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後一架直升機降落之後,廉明陽才把軍車開了過去。

這是最後返航的4架「直-10A」,其他的都已返回,飛行員去了簡報中心,正在為夜間的行動做準備。

對那些老資格的飛行員來說,掌握駕馭「直-10A」的方式方法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雖然跟「直-7」相比,「直-10A」先進得多,不但採用數字電傳控制系統,就連控制介面都大不相同,比如用3個液晶顯示屏取代了大大小小數十個儀錶盤,用按鍵開關取代了傳統的撥動開關,但是基本的駕駛方式沒有發生太太阿達改變,而且在熟悉之後,操控難度反到降低了不少。

其實,這些「老鳥」並不是沒有接觸過「直-10A」。

在來西北戰區之前,他們已經在「直-10A」的模擬器上飛行了數小時,少數高級軍官還到「直-10A」上面飛過。

要說的話,問題出在武器操作員身上。

飛了一個下午,反映出的最嚴重問題,其實是武器操作員沒辦法熟練操作「直-10A」的火控系統。

這也是兩代武裝直升機最突出的差別。

雖然在最新的改進型上,也就是「直-7W」已經採用了新式火控系統,其功能與性能跟「直-10A」的相差不大,但是「直-7W」的產量並不大,而且嚴格說,「直-7W」是一種全新的武裝直升機。

跟之前的型號相比,「直-7W」的通用率不到40%。

不說別的,只是雙發動機與四葉旋翼,就足以把「直-7W」歸入新機行列。採用舊機型編號,無非是為了更順利的拿到預算,避免在項目審批階段遭到論議兩院那些大老爺的故意刁難。

此外,「直-7W」只提供給少數精銳部隊,陸航大部分空中突擊部隊裝備的依然是老舊型號。

前後飛了三趟,有一些提高,不過不是很明顯。

現在,沒有時間繼續訓練了。

在廉明陽帶著最後8名飛行員趕到的時候,其他飛行員已經吃了晚飯,正在商量晚上的作戰行動。

其實,每人都只有一份盒飯。

雖然阿特勞在後方,離前線還有幾百千米,但是駐軍官兵增加了幾倍,餐廳根本安排不過來。

這個時候,只要能吃飽,沒人在乎在什麼地方吃飯。

作戰任務早就擬定好了。

按照由戰區司令部,準確說是空軍提供的消息,敵人的先頭部隊在下午就已推進到阿赫圖賓斯克南邊。

至於進駐當地的東駱沙軍隊,沒有進行像樣的抵抗。

不是說東駱沙軍隊缺乏戰鬥意志,而是敵人的推進速度太快,東駱沙軍隊根本沒來得及完成防禦部署。

所幸的是,東駱沙陸軍的預備隊,已經在阿赫圖賓斯克南面約150千米處設置了第二道防線。

按照戰區司令部下達的命令,帝國陸軍航空兵參與今晚的反擊戰,把敵人的裝甲部隊擋在這條防線的北面。

準確的說,協助東駱沙軍隊守住這條防線。

為此,出動的不止陸航。

就在下午,帝國陸軍的先頭部隊趕到了阿斯特拉罕。

其實,也就是第4機步師下屬裝甲旅的一個營。

西北戰區共有3支王牌部隊,第1步兵師、第4機步師與第7裝甲師,而第4機步師是快速反應部隊。

在第7裝甲師被派往波沙灣之後,第4機步師就成為西北戰區的頭號王牌。

說成是頂樑柱,其實更準確一些。

只是,第4機步師的部署地點更靠後,在阿克托別。

這跟第4機步師的性質,以及帝國在西北方向上的防禦戰略有關。

按帝國陸軍的基本防禦戰略,由第7裝甲師頂在最前面,即部署在第一道防線與第二道防線之間。在戰爭爆發之後,第7裝甲師將協助東駱沙軍隊,通過戰術反擊遏制敵人的進攻勢頭。

這麼部署,不止因為第7裝甲師特別能打,還因為裝甲部隊缺乏戰略機動能力。

任何一支擁有數百輛主戰坦克與步兵戰車,各種戰鬥車輛有數千台的部隊,戰略機動能力都不可能好到哪裡去。

這類部隊,擁有的是強大的戰術突擊能力。

即便承擔防禦任務,也得部署在防線後方,確保能夠在開戰之後立即投入戰鬥。

因為防線正面太寬,所以第7裝甲師一直都是分散部署,除了守衛阿斯特拉罕,還在薩馬拉與羅斯托夫各部署了一個旅。

可惜的是,第7裝甲師已經被派往波沙灣。

雖然帝國陸軍根據實際情況,在東方集團內部做了調整,由東駱沙陸軍3個預備師填補調走第7裝甲師產生的漏洞,帝國陸軍提供相應的後勤保障,但是3個預備步兵師肯定比不上第7裝甲師。

