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喜都市區就是今天地鐵三號線圈著那片兒,到伊通河為止,火車站以北也有,但面積不大,是軍事區。

因為當時廢帝只是一個掛名的執政,所以並沒受到重視,就安置在了今天的偽皇宮那地方。

32年開始,關東軍把司令部從奉天遷到喜都,開始在喜都大興土木,在當時的市區中心修建了大同路,建大同廣場,就是今天的人民路和人民廣場。

日本人在廣場中心埋設了水準原點石標,以這裡為滿州國的最中心。

石標後來被毛子挖了,就是現在飛機碑的位置。45年毛子占領這裡,改大同廣場為史達林廣場,立飛機碑,其實那會兒毛子就是想強占東北全境的。

33年,國聯通過決議,不承認滿州國,發布公告:東北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其實是毛子的功勞,他想要呢。

34年,關東軍發現民主管理政權在這邊不太適用,就立廢帝為皇帝,改國號為滿州帝國,年號康德。

同年開始計劃在今天御花園的位置修建皇宮,並從喜都開始向全東北發起進攻。

這是事實上從1904年後的第二次發生在東北大地上的日俄戰爭,只不過毛俄不在了,關東軍的對手換成了社會主義的蘇俄。

同年,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成立,楊靜雨任軍長兼政委。

35年,關東軍占領冰城,把毛子趕出了東北,在關東軍的逼迫下,毛子瘺了,以一億七千萬日元的價格把滿鐵全線賣給了日本跑了。

在35年之前,東北鐵路以及鐵路延線一直是在毛子手裡的,日本只是占領了大聯和旅順。

36年,日本開始由本土和朝鮮往東北移民。當時叫百萬戶移民大計劃,計劃移民一百萬戶五百萬人口,但最終也未能實現,到45年投降,共移民六十萬戶近三百萬人。

同年,發布《滿州五年產業計劃大綱》,開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

五年計劃這個東西就是這麼來的。

從32年開始,日本人開始按規劃修建喜都城,以大同廣場為中心修建廳舍,也就是部局辦公樓,第一廳舍是國都建設局,這棟喜都歷史上的第一棟現代辦公建築45年讓毛子炸了,48年重建,結果在90年代又被拆除了。

它的樣式和現在上海浦發那棟樓一樣,不過中間塔樓要高些,有六層,在兒童公園西北角那個位置。

第二廳舍就是今天的市局,偽滿首都警察廳。

長話短說,那會兒關東軍在喜都一共集中建了十四棟廳舍,一廳國都建設局,二廳首都警察廳,今喜都公安局。三廳財政(經濟)部,現上海浦發銀行。

第四廳是民生部,今石油化工研究院,五廳為國務院,現白求恩大學基礎醫學部。六廳司法部,現吉大白求恩醫學部。第七廳吉黑榷運局,是十四廳舍中最小的一個,已經拆除,就是現在吉北財政廳的位置。

八廳交通部,今吉大公共衛生學院。第九廳是治安部,後改為軍事部,現白求恩第一醫院一號樓。第十廳經濟部,現吉大中日聯誼醫院二部。

十一廳產業部,40年改為興農部,今東北師範附屬中學,現在這棟樓是90年代依原樣重建的。第十二廳興安總局,後改為蒙政部,94年拆除建了聯通大廈。

十三廳開拓總局,今吉北省吉劇團駐地。十四廳祭禮府,這棟建築最神秘,剛啟用就戰敗了,拆除時間誰拆的都沒有任何消息,原址在今吉大新民校區內。

十四棟建築從人民廣場排到自由大路這邊,一直到南湖公園頂端,然後圍繞著這十四座主建築開始了整個城市的建設和綠化。那會兒之前喜都還是光禿禿的一大片荒地。

現省委用樓是原關東軍司令部,松苑賓館是關東軍長官官邸。省政府用的是關東軍憲兵司令部。在關東軍司令部南面是日本在東北修建的最大的寺院,東本願寺,在喜都第一實驗小學邊上,圍著東本願寺是當時的會館區,最出名的是日滿軍人會館,已經沒了,就是現在小學的位置。

當時還有一個比較出名影響比較大的是國防婦人會,會館就是現在勝利公園東南角的方舟美術館。婦人會就是發動當時的婦女參加社會活動。

在那個時候女人的地位比較低,很難得參加什麼活動,於是響應者雲集,力量相當大,像籌款,慰軍,生產戰需品,由其是植樹,喜都的遍地綠蔭有她們一大半的功勞。

偽中央銀行就是現在的人行,是整個喜都當時花錢最多的樓,六百萬元,應該也是喜都最堅固的樓了。偽外交部現在變成了總部廚房。

太多了,不是主要的建築就不一一說了,反正現在大部分行局使用的舊樓原功能也差不多,像郵電局用的就是偽滿電話通信大樓。聯通總部用的是放送局的舊樓。紀委用的是監察部大樓等等。

說實話,在建築方面日本人照毛子差了不少,都是又大又矮的,也不是那麼壯觀,造價卻相當高,像吉大檔案館那棟,當時花了一百八十萬。

不過小日本的建築有個最大的特點,都是鋼筋混凝土的,結實。

現在整個喜都城區,至少有一半,或者更多,都是那個時期留下來的建築,大部分變成了民宅。從空中俯瞰整個市區,以花園廣場為分界點,以道路相連接,整個城市被分成一塊一塊的菱形區域,各區域內的建築都不盡相同。

從人民廣場為中心的大六角星祭壇式布局開始,每一片日本樓都有著其特殊的意義,建築者把樓按照文字符號的樣式排列出來,可惜沒有人去研究它,現在已經沒有人明白這些樓宇文字組到底是什麼含義了。

45年日本投降,失敗的相當倉促,弄的當時政府都沒反應過來,甚至當時喜都還在大力的建設之中,天皇的詔告響起時,會館裡還在響著音樂跳著舞談論著大東亞共榮。

中央政府沒反應過來,蘇俄人反應卻是超快的,他們一直對這塊土地不能忘懷,於是到處樹起了紅軍銅像,到處建起了蘇俄紀念碑,大同大街也改成了史達林大街。

日本的戰敗不是敗於中國,我們要記住這一點,蘇俄發兵也不是為了中國,我們也要明白。那些雄偉的紀念碑下埋葬著的士兵更不是為了我們的美好生活。

現在,一切都過去了,規劃的皇宮現在變成了大學,史達林大街也變成了人民大街,但我們不應該忘記這段歷史,甚至他比九一八更應該牢記。

我們需要強大起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