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說得沒錯。地面系統型偵查打擊一體化系統,肯定是目前的主流。」

辦公室里,聽了蘇七月的陳述,杜敏生就釋然地點了點頭。

「只是,這種偵查打擊一體化系統一旦搞起來之後,真能發揮它的作用嗎?」

聽了杜部長的這個問題,蘇七月微微一笑:「杜部長,這個肯定是沒問題的。至少比起原先單一的偵查系統來說,肯定作用更大。」

他跟著解釋道:「傳統陸戰戰場上,由於偵察系統的複雜性,經常是偵察部隊偵查完了之後再由指揮部判讀;然後指揮部再決定打擊方案;再才是派打擊部隊或者平台前往打擊。」

「這樣的傳統陸戰方式,在幾十年前當然是沒問題的。但是在現如今,軍事對抗的速度比之前節奏快了太多,幾乎是訊息萬變。繼續沿用這樣系統架構,往往貽誤戰機……」

聽著蘇七月的侃侃而談,杜敏生就微微頷首道:「是啊,現如今的戰場上,每一支部隊的動作都太快了。繼續偵查來偵查去,早就驚動敵人了。」

蘇七月應和一聲道:「是的,杜部長,在現代戰爭下,機動是越來越難以捉摸。所以偵察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儘快打擊,否則偵察情報就過時了。」

「而且不管是否進行過預先偵察,只要發動攻擊,就必須進行補充偵察,保證目標情報有效性都在5分鐘以內。」

對於蘇七月的這番講述,杜敏生是連連點頭,表示贊同。

「二十一世紀之後的幾場局部戰爭,都告訴了我們情報時效性的重要。總的來說,現代戰爭中偵察與打擊間隔時間,必須保證在目標逃逸分布的數學期望值以內。」

「當然了,這是理論說法。具體放到我們陸軍的作戰環境而言,其實就是簡單的一句話――偵查過後2至4分鐘內必須彈著落地。否則,情報就等同於失效了。」

杜敏生深以為然地表示道:「所以在這種態勢之下,有個合適的偵查打擊一體化系統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蘇七月嗯了一聲,繼續開聲道:「在偵查打擊一體化系統方面,全球普遍是陸軍開始技術革新。尤其是炮兵與偵察兵系統的革新,使得炮兵偵察兵用技改的設備將目標的測量數據直接傳給炮兵指揮所,指揮所調動下屬炮群實施快速打擊。」

「這樣的一體化系統,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逐漸形成。海灣戰爭中,老美算是真正將這套系統第一次呈現在世人面前。其偵查打擊的間隔,當時就已經縮短到4至5分鐘,算是相當驚人了……」

蘇七月說的這些情況,杜敏生當然也知道。

他面色凝重地點了點頭:「是啊,老美20多年前就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在這方面,我們還需要奮起直追啊!」

蘇七月沒有反駁杜部長的話,而是從另一個點做出了進一步解釋。

「雖然偵查打擊一體化系統大多是從陸軍開始革新,但如今的戰事中,真正的戰場核心,還是是空基察打一體平台。」

「哦,怎麼講?」杜敏生眉毛一揚,饒有興致地看向蘇七月。

「由於偵察打擊一體化平台很多都必須在敵情不確定區域長時間活動,因此危險性高。」

「通常說來,偵察打擊一體化平台必須要將偵察與打擊集成到一個平台,平台的特性也必須有要求。」

「首先是滿足偵察需求,就是要配齊要用到的偵察系統設備,而且還要有偵察所需要的性能……如這套平台中的飛機,必須要能像偵察機那樣有較長的滯空時間,能保持呆在任務空域一段時間。」

「接下來,要執行打擊任務,就還要能掛在相應的彈藥,以及有相配套的瞄準和制導等火控系統。所以空基偵察打擊一體化平台都是長航時的飛機充當……」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地空飛彈也是不可或缺。」

