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研究完成了?可是,才剛三個月啊!

前期論證總計花費了一個月時間。

所有的設計方案都是王浩一手敲定下來的,有一些小的細節性的設計問題,王浩也會仔細的看設計,隨後確定製造方案。

研究組裡的一些人,對於設計敲定的過程,都感覺到不可思議。

正常來說,項目組負責人不會關心到細節化的設計,比如製冷系統的部分,製冷管道的排列有好多種方式,一般都是專門負責的小組完成的。

如果後續實驗出問題,肯定是負責製冷系統的小組,去研究解決方案。

項目負責人的工作是把握整體,而不是細節到每一步工作。

如果用一個成語來形容王浩的工作,都可以用『事必躬親』來形容。

在研究組很多人眼裡,王浩的『事必躬親』,可不像是諸葛孔明那樣,他似乎不會去『認真』處理每一件事。

在一些細節的設計問題上,他只是看了幾個設計,要麼直接選擇一個,要麼進行了改動,然後就敲定下來。

這也導致研究組有好多人並不信任王浩。

因為他們不知道王浩為什麼會選擇那樣的方案,王浩也沒有具體給出解釋。

實際上,王浩當然知道方案選擇的原因,但因為工作量實在太大,他也沒有時間去耐心的解釋。

現在重要的是完成設計,就只是敲定方案,就用了一個月時間,可想而知,研究具體有多麼複雜。

科技應用並不像是理論,他只需要悶頭做研究就可以了。

現在設計出最終方案並不是成果,他們需要根據設計方案在製造出對應的裝置,還要不斷的測試、調整、完善。

可以說,設計方案出台,也只是剛剛開始而已。

王浩唯一的感覺就是非常的耗費時間,他習慣於高效的工作,甚至希望馬上就製造出設備。

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王浩也知道研究組好多人對他敲定設計方案的做法感到不滿,但他並不是很在意。

這就是地位帶來的想法差別。

哪怕是副主任劉明坤,個人地位上和他也是天差地別,他需要交代工作就可以了,並不需要向研究組的人證明什麼。

現在他需要的是,做出對應的實驗裝置,是真正的製造出完善的SMES儲電裝置。

其他人怎麼想都不重要。

另外,所有人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夠完成研究,他們在目標上最少是一致的。

只要能夠更快更好的完成研究,即便是出現一些研究過程中的分歧,到最後也都沒關係了。

不過王浩也知道人心的重要性,他有些擔心製造裝置的過程中出現問題。

所以他專門找到劉明坤談了談,「劉教授,我們一起工作了一個多月,我不管你是怎麼看的,怎麼想的。」

「現在我已經把設計方案提交上去,下一步就是製造實驗裝置。」

「我希望實驗裝置和我們的設計完全一致,不管是整體上、還是細節上。」

王浩所說的幾句話都是發自肺腑的,但同樣口氣也有些重,後續還有些話沒有說出來。

劉明坤聽出來了。

顯然。

如果製造出的裝置和設計出現不一致,哪怕選取的方案是正確的,他的副主任也肯定沒了。

王浩不只是找到劉明坤,他還找了丁勝利。

丁勝利是西海大學電力工程的教授,也參與了SMES技術研究項目。

所以丁勝利可以說是自己人。

王浩讓丁勝利和劉明坤一起負責裝置製造,顯然是對劉明坤不是很信任。

劉明坤當然能感覺的出來,他心裡感到有些惱火。

實際上,他確實在設計方案的幾個部分有不同的意見。

現在有意見也沒有意義,丁勝利和他一起負責裝置製造,他也只能按照設計去做監督。

劉明坤稍稍有些後悔。

他是科學院電工所的教授,聽到說王浩組建SMES技術研究組,就積極的報名參加。

沒想到啊……

王浩竟然是如此的獨裁,所有的設計都是他一手敲定,其他人的意見似乎都不重要。

劉敏坤也只能苦悶的感嘆,「王浩確實是個天才、超級天才,但天才只體現在理論研究方向。」

「在科技應用的研究上,他大概不適合擔任負責人……」

「學術、理論,天才很重要,一個人就能完成研究,但科技應用的研究,還是需要多聽大家的意見啊……」

……

研究組向上級部門提交了實驗裝置製造申請。

這可是個大事情。

SMES儲電實驗裝置的製造,需要大量的設備和材料供應,好多新設計方案也需要獨特、高端的製造技術。

所以實驗裝置製造本身就需要很多部門、工廠協同配合。

上級部門對於王浩的研究組百分百支持的,一切的材料設備供應都是優先的。

SMES儲電實驗裝置製造不是小事情,單單是大量新型超導材料製造的線圈,就非常的不同尋常,需要的不止是材料,還需要幾個工廠一起配合。

很多相關人士都知道消息。

潘東的團隊也一樣。

當得知王浩的研究組準備製造實驗裝置的時候,潘東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他坐在辦公室里,和鄧建強說著,「這才一個多月吧?一個月時間,就敲定了所有的設計方案?我們當時可是用了半年。」

