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官想起那裡來,到現在都還覺得是心有餘悸,所以他很是不情願再去那裡,「我們真的要去這個邪門的古墓嗎?非去不可?」

東方白答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張天官還是覺得特別為難,「可是,可是這座古墓甚是兇險,我們恐怕是進得去,也出不來!」

東方白堅定的答道:「不要怕,老者已經給我們指點過了,只要是按照他的指示去做,應該就會沒有問題的。」

唐天順搶話道:「那火日生的男人好說,師父就是生於丙火日。可是,這純陰的女子,一時之間又去哪裡找尋呢?」

張曉雯馬上接話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嘍!」

張國強有點質疑,「你真的是純陰的八字?」

張曉雯一揚頭:「如假包換!」

幾個人這個時候才明白,為什麼敏智上人一見到張曉雯時,就表示出很欣賞的樣子,連著說「不錯!不錯!」

原來,冥冥之中,皆有安排;一切之中,早有定數。

唐天順還是有一些不解,「為什麼一定要一個火日的男子,還有純陰的女子才能夠進入呢?這個真的會有用嗎?」

張天官也是一頭霧水:「是啊,難道說,進入古墓不是靠技術,而是靠人數?」

東方白答道:「應該是有用的,我相信老者不會說謊話。依據風水來說,乾陵總體的風水,是採用人形的地貌,那樣就必須要依靠人體的能量來去和它相應。而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之陵,屬於陰陽合體的風水,這也就必須要陰陽同體才可以化解!」。

張天官仔細回味了一下東方白的言論,覺得實在是無法反駁,也就不再多言了。

乾陵在陝西省咸陽市的乾縣,地宮是處於城北6公里的梁山之上,一行人打點好了行裝,數日後就來到了這座梁山腳下。

到了這裡之後,張天官引路,帶著大家去以前他們進入的那個古墓。

走著走著,東方白忽然察覺到哪裡有些不對。「先等一等,你確定真的是這裡嗎?」

張天官被問得有一點茫然:「怎麼了?上次我們一行人來的,確實就是這裡呀!」

東方白道:「那就很是奇怪了,這裡的風水,雖然也是在最緊要的龍脈之上,但是粗看之下雖有王者的氣勢,但是細察之後卻並不是真正帝王的風水,更加不是成年人的墓地的地勢。」

張天官也是精通風水之術的,他經過東方白的這一提醒,再去仔細觀察,才發現以前自己確實是疏忽大意了,這裡的風水確有王者的風範,但是缺少的是一覽眾山小的那種霸道氣勢。

張天官心中暗自感嘆,這就是風水運用上的靈氣所在,自己與東方白相差的就只是那麼一點,但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豈不聞,風水術上講「龍脈錯一線,富貴不相見!」

東方白接著分析:「在這條龍脈風水之上,應該是有十八座陵墓,這個應該是位列在第二位的。」

唐天順很是好學,馬上就追問道:「這是由哪裡看出來的呢?」

東方白答道:「這個墓採用的是人形的地勢,尤其是為一個仰天而睡的少女的形狀,女人是以十八為一個變化的,就是俗話所說的『女大十八變』。」

張天官插話道:「俗話可以作為風水的依據嗎?」

東方白答道:「俗話是由典故而來的,《易經·繫辭》中有『十有八變而成卦』之說」。

張天官也知道十八變而成一卦,這是《易經》古筮法中的一種運用,可是他還是搞不懂,「十八變之說就算是成立,這又和女人有什麼關係?」

東方白進一步解說道:「宋朝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幽州譚空和尚》中有,有一女尼想要開堂說法,就去問師父,師父答道:『尼女家不用開堂。』女尼反問道:『龍女八歲成佛,又怎講?』師父道:『龍女有十八變,你與老僧試一變看一看』。」

