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名字是陳輝和耿惠起的。

原來小偉提議的是叫福盈門生活自選商場,做為福盈門超級市場下面的一個小型店面,把自家蓋的樓盤都開上一個,即是對大商場的補充,也是一種廣告宣傳。

陳輝說:「叫生活這個概念太大了,這種小店也就是給居民提供一個便利,不如叫便利自選商場。」

正好耿惠在和他倆說事,聽了以後說:「太小了,叫自選商場容易讓人和大店搞混,這也就是個小賣店,不如就叫店得了,小輝說這個便利挺好,不如就叫福盈門便利店,別人一看就知道這是福盈門超級市場的小店了,即使貨品不全也不會說什麼,還記得牢。」

於是這個名字就這麼定下來了,單獨註冊執照納稅,算是超級市場下面一個獨立核算的部門,由超級市場這邊供貨並管理。

在原歷史上,便利店這個詞和概念是從日本引進併流行開來的,國內第一家社區型小超市也是日本的品牌。那都是2000年以後的事情了。

這幾天大爺和繼大娘都很開心,在學習設備的使用和基本維護,前面說過了,說繼大娘懶是指她不願意下地里幹活,並不是生活上真懶,她的性子就適合在城裡生活。

小偉的大爺剛弄懂了監控是怎麼回事,繼大娘已經把所有設備弄透了,收款,監控包括更換錄像帶和簡單的小程序,基本操作和維護這些。

就像開車一樣,不會開車的人通過後視鏡是看不清東西的,感覺很彆扭,監控也差不多,由其這個時代的設備真的古老。

其實這已經是相當奢侈了。

超市的興起是在93、94這兩年,但並不是後世超市的形式,也是櫃檯式銷售,不過商品種類更多更全,價格也降了下來而已,收款入帳都是全人工的,一直到90年代末00年代初,現代小型超市的模式才正式確定,也開始採用電腦收銀系統和監控系統。

剛開始國內的超市都是小型的,超過千平的都很少,是96年家樂福等國外超市進駐以後,才推動和帶動了國內大型超市的發展。從第一家超市的出現到大型超市的成立,我們走了接近十年。

其實這裡還有一個原因,我們一直是學習日本和香港的,他們那邊就是以小門店為主,主要是他們都缺地。

大爺的小店其實已經不算小了,幾百個平方,在後世也算是大店範疇了。

門口的收款台後面牆上掛著執照,稅務登記,衛生許可證,煙草專賣證,特種行業許可,工作人員健康證,門市三包公示牌,公共場所安全條例。門上貼著內有電子監控,偷竅扭送公關的文字,店內也掛著不少類似的牌子,提醒進來的人別起什麼歪心思。

玻璃窗上已經貼上了廣告語,主要是介紹店內銷售的商品種類什麼的。

挨著大爺便利店的是小偉媽的特產商店,暫時只賣縣裡的山野貨和蒙古特產,以後會逐漸增加商品。當然這個店其實也就是給小偉爸媽開著玩的,省的小偉爸沒事幹閒著鬧心,小偉媽有小孩子玩。

本來也想給夏茂盛爸媽開個什麼店,但是老夏頭老兩口不幹,老夏頭有退休工資,夏媽媽要帶孫子,兒女現在都行了,他們準備享福,不想操心了。

陳鵬過來租了個門市開了個通訊器材電子商店,兼營家電修理。

陳曉和小紅耿惠三個人合夥開了個服裝鞋帽商店,僱人賣,商品從劉主任那邊選,到是省心。

順子和亮子兩家人合夥開了個飯店,再加上夏二姐婆家的烙餅店,這一排門市算是利用起來了。二層三層還是空著的,幾個人也不急,總能用起來。

所有的店面都是要交租的,還有水電衛生費用,包括小紅陳曉耿惠她們三個人的店。

……

「小偉,今天不忙啊?」梁高有背著公文包從樓角轉過來。

小偉正站在路邊和小偉爸,大爺說話,給他們講一下經營上的東西。

小偉爸和大爺扭頭跟梁高有打招呼:「梁律師。」

梁高有點頭叫了聲叔,大爺,對小偉說:「結果下來了,玫瑰酒店的股份歸咱們,暢運方面無條件退出,其股份價值用來補償他們挪走的款項以及造成的損失。」

邊說,梁高有從包里掏出文件遞給小偉:「這是工商總局的文件,憑這個到省工商局辦理變更手續,更換股東。但咱們的中外合資牌子也同時摘掉了,原來享受的稅收等等方面的政策沒了。」

小偉接過文件看,問:「對咱們評星以及涉外有沒有影響?」

梁高有說:「涉外這個要看省里,工商這邊不管這個,至於評星和是不是合資無關,只要我們軟硬體達標就行。」

小偉點點頭,把文件交還給梁高有,說:「辛苦了梁哥。」

梁高有說:「應該的。還有,人行那邊的審查結果里有一部分是貿易城的,她們順手把貿易城的帳也弄了一下,發現了點小問題,並這邊文件一起給我了,我昨晚才看到。」

小偉問:「什麼問題?嚴重不?」

梁高有笑了笑說:「其實也不算問題,就是貿易城的小金庫,公家單位都有,留一部分隱性利潤給內部搞福利的,涉及到幾百萬吧,不到五百萬,這應該是以前的遺留問題了,而且也不涉及到貪污挪用,怎麼處理你和小輝拿個主意就行。」

小偉點點頭,問:「梁哥,你說以後下面的財務是統一拿上來還是各自獨立核算合適?」

梁高有說:「看你怎麼納稅,要是由總公司這邊統一核算納稅,那就得把財務統一繳上來,在總公司這邊建一個大財務部,往下面單位派駐會計。如果各公司分別納稅,那財務上就得真正獨立核算了,成立各自的財務部,只上交利潤給總公司,各有利弊吧。」

小偉問:「如果獨立核算,但會計仍然由公司這邊派駐呢?行不行?」

梁高有說:「其實獨立核算的根本在於公司的審查制度,你得建一個有戰鬥力的審計小組,會計是派駐或者是單聘區別不是很大。當然,派駐的話,相對能放心一些,你是準備會計流動制啊?」

小偉點點頭,說:「我丈母娘提出來的,各公司單位會計流轉,三年一次。」

梁高有說:「你還要想到外省公司,到時候是省內流動還是集團內流動,怎麼動,會計一般都是年紀稍大的,家庭問題怎麼解決?就拿王嬸舉例子,你讓她去冰城呆三年,能不能行?」

小偉爸說:「肯定不行,有經驗能獨擋一面的會計全是三四十歲的,家庭孩子老人的,你三年轉一轉,不可能,不行,到時候人心就散了。

我給你提個建議啊,你想想,提高下面管理人員和會計的福利待遇,收入高人心穩,二心就少。再一個就像小梁說的,建一個專門的審計小組,每年就是查帳,查的嚴點密點。雙管齊下,應該就沒什麼大問題了。查到事了心要狠。」

梁高有說:「叔說的有道理,我感覺能行。我這邊也和耿經理重新審議一下財務制度。」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