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嗣昌已然中風不能言語,被崇禎養在身邊。

因張獻忠攻破常德府武陵縣時,針對楊家進行了極大的針對行動。

挖掘祖墳都是基操,只要這個地方姓楊的捉住就賞十兩,捉住楊嗣昌子孫來獻賞千金。

待到家中族親跑到京師告訴他此事後,楊嗣昌一下就病重。

張獻忠與左良玉在袁州府打起來了,並且大西王的軍隊沒打過,退出了袁州府。

但是左良玉麾下士卒暴虐,蹂躪鄉間。

許多江西鄉民又跑到相鄰的張獻忠地盤,請求他們剿兵安民。

雙方又在袁州府邊界對峙起來。

江西總督呂大器前兩年擔任湖廣參政,本來都告老還鄉,崇禎批准後又反悔,因為得知賀今朝派人去掃蕩廣東。

他萬萬沒想到,南方的軍將竟然這般孱弱。

崇禎更改呂大器擔任江西總督,伺機聯合閩粵兩省反攻廣東。

呂大器看到天下大亂,害怕擔任軍中職務,所以極力推辭。

上書說自己貪財好色好酒,定然不能勝任,又詐稱有病,被崇禎派人調查,這才無奈上任。

這兩年他一直在江西安安穩穩的收取賦稅,編練屬於自己直屬的軍隊,時不時的鎮壓江西奴變。

至於過路的錘匪,呂大器也沒想著去招惹。

而是派人與錘匪接觸,看看能不能鼓動他們反叛賀今朝,歸順朝廷。

畢竟山西到廣東之間距離如此之遠,機會巨大。

但實際接觸下來,呂大器想用錢拉攏錘匪也沒那個實力。

用大明的官職拉攏,自己也沒那個權限,或者說錘匪正兵都看不上。

大明皇帝能給他分良田嗎?

大明皇帝能給他發豐厚的外派津貼嗎?

大明皇帝能給他發金質軍功章,住王宮之類的其他福利嗎?

通通都沒有,憑什麼跟你混啊?

故而呂大器也只能派人小偷小摸的拉攏一些廣東本地,不死心海被錘匪打擊剩下的那些人,用以相互溝通消息。

無論是錘匪占據南昌府,還是張獻忠攻入江西,呂大器都沒有輕動。

自從張獻忠入侵江西後,錘匪士卒的小頭領趙小五就在江西廣東邊境集結兵馬,時刻準備入侵贛州府。

呂大器如今三面被圍攻,派人去東邊的福建請求援兵。

特別是希望鄭芝龍這個經常剿滅海盜、山賊的將軍來,但屬實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他縱然為官清廉,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現在左良玉率領「八十萬大軍」來了,又打了勝仗,呂大器連忙去尋他。

等收復袁州的時候,左良玉聽說呂大器來探望自己,懷疑他要來暗算自己,故而稱病不出。

因為侯恂是東林黨人,與呂大器有矛盾。

而左良玉又是侯恂的老部下。

東林黨人以前是遭到閹黨迫害,等閹黨倒台,東林黨以為勝利了,開始迫害其他人。

呂大器當年得罪了不少人,特別是彈劾結黨營私的人,東林黨自然是被彈劾的死死的,甚至罷免了一些人的官職。

對於呂大器這種腦瓜子發軸的人,左良玉可是有點害怕的。

萬一不管不顧就是複製袁崇煥殺毛文龍一樣,左良玉也沒轍。

因為他目前真的沒有想著要公然反叛大明。

而侯恂因為開封陷落被罷官,不等錦衣衛再次抓到回詔獄三進宮,逃到了揚州。

而崇禎也沒顧得上派人千里迢迢抓捕他。

呂大器親自到左良玉病榻前慰勞,得知是為了尋求合作。

剿滅賊寇的,左良玉的懷疑方才略微消除了一些。

他想要讓左良玉自己南北夾擊吉安府,驅趕張獻忠的隊伍。

這件事左良玉連連答應,畢竟光靠著袁州府這個小地方,根本就不夠他養這麼多人。

尤其是距離南昌府有點近了,他也怕被錘匪掏了後屁股。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行軍,左良玉現在也不清楚自己麾下有多少人馬。

