NS方程的研究後,流體力學方向上複雜偏微分方程組的近似計算,他都可以說是打通關了。

如果他不能夠完成的研究,其他人也肯定無法完成。

有很多問題,其他人根本完不成,但是對他來說卻很簡單。

現在就是這樣的問題。

所以王浩根本不著急,他甚至都不需要去專門建立任務,只是掃一眼內容就已經知道方向了。

在聽到王浩確定能夠完成研究後,鄭國峰和趙興利對於王浩抱有很大的期待,他們迫不及待的想要解決這個問題。

變軌噴射器的研發,對於他們實在太重要了。

但是王浩並不著急,在中午吃過午飯以後,他先是去臨時宿舍休息了一下,睡醒了以後就到基地四周轉了轉。

附近的環境還是很好的,藍天白雲外加秀麗的山景,讓人感覺心曠神怡,投入其中時,身心都感到很放鬆。

基地內部的環境也很好,還有很多軍事相關的設施,一般的地方是絕對看不到的,有機會當然要仔細的看看。

王浩一轉就是一個下午,鄭國峰全程陪同在身邊,但他總是想和王浩把話題扭到算法上。

王浩則是說道,「鄭教授,不用著急,我已經說過了,明天就給你們說一下算法。」

雖然王浩連續強調了很多次,但鄭國鋒依舊是苦著臉,因為核心算法對於他們非常重要。

當王浩說起能夠解決問題時,他是抱有很大期待的,是真心希望王浩能做出來。

他當然相信王浩能解決問題,只是不相信王浩能夠短時間完成,說是明天上午給出解決方法,可王浩似乎一點都不著急。

鄭國鋒就非常著急了,同時還和王浩解釋著實驗失敗的問題,想要挽回一點顏面,「其實我們之前做過幾次測試,從來沒有這麼嚴重的偏離。」

「現在就連偏離的原因都沒找到······」

其實他就是想側面的提醒王浩,需要的工作還有很多。

王浩依舊是不急不慢,還去了基地的大食堂吃了晚餐。

之後他才和鄭國峰一起去了工作間,拿到了核心代碼、數學分析方法以及構架。

好多人都圍著王浩過來看。

當發現王浩真正投入到研究中時,鄭國峰趕緊把其他人趕走了,他自己也走了出去,生怕打擾到王浩。

王浩在工作間待了兩個小時。

之後他悠哉悠哉的走了出去,看了看時間就回了臨時宿舍,躺在床上就睡了過去。

這一天下來還是很疲憊的。

另一邊。

鄭國峰去工作間看了一下,發現王浩已經走了,問其他人才知道,王浩只工作了兩個小時就離開,回臨時宿舍去睡覺了。

「這一天確實很累王院士去休息也正常······」

雖然嘴裡說著正常,但鄭國鋒還是感覺很鬱悶。

他覺得沒希望了。

如此有難度的問題,怎麼可能在兩個小時內解決呢?

肯定是王浩想不到解決方法就去休息了。

「明天估計沒可能了。」鄭國峰帶著鬱悶搖搖頭,但他知道不能著急。

既然王浩已經答應解決問題,即便在實驗基地完成不了,後續也可以幫忙解決。

「時間啊······」

鄭國峰嘆氣的揺搖頭,他恨不得馬上就能解決問題。

只是,做不到啊!