這就是東方集團在第一道防線潰敗的根源。

敢於這麼部署,也跟第4機步師有關。

在帝國陸軍擬定的防禦戰略當中,第4機步師的頭號任務就是在戰爭爆發之後,前出支援第7裝甲師。

準確的說,其實是堵住防線上的漏洞,爭取在第二道防線頂住敵人的進攻。

從戰術的角度來說,第4步兵師扮演的救火隊員的角色。

當然,如果第7裝甲師與第4機步師沒有頂住,那就輪到部署在第二道與第三道防線之間的第1步兵師了。

正是如此,第4機步師是帝國陸軍率先按照快反部隊標準進行改編的師級部隊之一。

不過,第4機步師的「快反」化並不是很徹底。

其實,第4機步師也是帝國陸軍進行軍事改革,在選定的5支快速反應部隊中,最後才開始裝備替換。

至今,第4機步師的改編工作都沒有完成。

現在,第4步兵師下面有4個旅,只有2個機步旅完成整編,用戰略機動性能更好的輪式裝甲車輛取代了履帶步兵戰車。還有1個機步旅在整編中,只有2個營完成換裝,而唯一的裝甲旅一直沒有整編。

該旅總共有3個裝甲營與3個機步營,主戰裝備是186輛ZT-99B型主戰坦克與214輛BZ-98A型步兵戰車。

關鍵就是,在第7裝甲師去了波沙灣之後,該旅的先頭部隊就轉移到了阿特勞。

現在,頂上去的就是該部隊,第04101裝甲營。

該營,總共有36輛ZT-99B主戰坦克,14輛BZ-98A輛步兵戰車,還有上百台其他的作戰與保障車輛。

按照部署,該營在阿斯特拉罕補充燃油後就會開赴前線,並連夜北上,參與夜間的反擊行動。

關鍵就在這裡。

雖然在戰區司令部發放的任務書裡面,並沒有強調必須擊敗敵人,只是提到通過反擊行動挫敗敵人的進攻銳氣,但是以當前局面,如果不能在反擊行動當中挫敗敵人,就無法達到作戰目的。

要往根本上說,就是必須守住阿斯特拉罕。

以當前的局面,阿斯特拉罕將是第一個決戰場。

正是如此,才需要不惜代價的守住阿斯特拉罕。

跟中隊長與小隊長明確作戰任務之後,廉明陽才去找鄭直爽。

雖然任務已經下達,但是按不成文的規矩,必須在前線指揮官下達命令後,作戰行動才正式開始。

在鄭直爽這裡,廉明陽收到了最新的消息。

布蘭王國已正式向帝國宣戰,出兵攻占了斯卡帕灣,帝國海軍留守部隊在摧毀港口基礎設施之後,已成功撤離。

到此,西陸集團主要成員國,均已向帝國宣戰。

戰區司令部還發來一道命令,務必守住阿斯特拉罕,至少得堅持到9月20日,為後方調整部署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在廉明陽看電令的時候,鄭直爽去關上了房門。

「下午的時候,空軍出動了十多架偵察機,僅5架返航,其他的全在敵方控制區上空被擊落。」鄭直爽在走回來的時候說道:「按戰區司令部發來的消息,我們還損失了十多顆偵查衛星。」