近百萬人行軍,那本來就是一個大工程,至今還有部分人在千里之外的上饒縣晃蕩呢。

這些亂兵根本就不好控制。

左良玉目前也就是個空架子,每天一睜眼,就要先養活他麾下五個親兵營。

聽說張獻忠的兒子孫可望在吉安府鼓勵百姓種田,也該到了收穫的時機,正好前去收割一波。

張獻忠為了應對左良玉的進攻,把隊伍分散擺到了瀏陽、醴陵應對。

二人約定日期,左良玉從樟樹鎮出發,呂大器則是返回贛州府,從攸鎮出發。

呂大器擊艾能奇部將馮雙禮於萬安縣,雙方爆發大戰,官軍未曾占到便宜。

左良玉擊孫可望於安福縣,雙方也是對峙起來。

孫可望頂住南北夾攻的壓力,既希望能夠拖延時間收割更多的稻子,同時也希望他義父張獻忠能夠派兵挺進袁州府,去掏左良玉的屁股。

雙方對峙的越發緊張。

然後左良玉就接到消息,賀今朝派遣麾下大將高一功占據江西東南部,部分滯留在廣信府等地的官軍全都被截斷。

眼瞅著就要來掏他的後方來了。

孫可望沒有渴望到他義父的出兵,但錘匪的出兵,刺激到了左良玉。

於是他親自督戰,在安福縣重創孫可望部,一路追擊到廬陵縣。

孫可望帶著部下,護衛著糧船走禾水到永新縣,馮雙禮接到孫可望戰敗的消息後,也從萬安縣沿著順路撤軍到龍泉縣。

待到張獻忠的人馬全都撤出江西後,左良玉與呂大器會和,雙方還沒有慶祝一天。

呂大器發現左良玉部下軍隊的軍紀簡直是比傳聞當中的還要可惡,於是呵斥叫他約束部下,勿要襲擾江西百姓。

左良玉作為一個老油子,自然面子上是禮貌表示一定嚴肅處理此事,可實際上根本就不管部下燒殺搶掠之事。

畢竟打了勝仗,朝廷不給賞賜,那部下自己找些賞賜多正常啊!

呂大器見左良玉的部下不知收斂,於是指揮自己的手下把作惡的官軍給綁了在街面上直接砍了,以儆效尤。

然後左良玉的部隊就不幹了!

我家左公都允許兄弟們這麼干,你一個狗屁文官也敢胡亂管事,當眾殺我兄弟!

這誰能忍啊?

談不攏,就別談了。

兩家部隊開始火併。

吉安府剛剛平息的戰火,又亂起來了,兩方交戰焚毀了兩個村子。

袁繼咸、吳牲等人皆是不能制止這場火併,反倒被呂大器叱責一通,不作為。

他本來聽百姓說左良玉軍紀敗壞,完全是流寇、錘匪古故意散布的謠言,藉此讓百姓們來抵抗朝廷的統治,號召愚民投奔他們去。

結果現在呂大器發現是真的,他當然不能忍了!

更讓呂大器生氣的點在於,張獻忠部下孫可望占據吉安府後,號召本地百姓耕種,並且還給與他們種子、耕牛等。

現在左良玉大軍一來,便搶了百姓家裡的糧食,連流寇還未曾取走的耕牛都被他們搶走殺了吃肉。

著實是讓呂大器破防了!

左軍的行徑比反賊還他媽的反賊。

袁繼咸、吳牲二人臉色十分難看,不知道要如何反駁。

呂大器派軍撤回泰和縣,與左良玉的軍隊相互對峙。

左良玉越發的確定了自己所想,呂大器就是想要像袁崇煥那樣先砍了自己,只不過當時大批外敵在側,故而要先穩住自己。

現在他原形畢露了!

這讓撤軍打探消息的孫可望一頭霧水。

兩撥官軍怎麼就突然打起來了?

江西的官軍動向送到了高一功桉頭,這讓他直接停下了向袁州府、吉安府進發的動向。

準備讓官軍之間相互火拚的久一點,同時派人送信給盤踞在廣東邊境的趙小五,告訴他不必著急進入江西,有好戲看。

而呂大器與左良玉絲毫沒有覺得有什麼外敵在,就得忍氣吞聲,不能火併的規矩。

兩次火併之後,雙方都恨不得置對方於死地。

左良玉也不管什麼朝廷大員殺不得!

如今南方的消息,崇禎能不能接到還是一回事呢。

縱然他殺個總督又算得了什麼?

