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護航反潛作戰,紐蘭海軍與布蘭皇家海軍早已摸清門道。

關鍵,其實是護航航母。

在以護航航母為核心主力的反潛作戰當中,追求的不是擊沉潛艇,是驅離潛艇,讓潛艇無法靠近船隊。

這裡,主要依靠艦載巡邏機。

通常,護航航母會在白天把反潛的搜尋範圍擴大到300千米以上,在航線前方的巡邏範圍甚至會達到500千米,儘量加大巡邏的密度,重點搜尋航線前方左右60度海域,讓附近的潛艇不敢在白天冒險靠近。

到了夜間,哪怕潛艇以浮航狀態全速追趕,也未必能夠追上運輸船隊。

不要忘了,潛艇的速度本來就不太快,很難在夜間縮短與船隊的距離。

何況,潛艇艇長在決定發起攻擊之前,肯定得考慮攻擊得手後該如何撤離,一般會把攻擊時間設定在凌晨前後,留6個小時,至少4個小時的撤退時間,確保在天亮之前離開交戰海域。

沒法追上船隊,自然沒辦法發起襲擊。

正是如此,護航航母一直就是護航反潛的中流砥柱。

通常情況,每支運輸船隊裡面有2到4艘護航航母。具體的數量,主要由船隊的規模來決定。運輸船隻在30艘以下的時候,一般只需要2艘護航航母,而超過50艘,至少得安排4艘。

不是說船隻多,需要掩護的範圍就大,而是船隊的規模越大,越容易遭到潛艇伏擊,也就得加強反潛搜索力度。

在上半年,護航航母大批量服役,已經有效遏制了迢曼潛艇。

特別是在第二季度,船隊遇襲機率降低了60%,損失減少了7成,而且擊沉了20多艘迢曼潛艇。

可惜好景不長。

不是說迢曼潛艇變得更厲害,或者是找到了對付護航航母的戰術,而是紐蘭海軍把大批護航航母派去了西南東望洋。

要說的話,這跟西南梵炎洋海戰有關。

當時,包括洛福斯在內,紐蘭高層對布蘭王國極度失望,即便沒有撕破臉,也不再把布蘭王國當成必不可少的盟友。

要說的話,在海戰結束那陣,紐蘭當局其實放棄了布蘭王國,覺得有沒有這個盟友都差不多。

在這個背景下,紐蘭海軍加大了在西南東望洋方向上的投入。

按當時的情況,只要能誘使或者逼迫梁夏帝國進軍西南東望洋與攻打奧洲,哪怕是布蘭王國已經戰敗投降,紐蘭聯邦也能堅持住,至少能夠在戰局穩定之後,通過持續的消耗戰逼迫協約集團坐下來談判。

要說的話,這也是在西南梵炎洋海戰之後,所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了。

為此,原先在北梵炎洋上執行護航任務的護航航母,有三分之二被派往西南東望洋。

這些護航航母,不但負責掩護前往奧洲的運輸船隊,還充當飛機運輸艦船,向西南東望洋的島嶼基地運送作戰飛機。

正是依靠這些護航航母,紐蘭海軍才能夠迅速增強西南東望洋的防禦部署。

當然,也跟梁夏海軍的破交作戰有關。

前面已經提到,梁夏海軍的潛艇部隊已經發展起來,而且主要就在西南東望洋執行破交任務。

迄今為止,有上百艘梁夏潛艇在西南東望洋方向上活動。

當然,處於戰備巡邏狀態的最多也就只有三分之一,也許僅四分之一,實際部署的潛艇在30艘左右。

即便如此,也是不可低估的威脅。

雖然得益於航線附近的島嶼基地,以及部署在島嶼基地的遠程巡邏機,加上以快速運輸船隻為主,所以西南東望洋的損失還不算太大,但是數量眾多的梁夏潛艇,依然給反潛護航產生了巨大的壓力。

當然,紐蘭海軍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大反潛投入。

在東北東望洋,以及望夕運河的西邊,同樣有潛艇威脅,需要安排戰艦為船隊提供護航掩護。

其中,從紐蘭本土西海岸到珍寶港的航線附近,隨時有幾艘梁夏潛艇。

雖然這些潛艇主要是健忘過往的艦船,但是在遇到落單的運輸船隻時,也絕對不會心慈手軟。

別說船隻,連艦艇都會慘遭毒手。

就上個月,1艘在中轉島作戰受損的輕巡洋艦,在返回本土西海岸的途中,遭梁夏潛艇偷襲,並且被魚雷擊沉。

在梁夏海軍攻打中轉島之後,在東北東望洋上活動的梁夏潛艇明顯增加了不少。

顯然,就算依靠部署在航線兩端,即本土西海岸與霍瓦依群島的遠程巡邏機能夠為船隊提供一些掩護,也不等於說可以不派戰艦護航,畢竟巡邏機很難在夜間對付悄悄逼近船隊的潛艇。

關鍵就是,在東北東望洋上,還要面對破交巡洋艦。

即便在加大投入後,損失都沒有減少。

在過去半年裡,紐蘭聯邦在東望洋損失了近500艘貨輪,其中大部分是在大戰爆發後大批量建造的萬噸輪。

雖然按單位損失量計算,比夕落洋那邊少得多,但是東望洋上的航線更長,損失的絕對值超過了北夕落洋。

紐蘭海軍把重點轉向東望洋,並不完全是意氣用事,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用尼茲的話說,如果不加大在東望洋上的投入,恐怕在年中,紐蘭海軍已經喪失了對西南東望洋的控制權。

如果沒有及時送到的武器裝備與作戰物資,特別是工程物資,肯定無法在中轉島上修建那麼多的防禦工事,也就無法頂住梁夏軍隊的進攻。中轉島失守之後,珍寶港遭到攻擊也就是必然的事情。

在以東望洋為重的前提之下,無論如何都無法減少在東望洋上的反潛投入。

也就談不上加強在北夕落洋上的反潛兵力。

此外還有,布蘭皇家海軍的表現著實讓人大掉眼鏡。

同樣在西南梵炎洋海戰之後,布蘭皇家海軍本土艦隊的活動強度大為降低,對北海的封鎖與控制成了擺設。

不然的話,那些偽裝成他國船隻的迢曼潛艇支援艦,也不可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大搖大擺的進入北夕落洋。

布蘭皇家海軍給出的理由是,沒辦法為出海活動的艦艇提供空中掩護。

雖然是個理由,但是非常的牽強。

至少在靠近布蘭本土的海域,能夠讓岸基航空兵為艦隊提供掩護,也就能夠封鎖幾條主要的水道。

在某種意義上,迢曼潛艇在北夕落洋大開殺戒,布蘭皇家海軍得承擔主要責任。

要說的話,這跟同盟幾天內部的利益衝突有關。

由此導致的直接結果是,綽號「自由輪」與「勝利輪」的兩種萬噸運輸船的建造工作就必須加快。

通過擴大建造量來抵消航運損失!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