廉明陽愣了下,抬頭朝鄭直爽看過去。

雖然覺得完成震驚,但是廉明陽心裡有數,至少鄭直爽不會在如此關鍵的問題上跟他開玩笑。

也沒有必要開玩笑。

戰爭全面爆發之後,交戰雙方都會立即打掉對方的偵察衛星,削弱對方戰略與戰役層面上的偵查能力。

「我們也已經展開行動,空軍與軍情局都做了保證,會在天黑前,讓西陸集團所有偵查衛星邊成瞎子。」

「這肯定不夠。」

鄭直爽癟了下嘴巴,說道:「北孤集團還沒有參戰,我們沒理由發起攻擊,僅就今晚的反擊行動,已經足夠了。」

廉明陽點點頭,沒多說什麼。

他開始那麼說,也就是北孤集團會把掌握的情報提供給西陸集團。

只是,任何情報在轉幾道手之後,也就沒時效性可言了。

「根據可靠的消息,西駱沙前鋒部隊是2個裝甲旅,而且迢曼陸軍的一個裝甲旅在昨天就渡過了伏爾加河。」

「在昨天什麼時候?」

「凌晨。」

「為什麼耽擱了這麼久?」廉明陽騰的一下就站了起來,而且顯得很憤怒。

不能怪他,如此重要的消息,竟然晚了將近40個小時,要是換成其他人,恐怕已經破口大罵了。

一天時間,足夠讓迢曼裝甲部隊追上西駱沙的前鋒部隊。

這意味著,沖在前面的,有可能是足足3個裝甲旅!

鑒於西駱沙軍隊的表現,西陸集團或許已經做出了調整,由迢曼陸軍裝甲部隊充當突擊尖刀。

最關鍵的一點:西駱沙的突擊部隊已經挺進了大約200千米,期間還遭受了較為慘重的損失。在通過阿赫圖賓斯克之後,西駱沙的突擊部隊很有可能已經是強弩之末,因此在這個時候讓迢曼陸軍的裝甲旅頂上來,並繼續發起突擊,才能夠保住進攻勢頭,也才有望順利攻占阿斯特拉罕。

如果只是迢曼陸軍的一個裝甲旅,問題還不大。

關鍵就是,西駱沙陸軍很有可能已經獲得補給,跟在迢曼裝甲旅後面,繼續沿伏爾加河向南推進。

這樣一來,需要同時面對3個裝甲旅!

「空中方面呢?」廉明陽控制住情緒,畢竟在這個時候,跟直接上級發火,並不能解決問題。

「這也是我要提醒你的。」

聽鄭直爽這麼一說,廉明陽立即鎖緊眉頭。

「雖然暫時沒有可靠的情報,但是有理由相信,迢曼陸航的第3低空突擊旅已經到達伏爾加格勒,而且同樣是昨天凌晨。」

「你……」

這次,廉明陽直接跳了起來,而且伸手指著鄭直爽。

「我也是剛收到的消息。」在廉明陽坐下之後,鄭直爽接著說道:「開戰後,空軍損失了幾十架戰術偵察機,我們的偵查衛星也被打掉不少,所以就連軍情局,也沒法保證能及時提供準確的戰場情報。更何況,如果情報有問題,哪怕是不夠準確,提供情報的單位也要承擔相關責任。」

「我明白。」

其實,廉明陽已經想到了這一點。

就是因為責任重大,所以只要涉及到戰術情報,各個單位都非常小心,很多時候就顯得過分謹慎。

按照軍隊內部不成文的規矩,可靠性不夠高的情報,都通過私下交換。

此舉就是為了避免承擔責任。

雖然存在很多欠妥當的地方,但是也有其可取之處,比如能讓前線指揮官及時獲得關鍵情報。

至於情報是否可信,就需要前線指揮官自己判斷了。

「在你到來前,我就收到了占加拉那邊的消息,你們在戰鬥中遭遇了西駱沙陸軍航空兵的武裝直升機。」

「第3航空旅有多少『虎』?」廉明陽沒拐彎抹角,直接就問了出來。

雖然擊落廉明陽的是一輛「石勒喀」自行式高射炮,但是在當時,導致廉明陽被擊落的主要原因,其實是那些「雌鹿」。

如果沒跟「雌鹿」交火,廉明陽肯定能及時發現那輛高射炮,在遭到攻擊的時候或許能避開。

「至少都有幾十架,說不定更多。」

廉明陽苦笑著嘆了口氣,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第3空中突擊旅是迢曼陸軍航空兵的頭號王牌部隊,長期駐紮西駱沙,主要任務就是協助西駱沙陸軍發起進攻。

為此,第3空中突擊旅第一個換裝「虎」式武裝直升機。

在此之前,該旅裝備了好幾種武裝直升機,包括洛克國生產的「小羚羊」,以及跟布蘭王國聯合研製的「大山貓」。只不過,這些都不是真正意義的武裝直升機,也沒辦法執行反裝甲任務。

嚴格說來,「虎」式才是西陸集團的第一種武裝直升機。

其實,「虎」式也是除紐蘭共和國的AH-64A之外,唯一能挑戰「直-10A」的先進武裝直升機。

只是,這種直升機在去年才試飛,而且一直沒有進入到量產階段。

突然一下冒出來幾十架,廉明陽完全無法接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