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中遊說的是實情。這一點呂子龍就完全沒有考慮過。

龔州市現在實行的是學區制,呂子龍因為住的公寓房正好在這個學校的學區里,所以孩子從幼兒園升學的時候,根本不需要他擔心。但是,除了呂子龍外,還有很多同事住在單位宿舍里,或者為了上班方便,租住在單位附近。這些民警職工的孩子讀書就成了很大的問題。

一般來說,符合條件的孩子肯定是學校優先錄取的對象,像龔州市邊防檢查站的民警職工,他們的孩子是不太符合要求的,因為機場所處的地方是在偏遠的郊區,郊區的學校肯定不如市區的學校。民警職工自然不願意自己孩子上的學校不好,但是市區的學校,如果達不到要求,也不能進去。這就造成了每年陸中游為了民警職工孩子上學的事情都焦頭爛額。以前在邊防系統的時候還好,老著個麵皮去求爺爺告奶奶的,一些學校領導看到孩子們確實可憐,會利用擁軍優屬的政策安排一兩個進去,後來集體轉隸到移民局了,這項優待政策沒有了,陸中游那套求爺爺告奶奶的手段就不管用了。

「不是我們不願意給你們提供協助,而是現在上學的孩子很多,教育局的要求也很嚴,我們不能破了這個規矩!你想想看啊,你們的孩子上學了,就意味著有其他符合條件的孩子進不了學校,咱們先不說這對其他孩子公平不公平,就說孩子的家長啊,他還不得去告學校?所以,咱們不能再像以前那麼乾了。」一次在喝酒的時候,一位認識多年的學校領導跟陸中游推心置腹地說。

陸中游自然明白這個道理,只不過為了民警職工孩子們的前途著想,他也管不了那麼多。

現在馬上又到了學校招生錄取的時候了,這幾天,幾乎每天都有民警職工過來彙報思想工作,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孩子上學困難的事情。

現在呂子龍提出來這個學校想聘請他為校外輔導員,這真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怎不讓陸中游喜出望外?

一般來說,按照龔州市教育系統的規定,一個校外輔導員是可以協調一名孩子進學校的,這是教育行業里的潛規則。可是陸中游的思路可不止於此,他甚至想到了與這個單位或者通過這個單位與教育局結成共建單位,把民警職工的子女就學問題納入到共建範圍,這樣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民警職工子女上學難的問題。

陸中游把自己的想法跟呂子龍說了,呂子龍自然滿口應承。能為大家辦點事,何樂而不為呢?

兩人就具體的細節進行了商討。

沒過幾天,孩子的班主任就給呂子龍打電話了:「呂先生,我們學校的領導約您明天過來參觀一下學校,不知道您有沒有時間?」

「有的有的,班主任老師。」

「那咱們明天下午見面吧,我們在初中部的辦公室等候您的過來。」

「好的,我準時到達。」

第二天,呂子龍向陸中游請了個假。因為近期航班不多,業務量也不是很大,陸中游爽快地答應了呂子龍的請假要求,還說:「子龍,站里民警職工子女入學的大事就交給你了啊,你瞅著適當的時候該請別人吃飯就請一下,錢我給你掏,不用你出,也別找單位報銷。」

呂子龍感激地點點頭。

呂子龍準點來到學校,校長和女兒的班主任已經在辦公室里等候多時了。

「呂先生您好!」校長是個年輕人,歲數比呂子龍輕一些,個子中等,不胖不瘦,短頭髮,帶著眼鏡,看起來比較精幹、清爽。

「校長您好!」呂子龍上前和校長握手致敬。

「今天邀請呂先生來我校,是想聘請您為我們學校的校外輔導員,負責教育孩子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識和法律知識,不知道呂先生意下如何?」校長開門見山,讓呂子龍頓生好感。