鄧建強回想了一下,道,「確實,我們在設計上用了半年,搭建實驗裝置也用了三個月。」

他說著補充一句,「他們應該更快,估計一個多月也差不多了。」

「那可是王浩院士……」

潘東說著撇了撇嘴,明顯是非常的不滿,「才剛一個月時間,大概就是在我們的基礎方案上,添加了一些東西吧,估計就是想把基礎搭起來。」

「後續還要一邊實驗一邊去完善,等全部的部分製造好以後,肯定還會有一系列的問題。」

鄧建強點頭同意道,「這才剛剛開始。即便是全部製造好,想要調試正常運行也要幾個月時間,然後他們就會和我們碰到同樣的問題。」

「失超保護,就是最大的問題啊!」潘東說著也有些苦惱。

這時候,辦公室的門被推開了。

梁靜葉走了進來,說道,「我們組研究出了新方案,通過對於檢測位置的變換,把數據傳輸到電腦上,自動進行檢測,這樣可能解決線圈以及熱度感應的問題。」

潘東聽的眼前一亮,「具體說說。」

他說完趕緊讓梁靜葉坐下。

梁靜葉也仔細說了起來,大體上就是檢測位置以及系統數據的調整,可以讓數據變動更加敏感,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解決線圈以及熱度感應的屋內。

潘東和鄧建強聽得頻頻點頭,都覺得這個新的方案可行性很高。

「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的進度最少要快三個月!」

「這是個答案問題啊!」

「小梁啊,真有你的,這個想法太好了!」

梁靜葉的嘴角也不由露出了笑意,旋即開口問道,「潘老師,我剛才聽你們正說王浩院士的研究組,他們那邊進度怎麼樣了?」

「他們啊,正準備製造設備,速度是真快!」

「再快也沒用,和我們最少還差了一年!」

「小梁啊,有你在,我們也不怕他們趕上進度……」

梁靜葉聽著微微蹙眉,也不知是為什麼,忽然稍稍有些擔心了。

……

和鄧建強估算的時間差不多,裝置的製造總計花費了五個星期左右。

大部分的時間,都花費在部件的製造上。

另外,各個部件、設備的安裝調試,也花費了一定的時間。

讓研究組的人感到驚奇的是,好多部件的調試非常順利,甚至順利到不可思議。

這時候,他們已經感覺設計方案的不一般。

正常來說,設計方案有問題的情況下,好多部件的調試都會遇到問題。

王浩則是不急不慢,他把實驗裝置製造工作,交給了丁勝利和劉明坤,自己則專注於計算機組的工作。

計算機組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不管是任何高科技的產品,都必須要有軟體的支持,SMES儲電裝置中,儲能線圈的失超保護、製冷系統與功率調節系統的狀態監控,都需要軟體進行自動化控制。

如果軟體上出現了問題,硬體設備就不可能協調,肯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王浩對於計算機組的工作非常關心。

計算機組的工作基礎,是潘東團隊提供的基礎代碼,王浩從頭到尾瀏覽一遍代碼,在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改動。

