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

皇宮城頭,郎奉迎上楊青目光,立即觸電般避開。

隨即又看了眼地上王世充焦黑的屍體,心中亂成一團。

如今王世充已死,那些圍攻楊青的高手卻一個不見。

而早早安排好的手刃昏君,登高一呼的戲碼自然也無從談起。

他喉嚨艱難聳動幾下,眼看城上城下幾方人馬,甚至更遠處圍觀的洛陽百姓也都將目光投向自己。

有生以來他還是第一次被如此多的人關注,但也從沒有過這樣的壓力。

王世充死了,但洛陽卻仍在王家派系手中。宮城之外,自己一方仍然穩操勝券。

此時開門,無異於低頭認輸,多年努力毀於旦夕之間。

殺光他們,到時扶持王世充長子王玄應,自己或許還有機會。

一念及此,郎奉心底重新升起一絲火熱。

然而他抬起頭再看楊青時,卻見他嘴角逸出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心底的那絲火苗瞬間消弭無形。

取而代之的則是徹骨冰寒。

「皇上!」

就在他遲疑不定的時候,元文都已帶著幾名老臣跑過天津橋,分開人群在楊青面前跪下:「老臣……老臣元文都,叩見皇上!」

話沒說完,這位久經變亂,一直對「楊青」忠心耿耿的年老臣子已撲倒地面痛哭失聲:「老臣無能,致使皇上經受磨難屈辱,老臣……嗚嗚……」

隨著他這一跪,身後其餘幾人也一一叩拜。

皇甫無逸面露慚愧,盧楚,郭文懿,趙長文三人亦是與元文都一樣,磕頭痛哭不止。

幾人一陣哭訴,楊青敏銳地察覺周遭廝殺許久的兩方,無論是一眾侍衛士卒,還是瓦崗一眾神情都有鬆弛。

裴行儼更是乾脆利落地帶人走到面前,把手裡雙錘一丟跪地大聲道:「小將裴行儼,叩見皇上!」

他身後兩千餘人隨之跪倒,跟著齊聲道:「叩見皇上!」

這渾身浴血的千數人同時參拜,又都是毫不控制的放聲大喊,一股銳利鋒芒立即合著喊聲甚囂塵上!

「鐺啷啷……」

周圍侍衛中,不知誰手中的鐵槍率先落地,隨後兵刃墜地聲接連響起。

「叩……叩見皇上。」

「叩見皇上……」

「叩見皇上!」

人群中先是一道微弱聲音,緊接著是十數聲,數十,數百數千聲連續不斷,越來越齊整,越來越高亢的叩拜之聲!

楊青抬眼望去,無論宮前廣場上的侍衛,還是河道艦船上的士卒,盡皆跪地拜倒。

後方受此影響的洛陽百姓亦隨之跪地高呼。

涌動跪拜的人群如同退潮低伏的海浪,而他們越來越高亢的聲浪卻驚天而起,宛如怒海狂濤,勢不可擋!

「開……開門。」

城頭上郎奉雙耳嗡明,甚至聽不到自己在說什麼。

艱難轉頭向一旁下屬吩咐一聲,那侍衛也沒聽清他聲音,只是見他嘴唇微動,便驚惶跑下城頭打開宮門,隨著其他守城士卒一齊跪在道旁。

高培安到了此時仍然緊緊伏在楊青背後,見宮門大開,就楊青耳邊喊道:「門開啦!」

楊青聞言笑著將他放下,抬頭時正撞上李密投來的目光。

兩者視線一觸,李密立即低頭避開,隨即抱拳單膝跪下。

他身後的瓦崗眾人原本早已淹沒在無盡聲浪中,此刻見李密跪拜,也紛紛放下最後一絲猶豫,跪倒在地。

楊青不再去看李密,轉而牽起高培安的手,在響徹洛陽全城的叩拜聲中,如同踩在浪尖般邁步走進宮城。

此時距離他初到洛陽前後不過一個月的工夫,可一進一出之間,已是地覆天翻!

……

洛陽作為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又是由來已久的舊朝都城,到隋朝楊廣在此建立東都,已是第九個王朝。

皇宮在歷史上曾有過兩次因戰亂損毀。

楊青如今看到的,乃是楊廣耗費百萬人力,無數錢糧重新修整擴建之後的——紫微城。

紫微城占地方圓數千丈,城中主要建築有正殿一座,名為乾陽殿。

其後還有貞觀殿,徽猷殿各具功用。

皇家宮廷本就豪奢,而依著楊廣心意建造的紫微城,拋開後來武則天不說,在前人中堪稱其中之最。

至於百年後在武則天手中建成,高達百多丈的巍峨殿宇——名堂,此刻還只是宮中舊紙堆中的設計圖。

帶著高培安,楊青無視一路跪倒道旁的宮人,走進曾經楊廣接見群臣的乾陽殿中。

這座殿宇高近二十丈,寬達三十丈有餘,縱深亦有二十丈。

殿前漢白玉鋪就寬闊台階,殿頂三層飛檐,檐下朱漆玉柱,雕龍刻鳳,說不盡的華美堂皇。

「你真是皇上嗎?」

楊青身高體長,此刻雖是平常走路速度,但高培安也要小跑著才能跟上。

他一邊走,一邊看向身後從宮門外蜂擁跟進來的人群,忍不住發問。

「你怕嗎?」

見楊青對自己笑問,高培安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兩人一路走上台階盡頭,而面前高聳的宮殿大門早就九門同開,宮中宦官侍衛跪了一地。