在呂子龍接觸的社會人員中,形形色色的都有,他最喜歡的就是像校長這種開門見山、有一說一性格的人,這樣交往起來不需要過多揣摩對方心思,相處起來不累。

「可以的,只要學校有需要,我作為一名家長,肯定全力以赴。」

校長笑了。呂子龍的情況,來之前他已經聽班主任彙報過了。這是一個不太合格的家長。之所以這麼認為,是呂子龍工作崗位的特殊性,既不能正常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孩子的學習教育也沒有時間去抓,班級里的活動幾乎都有參加過,所以從學校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非常不合格的家長。

「呂先生對我們學校了解得多嗎?」校長禮貌地問。

呂子龍臉有點紅。說實話,他只知道女兒在這個學校里上學,對於學校的基本情況還真的不太了解。

看到呂子龍的窘況,校長說道:「呂先生不妨移步隨我來參觀一下學校吧,我路上也簡要向呂先生介紹一下我們學校的情況。」

校長把呂子龍領出辦公室,邊走邊向呂子龍介紹學校的情況。

「我們是一所民辦學校,是龔州市民辦學校里排名前三的學校。呂先生您知道嗎?龔州市現在教育的基本情況是,民辦學校的教育質量普遍比公辦學校的要好,因為我們不像公辦學校,給老師的待遇都是國家規定的。我們會根據老師的教學水平、學生的教育學習情況區分等級,一般的老師收入都能比公辦學校里幾十年教齡的老師要高,中級的老師年收入基本能達到25萬以上,高級的老師,有的甚至能達到百萬年薪。老師的質量好了,教學的質量自然也就水漲船高。這幾年我們學校升入省重點高中的比例基本都達到了90%以上,每年不管在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里,都是數一數二的。我們的學校是九年一貫制學校,也就是小學和初中連讀,這樣就保證了學生學習的連續性。現在我們的名氣很大,不僅全省很多學生想到我們這裡讀書,還有省外的一些學生也要求過來借讀,所以我們專門開設有市內班、省內班和省外班,未來我們還計劃開設國際班,讓在龔州市工作生活的外國人子女能接受我們的教育。當然,我們學校之所以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與我們招生有很大的關係。一般來說,我們在每年的招生中,起碼會留出一半以上的自主招生名額,接受全省全國優秀學生報名,按照成績高低進行錄取。這個自主招生的政策,保證了學生的質量。我們的學費不便宜,最貴的九年讀下來大概需要二十多萬。但是這個是不確定的。我們每年還會對成績進行排名,如果考試成績好,學生可以拿到獎學金,那麼這個讀書的費用可以降下來,甚至有的好學生還可以為家裡掙錢!除了自主招生部分外,我們還有一半的名額就是用於學區的學生,畢竟我們在這裡辦學,也要考慮駐地群眾的子女。」

龔州市的經濟基礎非常好,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較高,所以在這個城市裡,二十多萬的學費,只是相當於一個家庭一年的收入,平均到九年教育里,也就不算很貴了。

但是對於收入不高的移民警察來說,那就有點高了。

呂子龍一邊聽校長介紹,一邊心裡在慶幸,幸虧自己住的公寓房還在學區的範圍內,否則自己哪裡拿得出這筆錢來供孩子上學啊。

在參觀中,呂子龍還感受到,學校的建設非常新潮時尚,教學設施完備,學習環境幽靜,處處透露出一種貴族的氣息。不得不說,好的學校自然有好的道理。

龔州邊防檢查站大部分的檢查員孩子都是在單位附近的學校就讀。當初龔州邊防檢查站成立的時候,站機關就選在了機場旁邊。那時候的機場周邊幾乎都是荒地,荒無人煙。後來隨著經濟發展,城市擴大化,漸漸有了一些人氣,但基本都是附近的一些村民。慢慢地,學校、醫院、工廠也都逐步完善起來了,人口的組成以前來打工的人員為主。所以學校的建設,並沒有市中心的老城區建設的好,跟農民工子弟學校差不多。

呂子龍在工作的時候經常聽同事在議論,基本都是孩子在學校里成績不好,家長擔心的話題。所以,如果能趁著這個機會與這所學校建立共建關係,把同事們的孩子都送到這裡來讀書,那該是多麼惠警的一項好事啊!