張天官遇到東方白,那就好像是孔子遇上了老子,覺得自己是渾身本事卻也無法施展,只有默不作聲跟在東方白的身後。

事實上,在乾陵的陵園東南隅,分布有太子、公主、親王以及重臣等陪葬墓17座,加上乾陵,正好就是十八座唐墓。

東方白道,「這裡是唐王朝的陵園之地,那麼,唐朝的帝王姓什麼?」

張國強搶答道:「這個俺知道,是姓李,唐朝開國的皇帝是叫做李世民。」

東方白笑著問道:「李字怎麼寫?」

張國強道:「木子李。」

東方白道:「唐朝前,就流傳有一句預言,叫做『十八子,主神器』。李字,分開就是十八......」

這邊,唐天順還是在不斷的追問著:「可是,又怎麼知道的,這座古墓是位列第二的呢?」

東方白答道:「乾陵,乾為天,乾卦為六十四卦第一卦,天至尊至貴,因此一定是會居在龍頭的位置,現在這個墓地的位置,卻是在咽喉,又怎麼會是乾陵的呢!」

張國強問道:「那麼,這個墓又會是誰的呢?」

東方白四處走動查看著,一會看一看手中的羅盤,一會抓起一把土聞一聞,一會又拔下一棵草仔細看了看草根。

張國強問道:「師父這是在幹嘛呀?」

張曉雯道:「他呀,知道的清楚他是一個奇才,不知道的,以為他是一個大腦有問題的人!」

張天官走了過去,問道:「可曾判斷什麼出來了?」

東方白答道:「如果我所料得不錯,這個應該就是懿德太子的陵墓。」

唐天順好學的勁頭又上來了,「那又是因為什麼,得出來這個結論的呢?教一教我吧!」

東方白先是念了一段歌訣:

要知男女老少墳,只有草木才知音;要知何因死的人,草木也能定分明。

少者草在東邊長,老者草在西邊生,東邊草高男家發,西邊草高女家興。

左邊草高是男墳,右邊草高葬女人,男墳長草直上生,女墳草生亂紛紛。

右頭草木斜左腳,定主裡面埋老婦,左邊草木斜右頭,白頭老翁埋裡頭。左邊草木斜左頭,少年子弟埋裡頭;右邊草木斜右頭,紅粉佳人不知秋。墳上無草枯骨頭,墳崩定葬黃腫人。

墳堆上草下無草,定是癆病和孤老,墳山前孔服毒死,地生卷皮服毒人,左邊無草男癆死,右邊無草貧女人,左右若有寄生草,定是過房抱養人。

墳邊若有藤纏樹,投河自縊懸樑死,墳後草散墳前茂,兄弟離散見分曉,墳上草色綠或青,葬的酒醉狂死人,墳上草黑夭亡死,草帶黃色老鬍子,墳上草枯少年亡。

背誦完畢之後,他拿起一顆草,指著草對他們說:「你們看,此草瘦小枯黃,多生在古墓左面,右面雖然也有,但是比較青綠。加上墓上草木枯竭,我們就可以斷定,這陵墓之內葬的是一對男女,可是他們不算是真正的夫妻,因為男人幼小早死,女人不過是後來陪葬陰婚。」

頓了一下,他又接著自問自答道:「少年而死,地位又是如此崇高,在武則天的後人之中,想來也只有這個懿德太子而已。」

事實上,懿德太子陵是位於乾縣西北約3公里的乾陵鎮韓家堡村北面,是距離乾陵最近的一座陪葬墓。

因其逼近龍頭,規模弘大,與武則天的乾陵相差不多,是故張天官他們以前誤去的,原來只是懿德太子墓,並沒有到達真正的武則天乾陵。

懿德太子是誰呢?他叫李重潤,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之孫,唐中宗李顯嫡長子、母韋皇后,也是李顯與韋皇后所生的唯一兒子。

李顯風光之時,李重潤被立為皇太孫。後來唐中宗失位,李重潤也就被廢為庶人。

武則天大足元年,李重潤與其妹永泰郡主、魏王武延基私下裡議論張昌宗、張易之兄弟擅政之事,被人告發,李重潤、永泰郡主、武延基均被武則天賜死,李重潤死時年僅19歲。

李顯復位之後,追封其為「懿德太子」,將其靈柩由河南洛陽遷到陝西乾陵陪葬,就在乾陵的旁邊。

張國強問道,「那麼,真正的乾陵又在哪裡呢?」

東方白四處看了看,又望了望羅盤,然後用手一指面前一座高山,「就在那裡!」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