就算崇禎知道了,還得好聲好語的給他說好聽的。

「我真該死啊!」

左良玉忍不住給了自己腦袋一拳頭,這些日子差點被袁繼咸、吳牲等人給洗腦了。

孫可望帶著軍糧去見張獻忠。

張獻忠未曾想過,會如此快的失去了江西的地盤。

他本來想要反攻,未曾想江西境內的兩撥官軍相互廝殺起來了,故而一時間也屯兵在長沙府觀望。

但是錘匪的勢力已經慢慢向下延展,侵占了常德府,在長沙府邊境止住了腳步。

張獻忠對於此事極為憤怒!

賀今朝他不講武德,老子先前占了的地方,剛抽調兵力走了,他就派人占據,著實是欺人太甚。

但張獻忠現在又不敢兩面開戰。

誰知道江西境內的兩撥官軍是不是在演戲,就為了釣他這條大魚?

張獻忠已經占據了湖廣的半邊天,他不肯往貴州、廣西等不好走的地界去,就想占據湖廣這片產糧好的地盤。

稻子一年兩熟,甚至有的地方三熟。

這個地方的官軍也打不過他,為啥要離開這裡呢?

所以他打算如果左良玉欺人太甚,追到長沙府內,他就得打一次左良玉,讓他不敢踏進自己的地盤。

左良玉與呂大器相互對峙,順便還派人去打探自己的尾巴,以及張獻忠的動向。

如今他像是圍棋一樣,被困在中間,如此窘迫的困境,絕非是他想要的局面。

於是在無法攻克泰和縣,殺掉呂大器的情況下,他選擇去暴揍張獻忠一頓,以期望能得到更大的迴旋空間。

高傑從廬陵出發,被左良玉派遣去圍困呂大器。

打張獻忠這件事,左良玉一直都認為是手到擒來,故而打贏之後,第一波「賞賜」要賞給他的嫡系親兵營。

像高傑這種走頭無路才來加入的,根本就無法被引為心腹。

為此高傑還特別憤恨,差點要加入呂大器的隊伍,一同對付左良玉。

畢竟吃肉的時候趕你走,吃苦的時候讓你第一個上,誰遇到這樣的領導,誰心裡能沒氣啊?

反倒是邢夫人安慰她的夫君,不要忘了我們已經在賀今朝那裡留了條後路,現在左良玉與呂大器與張獻忠之間的爭鬥,完全可以說是咱們的功勞。

賀今朝他還有機會驗證真假不成?

至於貿然進入不熟悉地形的湖廣打仗,此事未免有些危險,而且張獻忠也不一定像以前一樣望風而逃。

他要是再跑,就跑到深山老林去了。

所以無論如何,兩方都會大打一場,咱們正好隔岸觀火,保存實力,豈不美哉?

然後咱們在派人聯繫呂大器,表示咱們跟左良玉不是一路人,這不又多了一條推路!

聽到自家夫人的分析,高傑這才轉怒為喜。

他樂呵呵的帶著自己的人馬向著泰和縣進發,等到了城外,便大著膽子孤身去見呂大器。

呂大器對於高傑如此膽氣頗為欣賞。

連以前的反賊都看不下去左軍的行徑,主動向他靠攏,這不就更證明了左良玉所做之事有多麼的罄竹難書?

如今也就是朝廷落寞了,引為整個南方都被賀今朝給截斷了。

呂大器對於北方的消息一無所知,同時為了擴大班底,他也願意接納高傑。

畢竟誰不願意麾下突然就冒出來一波能征善戰的士卒,光靠他自己訓練,得需要多少時間啊?

尤其是錘匪在步步緊逼江西各府,呂大器就越發的想要收攏左良玉的部下,為自己所用,免得禍害本地百姓,逼著百姓們主動迎接反賊到來。

左良玉帶著親兵營去前往長沙府,攻破湘潭,追擊敗軍奔著湘鄉縣而去。

結果張獻忠在褒忠山埋伏左軍,大敗左良玉的精銳部隊。

左良玉未曾料想張獻忠是在誘敵深入,或者說他麾下的親兵營都是奔著發財來的。

勐然被打擊之下,官軍吃了大虧,連忙跑路,而不是就地反擊。

張獻忠則是派遣麾下大將追擊左良玉,並且在沿途收降大批官軍,編為新附營,軍容比以前更盛。

左良玉八十萬大軍一下子就有些「不振」了。

呂大器得知消息後,派遣高傑去左軍當中大肆宣揚左良玉戰敗身死的消息,意圖分化他的部下,拉過來為自己所用。

左良玉在江西的處境越發艱難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