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講話這些,早就安排好了,周涌濤也就是照著稿子念。

因為消息早已傳開,電視台也做了相關的報道,所以首輔的電視講話反到沒有引起多大波瀾。

對帝國的軍民來說,打仗根本不是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

按照電視台的評論,在波伊戰爭之後的十幾年,除了出兵斯里蘭卡平定軍事政變外,帝國就沒有經歷過其他值得一提的地區戰爭,反到是迢曼帝國與紐蘭共和國,直接或者間接參與了幾場戰爭。

就帝國的歷史而言,十幾年沒有打仗,反到非常的罕見!

不要忘了,梁夏帝國是在南江口海戰中誕生的,在梁駱戰爭當中發展壯大,在兩次大戰期間成為世界霸主。

上一次出現如此長久的和平,還是兩次大戰之間的「20年休戰期」。

完事之後,周涌濤就回到了書房。

他的心情非常複雜,不是因為剛剛面對攝像機念完早已準備好的講稿,而是論議兩院投票的事情。

雖然在3天前,周涌濤就已知道,肯定能獲得戰爭授權,即論議兩院的大部分議員表示會支持首輔的戰爭提議,但是讓周涌濤怎麼都沒有想到的是,在最終表決當中,竟然獲得了全票支持。

沒有一名議員投反對票!

這太不正常了!

五十年前,薛遠征在論議兩院的表決當中獲得全票支持,是因為狹夷皇國不宣而戰,偷襲了澄江軍港!

這能比嗎?

伊拉克軍隊不但沒有攻擊帝國的本土,也沒攻擊帝國的海外軍事基地,而且科威特並不是帝國的締約盟國。

此外,帝國皇室對科威特王室的安全保證並沒有被打破,包括阿巴斯三世在內的科威特王室成員都已經安全抵達利雅得。

論議的兩院上千名議員,為什麼全部支持對伊拉克發動戰爭?

顯然,這足以說明一個問題。

帝國的內部矛盾已經嚴重到,需要通過戰爭來緩解的程度了。

最嚴重的,其實就是經濟方面的問題。

在根源上,還跟周涌濤有關。

6年之前,在住進首輔官邸之後,周涌濤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授權陸戰隊在斯里蘭卡採取行動,而是發起了代號「天網」的戰略防禦系統的建設工程,開始打造所謂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

當時,此事引爆了全球輿論。

按照西方媒體評論,如果梁夏帝國率先建立起國家戰略防禦體系,並且獲得建立在該體系之上的戰略打擊能力,將擁有針對任何一個對手施行全面戰略打擊,而且不用擔心遭到反擊的絕對優勢。

簡單的說,打破了三足鼎立所形成的戰略平衡。

在理論上,不管是迢曼帝國,還是紐蘭共和國,因為缺乏對等的反擊手段,都將在下一場大戰中不敵梁夏帝國。

其實,在獲得了幾乎碾壓優勢的戰略打擊手段之後,梁夏帝國能隨心所欲、肆無忌憚的發動戰爭。

這裡面的關鍵,其實是把軍備競賽擴大到太空領域。

只是,隨後發生的事情,斯里蘭卡的軍事政變,成功的轉移了輿論注意力。

可問題是,持續30多年的軍備競賽已經由此升級。

在同一年,紐蘭聯邦就率先啟動了代號「星球大戰」的戰略計劃,針對的其實就是帝國的「天網」。

到了次年,迢曼帝國也啟動了代號「諸神黃昏」的戰略計劃。

也就是在此之後的幾年裡面,三個超級霸權先後在太空領域發力。

當然,領跑的一直都是梁夏帝國。

在過去幾年裡,帝國不但發射了數十顆「天眼」系列的軍事偵查衛星,首次掌握覆蓋全球的太空偵查能力,還正式啟動了代號「指南針」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建設工作,完成了對本土的全面覆蓋。

至於通信衛星,早就完成了布網。

當然,與之相對的,則是居高不下的軍費開支。

在周涌濤執政的這六年,帝國軍費開支增幅一直保持在15%以上,基本上是經濟增速的四倍。

去年,帝國的國防預算已經高達6400億金元,占到中央財政預算的三成!

