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駱沙帝國跟西方列強的關係遠沒有在大戰中表現出來的那麼好。

一直以來,西方列強都把東方的強國當成頭號威脅。這種畏敵如虎的心理,在西方文學作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比如惡魔都來自東方。在梁夏帝國崛起之前,西方列強眼裡的東方惡魔就是駱沙帝國。

西方列強與駱沙帝國的衝突,持續了兩百多年。

其實,駱沙帝國也是在跟西方列強的衝突當中,由一個內陸的小公國,一步步發展成世界級強國。

如果不是迢曼帝國在老皇帝,即維爾德一世的英明統帥之下,火速完成了民族統一,成為西大陸最強大的帝國;加上維爾德二世好高騖遠,脫離了老皇帝的戰略路線,妄圖篡奪親舅舅手裡的三叉戟,以布蘭王國為首的西方列強也不會把迢曼帝國當頭號威脅看待,更不要說跟駱沙帝國和解。

在根本上,其實是駱沙帝國的體量實在太大了!

即便東進戰略受阻,也就是慘敗給崛起的梁夏帝國,丟掉了耶尼塞-巴爾卡什以東全部疆土之後,駱沙帝國的國土面積還是超過西方列強之和,人口是洛克共和國的兩倍、迢曼帝國的一點五倍。

在西大陸列強面前,駱沙帝國是一個碩大無朋的巨無霸。

關鍵還有,駱沙帝國的重心在西大陸部分,一直以西方強國自居,在巨大陸的東部地區相對來說非常落後。也正是如此,在慘敗給梁夏帝國後,駱沙帝國依然是強國,對西大陸國家有巨大威脅。這也意味著,當駱沙帝國復興,再次向外擴張的時候,首當其衝的就是西大陸的國家。

去找梁夏帝國報仇雪恨?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駱沙帝國只有在橫掃了西大陸,成為超級霸權後,才有資本挑戰已是超級霸權的梁夏帝國。

其實,這也是駱沙帝國發生兵變之後,西方列強談虎色變的關鍵所在。

站在這個角度,就不難明白洛克共和國與迢曼帝國化敵為友的原因了。

身為西大陸的國家,洛克共和國與迢曼帝國對東方強鄰的威脅是深有同感,可以說刻骨銘心。

不要忘了,在第一帝國時期,洛克軍隊橫掃西大陸,擊敗了所有對手,卻倒在了駱沙帝國首都的冰天雪地之中,並且由此步入下坡路,最終在滑鐵盧被駱沙帝國與布蘭王國拉起的反洛聯盟擊敗。如果沒在駱沙帝國的首都戰敗,洛克第一帝國已經統一西大陸,說不定還擊敗了布蘭王國。

至於迢曼帝國,在實現民族獨立與民族統一之前的迢頓時期,頭號威脅就是來自東面的駱沙帝國。

相對而言,布蘭王國是離岸國家,感受反到不是那麼的強烈。

在這次大戰爆發前,洛克共和國加入同盟集團,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能夠跟駱沙帝國結盟。

其實,在淪為二流強國之後,聯合布蘭王國這樣的海權國家壓制西大陸的強國,就成了洛克共和國的基本戰略。為了保證國家的戰略安全,洛克共和國一直在避免同時跟多個陸上強國為敵。

搞明白了這些,就不難明白,紐蘭聯邦出爾反爾的後果有多麼嚴重了。

如果威爾金斯的理想變成了現實,自然是皆大歡喜,至少同盟集團成員國如此。

就算駱沙帝國已經覆滅,剩下的四巨頭也能夠組建一個環繞全球,稱霸整個世界的列強集團。

雖然這個集團未必能夠長久存在下去,畢竟內部矛盾也十分突出,但是在未來的數十年之內,該集團肯定能壓制住戰敗的梁夏帝國與迢曼帝國。接這股東風,洛克共和國必然會成為西大陸頭號霸主。

至於幾十年之後的事情,那就不是現在能考慮的了。

可惜,根本就沒有如果。

紐蘭聯邦爽約,拋棄曾經的盟友,特別是在大戰中傷亡極為慘重,幾乎被徹底打殘的洛克共和國。

正是如此,才有人宣稱,紐蘭聯邦背信棄義是同盟集團瓦解、戰後秩序崩塌與國際局勢亂套的第一號誘因。還有人認為,如果紐蘭聯邦沒有被孤立主義控制,就不會有下一場全球戰爭。

果真如此?

哪怕這種說法有點道理,那也是以偏概全。

大戰結束之後,孤立主義在紐蘭聯邦抬頭,主因並非巨大的戰爭損失,而是紐蘭聯邦沒有獲得跟付出、國力與戰勝國地位相稱的好處。往根源上講,這又是布蘭王國與洛克共和國不願意承認事實的必然結果。

什麼事實?

擁有近兩億人口的紐蘭聯邦,不但在人口上超越了所有老牌帝國,而且是全球第二,西方第一的工業強國,國力已經超過了布蘭王國與洛克共和國,具備了統領西方列強的實力與資格。

把各方面因素考慮進去,紐蘭聯邦的綜合實力超過了其他西方列強的總和!

如果由實力說了算,戰後的世界秩序就該由紐蘭聯邦說了算。

布蘭王國與洛克共和國顯然不會答應。

前者還好一點,畢竟跟紐蘭聯邦一脈相承。

對洛克共和國來說,聽從紐蘭聯邦的指揮,而且由紐蘭聯邦來分蛋糕,那顯然是無法接受的事情。

當時,這種觀點在洛克共和國被當成叛國。

別說拿來進行討論,哪怕只是這樣的念頭,也會遭到譴責與聲討。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塞巴和會期間,洛克共和國有十幾名政府高官因為主張做出必要的讓步而下課。

不要忘了,在這場大戰當中,洛克共和國犧牲了數百萬將士,還有近千萬軍民傷殘。

付出了如此巨大的傷亡,最後卻是替別國做嫁衣裳,有誰能接受?

可見,就是洛克共和國不肯妥協,逼迫威爾金斯在和會上做出巨大的讓步,紐蘭聯邦國會才不肯批准總統帶回來的和約,紐蘭聯邦也因此爽約,而且沒加入由威爾金斯發起的國際聯盟。

從這個角度看,說洛克共和國是自作自受也沒有錯。

不管怎樣,在紐蘭聯邦退回了孤大陸,重新築起孤立主義的圍牆之後,擺在西方列強面前的選擇就只剩下兩個。一是儘快適應與接受新的勢力格局,承認紐蘭聯邦為梁夏帝國之後新的超級霸權。二是調整本國的安全戰略,跟曾經死敵和解,通過抱團取暖抵抗來自超級霸權的威脅。

其實,這也正是戰後國際局勢的兩個突出特點。

只是,不同的列強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布蘭王國與狹夷皇國選的是前者。洛克共和國,以及在大戰的廢墟上重建的迢曼帝國選的是後者。

戰後風雲,也由此開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