······

當天晚上,王浩睡了個飽,醒來就去吃了早飯,然後就來到了工作間。

鄭國峰似乎是一晚上沒合眼。

王浩進了工作間就看到了他,打個招呼以後關心道,「鄭教授,注意身體啊,吃早飯了嗎?」

鄭國峰搖了搖頭。

他醒了以後就來這裡,根本沒心情去吃早飯。

王浩也注意到了鄭國峰的狀態,知道對方迫切想要解決問題,就乾脆直接說道,「你昨天說的問題,我已經想好。」

「啊?」

鄭國峰直接聽愣了。

王浩道,「我昨天晚上看了看那些資料。」

「你們的思路是對的,主方向沒有問題,但是有兩個數學核心分析上有偏離。」

他從電腦里找出了原始碼,對應手裡的數學資料,指出了有問題的兩個部分。

「這一部分內容,你們多次修改過,但運用這種方法不管怎麼修改,偏差都是很大的。」

「而且有可能出現昨天實驗的情況,在某種特殊的數值下,數據就會出現巨大的偏差。」

他說著在紙上畫了一個曲線,曲線的兩側浮動比較大,「如果數值在兩側地方,飛彈軌跡就會出現巨大的偏離。」

「這主要是因為,在躲避攔截的過程中,飛彈的偏離程度已經超出了正常數據範圍,後續根本無法再修正軌跡,也就會造成混亂。」

「所以這一部分的算法需要修改,我從代碼的角度上來講······」

當王浩認真說著的時候,好多人都已經圍了過來。

其中包括鄭國鋒團隊的核心人員,他們來的也非常早,知道王浩在講解很重要的內容,就趕緊過來聽上兩耳朵。

王浩繼續道,「要根據分析出的數據集合,依次進行賦值。」

「從這個函數開始······」

「這是底層數學分析的問題,如果想要減小誤差,從這裡要有一個計算取平均的過程。」

「取平均並不是單純針對數值,而是函數針對輸出的三個主體內容······」

王浩很認真的說了起來。

當發現聽的人越來越多以後,他乾脆走到旁邊的白板上,開始認真的做數學講解。

因為講解的過程中牽扯到一些程序上的問題,他就乾脆把電腦螢幕投在了熒幕上,並坐在位置上進行講解。

這一講就是兩個多小時。

當真正把兩個部分內容全部講解完成以後,一切就變得清晰起來。

王浩講的內容並沒有多麼高深,他也沒有詳細的說起原理,只是告訴他們解決方法,但一些數學好的研究員還是明白過來。

他們都感覺很驚訝,講解完成以後還討論著,「我怎麼就沒有想到這樣去做分析計算呢?」

「用這種方法,直白而清晰,近似解肯定更接近實解。」

「我之前好像想到了,但鄭教授確定的方向,我怎麼敢質疑呢······」

「別吹牛了馬後炮。「哈哈~~」

「······」

王浩把兩個問題講解的很清楚,大家也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並知道該怎麼去解決。

然後他們都感覺似乎很容易。

可仔細的深入去想,就知道想的有些太簡單了,有些問題能夠想到才是關鍵,而有一部分算法修改的思路,他們是根本想都沒想過的。

這體現出了王浩對於偏微分方程相關數學

領域的深入理解和國際最頂尖的專業能力。

工作間的眾人,談著王浩講解的內容,也感到非常的驚訝。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們,結果被王浩兩個小時就解決了。

只能說······

「數學是真正屬於天才的領域!」鄭國峰帶著感慨說道。

其他人也深有同感的點頭。

工作間裡的眾人在休息了一會兒以後,馬上就進入了工作狀態,他們需要對於代碼進行修改。

王浩也準備離開了。

他只是過來觀看一個實驗,順帶幫忙解決一個小問題,但是說起要離開的時候,鄭國峰不斷的挽留,「王院士,你可要多待幾天,我們還沒招待你呢!」

「你才待了一天就離開,顯得我們招待不周。」

趙興利也來了。

當知道王浩幫忙解決了問題,研究組找到了修改方向以後,也馬上勸了起來。

這種理由對王浩來說當然沒有任何意義。

後來鄭國峰乾脆實話實說,「我們修改代碼要兩天時間,等代碼錄入到機器里,就可以進行新一輪的實驗,王浩院士能不能等實驗以後再離開?」

「對啊!」

趙興利馬上道,「如果再碰到問題,有王院士你在旁邊,我們也放心······」

說白了,是怕出現其他問題。

複雜的數學、複雜的算法上,誰也不敢說沒有問題有一個最頂級的專家在旁邊,碰到了問題也不用擔心了。

王浩想了想,還是決定留下來,畢竟牽扯到飛彈問題,對於國家來說還是很重大的。

他在基地里等了三天。

一直到第三天的時候,新的代碼錄入到新設備中,一切就已經準備就緒。

相關人員快速完成了實驗準備。

這一次王浩還是在原來的地方觀看實驗,但他察覺到了實驗的危險性,還是往後站了很遠,想著有危險就趕緊進防空洞。

很快。

指揮員宣布實驗開始,新的實驗用中程飛彈發射,十幾分鐘後啟動了防空飛彈進行攔截。

王浩再次看到了反攔截成功的飛彈。

飛彈透過了雲層,以弧線軌跡朝著靶場而去,只看方向就知道,並沒有像上次一樣失敗。

在遠處一個響聲之後,實驗結束了。

工作人員馬上過去查看打擊點,並測算一系列的數據,最重要的數據也很快上報上來,「打擊點偏離目標十七米!」

「呼~~~」

所有人一起歡呼起來。

這個數據相當好了,因為實驗使用的是技術很差的空殼飛彈,飛彈也是二十多年前製造出來的。

二十多年前,國內的飛彈技術遠遠趕不上現在,普通中程飛彈精度很低,偏差一般都超過二十米。

現在實驗中,飛彈的偏差只有十七米,甚至可以說是,變軌並沒有影響到飛彈的精度,簡直是有些不可想像的。

王浩則是道,「這個數據應該是幾率問題,我分析了你們的主核心算法,變軌肯定會對於精度產生影響,影響大小和變軌高度、雷達精度等都有關係。」

其他人也點了點頭。

能影響到飛彈精度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可不只是變軌問題,其他還包括雷達系統、計算機系統,甚至飛彈的整體質量,都可以直接對精度造成影響。

