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你是在和我開玩笑嗎?你是說那個全長不超過1米的圓盤形不明飛行物,其表面所用的材料是中子星物質?」

哪怕「撞針」雞蛋碰石頭的慘狀仍然歷歷在目,這些人中仍有不相信的。

他們更傾向於對方探測器上所用的材料和他們相同,只不過對方的要更厚一點。

畢竟移動的中子星物質怎麼想都有點過於離譜了,那種純粹由質量壓縮而成的「天然物質」他們別說是讓其動起來了,就算是將之從中子星上分離都做不到。

表面上看「撞針」和中子星都是由強相互作用力來維持的,但實際情況其實完全不同。

他們的「強相互作用力材料」本質上是消去了原子的電磁力,而讓本就存在的強相互作用力溢出,從而形成「強相互作用力材料」。

原子核的間距並沒有在這個過程中發生改變,只要重新恢復材料的電磁力,那其就會變成普通的金屬。

但中子星不一樣,這是在純粹的質量壓力下,電子被壓入了原子核與質子形成新的中子,再和其餘中子緊密結合,最終整顆星球只剩下中子,以及可能存在的少量電子與質子。

他們「撞針」的表面材料是取巧形成的,真正的上限遠不能和中子星物質比。

但他們完全不相信有文明能做到剝離中子星物質,同時還能將之裝載到飛行器上讓其以每秒一百公里的高速飛行。

但有時候狹目之見就是如此的,往往最先被排除的就會是問題的最終答案。

那艘不明飛行物在遭受了「撞針」撞擊後什麼事都沒有,並在一段時間後再次啟動了飛行過程。

這個文明的高層,也在確認他們沒有辦法解決那個不明飛行物後,決定讓早就在附近星系待命的「文明火種」飛船駛向深空,尋找新的家園。

而他們將嘗試與不明飛行物進行交流,然後與之血戰到底。

他們向來不吝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這片星河的其他文明,這是他們的歷史為他們驗證的真理。

於是更多的「撞針」開始起飛,從四面八方去圍堵那架不明飛行物,誓要將其擊而破之。

而此時,還在更遠處太空之中、完全沒有被他們發現的那艘科研飛船,從中飛出了更多的無人機。

李文淵派出了更多的無人機飛往了那個「土著文明貝塔」,原因無它,因為這個文明引起了他的興趣。

僅從目前得到信息來看,這個文明的主體物種自稱「古河人」,名字來源於他們星球上一條曾經聯通所有大陸的古代河道。

在他們還未完成星球統一時,這裡的地質學家便證實了曾經有一條無比龐大綿長的河流聯通了所有的大陸。

以往被誤認為是裂谷的地方,實際上是這條大河的河道,而深海探測器的出現,也找到了不少因為地質活動而沉入海中的河道。

經過了神奇的拼圖遊戲後,某位學者神奇地發現,將大陸拼接到一塊兒後,隱隱能找到一條綿延東西的超級大河。

這件事引起了軒然大波,並很快引發了一系列的民眾運動。

因為當時的世界經歷了極為頻繁的戰爭,所有人都飽受戰亂之苦,還受當時盛行的「資源末日論」的影響,對這種內耗深惡痛絕。

突然被發現的「泛古河」幾乎就和天賜正義一樣,瞬間引導了足以扭轉一切上層決議的人民攻勢。

這段歷史中,不分高低貴賤,多數人都在為一個目標奮鬥,有犧牲義士名垂千古,但最終都在不懈努力下換來了光明的未來。

——一個統一的星球。

無論這其中是否有投機分子,至少名義上星球成為了一個整體,這也是「古河人」星辰大海之路的開端。

但是沒過多久,噩耗便接踵而至。

他們某位承擔著「外星文明探索計劃」的科學家,正在無聊地進行著對外廣播時、以期收穫回應時,突然接到了外星信號。

生物天性的好奇讓他想都沒想就作出了回應,然後他們就在數年後接到了那個外星文明的「宣戰布告」。

一支艦隊正在向他們襲來,將於兩百年後到達,同時那個外星文明還告誡他們不要反抗,否則會出現更多傷亡。

出於自衛需要,「古河人」開始瘋狂建造太空艦隊,由於不清楚對方的規模與實力,他們只能儘可能地擴充自己的實力。

然而敵人實在是太強大了,他們準備了整整兩百年,卻在敵人的一種小型高速飛行器下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短短几個月太空艦隊就覆滅,整個文明淪為奴隸。

而後,「古河人」也得知敵人其實同樣是「舉文明之力」襲來,他們的母星遭到了高等文明的打擊,即將毀於一旦。

他們為了尋找新家不得不進行大規模的廣播,然後通過回復確認位置,再讓艦隊去搶奪。

可以說這兩個文明都是拼上了一切在戰鬥。

然而這個逃難的文明在統治了「古河人」沒多久,就因為水土不服而感染了這裡特有的一種病毒,開始大規模死去。

直至消亡的最後一刻,或許是不甘心自身就這樣覆滅,他們沒有銷毀任何科技,而是將一切都交給了「古河人」,警告「古河人」這裡是一片「黑暗的森林」,想要活著就必須冷酷。

在這之後,就是「古河人」的新紀元了。

他們開始不惜一切代價隱藏自身,為的就是不消亡在某個高級文明的一次隨手打擊之中。

他們同時也在尋找「打擊」的方法,並很快通過一種遺留在他們星系某顆行星上的生物殘骸、以及圍繞著恆星旋轉的一處「神秘空間」,製造了名為「恆星擾動者」的打擊手段。

一群能夠擾亂恆星聚變的生物會被那個神秘空間加速到超越光速用以跨過漫長的星際距離,然後襲擊生命賴以為生的恆星。

而就在不久前,他們成功用這項武器打擊了一個潛在的敵人。

——無論對方的生命形態、社會形態,也無論對方的善惡立場、外星態度,連交流都沒有,僅僅只因為猜忌與經驗,就發動打擊。

如他們所認為的那樣,這裡就是一個「黑暗的世界」。

而通過哨兵陣列的觀測,李文淵也發現了目前已知的星域內,或許還真就盛行這項法則。

大量的文明都是處在靜默狀態,也都有那麼一兩個還處於慢吞吞「在途打擊」的武器。

由於無法超越光速,信息交流的效率變得極為低下,沒有人願意花費巨大的精力去試探一個文明是否友好,也沒有人敢保證對方不會直接發起攻擊。

為了保護自身,先發制人是必要的,隱藏自己也是必要的,這就形成了這裡扭曲的「星際社會」。

李文淵看完了「古河人」的歷史,也愈發地感慨超空間航道的作用。

「……人類當初建設超空間航道,或許也是存了這樣的一份心思吧?互相之間只有猜忌的銀河,想想就挺黑暗的……」

他如此想著,從資料庫中翻到了一首人類「飛升紀元」時就創作的「超古代歌曲」——《超越光速》,將之投入到了「古河人」的信息網絡之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