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氣近」黃青神情驚訝地看著面前的木劍遊俠兒溫華。

確認過眼神,是他不認識的中原江湖絕世高手。

他心下不由得掀起了驚濤駭浪,沒想到中原江湖,竟又湧現出了一位劍道高手,可嘆北莽江湖這許多年,還真應了當年舊離陽江湖的嘲諷——青黃不接,縱使他改名黃青,以示不服此嘲諷,如今看來,似乎也不得不默默接受了……

在那木劍遊俠兒溫華身後,還有一位缺了門牙的老僕,以及一位手持竹竿、約莫二十出頭年紀的青衫男子和一位閉著眼睛、背負一柄古劍的恬靜女子。

「劍氣近」黃青看著木劍遊俠兒溫華身後的三人,很快認出了他們的身份,畢竟,他跟著北莽王朝帝師太平令遊歷了中原二十載,「劍九黃」黃陣圖和吳家這一代劍冠吳六鼎這兩位他特別留意的中原劍道高手,他還是知道的,另一位站在吳六鼎身旁、背負一柄古劍的恬靜女子,則應該就是吳六鼎的劍侍翠花了。

吳家劍冢每一代劍冠下山,都會帶著一位劍侍,上一代吳家劍冠吳素的劍侍便是趙玉台,在吳家劍冠還未成長起來之前,劍侍的實力往往比劍冠還要高深。

此行吳家劍冠吳六鼎與其劍侍翠花能來大梁王朝中線虎頭城戰場,助「狼犬」齊當國及其麾下將士一臂之力,對付「棋樂劍府」中的北莽江湖武人以及「棋樂劍府」劍府府主「劍氣近」黃青,源於木劍遊俠兒溫華和這位吳家劍冢打的一個賭……

前些日子,大梁王朝天子季青臨派出了白狐兒臉南宮僕射、軒轅世家家主軒轅青鋒,讓她二人分別率領九斗米道魏叔陽、南唐呂錢塘、西楚舒羞、東越楊青風等大梁王朝豢養的江湖高手數十人,以及數百位軒轅世家的武人,馳援大梁王朝東線葫蘆口戰場,助「白熊」袁左宗及其麾下一萬「大雪龍騎軍」一臂之力,對付北莽王朝的「朱魍」組織。如此一來,東線葫蘆口戰場是安排妥當了,於是季青臨便緊接著開始安排中線虎頭城。

他通過「白馬斥候」的刺探,得知北莽王朝派出了「棋樂劍府」中的北莽江湖武人,以及「棋樂劍府」劍府府主「劍氣近」黃青,妄圖從側面戰場干擾「狼犬」齊當國及其麾下將士,於是季青臨便安排老黃和木劍遊俠兒溫華前往中線虎頭城戰場,對付北莽王朝派出的「棋樂劍府」中的北莽江湖武人以及「棋樂劍府」劍府府主「劍氣近」黃青。

老黃和木劍遊俠兒溫華得他號令,當即趕赴大梁王朝中線虎頭城戰場,然而,半路上卻遇上了吳家這一代劍冠吳六鼎和其劍侍翠,被吳六鼎攔住去路。

吳六鼎先前曾與「劍九黃」黃陣圖在春神湖一戰,敗於其手,此番碰上了他,自然想要找回場子,吳六鼎自上回在春神湖負於「劍九黃」黃陣圖之手後,不舍晝夜地苦練劍術,如今又有進境,覺得他行了,說不定有機會贏回「劍九黃」黃陣圖。

老黃和木劍遊俠兒溫華見他求戰之心如此熱切,心知想要擺脫其糾纏,非得一戰不可,木劍遊俠兒溫華靈機一動,尋思:「既然難免和他一戰,不妨和他賭上一賭,趁機把此人帶上,一起去對付北莽王朝『棋樂劍府』中的北莽江湖武人以及『棋樂劍府』劍府府主『劍氣近』黃青。」便向那吳六鼎說道:「和你一戰可以,但你若是輸了,須答應我們一個條件。」

吳六鼎問道:「什麼條件?」

溫華道:「倘若你輸了,須和我們一起趕赴虎頭城,助我們對付北莽王朝『棋樂劍府』中的北莽江湖武人以及『棋樂劍府』劍府府主『劍氣近』黃青,那些傢伙將去側面戰場干擾我們大梁王朝的將士。」

吳六鼎點了點頭,說道:「好,不用你說,無論輸贏我都會前去殺了那些妄圖吞併中原的北莽蠻子。」

於是,木劍遊俠兒溫華先代師父「劍九黃」黃陣圖與吳六鼎一戰。

吳六鼎手持竹竿,距木劍遊俠兒溫華十餘丈立定,起手三十七式吳家劍冢獨門劍術,溫華單手木劍施展出劍一至劍八應對,末,吳六鼎御出劍侍翠花背負的古劍「素王」,劍氣呼嘯猶如龍吟,破去溫華劍九。

劍九破,劍十齣,溫華飛身而起,手中木劍激射出無數道凌厲劍氣,形成一張綿密劍網,朝著吳六鼎鎮壓而去。

吳六鼎凝聚全身真氣馭「素王」劍,勉強抵擋住溫華這一招「劍十」,然而溫華不知何時,已來到他身後,手中木劍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雖只是一柄木劍,但吳六鼎心裡清楚,這柄木劍在那木劍遊俠兒溫華的手中,比許多的神兵利器都要鋒利,完全足以取他性命。

吳六鼎輕輕嘆息一聲,只能無奈接受這個事實。

他敗了,敗給了那位名不見經傳的木劍遊俠兒。

劍侍翠花想要出手教訓木劍遊俠兒溫華,她的實力可比吳六鼎還要深厚,也不講究什麼決鬥規矩,卻被吳六鼎攔住,說道:「翠花,願賭服輸,莫壞了江湖規矩。」翠花這才作罷。

於是,吳六鼎便和劍侍翠花一起,隨老黃和木劍遊俠兒溫華來到了中線虎頭城戰場,一同對付北莽王朝派出的「棋樂劍府」中的數百北莽江湖武人以及「棋樂劍府」劍府府主「劍氣近」黃青。

當下,「劍氣近」黃青與木劍遊俠兒溫華捉對廝殺,而老黃、吳六鼎、翠花三人,則聯手對付「棋樂劍府」中的數百北莽江湖武人,這些武人實力境界大多在中三品,僅有少數幾個實力稍強一些的三品硬點子和二品小宗師。

……

幽州。

董卓率領八千精銳鐵騎及四千「烏鴉欄子」,北莽大將軍柳珪率領一萬鐵騎和五千「黑狐欄子」,兩軍增援幽州,局勢再度倒向北莽王朝,縱然有「鷹犬」褚祿山坐鎮也終是難以抵敵,只得退守,若是只有董卓一方前來褚祿山還有把握勝,如今再加上北莽那位「可算半個徐驍」的大將軍柳珪,可就麻煩了許多。

——

PS:感謝書友「Angus9」的1張月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