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定陽,百姓已經收割完胡人還在時種的糧食,也播種完了冬麥時。

韓當在定陽開始開始組織百姓屯田開荒,百姓們熱情高漲,胡人被打敗了,現在他們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石萬一直想參加韓當的隊伍,當聽說先當民兵,就有希望被招進後,他毫不猶豫就去報名了。

「你這身板太瘦了,這才多大歲數就來報名了?」招收民兵的人說道。

「大哥,別看我瘦小,但我能吃苦,我什麼苦都不怕,你就收了我吧。」石萬說著,噗通一聲就跪下去。

「唉?你這是幹什麼?趕緊起來,我收你還不行嗎?」

石萬被扶了起來,他也如願當上了民兵。民兵其實只要不殘疾就基本差不多,也不是所有人都想當民兵,這時候好男不當兵思想也挺重。

然後石萬又被告知些民兵的要求,石萬用心的記下了。

他高興的回到家了,沒有看到阿父,他知道阿父去哪裡了,拿起編織筐來到定陽城外的一塊荒地上。

石萬在開墾了一些的荒地上看到了阿父的身影。

「阿父,你的腿還沒完全好,就不要出來幹活了。」

石萬一邊勸說他阿父,一邊從阿父手裡奪過來前段時間發的鐵鍬。

「沒事,已經好的差不多了。」

石萬沒有再勸說,他拿著鐵鍬開始翻土。

他知道,現在不只是他阿父,所有的定陽城裡的人都在開荒,每個人斗想多種一畝地,多收點糧食,實在是餓怕了。

「阿父,我已經是民兵了。」石萬一邊忙著一邊說道。

「你當兵了?」阿父驚訝說道。

「不是當兵,當兵那是軍隊,民兵就是沒事的時候被集合起來訓練,到時後胡人再來就可以和他們拚命。」

石萬邊幹活邊跟他阿父說起當民兵的好處,而阿父則拿著編筐,一瘸一拐撿起小石頭,耳朵聽他兒子說話。

韓當在訓練新招收騎兵,首先讓兵士與戰馬熟悉,差不多人呢馬吃住都在一起,沒事就給馬梳毛,進步快一些或有一定騎馬經驗的已經開始在訓練場上練習騎馬砍殺。

訓練場上塵土飛揚,一些騎兵老卒在拿著擴音器大聲喊著騎馬揮刀的要領,距離學習關鍵的騎射還有很遠的距離。

另一邊徐晃也是大練兵,他可不想被後來到北屈的韓當壓一頭。

典韋也結完婚,然後帶著一家人去安邑,他們打算在安邑定居,畢竟霍東現在大部分時間都在安邑城,而典韋作為霍東身邊護衛軍的統領,把家搬到安邑方便一些。

馮立來到平陽城與何成、李三見了面。

「馮兄弟放心,主公回安邑時,特意來此地,讓我二人配合你。」何成說道。

「如此勞駕二位了,待我帶人勘察完地形後,後面需要人力等事情,還需要二位相助。」

二人拍胸脯保證,然後三人又一起喝了頓酒,關係親近不少,如果男人之間要想快速熟悉,那就是一起喝酒,一起去樂坊,如果不行,那就一起多喝幾次酒,多去樂坊這樣的娛樂場所。

馮立在選好了靠近水源且地勢高些地方。接下來日子裡,這裡要開始大動工。

何成與李三安排人手幫助馮立建造房屋與圍牆等建築。

霍東返回安邑後,沒有再安排什麼任務,還沒事與魯秀英逗一逗小老虎,有時還出去狩獵一番,晚上再去樂坊聽聽曲,身心全面放鬆,終於又回到了像以前那樣輕鬆的日子。

這段時間荀攸不止在北屈,他也去了一些其他的縣城。

他越是了解,越是有些驚訝,河東可是剛剛經過黃巾軍的戰亂的,然而河東卻很高效的安穩住了流民,分給他們土地。

這可需要擺平豪強與士族,因為往往一個縣大部分土地都是他們的,佃戶奴婢都是為他們服務的。

荀攸作為士族中人,以荀家為例,他清楚讓荀家捐出些糧食可以,但要讓荀家拿出土地,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他很好奇霍東是怎麼做到的,甚至有過心動想留下來,不過那僅僅是一瞬間,他還是想找機會到天下中心的雒陽城裡,那裡才是權力的中心。

