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風沉吟道:「道兄可是有了合意的打算?」

袁天罡答道:「高宗一向體弱多病,如今已經是到了油盡燈枯之時,很快就應當會請堪輿大師選址,以我等二人之修為,勢必會入選,到時候,此著作自會有所歸處。」

李淳風聽聞後撫掌笑道:「道兄高見,如若將《推背圖》藏之於大墓之中,我等再設計機關來防護,自然是可確保萬無一失!」

聽到此處,張曉雯呵呵掩口笑道:「原來,兩位大師也是另有目的,並不是真心只為武則天選墓地。」

張曉雯話音落後,袁李二人皆消失不見了,眼前又出現了另外的一個幻境。

這次的幻境中出現的人很多,也很鬧熱:唐高宗突然病逝之後,武則天決定在陝西渭北高原選擇吉地,大肆建造帝陵,自己他日百年之後,也可以有一個葬身之處。

為了確保大唐國運長久,武則天不能不重視帝陵的風水問題,她下令在全國範圍內遴選出兩位名揚天下的堪輿大師。

當然,不出袁天罡所料,入選的一位是星相學家袁天罡本人,另一位就是皇宮內專掌陰陽和天文曆法的太史令李淳風。

袁天罡本事很大,可是地位卻不如李淳風,自然是他先有所行動,有了天子的這個尚方寶劍,他自然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四處去尋找他心目中的藏書寶地了。

可是,古人云「十年尋龍,三載點穴」,上等的風水寶地哪有那麼容易就找得到的,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會存在。

袁天罡遍尋了黃河兩岸,都沒有找到一處中意的地方。

直到有一天,因為大事尚未完成,袁天罡夜裡實在是睡不安穩,加上他又有觀星的習慣,索性就在半夜子時出來查看天象。

地有吉氣,必定會上沖天際,所謂「氣沖斗牛」是也!

觀氣,觀星來確定風水吉凶,這是風水術中的高深方法「天星風水」,一般人是很難會使用的。

但只見,前方有一處山巒之上,紫色之氣盤旋於頂,並且還上沖於天,恰好與北斗七星相交匯。

要知道,紫色可是最火熱的顏色,是紅色的升華,俗話說「紅得發紫」。在玄學中,紫的地位是很高的,《奇門遁甲》中稱「九紫」,數字最高;《紫微斗數》中稱紫薇就是帝座,是代表皇帝的。

袁天罡登時明白,這座山上,分明就是隱藏著一塊寶地呀!

不敢拖延,因為天明以後,怕由於有陽光再也看不到這道祥光,於是,他便不顧天黑山路難行,衝著那道祥光,慢慢的就摸索了過去。

經過一番仔細的推算,點定穴位之後,因為天色很是陰暗,一時卻找不到東西留作記號。

於是,他就在口袋中摸出了一枚銅錢,放在了地上的穴眼之處,再在上面掩上一些浮土,就立即下山回朝復命去了。

武則天不相信他一個人的決定,為了做出比較,又下旨讓李淳風再去尋找風水寶地。

李淳風沿著渭水東行,一路去尋找寶地,尋了數日,也沒有結果。

在一天的中午,他最終發現秦川大地之上,突兀起了一座很奇怪的石山:

由南向北看,好似是一位少女裸睡在藍天白雲之下,這「少女」的五官齊全,一對堅挺的**對稱,就連肚臍也都是具備。

更為神奇的是,這少女雙腿稍稍分開,中間還有一汪清泉終日流淌不息!有山有水,相得益彰。

天陽地陰,男陽**,而少女正是未破體的純陰,在這大地之上,顯現出一位少女的形態地勢,這正是極陰之地,不僅是一種風水寶地,而且正合適他日下葬一代女皇武則天。

李淳風立直了身形,就面對著太陽,時值正午,太陽在正南,身影處那就是正北,定下了子午,再以碎石擺設成八卦,計算出了千年吉壤的具體位置。

為了留取記號,他便拔出頭上的發簪,在陰陽二魚相交處扎入土中,然後也趕回去回朝復命去了。

武則天聞聽二人的彙報之後,竟然有這種奇事,兩個人不約而同的都先後在一座山上選好了吉地。

但是,具體位置哪一個更有利於修建帝陵呢?武則天便派人前去複查,看一看兩個人所選的寶地,哪一個位置更好。

督造大臣來到那梁山之上,一陣找尋之後,因為銅錢上面有浮土,不容易找到,就先是搜尋那插在土中發簪。

終於找到了發簪,督造大臣想要拔下來,用更粗更顯眼的木樁替代,誰知道一拔起來的時候,卻發現原來李淳風所插的那根發簪,不偏不倚,正好就扎在袁天罡埋在土中的那枚銅錢的錢眼裡。

督造大臣佩服不已,高手間的尋龍點穴功夫,那可真的是毫釐不差,而且還是英雄所見略同!

督造大臣都沒敢將銅錢取下來,就讓那銅錢串在發簪上,拿著這信物,喜出望外的回去復命。

如果是一處寶穴,一位高手說很佳,而另一位高手卻說是大凶,那麼,這個地方就不是真的好風水。

因為雖然地理師父不相同,所用的風水術方法也不盡相同,可是寶地它就是寶地,不可能你看做是凶,而我卻能看做是吉。

武則天聞聽之後,十分震驚,天下竟然還有這種奇事?不過,隨後她便是大喜過望,兩位高人不約而同的找到同一個位置,那肯定就是最好的,這是天佑我大唐。

她下令立即開工,調集一切財力物力火速完成,又請兩位高人親臨指導。

那時候的大唐,是又有人又有錢,四海咸服,各國來朝,威望可稱做是全球的「南波灣」。

機器沒油它就不會轉,人不給工錢也搞不出來成績,錢使足了,各路人馬齊開動,不久就將乾陵修建安好,並且安葬好了唐高宗。

後來,公元705年,女皇武則天也於上陽宮駕崩,時年八十二歲,她立下遺囑,改稱自己為「則天大聖皇后」,以皇后的身份入葬乾陵。

秦漢之後,皇帝、皇后多不合葬,而乾陵中是夫妻「二聖」,兩位帝王合葬於一墓,這還是獨此一家的。

袁李二人不愧是堪輿大師,乾陵的地形地貌,完全應合了陰陽二魚,是一座完美的陰陽人形墓。

修建乾陵的時期,也是正值盛唐時期,陵墓中的陪葬的物品最少也有500噸!

唐高宗入殮時,陪葬財物達到了全國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武則天死後,又帶走了全國珍寶的三分之一,乾陵可以說是一座地下的寶庫。

袁李二人精通堪輿風水之術,他們知道一些通達風水的摸金校尉,也可能會找到地宮的所在,因此在地宮之內預先安設了很多機關埋伏,以便阻止有才無德之人對此的貪圖。

但是,如果後人根本就進不來,又豈不是枉費了一番心意,真本的《推背圖》豈不是沒有了重見天日之時?

也許是天緣巧合,有一日他們二人正在地宮設計之後,發愁苦悶的時候,恰逢五星連珠,有一道光明由地宮中穿透出來,李淳風當即就是一番推算,面容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知道,若干年之後,還將會有一次日月合璧、五星連珠的天象產生,那時節正是與人類將要發生的大災禍相隔不甚遠。

於是,經過袁天罡一番精心布局,一道陰陽太極門就此產生了,他們將「唯火日之男和純陰之女方可打開」的秘密告知給一位老者,囑託他轉告給有緣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