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沉迷於酒色之中的公孫瓚已經難以像以前那樣騎馬縱橫了,這也救了了他一命,沖在前面的騎兵倒在了密集的箭雨下。

公孫瓚聽見喊殺聲與慘叫聲,趕緊勒停了馬,然後讓兵士攔住潰退回來的兵士。

「將軍,我們中埋伏了,敵人早有準備,再不跑就來不及了。」一個返回來的部將說道。

公孫瓚還未回話,就見他們的後方出現了兩條火龍,正在堵住他們的迴路。

公孫瓚不再多問,趕緊調轉馬頭,帶著部下往回撤。

李強帶著他的七百多騎兵停留在了營地之外,當遇到包圍過來的袁紹軍隊後,他直接帶著人下馬投降了。

高覽見到了李強,之前袁紹對他們吩咐過,可能會有一些公孫瓚的騎兵投降。

高覽派一些兵士把面前的這些騎兵的馬匹控制起來,然後繼續向著公孫瓚的後方攻去。

「將軍,我們徹底被包圍了。」

「橫豎都是死,跟他們拼了吧。」

公孫瓚看著營寨外的敵人像兩條火龍一樣匯合了,然後壓來。營寨里還不斷地傳來慘叫聲,他們被徹底包圍了。

「往營寨後方突圍,我們還有三千步兵在後面,沒準可以突圍出去。」公孫瓚說道。

公孫瓚帶著四千多騎兵與三千步兵出城偷襲,有三千步兵因為沒有馬匹,沒有沖入袁紹的大營。

現在公孫瓚想要靠著公孫越統領的這三千步兵與他身邊的騎兵打破包圍。公孫瓚帶著親衛攔截那些慌亂的騎兵,然後組織這些的的騎兵往突圍。

高覽與張頜的隊伍匯合後,不斷地用弓弩射殺那些騎兵,眼看敵人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少,但這時候突然一支步兵從他們的後方殺來,使得他們慌亂起來。

公孫瓚看見敵人後邊出現了慌亂,許多火把往兩邊退,公孫瓚猜測這是公孫越他們來了,公孫越只有三千兵馬,堅持不了多長時間,這是他們唯一突圍的機會了。

「援兵到了,弟兄們,隨我殺出去!」公孫瓚揮舞著手裡的長槍,然後就帶頭向著前方的敵人沖了過去,這一刻公孫瓚感覺自己的血液又沸騰了起來,好像回到了當初帶著白馬義從征戰烏桓的時候。

那些騎兵見公孫瓚帶頭衝鋒,也奮勇的跟了上去。

公孫瓚的馬匹中箭了,公孫瓚控制住馬匹繼續衝刺,接著他的左胸膛中了一箭,因為有鎧甲的保護,使得他傷的並不重,疼痛感反而激起了公孫瓚的血性。

公孫瓚終於殺到了敵人的面前,然後把手中的長槍一扔,長槍直射貫穿拿著盾牌兵士的腦袋,公孫瓚快速的抽出環首刀,此時戰馬已經一躍而起,嚇得兩個兵士扔了手裡中的長槍往兩邊跑。

馬匹落了地,公孫瓚開始一邊居高臨下的揮刀砍人,一邊縱馬前進。其他騎兵也都忘死的沖了上來,高覽的隊伍因為兩面受敵,出現了慌張。

公孫瓚的騎兵與步兵匯合了,公孫瓚見到了公孫越,然後一起向著城池跑去。

高覽那邊反應很快,趕緊調集兵馬堵住了缺口,使得許多公孫瓚的騎兵沒有突圍出來。

公孫瓚與公孫越帶著兵馬逃到了城牆下,然後讓兵士打開城門,放下吊橋。

守將見是公孫瓚回來了,趕緊下城把公孫瓚迎進來。

公孫瓚進城後終於送了一口氣,下了馬,然後看著那些疲憊的兵士進入城裡。

公孫瓚看了看身邊的公孫越說道:「幸虧你帶兵沖亂了敵人的陣列,否則我就要死在敵人的營寨里了。」

「我見敵人的營寨外面有兩支舉著火把的隊伍。這不是我們的人,那就肯定是敵人了,我意識到了這是敵人的圈套,然後讓兵士先列陣,準備好後就突然殺向敵人。」公孫越說道。

「一定是袁紹知道我們的偷襲計劃,他們才能準備的如此充分,一定是誰走漏了消息!如果讓我知道是誰出賣了我,我一定要生啖其肉,方能解我心頭之恨。」公孫瓚咬牙切齒的說道。

「將軍,已經沒有兵士進來了,是否關閉城門?以防止敵軍衝進城裡。」公孫越開口問道。

公孫瓚看著坐在地上休息的兵士,大約只有四百多騎兵與約一千五百步兵隨著他回到了城池,這代表他損失了三千五百多騎兵與一千五百步兵。

現在公孫瓚只剩下七千五百步兵與五百騎兵。

沒有了那些騎兵,公孫瓚再也無法突圍出袁紹的包圍圈,只能困死城池。而且黑山軍聽聞他戰敗之後,肯定會心生動搖,不敢出兵與袁紹作戰了。

公孫瓚想到這裡,心中除了無比的悲涼外,還有絕望。

公孫越看著呆滯的公孫瓚輕聲喚道:「將軍?將軍,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公孫瓚回過神來,有氣無力的說道:「關閉城門吧,把各個城門都堵死。」

「堵死?」公孫越有些懷疑自己聽錯了,堵死之後大軍就無法出城了。

「對,堵死,從今以後誰都不准出城。」公孫瓚說道。

現在公孫瓚一心只想待在城內修建的營壘里,他所有的勇氣都在突圍的時候用完了。

公孫越吞了下喉嚨,想要開口勸一下公孫瓚,但不知道如何勸,只好吞了回去,然後讓人關閉城門。

另一邊袁紹他們進行的順利,許多公孫瓚的騎兵在突圍無望後選擇了投降,現在袁紹的兵士正在打掃著戰場。

袁紹本來缺少戰馬與騎兵,現在不用為此發愁了,把這些馬匹與騎兵吞併後,他的實力將會再次增強不少。

袁紹最為關心的是公孫瓚怎麼樣了,要是公孫瓚死了或者被俘虜了,那麼城裡的守軍也將不足為懼。

高覽來到袁紹請罪說道:「主公,沒有發現公孫瓚,之前有支隊伍突然從後方殺來,我沒有做好準備,有些敵人的騎兵沖了出去,想必公孫瓚也趁機逃出了包圍。」

袁紹雖然失望,但還是上前扶起高覽,然後出言安慰高覽,說公孫瓚逃跑不是高覽之責。

袁紹見戰事已經結束,就回到中軍大帳,讓人把李強與李潤叫來,兌現了之前的話,封李強為鎮國將軍,封李潤為討寇中郎將,不過二人只是統領七百多騎兵,袁紹不可能讓剛降過來的人統領太多的兵馬。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