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黃島等著白止戰他們的,或者說前來迎接華萊士的,除了薛遠征安排的幾名戰時內閣的高官之外,還有李雲翔。

不過,白止戰的回國旅程才走了一半。

送走華萊士與斯普之後,準確的說是在完成了交接,也就是在協助帝國海軍派來的上萬名禁衛官兵登上第5艦隊的各艘戰艦之後,艦隊就再次起航,而這一次的目的地是火山群島北面的東都灣。

選擇狹夷皇國,而不是帝國本土,主要是因為需要安置第5艦隊的大約3萬名紐蘭海軍官兵。

在第5艦隊投降前,帝國海軍在戰鬥中俘獲的紐蘭海軍官兵還不到3萬人!

此外,之前從來沒有一次安頓過這麼多的戰俘。

再說,紐蘭聯邦還沒戰敗呢。

考慮到可能發生的意外,帝國高層才決定在東都灣右岸,伊豆半島的最南面建一座大型營地,專門用來安頓與看管第5艦隊官兵。如果有需要,比如大戰並沒有立即結束,將在此集中關押紐蘭戰俘。

此外,第5艦隊的戰艦也將暫時停泊在東都灣裡面。

按照海軍司令部的安排,在帝國海軍正式接手之前,準確說是在上面對紐蘭聯邦投降的事情做出安排之前,這些戰艦依然由第5艦隊官兵維護,只是把登艦人員控制在標準載員數量的十分之一以內。

當然,肯定要拆除或者以其他的方式,解除戰艦的武裝,以及使戰艦失去航行能力。

等到帝國高層做出決定之後,再處理這些戰艦。

相對來說,海域開闊的東都灣是安置幾十艘大型戰艦的理想場地。

其實,帝國海軍一直把繳獲的戰艦放在東都灣,只是大部分戰艦沒有人員看管,最多安排一些狹夷海軍的人員負責日常維護。

正是如此,東都灣裡面有大大小小數百艘艦船。

其中,大部分都是在舊狹夷皇國戰敗投降之前,帝國海軍的破交巡洋艦在北東望洋航線上俘獲的貨輪。

此外,還有上百艘舊狹夷海軍的小型艦艇。

因為大多是排水量不足250噸的小艇,戰鬥力幾乎為零,所以沒獲得帝國海軍重視,更別說是廢物利用了。

在帝國海軍官兵的嘴裡,東都灣又被稱為「艦船墓地」。

其實,這也造就了一項產業。

在大戰結束後,就是依靠超過2000艘的破舊艦船,東都灣湧現出了大大小小數十家以拆船為主業的船廠,還發展出了一整套完善的產業鏈條,比如專門以回收廢舊鋼鐵為主的鋼鐵廠。

此外,回收的廢舊鋼鐵,成為了狹夷皇國在戰後重新起飛的關鍵物資。

從拆船業起步,狹夷皇國只用了30多年,就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造船國,而且依託相關產業重新實現工業化。

如果按照噸位計算,這些廢舊艦船幾乎全都屬於紐蘭海軍與紐蘭聯邦。

正是如此,外界才認為,狹夷皇國是在紐蘭海軍的屍體上完成了戰後重建,並且再次實現工業化。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見到李雲翔的時候,白止戰也很驚訝,因為接受第5艦隊投降與李雲翔這個陸航上將扯不上關係。

其實,李雲翔不是為了第5艦隊來的。

此外,白止戰到這個時候才知道,李雲翔已經是帝國陸軍航空兵的總司令,而且薛遠征已經批准建立空軍。

不出所料,空軍司令部在年內就能夠掛牌,而李雲翔將是帝國空軍首任總司令。

關鍵還有,歸屬在空軍名下的不止是陸航的戰略航空兵,還有戰術航空兵!

簡單的說,只要是長了翅膀,能夠飛起來的全都歸空軍。

這下,李雲翔成了真正的大人物。

雖然空軍還沒成立,但是按照這個辦法搞下去,那麼最多20年之後,空軍肯定能夠與陸海兩軍平起平坐。

以這次大戰的情況,特別是戰略轟炸所產生的影響來看,空軍已經成為了跟陸海兩軍平起平坐的第三軍種。

此外,在迢曼帝國,空軍的地位還超過了海軍,跟陸軍平分秋色。

即便是在紐蘭聯邦,其陸軍航空兵也已在實質上獨立了出來,地位並不比陸軍與海軍低多少。

這也是首輔提前批准組建空軍的關鍵所在。

按之前的安排,要在大戰結束後,才考慮成立空軍,畢竟組建一個新的軍種涉及太多的利益。

打到現在,大戰離結束也不遠了。

更加重要的是,在接下來打擊紐蘭本土的戰鬥當中,除了由海軍進行戰略封鎖,主要的打擊手段就是戰略轟炸。

正是如此,才需要提高航空兵的地位,也就得及時組建空軍。

當然,成立空軍的一大好處,就是不再受陸軍司令部的制約。

雖然在陸航戰略航空兵獨立出來,成為獨立兵種後,獲得了最為關鍵的預算權,但是與預算權同樣重要的一項大權,也就是人事任免權依然在陸軍司令部的手上,而且官兵的晉升與嘉獎也由陸軍司令部掌管。

由此產生的問題是,事事都得請示陸軍司令部。

不說別的,到目前為止,李雲翔還是陸軍上將,而陸軍戰術航空兵司令在去年就晉升為大將。

即便是預算權,也受到陸軍掣肘。

原因就是,由戰時內閣劃撥的軍費首先進入軍種的帳戶,再轉到各兵種戶頭下,而各兵種在拿到預算之後才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準確說是已經獲得批准的採購計劃,去購買各種各樣的武器裝備與彈藥物資,或者支付軍人的薪酬,或者是支持科研開發等等,而關鍵就是要帳戶上有錢。

問題,就出在了從軍種到兵種轉帳的這一步上。

在之前幾年裡,陸軍一直在拿轉帳做文章,比如在採購裝備與彈藥的時候漫天要價,有的時候甚至是故意找茬。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神鵰」重型轟炸機。

按李雲翔所說,如果不是受到陸軍司令部刁難,這種作戰半徑超過2500千米的重型轟炸機在去年就能夠投產。

結果就是,拖到現在都沒達到預期的量產規模。

為了此事,李雲翔已經找首輔談了十多次,可是在軍費預算方面,首輔能提供的幫助並不多。

換個角度,這也是薛遠征決定提前成立空軍的直接誘因。

同樣,這也是薛遠征把戰術航空兵一併劃入空軍的關鍵所在。

能飛的全都成了空軍的,陸軍沒有理由繼續跟空軍做對,至少無法在預算上做文章,反而少了很多的麻煩。

如果讓陸軍保留戰術航空兵,今後肯定會鬧出更多的問題來!

當然,不管怎麼樣,李雲翔總算是媳婦熬成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