隨後他做了軟體的模塊設計工作,把每一部分交到個人去完成,但軟體依舊可能出現問題,因為任何程序都會有bug。

王浩希望做到的就是儘量減少bug,讓後台軟體控制變得更穩定,再加上穩定的監測,系統上就相對比較完善了。

很快。

一個月時間過去了。

SMES儲電實驗裝置製造完成,裝置搭建在一個幾十米直徑的大坑裡,主要是擔心會出現爆炸等安全問題。

另外,裝置運行時,內部的高磁場也是有危險的。

在裝置全部安裝好以後,研究組馬上進行了試運行,和想像中的一樣,第一次運行就失敗了。

這是非常正常的。

之後進行了詳細的檢查,就發現問題出在供電裝置上,只是一個很小的問題。

第二天又進行第二次運行,結果就發現線路對接出現了問題。

這是裝置製造過程中出現錯誤。

然後是第三次、第四次……

每一次的運行遇到的問題,最大的就是材料或製造不符合標準,要麼就是裝置製造和安裝中的錯誤,導致一些模塊出現問題。

比如,線圈纏繞平滑度不夠,導致檢測調節系統不穩定。

監控系統……

製冷系統……

每一個部分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小問題。

這時候,王浩也發現科技應用的研究,確實和理論研究不一樣,理論研究走在正確的方向上,是不會有錯誤的。

科技應用的研究,好多問題和設計無關,製造、材料、設備,甚至是人為因素,都會導致出現一些問題。

當碰到一個問題的時候,想要發現原因也很不容易。

好在他總是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還是快速的解決了問題。

終於。

半個月後。

在研究組眾人的期待下,設備第一次實現正常運轉,就只是正常運轉,已經令人激動了。

這時候,好多人已經意識到,他們的設計似乎沒什麼問題,因為設備已經正常的運轉。

在設備運轉了五分鐘後,劉明坤都帶著激動喊道,「沒有警報!」

「沒斷電!」

「運轉成果了?還真是成功了!」

現在的場景根本是沒有想到的,正常來講,實驗設備第一次正常運轉,不需要太久的時間,或許幾分鐘就會出現問題。

接下來就是找出問題,修正解決問題。

現在設備連續運行超過半個小時,也沒有出現任何的問題,接下來該怎麼辦?

慢慢充電?

現在的情況令研究組的每個人都感到驚訝。

哪怕是丁勝利這種『自己人』,都沒有想到裝置第一次正常啟動,就順利到沒有問題。

但是,怎麼可能呢?

這時候,所有人再看向實驗裝置,頓時都醒悟過來,「看來,我們的設計方案很完善啊!」

「第一次正常啟動就沒出現問題,我都不知道接下來要怎麼辦了……」

「不愧是王浩院士啊!」

「我之前還覺得王院士很固執,是我錯了,大錯特錯!」

「雖然我全程參與了設計,但感覺自己什麼都沒做,王院士一手敲定方案,然後就這樣了……」

「現在裝置正常運轉,有快一個小時了吧?這個情況,我們的進度超過潘東那邊了吧?」

「那肯定,我聽說,他們最好的時候,也就運轉十幾分鐘,馬上就有警報,他們的失超保護系統有很多問題。」

「我們為什麼沒有碰到失超保護的問題?」

「……」

每個人都感到很激動,每個人都感到很驚訝。

他們不斷驚奇的討論著。

很快。

劉明坤激動中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現在,要做什麼?」

「一直充電?」

「可是,嗯充不滿啊……」

SMES儲電裝置的工作原理是,正常運行時,電網電流通過整流向超導電感充電,然後保持恆流運行。

這就是充電的過程。

實驗裝置正常運轉調試,自然就是充電和放電的調試。

實驗設備正常運轉,首先就是利用電網充電的過程,而放電則是需要充滿五分之一電量後,才能夠進行的實驗操作。

問題就在這裡。

想要充滿五分之一的電量,哪是容易的事情?

劉明坤道,「如果沒有記錯,我們的設計方案,總儲電量超過兩千萬度。」

「哪怕只是五分之一,也有四百萬度,這要衝到什麼時候?」

其他人也聽的愣住了。

他們完全沒有想過實驗會這麼順利,製造出的設備第一次運轉,就似乎沒有任何問題。

其他人也討論起來,「就這樣等著?」

「要等多久?那可是幾百萬度……」

大家只能看向王浩。

王浩站在裝置外圍的安全區,知道設備一切正常,也不由得滿意的點點頭。

他想了想,道,「我們接的線路供電還是不足,這樣吧,就先讓裝置運轉著,隨時查看情況。」

「如果連續三天沒什麼問題,我就向上級申請,再安排多接幾條線路,也實驗下充電的承壓……」

王浩做出決定後就離開了。

研究組會安排小組,二十四小時注意裝置運轉情況,有什麼問題肯定第一時間彙報。

其他人則繼續留在裝置外圍,他們在激動和興奮過後,回過神來也感到不可思議。

正常來講,實驗裝置剛剛製造好,肯定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不管是製冷系統、功率調節系統、儲能線圈的失超保護,又或者整體的監控系統,都會存在問題。

現在,問題在哪裡?

如果長時間不出問題,研究豈不是就完成了?

可是……

他們的研究組,才組建了三個月吧?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