杜敏生微微頷首,緩緩說道:「我們的空基偵察打擊一體化系統,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末。當初的轟6和鷹擊61系統,就是專門對海的偵察打擊一體化系統。」

「這個系統是專門由於我們當時並沒有合適的配套飛機,因此轟6丁飛機出去,需要自行搜索偵察,自行完成投射。後來改裝圖154遠程電子偵察機,配合轟6丁系統做預先偵察和補充偵查,才算是有了點進步……」

聽著杜敏生的講述,蘇七月就默默點了點頭。

這些情況他其實都知道。

當年154飛機並不適合這類前沿任務,它需要有廣闊的空間才行。

而鷹擊6射程偏近,154飛機很難在戰場前沿活動。

而且這種飛機是電子偵察,對目標的探測存在不確定性,實時性也不好。

綜合這些因素使得我軍九十年代後期之前,空基偵察打擊一體化體系一直處於低水平。

辦公室里沉寂片刻,蘇七月就接著開聲了。

「空基偵察打擊一體化體系,我們過去一直在進步之中,只是進步的速度略慢了一點。但是現如今,隨著無人機的廣泛應用,我們在這方面有一個非常好的快速提升的契機。」

杜敏生當然知道蘇七月在無人機運用上的水平,聽了這話他頓時興致盎然地發問道:「讓無人機來代替過去的戰機、偵察機,來充實偵察打擊一體化平台?這個確實有可行性!」

蘇七月應了一聲,繼續說道:「目前在無人機的製造水平上,我們距離全球頂尖軍事強國的水平並不遙遠。」

「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軍將大量輸出無人機察打一體平台,配合精確制導火力打擊,實現全天候的體系化的察打一體系統。」

「等這套系統真正建立起來,並且運用嫻熟,我們的區域打擊能力將更上一層樓,逼近世界一流。」

杜敏生聽到這裡,忍不住笑了:「說到底,還是要投錢啊!」

「無人機是個燒錢的玩意,想要將這套系統完善,使得我們的地基、空基偵察打擊一體化體系真正具備實戰能力,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是啊,您說的是!」蘇七月輕輕喟嘆了一聲。

每一項技術的革新,都不是那麼容易的。

除了技術上的難題攻克之外,後續資金的投入也是個大問題。

目前偵察打擊一體化體系方面,各大軍區都在搞,C軍區當然也不例外。

但是這樣的一體化體系有多少戰鬥力,能不能經得起實戰的考驗,現在還不好輕易給出定論。

「七月~」

沉吟片刻,杜部長突然開聲了。

他似乎下了決心,看向蘇七月,一字一句地說道:「就從你們W旅,來搞這個偵察打擊一體化體系的試點單位吧。」

蘇七月愣了一下,旋即反應過來。

杜部長口中說的「偵察打擊一體化體系」可不是之前那種簡單的小打小鬧,而是真正具有戰場決定性力量的體系。

一旦搞出來之後,W旅的作戰能力將會得到非常大的提升。

當然了,其中的難度也是非常大的。

畢竟,目前全球範圍來講,真正具有成熟的「偵察打擊一體化體系」的,也只有老美一家。

就是北方鄰國,在這方面都要遜色許多。

這一點,從他們之前對格國的那場局部戰爭就可見端倪。

當時北方鄰國用逆火轟炸機當偵察打擊一體化平台。

可結果,卻接二連三地被格國的防空飛彈擊落。

也是在那場衝突之後,北方鄰國更加強調了地空飛彈的進攻性,以填補其在防空上的薄弱。

我軍的「偵察打擊一體化體系」相比北方鄰國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差距並不太大。

其中主要的差距,還在兩邊的飛機性能上。

雖說北方鄰國這些年的軍工製造一直走下坡路,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它依然是全球第二的軍事武器出口大國。

其戰鬥機的性能,還是要領先一籌的。

可一旦無人機在「偵察打擊一體化體系」中大量運用之後,北方鄰國在這方面的優勢就大大削減。

甚至老美的優勢,也已經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基於這一點,蘇七月對於在自家W旅將這套系統發展起來,還是很有信心的。

