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傍晚,帝都首輔官邸。

羅佑賓剛把晚餐送進來,還沒來得及關上房門,林世平就衝進了書房。

守在門口的兩名特勤人員很尷尬,畢竟他們的使命就是保護首輔,禁止任何未經許可的人員靠近首輔。

在羅佑賓點頭之後,特勤人員才關上房門。

「吃過晚飯了?」

「還不餓。」

在林世平走過去的時候,周涌濤朝站在門口的羅佑賓點點頭,而羅佑賓很識趣,轉身離開了書房。

軍情局的局長如此慌張,必然有很嚴重的事情。

「剛剛收到的消息。」

在林世平說這話的時候,周涌濤去倒了一杯水。

「大約半個小時前,梵羅國總理在去國民議會的路上遭到了襲擊,其乘坐的轎車被炸彈炸毀。」

「啥?」

周涌濤明顯很震驚,端著水杯的手顫抖了幾下,差點沒拿住。

「根據收到的消息,是一枚埋在路面下的遙控炸彈,而且在爆炸發生之後,襲擊者還與總理衛隊交戰。根據現在掌握的情報,這肯定是一次早有預謀的襲擊行動,而且策劃者非常清楚迪迦拉的行程。」

「他死了?」

「還不太清楚,不過那麼猛烈的爆炸,防彈轎車都被拋上天,就算沒有死,也肯定傷得不輕。」

把水杯遞給林世平之後,周涌濤才坐下來,然後使勁揉了下額頭。

雖然萬分震驚,但是他已經冷靜下來。

要說的話,迪迦拉遇刺,不值得大驚小怪。

早在8年之前,也就是迪迦拉住進總理府之後,當時剛脫下海軍軍服,步入政壇的周涌濤就斷定,他會成為第二個尼魯。在當時,周涌濤甚至覺得,迪迦拉恐怕會在一年之內死於非命。

在過去幾年裡,迪迦拉確實遭遇數次暗殺,只是運氣好,每一次都躲過了。

最兇險的一次,刺客離他還不到五米。如果不是貼身警衛擋住射來的子彈,恐怕他在三年前就已經完蛋了。

對於迪迦拉多次遭到刺殺的原因,其實一句話就能解釋。

哪有不流血的革命!?

迪迦拉要做的,以及他的父親想做的土地改革所產生的影響,絕不在革命之下,甚至比革命還要兇險。

可惜的是,甘巴拉家族的人一直有著迷一般的自信。

要說的話,在尼魯遇刺身亡之後,迪迦拉反到變得非常現實。

或許,這也是他能夠躲過那些奪命的槍彈,在梵羅國的政壇混了整整八年,而且一直推進改革的關鍵所在。

可惜的是,他的好運看來已經用光了。

如果說他在過去八年里搞的那些改革,算是溫水煮青蛙,那麼接下來的變革就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

「說起來,這也不算是壞事。」林世平已經喝完一杯水,看樣子他渴壞了。

「現在說不準。」周涌濤已經冷靜了下來。

「要他命的那些傢伙肯定是早有準備。」

「他的支持者,難道就沒有準備?」

林世平笑了笑,才說道:「迪迦拉一直都有第二手準備,他在今天去國民議會,就是想繞過政府,由國民議會直接授予戰爭大權,然後讓國家進入戰爭狀態,從而可以獲得絕對的權力。他在上個月,會見了幾十名有影響力的議員,也可以說收買了這些議員,肯定能夠獲得國民議會的支持。」

「所以那些傢伙才動手。」

「為了獲得國民議會的支持,迪迦拉可疑說是不惜血本。就我知道的,他已經答應,在土地改革法案獲得通過滯後,甘巴拉家族將無條件的把所有土地轉為國有,並且免除所有佃農的債務。」

周涌濤沒吭聲,只是鎖緊了眉頭。

他不懷疑迪迦拉推進土地改革的決心,只是不相信有這樣的手段。

土地是一切財富的根源!

梁夏帝國能夠完成土地改革,那是因為擁有英明神武的始武大帝,以即遭到西方列強入侵的恥辱。

現在的梵羅國有啥?

一個沒有參軍服役,靠家族支持才得勢的總理?