在新曆143年,周涌濤執政之前的那一年,帝國國防預算才2300億金元,即便把通貨膨脹算上,也僅相當於新曆149年的3000億紀元。再往前的話,在第二次全球大戰的最後一年,帝國的戰爭開支還不到600億金元,相當於新曆149年的8800億金元,而且在中央預算的占比也只有三成。

如此巨大的軍費開支必然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

對此,周涌濤最為清楚。

不過,這也是關鍵所在。

啟動「天網」戰略,並不是真的要獲得基於太空的戰略打擊能力,而且在技術上根本就實現不了。

該計劃有兩個目的。

軍事上的,其實就是向太空拓展,加快推進已經開始的第三輪軍事變革的進程,增強帝國的軍事實力。

其中,又以「指南針」衛星導航系統最為重要。

空軍牽頭,海軍與陸軍參與的下一代偵查、通信、情報、指揮與打擊系統,難度最大與進度最緩慢的就是全球導航定位系統。

在軍事之外的目的,其實是逼迫紐蘭共和國與迢曼帝國跟進,在經濟上給兩個對手施加壓力。

此外,就是提高科技在軍備競賽中的分量。

這是一場經濟與科技的戰爭。

去年,紐蘭共和國的軍費開支超過了5000億紐幣,占聯邦政府財政預算40%,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更是高達8%。

迢曼帝國的國防開支也達到了8500億金馬克,占財政預算45%,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超過10%。

和平時期,這絕對是不可承受的重擔。

用周涌濤的話來說,這將是第三次全球大戰之前的最後一輪軍備競賽,因為支持不住的那個超級霸權,肯定會發動戰爭。

在根本上,這也是迢曼帝國教唆海珊政權發動戰爭的關鍵所在。

由此也就不難理解,論議兩院那些大老爺為什麼會對出兵波沙灣,解放科威特如此的積極與熱情。

這裡面還涉及到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

沒錯,就是由巨額的赤字預算帶來的通貨膨脹,也就是貨幣貶值。

帝國的財政赤字已經連續6年超過了20%,目前的負債率相當於政府歲收的240%。

為了平衡預算,在過去六年裡面,帝國一直在增發貨幣。

如果沒有掌控全球貿易結算體系,特別是主要的產油國均用金元結算,帝國金融體系早就崩潰了。

當然,發展到最後,其實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或者說產能過剩。

關鍵就在這裡!

要想消除通貨膨脹,解決過剩的產能,用掉大量囤積起來的剩餘物資,唯一選擇就是一場大規模戰爭。

要說的話,這才是根源所在。

面對該問題的,不止是帝國,還包括迢曼帝國與紐蘭共和國。

其實,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當前這種局面根本就維持不下去了,最終必然有一個超級霸權倒下!

只有犧牲一個超級霸權,才能讓全球經濟恢復正常。

這一幕是不是似曾相似?

不過,這也是周涌濤最為擔心的地方。

迢曼帝國不用多說,就算沒直接參戰,也會變著花樣支持海珊政權,並大力扶持西邊的敘利亞。

關鍵其實是紐蘭共和國。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紐蘭共和國的軍火商想趁機發一筆戰爭橫財,就有可能慫恿波伊國參戰。

秘密協議?

顯然,那不過是一張紙!

只要紐蘭當局點頭,加上紐蘭軍火商提供支持,波伊國的好戰份子會在第一時間向梁夏艦隊開火。

真走到這一步,大戰將在所難免。

可是,擔心又有什麼用?

像林世平說的,帝國當局唯一能夠決定的,就是盡最大的努力打好這一仗,把戰後第二次軍事革命帶來的巨大提升展現出來,讓對手認清跟梁夏帝國的差距,從而打消擴大戰爭規模的念頭。