「皇……皇上?」

正要邁步進殿,楊青耳聽一道熟悉嗓音響起,目光在一側跪伏的宮人中一掃,卻見魏城顫抖著看向自己。

「魏城?你沒死?」

「皇上啊,奴婢……」

眼見楊青竟還記得自己名字,不知在這段日子有何遭遇的少年宦官立時就要哭訴。

只是話還沒說出口,就被後方隨著楊青一道湧進皇宮的眾人嚇住,不敢接著往下說。

「你帶著他,跟在我身邊吧。」

說著楊青將高培安的手遞給魏城,後者立即大喜道:「奴婢遵旨!」

說完起身領著高培安站在他身後。

雖有幾世記憶,但坐殿臨朝當皇帝還是頭一次。

楊青一腳踏進空寂幽深的乾陽殿,便有回聲傳入耳中。隨即他腳步不停,一直走到大殿深處龍座之前才停了下來。

他手指在黃金龍形把手上剛一划過,就聽殿外元文都高聲道:

「老臣元文都,懇請覲見!」

轉身看去,大殿門外已站滿了人。

「進來吧。」

解下腰間長劍放在面前案几上,楊青隨意在龍椅坐下。

眼下大亂剛止,許多規矩體統他不在意,也沒有人提及,於是眾人湊近案前,分親疏各自站定。

這些人中除了他早已熟悉的玲瓏嬌,裴行儼,還有見面不久的元文都等人。

其後李密帶著沈落雁幾人站得稍遠,至於更後面的一眾將領文臣,他就完全不認識了。

但此時能上殿的,大概都是靠近元文都,也就是自己一邊的人。

「皇上,老臣有事請奏。」

見元文都走出人群,楊青笑著點頭道:「亂局方定,需要重整的事有很多。事不宜遲,你有話就說吧。」

「皇上明見!」元文都自從被營救出獄,到了此時也沒空梳洗歇息。

頭髮蓬亂,衣衫破敗不堪。

唯有一雙眼睛飽含熱忱和欣慰,似乎對如今的楊青十分滿意。

「如今王世充雖死,但其掌控洛陽已久,麾下故舊無數。稍有處理不慎恐再生變亂,還需皇上早做決斷。」

楊青聞言看向玲瓏嬌問道:「楊公卿那邊怎麼說?」

玲瓏嬌聽他問起,上前一步答道:「王世充既死,我有把握楊將軍必會倒向皇上這一邊。」

點點頭,楊青再看裴行儼:「你呢?有沒有把握鎮住局面?」

裴行儼滿身血污,奮力抱拳道:「小將願為皇上赴死!絕無半分推諉!」

「皇甫將軍,有他們二人相助,軍中可能定下?」

皇甫無逸上前答道:「回稟皇上,有兩位將軍相幫,我洛陽軍中當可一時無憂。不過若要統合成鐵板一塊,還需要些時日。」

元文都皺眉道:「皇上,此事必要從速從絕,容不得片刻耽擱!」

「老丞相。」皇甫無逸苦笑道:「你我遭王世充囚禁多時,現下軍中早已不是從前模樣,若操之過急,一旦引起譁變後果將不堪設想。

況且王世充雖死,但他麾下兵卒眾多,短時間也難以完全歸攏。」

「我豈能不知其中利害。」元文都嘆息道:「然而如今北方關中李淵做大,此人狼子野心,早已對洛陽虎視眈眈。

若不早日強固己身,遲恐不及啊。」

聽到這兒楊青擺手道:「這事兒不用爭論,玲瓏嬌在王世充身邊多年,對那邊的情況知之甚多。

你們多跟她請教請教,輕重緩急自然就明白了。

至於兵力不足……這個一會兒再說。」

說完對幾人吩咐道:「你們先去辦吧。」

皇甫無逸和裴行儼聞言領命,玲瓏嬌則看著楊青欲言又止。

楊青見狀朝她笑了笑:「辦完事再來找我,我也有話跟你說。」

等幾人走後,他又向元文都問道:「還有什麼事?」

「皇上明見,關於朝中新進百官……」

元文都所說大都是在枝節做文章,力求盡善盡美,並沒有過激的政見。

坐在龍椅上,楊青聽他從軍事民生,一直說到天下大勢。雖然句句都聽得明白,但心中已逐漸不耐。

「元丞相。」眼見殿外太陽西斜,最後他終於出聲打斷道:「凡你所奏,只要於民無害,一律照准。

你與幾位……愛卿剛剛脫困,早些回去與家人團聚吧。」

「皇……皇上,防微杜漸,不……不可小覷。」

久在一旁沒曾插話的盧楚看出楊青不耐,非但沒有順從上意,反而肅然警醒。

盧楚面色嚴肅,但卻有些口吃,說話結結巴巴。

不過旁觀者如郭文懿,趙長文等舊臣卻沒笑,而是露出深表贊同的神情。

楊青無奈道:「我知道了,你們……」

「皇……皇上,不能以『我』自稱!」