要說的話,只要迪迦拉需要依靠甘巴拉家族的支持,那麼由他推進的土地改革就必然以慘敗收場。

不說別的,只是甘巴拉家族就不會心甘情願的放棄既得利益。

「如果我沒有猜錯,幾個小時內,也許就現在,由守舊派將領統帥的軍隊已經開進了新德里。」林世平一邊說著,一邊習慣性的掏出香煙,不過沒點上。「哪怕迪迦拉的支持者有所準備,比如控制了首都衛戍部隊,戰亂也不可避免。很明顯,處於戰亂之中的梵羅國根本就不足為慮。」

「你把這個問題想得簡單了。」

聽周涌濤這麼一說,林世平頓時眉頭緊鎖。

「如果梵羅國爆發戰亂,哪怕只是短期的動亂,那確實不足為懼。只是我覺得,爆發戰亂的機率很低。」

「這怎麼可能,迪迦拉遇刺,哪怕沒有死……」

周涌濤笑了笑,林世平沒說下去。

「導致迪迦拉遇刺的核心矛盾是什麼?顯然不是在何時參戰,而是他發起,並且積極推動的改革。那些反對積極參戰的高級將領,其實也只是希望借這個辦法來對付改革,而不是不想發戰爭財。」

「這……」

「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還有什麼理由置身事外呢?」

「紐蘭當局……」

「雖然紐蘭當局一直把希望放在迪迦拉的身上,希望通過他,讓梵羅國儘快的發展成為工業強國,從而在戰略對抗中發揮更大的價值,但是紐蘭當局也非常現實,顯然不會為一個死人,或者是將死之人,讓梵羅國在這場大戰當中變得無足輕重。哪怕沒辦法接受,也必須面對現實。」

「你是說……」

周涌濤長出了口氣,才說道:「以目前的情況,只要紐蘭當局肯出面,就肯定能夠穩住梵羅國的局面。說得更直接一點,只要改革派答應不在近期推行土地改革,梵羅國就能重新統一起來。」

「有這種可能?」

「如果迪迦拉死了,那就有這種可能。」

「就算迪迦拉死了,還有甘巴拉家族,還有……」

「那就把甘巴拉家族也算上。」

「可……」

「你覺得不可能嗎?」

林世平癟了下嘴巴,沒接這句話。

「只不過,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甘巴拉家族為了自保會放棄迪迦拉,而迪迦拉主導的所有改革都將停止。紐蘭當局也只能接受這個既成事實,按照承諾給予相應的支持,等戰後再說別的。」

這次,林世平微微點了點頭,沒反駁周涌濤的觀點。

周涌濤也沒再多說。

其實,在得出這個結論之後,誰都高興不起來。

要說的話,在世界島上,梵羅國才算得上是梁夏帝國的對手。

在梵羅國獨立建國之後,梁夏帝國就一直對南方次大陸保持高壓狀態,竭盡全力打壓梵羅國。

至於原因,其實很簡單。

梵羅國是梁夏帝國之外,唯一一個人口規模有望在幾十年內達到10億的國家,也是唯一一個在人口總量上可能超越梁夏帝國的國家,因此從人口數量,也就是勞動力看,梵羅國的威脅超過了其他國家。

只要完成了工業化,梵羅國必然稱為超級霸權!

也可以說,梵羅國所欠缺的,其實就是把7億人組織起來參與社會化大生產的辦法。

當然,那是很久之後的事情。

即便在現實中,梵羅國的威脅也不可小覷。

擺在梁夏帝國面前的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其實就是在大戰期間,如何打擊與戰勝這個鄰國。

這裡的關鍵並不是在軍事上取得勝利,而是取得勝利之後的事情。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如何占領與控制人口超過7億,且地處熱帶,自然環境與基礎條件都很糟糕的梵羅國。

出兵占領?

那絕對是一個噩夢!

哪怕梁夏帝國十分強大,擁有足夠的動員能力,也無法輕鬆占領與控制梵羅國。

這個問題其實應該反過來看。

占領與控制梵羅國,有什麼好處?

讓7億人過上富足的生活嗎?

顯然,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在上次大戰中,面對人口不到8000萬的狹夷皇國,梁夏帝國都敬而遠之,更何況是人口超過了7億的梵羅國。

如果沒辦法供養7億人,那麼占領梵羅國沒有任何意義。

這還意味著會跟7億人為敵!