當然,這只是陸中游和呂子龍的一廂情願,要解決站里上百個孩子的讀書問題,那學校也做不了主的。

參觀結束,雙方返回辦公室商談校外輔導員的聘請事宜。

校長提出來,呂子龍每個學期能否安排一到兩次來學校給學生們上法制課或者安全教育課,每月能夠安排一次來學校教學生必要的防身技能。對於這兩個要求,呂子龍當場就答應下來。

呂子龍提出的意見是,考慮到自己工作上可能會與到學校授課有衝突,學校能夠考慮與龔州邊防檢查站建立共建單位,簽訂共建協議,這樣作為單位的派出民警,呂子龍過來授課就名正言順了。

對於呂子龍提出的要求,校長也當場答應了。

能與一個公安機關的單位簽訂共建協議,這是學校最大的保障。

雙方在友好的氛圍中結束了這次會談。

臨行的時候,呂子龍婉轉地提出了關於民警子女入學的問題,校長回答說道:「雖然現在政策收的很緊,但是我們民辦學校的最大特點就是,部分招生是可以自主招錄的,這也就為你們提供方便留了很大的口子。對於你們單位民警的實際困難,我會專程在學校的董事會上提出,不保證能全部落實,至少一部分是沒問題的。畢竟我這個當校長的,手裡還是有一定的權力的。」

幾天後,在呂子龍的協調下,學校與龔州邊防檢查站簽訂了共建協議,陸中游出席會議簽字。會議上,校長轉達了學校董事會對惠警政策落實的回覆:作為共建單位,學校同意接收龔州邊防檢查站民警職工子女入學或轉學,但應在入學或轉學時參加學校組織的自主招生考試,成績相比較其他學生降低一個檔次錄取;鑒於龔州邊防檢查站民警職工子女數量較多,學校分批解決,力爭在三年內分六個批次錄取完畢;以後龔州邊防檢查站民警職工有新入學的適齡子女,可先到學校教務處報備,作為學區適齡兒童優先錄取。

陸中游也代表龔州邊防檢查站對共建合作內容進行了詳細闡述:除呂子龍原來答應的條件外,龔州邊防檢查站每年派出民警到學校組織一次軍訓;每年邀請優秀老師和學生代表到站里參觀學習;在不違反工作紀律的前提下,適當協調機場管理部門為學校教職員工開通機場綠色通道;每年為學生髮放優秀的愛國主義書籍。

結果是雙方都滿意的。

呂子龍沒想到自己給女兒解決的一件小事,最終成為了解決站里民警職工家庭頭等大事的突破口。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這天,呂子龍正在崗位上執勤,突然執勤室的大門「蓬」的一聲被人從外面推開了,把正在聚精會神盯著執勤室內監控大屏的呂子龍嚇了一跳,以為是不法分子闖進來了。

下意識的,呂子龍從穿戴的警用裝備執勤服上掏出伸縮警棍就想朝闖入者打去。

「哎,隊長,別打,是我!」一把渾厚的聲音傳來。

呂子龍定睛一看,原來是隊員肖子軒。

「你這個冒失鬼,不懂得敲門麼?我平時都怎麼教你的!」呂子龍心裡有點惱火。

對於下屬,呂子龍一直都強調,作為一名堅守國門的移民官,就是中國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國形象的一張名片,做事要得體,講話要和氣,要有禮有節,這樣才能體現中國的大國形象。特別是遇到事情的時候,一定不能夠驚慌失措,要保持鎮定,冷靜頭腦,分清楚來龍去脈,理出解決的方法。甚至連走路,都要穩健而莊重。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