此時杜部長發了話之後,他就斬釘截鐵地表示道:「是,杜部長,我回去之後就讓邱潔茹著手準備,爭取在一個月之內,搞出一點眉目來。」

對邱潔茹的名字,杜部長自然不陌生。

對方不僅是W旅的分管信息、電子對抗,特種作戰的副參謀長,她本身還是空軍大院出來的。

對於空基、地基的偵查打擊一體化,她要比一般的幹部了解許多。

蘇七月點她的名字,讓她來主導這個「偵察打擊一體化體系」的革新,真是用人恰當。

當然了,杜敏生雖然很認可蘇七月的用人,可該說的話還是要說的。

聽了他的回覆,這位大佬笑容滿面地表示道:「潔茹同志做這方面的工作,去具體過問當然好,但是七月你自己也不能撂挑子。該督促的,還是要督促。」

「至於技術上的指點,那也是必不可少。」

聽了杜部長的叮囑,蘇七月很鄭重地應承下來。

……

旅長辦公室里,蘇七月正在和參謀長李瑞峰、副參謀長邱潔茹、竇志剛談話。

從A師參觀考察完之後,今天已經是第三天了。

之前兩天,蘇七月讓李瑞峰他們對於旅里各營連、各部隊的「偵察打擊一體化體系」做了個大概的了解,算是摸了個底。

今天三位正副參謀長全都到齊,自然是要將事情真正攤開講了。

對於蘇旅長的召見,李瑞峰、邱潔茹、竇志剛三人都大概能猜到一些。

原因很簡單,自家旅長和杜部長在A師視察透露出來的消息,該知道的人早就知道了。

A師暴露出來的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偵查系統的不夠完善、準確。

據說當時蘇旅長在批評完了A師的人之後,還提出了「偵察打擊一體化體系」的相關事宜。

他說完之後,杜部長也表現出了對這套體系的認可。

什麼偵察打擊一體化體系,這個李瑞峰、邱潔茹、竇志剛都是知道的。

這套體系可以認為是集偵查、制導、火力摧毀功能於一體的綜合系統。

其存在的目的,是在實現有源偵查與無源偵查數據融合的同時,將目標信息傳送到火力打擊系統摧毀目標,從而減少從發現目標到將其摧毀的時間。

雖說軍區各部隊對「偵察打擊一體化」都不陌生,甚至很多師旅一級單位也一直在搞。

但是真正經得起推敲的,顯然沒有幾家。

另一方面,通過偵查系統與火力打擊系統的空間分割,提高武器系統的生存能力。

旅長回來之後就讓自己三人去下面各營連考察、調研,無疑是接到了新的任務。

李瑞峰三人暗暗思忖的時候,蘇七月就先開聲了。

「參謀長,調研的結果出來了嗎?」

聽了蘇七月的發問,李瑞峰連忙解釋道:「是啊,旅長,已經出來了。」

轉頭看向邱潔茹,李瑞峰就溫言道:「潔茹同志,你給旅長具體講講情況。」

「是,參謀長!」

邱潔茹颯爽地開聲道。

隨後,這位邱副參謀長一五一十地將自己了解到情況娓娓道來。

「……總的來說,我們W旅在『偵察打擊一體化』方面做得都還可以。其中做得最好的,當屬戰狼中隊!」

邱潔茹的這番言語,大家都不意外。

戰狼中隊本身是特戰中隊,比同級別的營級單位要多了不少輔助部隊。

比如說電子對抗小隊,就不是其他同級單位具備的。

另外,戰狼中隊在無人機偵查方面,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當初旅里第一批無人偵察機,就是配備給他們的。

兩年時間下來,他們積累到的經驗也最多。

雖然其他幾個數字化合成營,也都有配備了無人偵察機。

可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和戰狼中隊都不能比。

邱潔茹首先點出了戰狼中隊的名字,也就在情理之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