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把用木板做的兩個半圓形的鍋蓋拿開,蒸汽一下就散開了,入眼的是一個個發黃的大饅頭。

孫氏用瓢盛了一些涼水,右手的手指深入涼水裡,然後把饅頭抓到盆里,每抓一個饅頭,孫氏都要把右手的手指用涼水泡一下。

孫氏撿完饅頭後,又把饅頭底部的菜葉子撕下來,然後喊自己的兒子李民把饅頭端屋裡去。

李民把饅頭端進了屋子裡,許麗也出來幫忙,把箸與碗拿了上去。

孫氏見此笑著誇讚許麗懂事。

李民聽到後感覺有些無奈,別人家的孩子乾了一點活便千好萬好,而他卻時常被阿母責罵。

孫氏把鍋叉與蒸饅頭的草簾拿出來,然後把鍋里燉的兔肉盛出來。

五人坐在炕上,圍著一個桌子開始吃飯,許義剛開始有些不習慣,但現在也適應了。

孫氏往許麗的碗里夾了一塊兔肉,然後說道:「放開了吃,鍋里還有呢。」

許麗想到那麼可愛的兔子變成了一塊塊兔肉後,有些不想下嘴。

孫氏又往許麗的碗里夾了一塊兔肉,還叮囑許麗趕緊吃,許麗只好夾起一塊兔肉吃了起來,嘗了一口後便停不下來,然後一口饅頭一口兔子肉的吃了起來。

吃完飯後,李年與許義坐在院子裡閒談。李民切碎一些有些發黃的草,然後倒些水與麥殼攙拌起來,拌好後便喂雞圈裡的老母雞。孫氏與許麗收收拾著桌子。

李年正與許義聊著天,李年出色的聽覺突然聽到了人多邁出的腳步聲。

「來人了,而且有不少的人。」李年站起來說道。

許義也認真聽了起來,但他聽了一會兒才聽清。

「里長不是說有大量的兵士要經過村子嗎,我想是之前進入益州的那些兵馬開始回撤了。」許義說道。

「只要不是那些關中匪兵就好。我昨天與那些從長安附近剛來村子裡的人交談了一會,他們說現在那些兵比匪徒還要殘暴,那些匪兵把百姓的糧食都給搶去了,只要稍有反抗,匪兵的刀槍就會到來,有不少人被殺了。」李年心有餘悸的說道。

李年有些慶幸自己到了陳倉城,否則他們一家可能早就死了。

「天子被困,西涼兵殘暴不仁,這關中還得亂上一段時間。」許義有些感慨的說道。

「幸好有霍將軍,使得那些匪兵不敢靠近陳倉縣。說不定哪天霍將軍就帶兵把這些匪兵趕跑了。」李年說道。

許義有些想不通霍東為什麼要繞路去攻擊益州,而放棄更近的關中,關中的平原與百姓,按理來說是各個諸侯想要得到的。許義唯一能想到的理由就是霍東不想與西涼兵作戰,畢竟西涼兵善戰之名傳遍天下。

沒過多久,腳步的聲音越來越大,不少百姓來到自家的院子裡看熱鬧,之前里長已經通知有軍隊要過來了,村子裡的百姓已經都知道了,也有了心裡準備,再加上不少人之前觀看過軍隊路過村莊,所以就不怎麼害怕。

有些剛從關中來到村子裡的百姓把自家的門都關上了,然後湊到紙窗前小心的查看情況,他們已經被關中的匪兵搶怕了,要不是里長提前通知了,他們沒準會直接跑了。

李年與許義並未躲到屋子裡,而是站到院牆邊上張望了起來,喂雞完的李民也湊了過來。

一隊兵士小跑進了村莊,然後每隔半丈站一個兵士,這些兵士手持長槍,腰間挎著刀,守住道路的兩旁,他們面向百姓,防止百姓衝上來影響隊伍的前進。

許義等人不自覺的後退了一些,他們能清晰的看到兵士的面龐,甲冑上拼殺的痕跡也清晰可見,兵士身上散發的氣息讓他們不敢靠近。

先是騎兵有了過來,徐字旗和大一些的霍字旗迎著風飄揚著。

百姓們安靜的看著這些高大的馬匹,沒有人發出聲響。

大量的騎兵走完後,又出量了大量的步兵,這些兵士踏著整齊的步伐走著,有些兵士看見百姓敬畏的目光後,邁動的腳不自覺的更用力了些。

許義雖然看過了這些兵馬,但此時他的心中還是有些被驚住了,他想到在書簡上看到的精兵強將,應該就是形容眼前這支隊伍的。

步兵的隊列要長了許多,李年忍不住多看了兩眼背著弓與箭囊的兵士,李年家裡之前有過一把弓,那是他阿父狩獵用的,但那張弓無法與眼前這些弓比較。

年輕的李民看著這些隊列有些熱血沸騰,他幻想著自己穿上威嚴的甲冑與敵廝殺的場景。

步兵之後又有民兵過來,民兵此時也穿著甲冑,這些甲冑與步兵有些不同,上面的鐵比前面的步兵少許多。

這些甲冑是霍東在益州作戰繳獲的,簡單改了一下樣式後,就讓這些民兵穿了。

一些民兵趕著騾車,這些騾子是王路這幾年養出來的,它們比馬更有耐久力,正適合給軍隊拉東西。

還有一些民兵推著獨輪車,每個獨輪車有一伍的民兵負責,他們輪流推獨輪車。

這些獨輪車極大的緩解了霍東後勤的壓力,進入益州的道路狹窄難行,這些獨輪車正適合。

民兵看到周圍的百姓後,他們的胸膛挺的更高了。

民兵隊伍走完後,又出現了大量的騎兵,這裡旗幟更多,一個巨大的霍字旗很是顯眼。

這些騎兵走完後,就沒有兵士出現了。

接著在道路兩旁守著的兵士也開始結成隊列,小跑著去追趕前面的隊伍。

所有的兵馬全部走後,村莊裡一下就熱鬧起來,百姓們開始興奮的與身邊的人或者鄰居交談著。

百姓們沒有多少的娛樂活動,村子裡出現這麼多的雄壯的兵馬後,給這些百姓的生活添加了一些色彩。

「看情況霍將軍這是又打了勝仗了,那馬車上拉的應該都是金錢吧。」李年對著身邊的許義說道。

「黃金非常重的,要是一車的黃金,一匹馬是拉不動的。」許義家裡曾經富裕過,他見過黃金,知曉同樣大小的情況下,黃金比銅重許多。

而李年哪裡見過黃金,他連銅錢都沒見過多少。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448章來到村莊)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東漢末年生存記》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