盧楚再次出聲打斷,且說的義正辭嚴。

楊青隱約記得這個盧楚是個出了名的敢於直言,歷史上真正的楊侗死後,許多舊臣逃離洛陽,唯獨他不願跑。

最後亦被王世充殺死。

對著這樣的人,他也難以真的發火,只能點頭道:「朕知道了,都先回去吧。事情再急也不在這一時三刻,有事明天再議。」

「臣還有奏。」一直沒說話的郭文懿開口道;「宮中防衛尚沒調動,此事不定,皇上豈非身居險地?」

就在這時,門外一陣喧譁中有人來報:「稟皇上,叛逆郎奉帶到!」

「帶上來吧。」

話音剛落,扯去盔甲,五花大綁的郎奉就被人推上殿來。

「跪下!」

押著郎奉的,是裴行儼手下的一名偏將。此時他一聲斷喝,郎奉立時應聲而倒。

他只抬頭看了楊青一眼,就面如死灰地低下頭。

「罪臣郎奉,叩見皇上。」

「嗯,把頭抬起來。」楊青往後挪了挪,靠向椅背:「你之前遲疑不開宮門,是想殊死一搏,殺我嗎?」

「是,罪臣確有此想法。」

「大膽!」

「不知死活的東西!」

郎奉話一說完,元文都等人便怒聲呵斥,想來之前也曾在他手下吃過虧。

楊青對他的話倒沒什麼反應,只是靜靜等眾人發泄一通,剛想再問,門外又有人來稟報。

「稟皇上,叛逆王玄應,王玄恕已於午後逃出洛陽,向北方去了!」

「這兩個賊子!」

消息一到,又在殿中引起一陣議論。

王世充這兩個兒子,王玄恕風評還算不錯,王玄應可說劣跡斑斑,玲瓏嬌則更是欲殺之後快。

「跑就跑了吧。」

他開口做了定論,其他人也不再置喙。

言罷楊青又看向郎奉:「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

「罪臣……罪臣無話可說。」

聽到王玄應兄弟二人逃走,郎奉本已無力的身體更加綿軟,連說話也似沒了力氣。

楊青瞥了眼郭文懿接著問道:「你願不願意繼續為我守門?」

「罪臣無話可說,只求皇上寬恕一眾士卒,他們……嗯?」

郎奉話說到一半,猛地抬頭望向楊青道:「皇上,皇上是說……」

「不可!」郭文懿皺眉出列道:「此事萬萬不可,皇上安危關係國本,怎可用此劣跡之人?」

「他除了跟著王世充造『我』的反,還有什麼劣跡?至於安危,愛卿不必擔心。」

「他……造反還不夠嗎?」郭文懿想了半晌,似乎郎奉除了站錯隊,確實少要惡評,但仍爭辯一句。

而楊青後邊暗示自己不用人保護的話,則被他忽略不計。

所謂主辱臣死,無論楊青武功多高,他都不能以普通人的標準來看待。

「誒,郭大人糊塗啊。」元文都適時解圍道:「皇上此舉大有深意,你怎就沒想明白?招降郎奉,既可穩定軍心,又昭示皇上仁心厚德。

連王世充心腹親信亦可寬恕,其餘士卒豈能不歸心?」

「這……」郭文懿神情一窒,恍然間跪拜道:「皇上深謀遠慮,是微臣魯莽了。」

楊青抬手劃了劃眉毛,心中只覺好笑。

他招降郎奉只是隨口應付郭文懿,而且之前確實聽玲瓏嬌說過郎奉其人還算中正,倒真沒別的心思。

不過錯有錯著,他也不去解釋,安撫了郭文懿又對郎奉道:「你願意嗎?」

「罪臣……罪臣……」

柳暗花明,險死還生。

大起大落下郎奉更咽失聲,只顧著不停磕頭。

見他情緒不穩,楊青向一旁的偏將擺了擺手:「帶下去好生安置。」

說完又對元文都道:「這事你們安排就好,沒別的事,就先退下吧。」

元文都畢竟年老體弱,聞言想了想,又隱晦瞥了眼後方的李密眾人,終於還是帶人退了下去。

等他們一走,殿內除了李密等人,就只剩下四方護衛。

「你們也退下吧。」

「是!」

揮退侍衛,楊青目光這才轉向李密道:「讓你的人也退出殿外。」

「嗯?」王伯當聞言眼神微冷:「皇上這是要過河拆橋了嗎?」

除他之外,李天凡亦抬頭怒視楊青一眼,隨即又快速低落下去,不敢與他對視。

沈落雁和徐世績則一起看向李密,等他發話。

……

------題外話------

今天先一章……

7017k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