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野開口問道:「李樂派你你過來是為了什麼事?」

來人開口說道:「河內郡的太守張楊讓我們在此伏擊你們,但我們統領沒有答應,讓我來通知你們要小心太守張楊。我們統領還讓我把這個東西交給你。」

來人掏出白絹遞給董野,董野接過來,他一下子就看明白了。

董野收起了白絹說道:「李樂有什麼要求?」

「我們統領沒有要求,他說雖然曾經敗給霍東,但他也非常敬佩霍東,所以想藉此交個朋友,化解之前的恩怨。」

董野開口說道:「我會把話帶給我家使君。」

董野說完讓手下放了此人,並且留下一些糧食,然後繼續向著河東郡前進。

張楊在等待著商隊被襲擊的消息,他有些局促不安的在屋子裡走著。

他有些擔心霍東不相信只有李樂參與了襲擊。

要是霍東帶兵來打他,他就只能向袁紹求救了。

對,我現在是袁紹的部下,霍東不敢把我怎麼樣。李樂安慰著自己。他現在已經有些後悔策劃這次行動了。

就在李樂懊悔的時候,一個人進入了房間。

李樂趕緊上前問道:「怎麼樣?」

「回府君,商隊已經出了河內郡,李樂沒有帶兵襲擊商隊。他把我們騙了。」

張楊聽到後的第一時間竟然有些慶幸李樂沒有發動襲擊。

來人看見有些呆滯的張楊說道:「府君,我們要發兵討伐李樂嗎?」

張楊被驚醒了過來,他揮手說道:「你先下去吧,與李樂聯合的事情不要再提了。」

來人雖然有些疑惑,但不敢問詢,只能退出屋子。

張楊來到窗前,看著庭院裡的樹木。

董野來到霍東的家裡,把在河內郡發生的事情告訴了霍東。

霍東思考一會兒說道:「暫且不用管李樂與張楊,冀州可有什麼變動?」

霍東現在最為關心的就是關東那些諸侯怎麼還不打起來,他這個看熱鬧的都著急。

董野說道:「之前袁紹為了緩和局勢,他讓公孫瓚的從弟公孫范為勃海太守。這個事情主公可知道?」

霍東點頭說道:「這個我了解,難不成這個公孫范那裡出事了?」

「正是如此,公孫范在渤海起兵反袁紹了。」

「公孫范敢公開反袁紹,他肯定是得到了公孫瓚的指示,要不然他不敢。」霍東分析道。

董野點頭附和道:「應該如此,我們還得到消息,袁紹正在調集兵馬北上,具體去往哪裡就不得而知了。」

霍東舒了一口氣說道:「不管怎麼樣,公孫范反了,這代表袁紹與公孫瓚徹底決裂,無挽回的可能。這下可以安心的等待他們大戰了。」

「我認為袁紹當初不應該任命公孫范為渤海太守,他這樣做不顯得自己膽怯嗎?現在這公孫范帶頭反他,這不是自找苦頭嗎?」董野疑惑的說道。

「我估計袁紹是想為自己爭取一些時間,他名義上雖然是冀州牧,但他統領冀州的時間太短了,許多韓馥的舊將都不服他。只是他沒有料到公孫范到了渤海沒多久就反了,相當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霍東琢磨著說道。

「如果袁紹被公孫瓚打敗,我們是否要插手?」

「如果袁紹真的被打敗,我們會揮兵東進,起碼要占領河內郡與魏郡這兩個產糧區。不過我認為袁紹兵敗的可能性非常小。」霍東說道。

如果袁紹真的兵敗了,霍東就會暫時停止西進的策略,而會轉向東進,趁機占領冀州。

袁紹得知公孫范反了之後,他趕緊帶著大軍北上,也顧不上天氣寒冷了。

因為他知道公孫范反了後,公孫瓚一定會南下。

夜間大軍的帳篷里,袁紹不禁有些苦悶。

他現在可以說是四面受敵,北面有公孫瓚,南面有袁術、陶謙,東面有公孫范,北面有黑山軍。

而且冀州的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一些之前效命韓馥的部將對袁紹並不滿意,尤其韓馥還不明不白的死了。

