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夜的會戰,各方勢力共同組成的天方大軍,足足十萬人的天方大軍被數量不過自己一半的東方軍團完全擊潰。

防禦――反擊――追擊!

這就是耶律大石他們通往勝利的三部曲。

天方軍團打不動齊軍的防線,兩軍一邊受挫,一邊振奮,士氣此消彼長,戰敗就成了必然。

要知道,天方軍團是一支多方拼湊起來的隊伍,且兵員素質參差不齊。若是進展順利,人心自齊整,萬眾一心,爆發出的戰力亦是非同小可。可要是進展不妙,戰局失利,士氣大傷下人心散亂,一旦遭遇到激烈的反擊自就會化作一群撒韁的野馬,四散奔逃。

作鳥獸散就是對他們最好的詮釋!

追趕羊群的事情,耶律大石就交給東喀喇汗國的那些已經皈依我佛的忠心貴族了。

八旗軍的追擊目標卻是向南,順著伽色尼王朝的敗兵殺入茫茫的克孜勒庫姆沙漠。

茫茫的黃沙照應在人的眼中,這是沙漠裡唯一的顏色。

八旗軍進到西域後就與沙漠有了不解之緣,不光是西域境內的黃沙戈壁,就是眼下的這一戰中,他們也是先穿過莫因庫姆沙漠的東部邊緣,進入到楚河河谷,而後順著楚河河谷,這條溝通東西的陸路要道,方直殺到怛羅斯河流域的。

而這楚河河谷那就是夾在巴爾喀什湖東側的巴東荒漠與卡拉套山北麓的莫因庫姆沙漠之間的綠化帶。

伊塞克湖盆圍邊的昆格山與吉爾吉斯山的共同作用庇護了這片土地,楚河中游地區兩面受水,大自然就在兩片荒漠戈壁中間成就一條水草豐美的綠地。在阻止西部沙漠的侵蝕的同時,也為東西兩端開闢了一條安全的通道。這是兩片荒涼的大漠戈壁的分界線,沿途水源不缺,人煙稠密,只要局勢安穩,這裡就會是絲綢之路上諸多商賈的第一選擇。

想想看,如果來往於東西絲綢之路上的陸路商人,可以有強大政權保障旅途安全的話,保障他們沿著北線一路暢通的直入中原,這顯然比依靠不連貫的綠洲補給,並要翻越蔥嶺的絲綢之路中、南(塔里木盆地南北兩端)要更有優勢。

這也是怛羅斯城在數百年前就大名鼎鼎的重要原因之一,那裡是卡拉套山西端的山口處,而它的身後的楚河河谷,那麼它就是陸上絲綢之路上當之無愧的交通樞紐。

這會給一座城池帶來多大的財富和知名度啊。

在陸齊的中亞戰略布局中,怛羅斯城的重要度是四星半,都超過許多名聲響亮的大城市。

因為在陸齊朝的軍事評估中,評判一個地方的地緣潛力,永遠不是只看它本身的財富、環境,地緣位置才是更為重要的。這就好像後世的大魔都,如果沒有江、海相接的優勢,它至多也只是憑藉肥沃的沖積平原,成就一個漁米之鄉的小康之地。就象古典時期的其他「江南」之地一樣。而因江海相接之利,成為中央之國與世界相連的地緣樞紐之後,它就有了競爭世界最頂級大都市的資格了。

楚河河谷就與魔都有些類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地理環境,並不是成就它歷史地位的主因。能在板塊溝通上體現樞紐價值,才是提升它地緣地位的主因。

而之所以不在如此重要的地方直接設立軍隊,原因也很簡單――間隔距離著實太遠,已經超出了陸齊朝的直接掌控範圍。

故而,只把此地圈在『勢力範圍』中便就可以了。

至於有人叛亂甚的,有了就打,橫豎陸齊軍現下占據著絕對的軍事優勢。打的很了,打的多了,殺得多了,也就乖乖了。

現在陸齊對中亞地區的經營才只是一個開始,等到那兒一個個封國建立起來了,才是真正拉開大帷幕的時候。陸皇帝可是很早就有一顆『西征』的心的。

甭管蒙古人對華夏造成了多麼大的損害,蒙古人的西征,卻讓陸皇帝看了眼饞――那是當之無愧的豐功偉績。中國近代史上的衰落和恥辱更是把蒙古人的「西征」映襯的更加輝煌。

所以,馬黑木二世才會『定都』怛羅斯城,而齊軍若是收復了怛羅斯城後,便也就卡住了他們向東滲透的通道。接下就只要是對西面的區域進行來回的掃蕩就是了。

看看那多少人參與進了反叛?十萬大軍中精銳只有三萬人,餘下的大部分都是原西喀喇汗國的臣民,這些人既然跳了出來,那就正好一網打盡。

奴隸這玩意兒不止中原緊缺,就是西域也搶手的很。陸齊朝一通西域之後,開路築城,要用的人手海了去了。所以向西必然會得到巨大的經濟利益。

那各方的精銳一遭被打散,所謂的西喀喇汗國軍就是一個笑話。餘下的幾萬人真的是軍隊嗎?

不。他們就只是一波牧民農民罷了。

不要說是三旗,就是他們身後的東喀喇人,也能把垂頭喪氣,落荒而逃的他們吊打。

當天方軍團的主力被三旗鐵騎一次次的衝擊徹底打垮後,耶律大石很明白,西面的局勢就是一場收穫之旅罷了。每一個人都能收穫一筆豐厚的收益。

但他還是堅持向南去,並且需要重利,說服了高彌勒和李懷恩。

伽色尼王朝,這個正在衰落中的王朝才是耶律大石瞄上的獵物!

因為他已經沒時間耗費在塞爾柱人身上了。

作為第一任正紅旗旗主,他的任期已經進入了尾聲。現在的耶律大石最需要的並非是財富上的增益,而是更加雄厚的政治資本。

有著一顆上進心的他,希望自己的將來也能夠割據一方,自己稱孤道寡。而且這個野望是很容易實現的,因為陸皇帝的封建國家之策,在他轉身一變成為帝國的貴族之後,一樣適用於他。

但耶律大石清楚,自己就是再賣力,這十年時間裡也很難邁過一道坎兒。從子爵晉升為伯爵,這是普通貴族與高等貴族的分界線。

先前退出的那些旗主們,除了宣贊這個有著深厚背景的傢伙做上了伯爺,其他幾人都只是男爵而已。

但是為了自己的上進心,為了子孫後代考慮,他現在是卯足了勁往上爬。只要能爬過那道坎兒,他所得到的就不只是更大更好的地盤,還有國內更多更強的支持與保護。

所以他舍西而取南。

作為一個很聰明的人,耶律大石一開始就對打著馬黑木二世旗號的天方軍團探查了個明白。

無論是呼羅珊還是花刺子模,那都屬於塞爾柱帝國,這個對手雖並不被他看在眼裡,但卻不能否認堂堂天方兩極之一的塞爾柱帝國並非他一個小八旗旗主可以輕易掀翻的。而對比塞爾柱人,伽色尼王朝就顯然是個軟柿子了。

「歲月無情啊,轉瞬即是八年。」耶律大石對李懷恩、高彌勒嘆息著道,他坐上這正紅旗旗主之位已經七年有餘了,他已經沒時間對塞爾柱人動手了,因為到了十年期限,他立馬就會打包走人。陸皇帝定下的規矩沒有人可以違背。

故而,耶律大石明知道塞爾柱人是一塊讓人垂涎欲滴的肥肉,卻也只能舍大取小,將目標對準了伽色尼王朝。

爭取兩年里搞定了伽色尼王朝。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