現在的實驗需要確定的是變軌不會對飛彈精度造成太大的影響,只要確定這一點就可以了。

他們後續肯定還會進行更多的實驗,還會在最先進的飛彈上進行試驗。

等技術慢慢成熟了以後,甚至可能會進行高倍音速以及洲際飛彈的大型實驗。

現在的實驗成功也只是剛剛開始而已。

······

王浩是在熱情歡送中離開的,直到他乘坐的汽車遠去,好多人還表現的依依不捨。

雖然只是一起共事了三天時間,但每個人都感受到了王浩的天才。

如果團隊里有王浩這樣一個天才,研究中所碰到的問題,都將不會再是問題。

這個想法當然不可能實現。

他們都知道王浩所做的研究,要比他們做的研究複雜很多很多,重要性也不比飛彈研究來的差。

飛彈,畢竟只是飛彈,軍事武器技術提升,大部分時間只能起到威懾作用。

即便是處在戰爭狀態,飛彈也只是武器的一種而已。

目前王浩是做超導研究,是做反重力研究,兩者不管是在軍事、尖端科技,還是民用科技上,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且能用到很多的領域。

王浩回到了西海大學以後,也開始了相關研究的準備。

他開始寫項目申請。

五十億經費大項目,申請書肯定要寫的詳細一些,但也並不用涉及方方面面的細節,他只是寫了一個主體的研究方向,以及相關的輔助、分支研究。

這個研究是圍繞CA005展開的,要從物理特性、交流重力特性以及凝聚態物理角度出發的研究,後者才是最為關鍵的。

前兩者的研究已經做了很多了,也不需要大量實驗室參與,就能夠得出很多的結論。

凝聚態物理角度出發,則是要以半拓撲理論溝通凝聚態物理,從超導的電子運動特性、離子晶格運動特性等多方面,分析CA005的超導狀態性質。

以此關聯CA005的半拓撲微觀形態,來深入的做出解析,更近一步分析出,超導機制的科學內容。

當王浩認真的撰寫申請報告的時候,國際上突然出現了一條很有意思的新聞。

新聞和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反重力研究組有關。

有一名參與到反重力研究的員工,被辭退工作以後,曝光了反重力研究組的成果信息,「他們誇大的發布了成果消息。」

「事實上,他們根本就沒有研究出以高溫超的材料為基礎,來實現超過百分之五十場強的反重力技術。」

「那些是假消息,發布出來只是想讓民眾認可他們的研發能力,實際上,根本沒有,什麼都沒有。」

「每個人都知道,我們並沒有研製出新型的高溫超導材料,更不可能用新型的高溫超導材料,去做反重力實驗。」

「唯一的進展是百分之五十的場強,那是真的,真實數據是百分之五十二。」

「但用的是低溫超導材料······」

這一則曝光的新聞,被好多阿邁瑞肯主流媒體報道。

菲利普-羅雷爾的團隊頓時被卷在輿論漩渦。

同時,曝光出消息的員工下場也不怎麼好,他因涉嫌違背研發保密協議而被調查。

但是,沒有人關心被調查的曝光人。

所有的輿論都指向菲利普-羅雷爾的團隊,因為他們的研發耗費了大量的經費,還發布虛假的成果信息,讓民眾感覺受到了欺騙。

他們一直都覺得,可能反重力技術並不被中國團隊差太多,結果才知道是假消息,根本什麼都沒有。

在外界的輿論紛紛中,菲利-羅雷爾也只能硬著頭皮站出來,但他也不是毫無準備。

他來了一招禍水東引,「我承認,新聞上說的是真的。」

這一點

沒辦法否定。

除非是能拿出高溫超導材料製造高場強的技術,否則根本就不會被信任。

菲利-羅雷爾繼續道,「事實上,在成果的發布上,不止是我們會適當誇大成果,中國方面也一樣。」

「他們發布消息說,製造出百分之七十反重力場,而且還是以高溫超導材料,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我們只是默契的不彼此揭穿,僅此而已。」

「如果你們也做同樣的研究,就會知道,反重力強度是存在上限的,而且低溫超導,才更適合製造高的反重力場,我們以高溫超導材料做了很多研究,結果表明效果遠遠比不上低溫······」

菲利普﹣羅雷爾連續說了很多,主體內容就只有一個--

不止是我們說假話,中國團隊也在說假話!

超過百分之七十的高強度反重力根本不存在,更不用說是高溫超導材料製造出的高場強,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在菲利普-羅雷爾的採訪報道發布以後,國際輿論頓時指向了中國方向。

輿論上出現了很多的討論,「羅雷爾說的有道理,阿邁瑞肯做不到,中國也不可能做到。」

「之前只不過是默契的不相互揭穿而已。」

「反重力技術依舊只是未來科技,百分之七十根本不可能。」

「高溫超導材料不適合支持反重力研究,這個結論肯定沒問題。」

「所以中國方面發布的成果消息都是假的······」

「他們本來就擅長誇大成果······」

免費閱讀..com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