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還有三天,所以白止戰與趙禹沒有急著趕過去。

在劉長勛安排的警衛人員陪同下,兩人先去了吳港,還在經過神湖的時候,視察了工業區的重建情況。考察了吳港之後,兩人順帶去了附近的工業城市,期間找機會品嘗了狹夷皇國的特色美食。

沒錯,就是大名鼎鼎的神湖牛肉。

白止戰後來才知道,在接受帝國皇室冊封之後,狹皇派皇太子去帝國朝覲,進貢的就是神戶肉牛。

不過全是公牛。

只是,帝國軍隊占領神湖的時候,就悄悄弄到一批母牛,還偷偷運了回去,並且在國內建起繁殖基地。

這事是由陸軍負責,原本跟海軍沒啥關係。

因為是通過海軍的船隻運送,所以才走漏風聲,讓海軍知道了這件事。只是在當時,沒引起海軍高層重視。

海軍的伙食本來就很好,大概平時就吃得很好,海軍官兵一向不是很在乎口腹之慾。

這神湖牛肉確實是一大美味,白止戰吃過後是讚不絕口。

受趙禹的慫恿,他在回到帝國後,還專門找劉長勛說了此事,後來去找到李清,從禁衛軍管理的繁殖中心搞了幾頭種牛出來,弄到一名退役海軍軍官開辦的牧場,此後帝國海軍有了自己的專供神湖牛肉。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在12月13日,兩人才到達長泣。

長泣港早已經恢復正常運作,甚至修好了幾條深水碼頭,能讓包括航母在內的大型戰艦停靠。

此外,長泣港還是帝國海軍第二艦隊與第四艦隊的公用港口。

雖然才幾個月,但是按照海軍的安排,輪休戰艦都可以選擇到長泣港休整,官兵可以在休整期間上岸活動。

關鍵就是上岸活動。

除了各種周到服務之外,吸引帝國海軍官兵的,還有低廉的物價。

當然,主要是戰勝者才能享受到特殊待遇。

要往根本上說,就是司法赦免權。

雖然有相當於憲兵的禁衛軍負責維持秩序,但是在整個大戰期間,帝國軍隊都在狹夷皇國的司法管轄之外。

哪怕軍人犯法,也是按帝國軍法處置。

為了服務於成千上萬來自休整的帝國軍人,圍繞長泣港,如同雨後春筍般冒出了上百家旅館。

要說,也就是靠著帝國軍人,長泣的狹夷人最先走出戰爭的陰影。

當然,白止戰與趙禹都是有家室的人,沒去享受狹夷的特色服務。

到了長泣港後,兩人就搭上了專門為他們準備的巡邏機,當晚就回到「陪京」號上。

在白止戰到來之前,李銘博等艦隊司令部的官兵才知道,他們將參與轟炸「狹夷」號的實彈測試。

最興奮的要數申普與朱華聖。

雖然「狹夷」號還沒有建成,但是就算是75%的完成度,它也是迄今為止,全球噸位最大的戰艦!

同樣是最龐大的戰列艦。

早在大戰爆發之前,帝國海軍就盯上了這艘戰列艦,而且根據有限的情報,進行了針對訓練。

對帝國海軍的艦載機飛行員來說,最大夢想就是擊沉「狹夷」號。

不說別的,帝國海軍在戰前生產的航空魚雷其戰雷頭裝藥量,就是根據「狹夷」號的防魚雷隔艙的厚度進行設計的,必須保證擊穿防魚雷隔艙,也就是造成損壞,才考慮其他性能指標。

關鍵就是,帝國情報機構一直高估了「狹夷」號的防護能力。

當時估計的接近5萬噸的標準排水量,仍然用16英寸主炮,肯定能賦予戰列艦極為強悍的防護性能。

要說的話,如果讓帝國海軍來建造一艘5萬噸的戰列艦,肯定是非常強悍。

不要忘了,「旭海」級的設計排水量才3萬5千噸!

即便是按後條約標準設計的「南珠海」級,最初的標準排水量也被限定在42000噸,最多不超過45000噸。在大戰爆發之前,帝國海軍沒打算建造標準排水量達到50000噸的戰列艦。

在戰前的時代,50000噸戰列艦是無法想像的龐然大物。

由此導致的直接結果是,帝國海軍的航空魚雷都有著非常巨大的威力,有效射程卻短得可憐。

只有1200米!

同一時代,狹夷海軍的航空魚雷,在定深3米時的有效射程超過2000米,紐蘭海軍的航空魚雷都能達到1500米。

原因也很簡單,戰雷頭占的比重太大,就只能壓縮動力系統的質量與空間。

不過,這些都是題外話。

當天下午,進行了首輪實彈打靶測試,而且就由艦載航空兵擔綱。

也是因為艦載機掛載的炸彈與魚雷的威力最差,不會對「狹夷」號的艦體產生太嚴重的破壞。

兩艘航母各出動了2個中隊,都是1個魚雷機中隊與1個轟炸機中隊。

關鍵,測試了兩種航空魚雷與兩種口徑的航空炸彈。

至於結果,並沒有超出預料。

新式航空魚雷的戰雷頭裝藥量減少了50千克,不過採用威力更大的炸藥,因此依然有足夠的破壞力。只是對於「狹夷」號這個噸位的巨無霸,航空魚雷的至傷能力其實都非常的有限。

此外,完善的水下防禦系統,能夠有效降低魚雷造成的損傷。

至於航空炸彈,250千克級穿甲彈其實完全可以淘汰了,因為連500千克級航空穿甲彈都無法百分之百的擊穿「狹夷」號的水平裝甲。關鍵是,「狹夷」號的水平防護在同時代的戰列艦中,也只算一般。

關鍵還有,航空穿甲彈的威力同樣不夠大。

為了保證穿透能力,航空穿甲彈其實就是一根大鐵管子,500千克級炸彈的裝藥量只有幾十千克,大部分都是彈殼。

根據後來計算出的結果,使用航空炸彈與航空魚雷,即便運氣很不錯,也要命中50次以上,才有可能擊沉「狹夷」號。

要像攻擊航母那樣,靠1枚炸彈或者1條魚雷致沉或者致傷,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反過來要求發展性能更好,或者說是更大與更重的艦載機,以及搭載與運作大型艦載機所需的大型航母。

此外,攻擊效果還跟採用的戰術有關。

在完成打靶測試後,申普與朱華聖就組織飛行員進行了討論,最後還總結出了一種攻擊戰術。

準確的說,其實是一個要領。

魚雷攻擊機得集中在一個方向上發起攻擊,讓魚雷全部命中戰艦一側。

在理論上,只要大概10條航空魚雷,就能導致「狹夷」號因為一側的艙室嚴重進水而傾覆。

至於俯衝轟炸,也許用高爆彈比用穿甲彈要好,因為高爆彈能掃除戰艦上的高射炮。

當然,要是有威力更大的航空穿甲彈,那就再好不過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