即便在戰爭狀態下,要通過暴力手段來控制7億人,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理論上,只是占領梵羅國,並且施行必要的統治,就需要差不多300萬軍人。

在上次大戰中,梁夏帝國一直不肯出兵南方次大陸,哪怕在布蘭王國戰敗之後,還讓其保留在南方次大陸的殖民統治權,其實就與此有關,帝國當局不願意承擔占領南方次大陸的巨大耗費。

此外,在戰後扶持巴鐵,同樣是這個原因。

只要巴鐵頂在前面,那麼不管梵羅國變成什麼樣子,都跟帝國沒關係,也用不著帝國去解決。

可見,如果從占領與控制的角度來看,梵羅國對梁夏帝國構成的「威脅」甚至還在西陸集團之上。

現在的問題是,巴鐵未必頂得住。

如果周涌濤的判斷沒錯,那麼梵羅國會在近期參戰,而且首先對付的,就是帝國必須保住的巴鐵。

以當前的局面,拿什麼抵擋梵羅國的百萬大軍?

要論軍事實力,梵羅國遠遠超過巴鐵。

即便沒有獲得紐蘭共和國的支持,梵羅國也能夠憑藉自己的兵力,在幾個月之內擊敗與吞併巴鐵。

其實,在過去幾十年里,制衡梵羅國的一直是梁夏帝國,即梁夏帝國在巴鐵的軍事存在讓梵羅國不敢輕舉妄動。

任何時候,梁夏帝國在巴鐵都有數萬駐軍。

即便是在波伊戰爭之後,進入到戰略收縮階段,梁夏帝國都沒有削弱部署在巴鐵的軍事力量。

現在這個局面,梁夏帝國拿什麼去制衡梵羅國,或者說支援巴鐵!?

「波沙灣那邊打得如何?」

「跟計劃的差不多,陸戰隊在攻打巴士X,預計能夠在本周拿下。沒意外發生,應該能夠按照計劃打下巴格X。」

「有沒有辦法抽調一些兵力出來?」

林世平愣了下,不過也搞明白了周涌濤的意思。

顯然,如果能夠從波沙灣那邊抽調一部分部隊出來,就能夠在不對其他方向產生影響的情況下加強對梵羅國的軍事威脅,從而讓梵羅當局更加理智,或者說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為參戰做準備。

「如果我沒有記錯,那邊有3個師的兵力,攻打巴士X的是第5陸戰師,而計劃用來攻打巴格X的是第7裝甲師與第17裝甲師。」周涌濤稍微停頓了一下,才說道:「陸戰隊第一階段動員工作已經開始,4個預備役陸戰師都能在本月完成人員動員。要可以的話,在打下巴士X之後讓第5陸戰師去巴鐵,部署在南部濱海地區,加強對喀拉蚩等主要港口與城市的保護力度。」

「伊拉X那邊……」

「在施授良送來的作戰計劃當中,並沒有考慮讓第5陸戰師參與攻打巴格X的行動,只是充當預備隊。」

「這……」

「這件事,我直接出面的話,就沒有商量的餘地了。」

「行,我去找施授良談。」林世平立即明白了過來,知道周涌濤是想讓他出面。

「告訴他,實在有困難,可以提出來。哪怕暫時沒辦法提供增援,在作戰時間上也有商榷的空間。」

林世平點點頭,表示明白周涌濤這番話的意思。

「梵羅國那邊也要盯緊,而且得及時警告巴鐵。」周涌濤長出了口氣,才說道:「不管迪迦拉有沒有被炸死,不管最後得勢的是哪一方,戰爭已經是在所難免,雖然我們相信巴鐵的軍事實力,也相信巴鐵軍民的鬥志與勇氣,但是提前做好準備總沒錯,比如先把指揮體系搭起來。」

「指揮官人選?」

周涌濤笑了笑,他要說的就是這件事。

林世平思索了一陣,才說道:「暫時可以從國內派一名將軍過去,畢竟巴鐵的高級將領都來我們這深造過。如果波沙灣那邊進展順利,那麼等到打起來,我覺得應該給年輕人更多表現機會。」

沉思了一陣後,周涌濤才點點頭,接受了林世平的提議。

40多年之前,在受到白止戰重用的時候,周涌濤也很年輕。

「沒有別的事,我就告辭了。」

「不用急,一起吃晚飯。」

「這……」

「都準備好了,還跟我客氣什麼?」

見周涌濤態度堅決,林世平沒再客氣,畢竟他跟周涌濤的關係擺在那,而且他也確實餓壞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