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王被抓,參將徐丞也被俘,城中的叛黨餘孽群龍無首,清繳難度自然就簡單了許多。

隨著胡桓率領北鎮撫司錦衣衛奔赴城中各地,鎮壓叛軍,城內的一些世家高官,原本就是被譽王逼迫,此刻也都是號召家丁或府中衙役反抗。

面對這種情況,在加上譽王和徐丞都被抓了,叛軍皆知大勢已去,不少人都是跪地求饒。

當然,還是有一些死硬頑固到底,面對這種情況,錦衣衛一陣強攻,立刻將去全部絞殺,一個不留。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些趁著城中大變而故意生亂的地痞流氓,也都被順手清繳了。

辰時,太陽剛出東山,城中的叛黨就已經全部被剿滅,因兵亂而引發的火情也被全部撲滅。

可嘆譽王造反,一夜之間便被蕩平。

其實按理來說,譽王不僅僅只是應天府這點勢力,天下各州還都有他埋伏的暗子,只等他搖旗吶喊,振臂一呼,各地便會紛紛響應。

但誰能想到,譽王剛準備謀反,還沒有來得及振臂高呼,自己就被抓了。

這也導致他準備了那麼多年的大計,一夕破滅。

究其原因,就在於他非要節外生枝招惹了顧鳳青!

……

叛黨雖被剿滅,但善後工作卻還有很多,這足以令人焦頭爛額。

府衙官員安撫百姓、倒塌的房屋組織修建、城中要嚴格把關搜索潛逃的叛黨餘孽等等,可謂是千頭萬緒。

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一封加急奏報,送往順天府京師。

……

順天府,京畿重地。

一名騎手面色蒼白,騎著一匹快馬,身後還用繩子牽著兩匹,在官道上發足狂奔,朝著順天府城中而去。

本來官道上還有不少排隊準備進城的百姓,望見一人三馬發足狂奔,自是驚慌失措的連忙躲避。

「京師重地,竟敢縱馬狂奔,給我拿下!」

駐守城門的五城兵馬司校尉本正在一邊悠閒的看著手下士兵檢查,忽然看到有人縱馬狂奔而來,頓時臉色大變,厲聲吼道。

說話同時,手下已經組織攔截,將據馬給搬了過來。

「我乃應天府番子,有緊急軍情,速開城門內!」

騎手面色蒼白,但還是鼓起全部力氣,大聲喊道。

說話的同時,還從懷中掏出一枚令牌。

為了儘早將情報傳遞到京師,騎手星夜兼程,雖是一騎三馬,路上又有驛站,可在路上還是累死了幾個馬匹。

不說馬匹,縱然是這位番子,乃是應天府實力最好的密探,有煉血階修為,可此刻也已經到了強弩以末的境地。

見著令牌,校尉頓時大驚失色,連忙讓手下搬開據馬。

「噠噠噠……」

一騎三馬飛奔而去,留下煙塵升騰。

望著遠去背影,校尉不禁暗暗想道:「也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竟然是八百里加急奏報!」

大夏公文傳遞靠驛站,一般每隔二十里設一個。

一旦公文註明「馬上飛遞」字樣,按規定要求每天三百里,遇緊急情況可達四百里、六百里,最快達八百里。

傳遞緊急公文時,每個驛站都用快馬,馬累了即在沿途驛站換馬,確保連續飛跑,在最短時間內送達。

而這「八百里加急」的標誌便是一騎三馬,情況最緊急,速度也最快。

「希望不是發生戰亂啊……」

……

內閣,陸元青身為文華殿大學士,又是輔政大臣,正在看著奏摺。

桌邊,一杯濃茶散發著熱氣。

「應天府緊急奏報!應天府緊急奏報!」

就在此時,外間忽然傳來一陣喧譁聲,陸元青頓時皺眉,面露不渝。

「外間何事因此喧譁?」

門外一道聲音傳來:「大人,是應天府八百里加急奏報!」

「哦?」

聽到這話,陸元青一愣,隨後連忙站起身來,走出門外。

正巧見著一匹快馬沖了過來,到了面前之後,騎手從馬上滾落下來,膝行而前,道:「大人,應天府八百里加急奏報!」

說完這句話,騎手當即暈倒在地。

而身後的馬匹也是『轟』的一聲倒在地上,口吐白沫,過會,竟是沒了動靜。

「事情竟然這樣緊急?」

見著這一幕,饒是陸元青也不由心驚,連忙接過公文,打開一看,面色頓時大變。

「快,立刻去通稟,我要去面見陛下!」

陸元青著急忙慌的朝著外間走去,似乎想到了什麼,又喊道:「另外,給兩位大學士還有西廠的幾位公公遞消息!」

聽著這話,周圍的一些侍衛或者太監立刻就行動起來,有的去遞消息,有的則是將暈倒的騎手給送去醫治。

……

大內,一處偏殿內。

以陸元青為首的三位內閣大臣,東廠魏忠賢、曹正淳,西廠劉瑾、雨正初、魚朝恩赫然在列。

堂上,是高座至尊之位的當今陛下。

「哼!」

看完奏摺,當今陛下頓時憤而拍桌:「譽王乃我皇叔,朕自詡對他恩寵有加,不但將王府設立在順天府,更是多有賞賜,未曾想他竟然謀反,簡直就是喪心病狂!」

「什麼?」

聽著陛下的話,剛剛得到消息趕來的魏忠賢、劉瑾等人,都是大驚失色。

緊接著,他們都反映過來,立馬說道:「陛下,譽王膽大包天,竟然謀反,必要給予嚴懲!」

「老奴以為,必須要立刻調集重兵,將其鎮壓,以免譽王勢大,到時局勢糜爛!」

其餘之人,也都是紛紛附和。

聽到這話,皇帝臉色稍緩:「眾卿無須擔心,譽王雖謀反,可已經在奏報送來之時,就被鎮壓了!」

「而且只用了一夜時間!」

啊?!

聽到這話,在場幾人除了陸元青之外,都是面面相覷。

「陛下,不知這鎮壓謀反之人,是哪位大人?」

劉瑾面上露出一抹鬆了一口氣的神色,緊接著又露出敬佩神情:「譽王謀反,定然圖謀許久,僅用一夜就將叛軍鎮壓,這實乃我大夏英傑,這樣的人,必要多加賞賜才好!」

其餘幾位太監頭子,也都是紛紛附和。

讚美之語溢於言表。

聽著下面一眾人的話,皇帝望著他們,似笑非笑道:「誰說不是呢!這樣的人實乃我大夏英傑,若是不重重賞賜,豈非叫世人認為朕賞罰不明?」

說著,他笑道:「擬旨,錦衣衛北鎮撫司顧鳳青有勇有謀,又鎮壓譽王作亂,立此大功,著即刻押送譽王,進京面聖!」

什麼?!

聽著皇帝口中說出的這個名字,原本還滿臉堆笑的眾太監,頓時面色一滯。

整個殿內,一片寂靜。

只剩下皇帝的聲音,仍在殿內迴蕩。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