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何樂而不為

與楊新宇達成了默契之後,秦海在京城也就沒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了。一些比較重要的材料專家,他都已經親自上門拜訪過,至於那些二三流的,由青鋒廠的駐京辦事處來進一步聯繫即可。

秦海在京城材料學界的這一番舉動,影響已經波及到了全國。這些學者沒個同門、學生之類的,有這樣的消息,肯定會相互通報一聲,探聽一下虛實。當年通訊沒有後世那樣發達,大家互通信息主要是通過信件,幾個來回就是個把月時間,不過這也便於相關人員多方了解情況,做到深思熟慮。

請秦珊、寧靜她們出來吃了一頓大餐之後,秦海便坐飛機離開京城,回到了紅澤。黑子開著車到機場接上他,直接把他送到了省政府。

秦海不是第319章中到安河來,給他們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他們心情愉快、精神飽滿地投入科研工作,把中國的材料科學體系支撐起來。」

「這個想法非常好!」柴培德贊道,「國家需要管的方面太多,在這個特定的領域裡無法投入更多的資金。而你只抓住一點,所以可以把這件事做得更好。這也是你為國分憂的表現,僅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你小秦是識大體、顧大局的人,並非一味追求個人經濟利益的人。」

「我還真沒想過自己有這樣高尚,我只是因為一直從事材料工作,對材料學有深厚的感情罷了。」秦海趕緊表示謙虛,他可不希望自己身上帶上太多的光環。

柴培德道:「在安河建立一個材料學院,只要你能夠保證資金投入,其他方面,包括土地、政策等等,省里都可以給你提供,你不用擔心。不過,我向楊省長彙報此事的時候,他問了我一個問題:把這樣一個集中全國材料科學精英的學院建在安河省,是不是合適。像這樣的學院,怎麼也應當是建在京城的吧?」

柴培德說的楊省長,也是秦海的老熟人,他正是原來的副省長楊亦赫,現在已經把前面的「副」字給抹掉了。楊亦赫的擔心,說起來也是一個笑話,實在是安河省在國內一直屬於經濟上偏向落後的省份,領導們實在不習慣自己能夠在某個方面具有代表全國的聲望。

秦海笑著答道:「其實,所有的精英都集中在京、浦、穗這樣的大城市,本來就是一種錯誤的布局方式。科研又不是賣菜,哪有動不動就扎堆的道理?國外的研究機構就是分散在各個地方的,比如加州、麻省等等。這樣分開來,可以減輕大城市的負擔,也能夠給科研人員提供更好的條件,何樂而不為?」

「你說得有道理。」柴培德應道,「楊省長的本意,倒也是非常歡迎你的作法。這個材料學院如果真的能夠建成,對於咱們安河在國內的地位,可是有大大的提升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