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的防空作戰反映了一個非常嚴重,而且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

嚴重欠缺對空探測手段,即便是最先進的雷達,都無法保證在任何時候都能夠及時發現來襲敵機。

增加防空戰艦,讓大型戰艦全都配備雷達,不過是權宜之計。

道理也很簡單,靠前部署的防空戰艦極易遭到攻擊,而在喪失戰鬥力之後,所在方向的防空網必然會出現漏洞。

此外,戰艦搭載的雷達,對超低空飛行的敵機幾乎等於擺設。

如果在天氣晴朗的白天,甚至比不上瞭望員的眼睛。

問題不是在雷達上,而是受到地球曲率的影響。

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其實就是提高雷達的安裝高度。

正是如此,帝國海軍才格外重視快速戰列艦等大型戰艦,因為只有大型戰艦才能夠配備足夠高的桅杆,也才能夠把雷達安裝在更高的地方,提高對超低空目標的探測距離,增強防空作戰的效率。

可惜的是,再是龐大的戰艦,也不可能無限制增加桅杆高度。

在實戰中,哪怕在較為理想的條件下,快速戰列艦也只能提供大約10分鐘的防空預警時間。

其實,「10分鐘」是現今防空戰術的先決條件。

帝國海軍的所有防空戰術都是圍繞著「10分鐘」展開,在這點時間之內,不但要發現敵機,還要組織戰鬥機攔截敵機。

簡單的說,就是要讓防空戰鬥機前出,集中部署在敵機來襲的方向上,確保在發現敵機之後能夠立即前往攔截。

顯然,在高強度的海空作戰當中,這個戰術根本行不通。

一艘大型航母在通常情況下,最多搭載40架左右的戰鬥機,能夠用於艦隊防空作戰的一般不會超過30架,一次出動的數量肯定在20架左右,因此最多能在3個方向上執行防空攔截任務。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戰鬥機不夠用。

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其實就是增加航母的數量,把2艘,甚至3艘航母編組成一支特混艦隊。

不過,這並非最有效的辦法。

如果雙方都在把更多的航母編在一起,那麼增加再多的航母,也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戰鬥機不夠用的問題。

相反,編在一起的戰艦太多,必然會讓指揮變成災難。

按照帝國海軍摸索出的經驗,在1支特混艦隊裡面編入3艘航母,就是極限了,再增加就會因為指揮協調苦難,降低艦隊的作戰效率。如果在戰鬥當中出了問題,那麼後果將難以設想。

提高防空作戰效率,最好的辦法,其實是加強探測手段,力爭在儘可能遠的距離上發現來襲敵機,提供更多的防空預警時間,從而讓防空戰鬥機能靠後布置,在發現了敵機之後再前出攔截。

顯然,這就要求把雷達部署到更高的地方。

帝國海軍的技術專家早就想到了,如果能讓雷達飛上天,用飛機搭載雷達,就能完美的解決這個難題。

當然,雷達早就裝上了飛機。

陸軍航空兵早已裝備夜間戰鬥機,而夜間戰鬥機的標誌就是小型搜索雷達,也才能在夜間發現與跟蹤敵機。

海軍航空兵也採購了一批夜間戰鬥機,裝備岸基航空兵,用來守衛軍港等要地。

可問題是,夜間戰鬥機配備的是小型雷達,不但探測距離近,可靠性也不夠高,持續工作時間非常短。

用於火控,問題還不大,反正開機時間也就幾分鐘。

要用來進行長時間的探測與搜索,那就肯定不行了。

簡單的說,就是能長時間工作的,具有足夠的探測距離,而且非常可靠的雷達,還沒有小到能由飛機搭載。

至於戰術級別的艦載機,那就更不可能了。

不要忘了,所有的夜間戰鬥機都是雙發遠程戰鬥機,重量是一般艦載戰鬥機的兩倍,跟中型轟炸機差不多。

其實,最初的幾種夜間戰鬥機都是用性能優越的雙發中型轟炸機改造而來。

這下,問題又回到了雷達上。

早在大戰爆發之前,帝國海軍增加了在雷達等電子設備上的投資,以委託方式,讓國內的幾家電子廠商與研究單位開發小型搜索雷達,並且與艦載機製造商合作,探索把雷達裝上艦載機的方法。

就白止戰所知,基於「霹靂」研製的「雷達機」已經完成了首飛,只是行能非常差。

選擇「霹靂」沒什麼奇怪的,這是噸位與尺寸最大的艦載機,拆除不必要的設備後,有大約1噸的重量來搭載雷達。

關鍵,「霹靂」的座艙足夠的大,在拆掉了後方的自衛機槍之後,甚至能安排第四名機組成員的位置。

這樣一來,就能夠在飛行員與導航員之外,搭載雷達操作員與通信指揮官。

此外,「霹靂」的機腹有用來掛在魚雷的彈倉,能用來安置雷達。

可惜的是,雷達的小型化依然不夠好,也可以說小型雷達的性能太差,還存在很多暫時沒辦法解決的問題。

最典型的,就是如何讓機載雷達實現360度全空域搜索。

在進行了測試之後,海軍沒有訂購這種雷達機,不過依然向廠商提供資金,讓廠商與製造商繼續探索。

總而言之,白天的戰鬥再次證明,獲得能有效探測超低空敵機的手段,已經成為艦隊防空作戰的當務之急。

在技術靠不住的情況下,也就只能使用笨辦法。

正是如此,第十一特混艦隊有2艘快速戰列艦,4艘遠洋巡洋艦,4艘重巡洋艦與4艘輕巡洋艦。

足足有14艘防空戰艦!

此外,在8艘驅逐艦當中,擔任分隊領艦的2艘也配備了雷達。

算上2艘大型航母,第十一特混艦隊裡面,有18艘戰艦配備了雷達。

毫無疑問,這絕對是當前最為奢華的陣容。

不說別的,只是採購18部對空搜索雷達,就足夠建造幾艘巡洋艦了。

第十二特混艦隊的情況也差不多,只是沒有讓驅逐艦分隊的領艦配備雷達,陣容依然十分的奢華。

用周涌濤的話來說,也只有帝國海軍,能夠為這麼多的戰艦配備雷達。

當然,這得益於大規模生產。

通過量產,也就是擴大產量,帝國海軍已經把雷達的採購價格降低了三分之二,也才能夠普遍裝備於各種戰艦。

此外就是,以捆綁採購,同時訂購語音電台等設備,讓電子廠商降低生產成本。

其實,帝國海軍早已決定要全面普及雷達。

按照新的規劃,從明年開始,對空與對海搜索雷達將成為包括大型驅逐艦在內,所有遠洋戰艦的標準配備。

到時,防空難題或許會有所緩解。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