郭圖與許攸來到袁紹的大帳之中,郭圖還沒有陷入袁紹世子之爭,二人此時關係尚可。

二人進入帳篷,看見盯著地圖的袁紹對視一眼。

許攸率先開口說道:「主公,公孫瓚起兵了,已經連續攻下許多縣城。」

袁紹並未慌張,他繼續盯著地圖,並且沉穩的說道:「在公孫范起兵的時候,我已經猜到公孫瓚要南下了,對失去一些縣城已經有心裡準備了。」

二人看到袁紹並未慌張後,心中不由的佩服袁紹的冷靜。

郭圖說道:「是我建議主公任命公孫范為渤海太守的,本想為主公多爭取些時間,未曾料到這公孫范如此快的起兵了。」

袁紹笑道:「公則何罪之有,當初是我同意任命公孫范為渤海郡太守的。這條任命的確為我們爭取到了一定的時間,否則我們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徵集到這麼多的兵士。」

袁紹知道此時不是怪罪別人的時候,況且他還沒有失敗。

郭圖聽到袁紹的話後趕緊表了忠心,並且用袖口擦了擦眼睛。

袁紹則上前扶著郭圖的手安慰起來。

許攸有些懷疑這個郭圖是否真的流淚了。

袁紹安慰好郭圖之後,對著二人說道:「現在我們許多的兵士都剛招收不久,訓練的時間更是沒多少,需要派一個人為先鋒主將,你二人認為誰可為先鋒?」

袁紹在河內郡訓練的人馬帶來了一半,剩下的人都是新招收的。

他沒敢帶來韓馥的人馬,怕他們與公孫瓚勾結,在決戰的時候背叛他。

許攸站出來說道:「我認為鞠義此人可為先鋒,他手中的先登營都是敢戰之士,定可摧公孫瓚的銳氣。」

鞠義的忠誠沒有問題,他是冀州中最先投靠他的,並且在他奪取冀州的時候,鞠義出了不少的力氣。

袁紹點頭說道:「就派他為先鋒吧。我們與公孫瓚的第一戰必須要勝,這樣才能震懾周邊的宵小之徒。」

袁紹的大軍北上準備與公孫瓚對戰。

公孫瓚一路兵鋒勢不可擋,許多的縣令在看到公孫瓚的人馬後直接投降了。

公孫瓚的大軍來到磐河紮營。

之所以停下是受困於糧草的供應,要是再南下的話,供給線將會變得脆弱,而且冬天天氣寒冷,糧草的供給將會更加困難。

公孫瓚到了界橋附近後並未消停,而是開始提前封賞自己的部下,整整覆蓋了三個州,其中不包括幽州。

他任命嚴綱為冀州牧,田楷為青州牧,單經為兗州牧。

而且這三郡的郡守縣令也被他提前任命了。簡直比董卓還喪心病狂。

也可以說這是公孫瓚激勵部下的一個手段吧。給部下們畫了個大餅,只要他公孫瓚攻陷了這些地方,他封官的這些部下就可以去任職了。

也有人勸說公孫瓚不要這麼干,這不是讓這三州的官員站到袁紹的一方嗎?就算你想這麼做也不能說出來呀!

你公孫瓚來了,這三州原來的郡守、縣令就沒官可做了,他們肯定會拚命支持袁紹來保住自己的官位。

但公孫瓚不以為意,他認為天下沒有人能擋住他的兵鋒。

袁紹聽到了公孫瓚的任命後差點大笑出來,這下他可以不用擔心自己的後方有人投靠公孫瓚了,而且他還會獲得兗州與青州士族的支持。

袁紹的大軍向著界橋的方向靠近,當離界橋有五十多里的時候,大軍停了下來,開始修建營寨。

公孫瓚看到袁紹終於來了,他迫不及待的帶著騎兵去挑釁袁紹。

袁紹等眾人聽到了公孫瓚的騎兵在營寨外的叫罵聲。

「主公,我們可以暫時避戰,待公孫瓚下次來的時候,我們再應戰。公孫瓚會因輕視我們而準備不足,而那時候我們的兵士有義憤之氣,可以一舉打敗公孫瓚的兵馬。」田豐向袁紹薦言。

袁紹猶豫一會後,方才同意了田豐的建議。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