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著就要過中秋節,傅元令回了上京也忙得脫不開身,先是要見一見戚若重等人,問一下生意上的事情,這次去東陵府她也沒時間盤上半年的帳目,這次回來還要看一下帳。

對帳的事情是戚若重跟元禮負責的,戚若重那邊要管著這次中秋的事情,所以就讓元禮來跟王妃會帳。

傅元令打開帳冊先大體看一遍,賀平管著的田莊那邊浮動不大,畢竟種地收糧除非是遇上大災,基本上的收成是不會變化的。

三連山那邊早已經上了正軌,每年的收益都會提高一些,尤其是南疆那邊的礦山傅家的商隊撤出後,因為跟南疆的商戶關係比較和睦,他們又從別的渠道買了山繼續開山,跟大乾這邊官方算是徹底斷開了線。

今年南疆那邊也有了不少的收益,田四海的帳冊非常好看,但是因為往外運輸也需要更多的費用,所以傅元令是讓南疆那邊跟闕州新港那邊合作,這樣就能省不少的銀子。

其他的店鋪如金銀樓,繡莊米茶布等等收益還不錯,這些都是小頭,滿打滿算一年掙下來的銀子,勉強給各大管事發年終賞銀。

雲州海港與闕州海港的收入日趨穩定,傅元令暫時沒有擴大船隊的想法,傅家現在不宜太招人眼。只是隨著大乾大力發展海運,舶來貨越來越多湧入大乾,相對的利潤也降了下來。能保持帳面穩定增長,莊新榮這個大管事乾得不錯。

傅元令最後拿起的是西北馬場還有玉礦的帳冊,看著帳面上的數目不由一驚,對著元禮問道:「怎麼西北那邊收益多了幾乎一倍?」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元禮聞言笑著說道:「羅大管事前幾年買的山您還記得嗎?去年新開採的一座山頭又挖出了玉,雖然成色不是最好的,但是產量可觀。馬場那邊……」說到這裡元禮頓了頓,「馬場那邊跟喬家聯手做了一單大生意。」

喬家?

傅元令有些恍惚,很多年沒有想起喬家了,「喬安易?」

「是,常永壽說是喬爺親自找上門談的合作,他們聯手吃下了從北疆販來兩千匹好馬。」元禮道。

傅元令看著帳冊,上面寫的清楚,兩千匹馬,兩家各一半,其中母馬占了近四分之一。

能配種的母馬才是最值錢的。

傅元令長出一口氣,「既然是正經生意往來那就無礙。」

元禮看著大姑娘,輕聲說道:「喬太太過世了。」

趙芸娘?

傅元令微微皺眉,「什麼時候的事情?」

「去年。」

傅元令沒說話,對於趙芸娘的觀感並不好,只是沒想到這麼年輕人就沒了。

元禮看著大姑娘的神色,輕聲說道:「聽說喬太太走的時候挺安詳的,趙家也沒去鬧,喬爺有個姨娘羅氏生了三個兒子,說是等喬太太滿了三年孝期,就會把羅姨娘抬正。」

「這都是喬家的事情,倒也不用跟我說的這樣詳細。」傅元令就道。

「奴婢聽說喬家有意重回上京做生意,若是真有那日,萬一那羅姨娘上門拜訪,您心裡總得知道這是個什麼人才好。」

「喬家要回上京?」

「只是聽聞,並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傅元令點點頭,「那就等人來了再說。」說到這裡一頓。「別人就算了,若是魏太太來了,一定要知會我。」

「奴婢記住了,您放心吧。」元禮笑著說道,她知道大姑娘跟魏太太關係不錯,這些年還是會有信件往來。

傅元令打起精神將帳冊看完,又問元禮,「萬景林那邊怎麼樣?」

「已經修建到一多半了,剩下的五處景致,若是進度快的話,後年應該差不多就全完工了。」說到這裡元禮一笑,「大姑娘您有空應該去看看,如今萬景林是真的熱鬧,連帶著萬景林周遭的坊市地價都跟著漲錢了,附近的宅子都值錢不少。」

傅元令就樂了,「這很正常,我還記得早年你還在那邊置辦了宅子。」

「可不是,當時只是為了方便去萬景林監工,現在倒好了,反而賺了。」元禮喜滋滋的說道。「還有件事情跟您說,管華陽已經從冶煉工坊正式退了出來,戚大管事問問您對他有什麼安置。」

管華陽啊。

傅元令想想就道:「讓他去接手雲州海港的事情,莊新榮管著兩處海港著實辛苦,也該給他分擔一下。」

「您看是不是讓他帶上戚明知幾個人去歷練歷練?」元禮又問道。

傅元令頷首,「讓他們七八個人分成兩撥對陣,一撥跟著莊新榮,一撥去管華陽那裡,等到明年滿一年,再看看他們各自的成績做個對比。」

元禮一一記下來,事情都回稟完了,這才起身告辭。

傅元令看著她,「你跟元智元信幾個身邊也得多帶幾個人,以後手邊的事情也慢慢地往下放。」

這樣就不用很辛苦了。

「帶著呢,您別擔心,奴婢幾個心裡都有數。」元禮知道大姑娘關心她們,心裡可高興了。

傅元令就擺擺手,「行,你去忙吧。」

元禮這才告退。

等元禮一走,傅元令靠在軟枕上,不免又想起喬家的事情。

趙芸娘膝下無子,羅姨娘卻連生三子,她跟喬安易一場夫妻卻鬧的如同陌生人,最後落得這樣的下場,也不知道她後不後悔當年的任性。

若是當年喬安易不因趙芸娘退走西北,那麼現在在上京喬家必有一席之地。

如今喬家想要再回上京,傅元令即便是記掛著早年的情分,但是也不會無視商盟其他商戶的利益。

做生意就是這樣,利益就那麼多,分的人多賺的就少,除非喬安易另有打算,不然想要重新在上京站穩腳跟就得拿出真本事來。

也不知道喬爾玉知不知道這件事情,若是知道了必然會高興地,家裡人能來上京,對她是件好事。

傅元令這邊忙的挪不開身,另一邊肖熙玥帶著福康公主去了文人坊找宋時彧。

倆人換了一身男裝方便出門,一人拿著一把扇子,騎著高頭大馬進了文人坊,頓時引起不少人的矚目。

畢竟出入文人坊的都是文人,文人多坐馬車或者是騾車,哪有人像個武夫一樣騎馬,簡直是有辱斯文!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