荀攸帶著些於圖贈送的酒,讓旁奴僕趕著車,回到潁川了。

「主公,我回來了。」在官署對著整寫字的霍東說道。

「婚後的感覺怎麼樣?」

典韋撓了撓頭道:「沒啥變化,就是早上醒來身邊多了一個人。」

這話說的,讓霍東羨慕了,是不是自己也得找個伴了。

「俺過一段日子還想納個妾。」

霍東感覺自己的心臟被暴擊了一下。

「你剛結完婚,就想再納妾?」霍東驚的手裡的筆都掉了。

「不就是納個妾嗎?那徐晃都納兩了。」典韋又給了霍東一刀。但別說這個優良傳統一直到後世也都保存著,只不過是只剩有錢人把它傳承了下去。

「主公,你也老大不小了,啥時候結婚?」又飛來一刀插在霍東心臟上。

霍東一字一頓說道:「我才二十二歲。」

「二十二已經不小了。」

「你不也是才結婚嗎?」霍東找到個理由。

「我以前不是窮嗎?跟了你又南征北戰給耽誤了。我見你時你已經是縣令了,這麼多年你也沒娶個。」

「最近護衛軍有些鬆懈了,你帶頭,先出去跑個七十里。」霍東眯著眼笑著說道。

「七十里?」典韋瞪著雙眼說道。

「那就八十里。」

「好,好,就七十里,我這就去。」典韋立馬出去,生怕霍東再加。

這時又有人進來說:「府君,有一女子前來找你,說是玻璃之事。」

霍東一聽就知道是魯秀英,他整理下衣服出去,一眼就看到了秀麗的魯秀英。

「我阿父讓我過來叫你,那十個人已經學會怎麼製作玻璃了。」魯秀英看見霍東出來笑著說道,笑的眉眼彎彎。

「又勞煩你親自過來一趟。哪天我請你吃飯。」

「哪天又是哪一天?」

「那不如就今天,你看如何?」

「好,那就今天。」

霍東與魯秀英一路交談到達了玻璃坊。

「府君,如今這十人手藝已成,還請府君查驗。」魯修明見到霍東先行禮然後說道。

「辛苦魯大師了。」霍東回了下禮。

然後霍東等人就觀看十人製作玻璃。

成品與之前霍東看的魯修明製作的相差無幾。

「好,好,魯大師今日之後,你可以全心製作琉璃了,如有困難,可隨時找我。」霍東高興的說道。

「多謝府君。」魯修明施禮說道。

「哈哈,我謝你還來不及呢。晚上我設宴款待你一家,還請不要拒絕。」霍東趕緊扶起魯修明。

霍東送走魯修明一家,對著十人說道:「你們先製作些長寬同約一尺的玻璃,待會賞錢會分給你們,作為你們這段時間努力的獎賞。」

「寫主公賞賜。」十人一起說道,感覺是排練好的。

霍東晚上設宴款待了魯修明一家,也算完成了請魯秀英吃飯的承諾。

霍東等到玻璃坊開始量產玻璃後,他就主持讓官署的窗戶都換上玻璃的。

然後又讓鴻賓樓等產業也換上有玻璃的門窗。

有了範例,玻璃門窗開始在安邑流行起來。

玻璃門窗採光好,還能擋風。

霍東還找來李地,實驗了溫室大棚,把棚頂換成一塊塊玻璃,準備在冬天種點菜。

由於沒有有經驗,大棚的效果很不理想,這個冬天不能吃上新鮮蔬菜了。

時間轉眼而過,已經是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大將軍何進秉政,征海內名士荀攸等二十餘人。荀攸抵達洛陽後,拜黃門侍郎。

霍東又漲了一歲,二月二這天晴空萬里,霍東帶著護衛來到東垣縣,此處的縣長是衛覬,縣尉是孫路。

衛覬是河東衛氏出身,當初衛家解散了大批奴婢,霍東投桃報李,讓衛覬做了縣長。

孫路原是一家四口逃到北屈的,後來在北屈安家,孫路從軍,跟隨霍東南征北戰,屢立戰功被霍東安排做了縣尉。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