羅佑賓進來的時候,其實也就過去了十多分鐘。

「開打了?」

羅佑賓點點頭,才說道:「剛收到的消息,我軍戰鬥機在科威特領空,擊落了2架入侵的伊拉克戰機。」

「我們有沒有損失?」

「沒有收到戰損的報告。」

這時,周涌濤才長出了口氣。

「施授良將軍將在當地時間上午10點過,正式公布設置禁飛區。」

「讓他去做吧,記得通知外交部。」

羅佑賓點頭答應了下來,隨後就退了出去。

設置禁飛區的事情,早就確定了,也已獲得周涌濤批准。

推遲2個小時,也沒什麼奇怪的。

當然,等施授良以聯合部隊總司令的身份發布設置禁飛區的消息之後,前線作戰行動就跟周涌濤沒關係了。

他要做的,其實是替施授良解決後顧之憂。

頭號任務,是讓眾多的盟國出兵參戰,並且儘可能說服利益相關國家,讓聯合部隊發展成貨真價實的聯合部隊。

正是如此,周涌濤才讓羅佑賓通知外交部。

…………

哈立德國王軍事城,聯軍司令部。

因為這是軍事基地,所以只有受到邀請的記者才能入內,而且有憲兵維持秩序,新聞會場可以說秩序井然。

有趣的是,記者最為關心的,並不是接下來的作戰行動,而是已經結束的戰鬥。

在大約十五分鐘前,伊拉克國防部就搶先發表聲明,宣稱在上午九點的戰鬥中,成功攔截了入侵敵機,還擊落了其中的7架。

為了「證明」這個說法,伊拉克國防部的新聞發言人拿出了幾張很模糊的照片。

不過,已經有相關專業人事指出,伊拉克國防部公布的那些照片拍攝的戰鬥機,其實是梁夏帝國出口給沙烏地的「戰-7」戰鬥機,而這種戰鬥機早已經退居二線,並沒有部署到波沙灣地區。

其實,「戰-7」本身就是「出口」戰鬥機。

只是為了打開國際市場,或者說為了進行廣告宣傳,梁夏空軍才少量採購裝備,從來沒有將其當成主力戰鬥機使用。還在梁夏空軍服役的「戰-7」幾乎都在二線部隊,還主要用於日常訓練。

關鍵還有,按照十分可靠的內幕消息。

上午出動的梁夏戰鬥機,總共就只有6架。

那麼,伊拉克空軍去哪擊落第7架呢?

同樣是來自可靠渠道的消息,在上午的戰鬥中,梁夏戰鬥機在科威特上空擊落2架伊拉克戰鬥機,而且很可能是MG-29。

這不止是傳聞,在科威特的記者拍下了戰鬥機被擊落的畫面。

果真如此,伊拉克空軍就虧大了!

MG-29是伊拉克空軍擁有的最先進的戰鬥機,也是在國際市場上能夠買到的少數幾種第三代戰鬥機中的一種。

在此之前,駱沙民主共和國一直吹噓,宣稱MG-29是當今最先進戰鬥機。

至於梁夏空軍出動的戰鬥機,很有可能是「戰-11B」。

雖然「戰-10」才是跟MG-29同級別的中型戰鬥機,但是西陸集團的新聞媒體,一直都拿「戰-11」跟MG-29對比。

等待新聞發布會的時候,已經有記者根據這些道聽途說的消息擬好新聞稿,就等最終證實了。

如果能夠在第一時間報道相關的消息,那絕對能夠提高報紙銷量,或者提高電視台的收視率。

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這場戰爭。

結果就是,當施授良來到會場的時候,還有很多記者在埋頭趕稿,根本沒注意到新聞發布會即將開始。

直到主持人用力的拍了拍麥克風,弄出很大的響動。

…………

軍事城的另外一端,空軍基地的跑道旁邊。

從戰鬥機上下來後,李天凌並沒有解開飛行服,只是把頭盔給了地勤人員,然後找到地勤組長叮囑了一番。

返航途中,2號發動機油料指示燈亮了幾秒鐘。

有可能是接觸不良,不過也可能存在故障隱患,因此李天凌告訴地勤組長,要專門檢查供油線路。

戰鬥已經打響,除非巴格達當局吞下失敗苦果,不然肯定會大舉出動,對梁夏空軍發起挑戰。

為此,2個中隊的16架戰鬥機都得出動。

準確說是4個中隊,李天凌所在聯隊負責東部地區,另外一個「遠征混戰聯隊」負責邊境線西段,而第三個聯隊充當預備隊。

為此,也就只有大概30分鐘的準備時間。

如果不是發動機故障指示燈亮起,李天凌也不會架機返回軍事城。

在軍事城北面,2架大型加油機正在為另外幾架戰鬥機補充燃油。

當然,借返航檢修,還能補充用掉的飛彈。

李天凌也就只是去廁所方便,面的等下尿在褲襠里。

地勤已經做了檢查,沒發現問題,2號發動機供油系統正常工作,而且油壓與液壓都在正常範圍之內。

李天凌也沒再耽擱,在戰機加滿油與掛上飛彈之後,就再次坐進了駕駛艙。

等他駕機升空,已經是當地時間上午10點過一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