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時,冬一晴在樓下隨便點了份東南亞餐館的素食快餐,然後走到餐館外,坐在臨街小花園的長椅上,一邊曬太陽一邊吃午飯,同時翻看上午培訓時的筆記,腦子裡還不時回憶著安吉拉講過的話。

當她把吃完的飯盒扔到一旁的垃圾桶里時,無意中朝街的另一邊掃了一眼,卻意外看到張英芳一手捧著咖啡,一手拿著熱狗,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快餐店外的站桌旁。

冬一晴沒想到她的午餐竟會這麼隨便,忽然對張英芳有了一種莫名的好感。

但張英芳並沒注意到街對面有人在打量自己,她面無表情地迅速吃完熱狗,又將咖啡一飲而盡,用紙巾擦了擦嘴,迅速通過馬路,走回寫字樓。

*

安娜頓了頓:「如果你們真想拿回錢,可以嘗試和穆勒談判,在適當的時候甚至做出一些讓步也是可以考慮的。」

「談判?和他?」雷蘭亭一拍桌子站了起來,「那不可能。」

咖啡館裡的其他人都朝他瞅了過來,佟樂樂白了他一眼,董鏘鏘連忙將他按回到座位上:「別衝動,聽安娜說完。」

雷蘭亭鬱悶地又坐回到椅子上。

「如果法院認為穆勒提供的證據充分,那你們一分錢都拿不到。但如果法院認為他提供的材料雖不充分,但也不能支持法院做出讓他敗訴的決定時,法院可能會建議你們庭外和解。如果調解後雙方仍不能達成一致,才會由法院做出一審判決。如果判決對穆勒有利,你們還是拿不到錢。但如果判決對穆勒不利,穆勒可能還會再上訴。如果是第二種情況,在二訴判決前,你們是拿不到一分錢的。」

「那如果他對二訴判決還不滿意,是不是還會有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然後一直告下去啊?」雷蘭亭不滿地嘟噥了一句。

「一般不會的,像你們這種情況,兩次已經差不多了。」

「所以如果他去法院告我們,你會建議我們和他談判,雙方各退一步,也讓我們能早點拿回錢,是麼?」佟樂樂輕聲問道。

「是的,這樣不僅對你們,」安娜看著佟樂樂的眼睛,輕聲道,「對穆勒也是最好的結果。」

「你剛才說我們需要做出讓步,」董鏘鏘試探著問道,「你的意思是談判時讓我們放棄要回屬於我們的錢嗎?」

「準確地說,是放棄一小部分,拿回大部分。」安娜邊說邊站起身。

「那具體要放棄多少你有什麼建議嗎?」董鏘鏘不安地問道,「我們的錢……可不是個小數啊。」

「那就要看你們和穆勒談的情況了。」安娜淺笑著伸出手臂,「談利益是很難的,祝你們好運。」

*

下午13點30,3號會議室里,依然是安吉拉給大家做培訓。

到了下午16點,會議室里突然出現了矛盾。

矛盾是由評測結果引起的。

這個評測是由面試時的五名面試官對6名翻譯的綜合水平進行打分,主要包括英德雙語的水平、禮儀、專業知識、銷售話術、外形及應急反應等六方面。

老二張英華推薦的翻譯綜合成績很差,沒有任何懸念就被淘汰出局了。另外三名女生的表現也比較中規中矩,沒什麼亮點。

但經過五名評委的打分,冬一晴和車荔子的綜合成績竟意外打成了平手,難分伯仲。其中冬一晴在專業知識(臨陣磨槍的好處)和銷售話術上成績占優,而車荔子則在語言和應急反應兩項中略占上風,另外法律專業的背景無形中也給她增色不少。

本來兩人並列第一沒什麼問題,但由於公司要把最好的翻譯配到位置最好的展台,也就是正對展館大門入口的A展台,所以首席翻譯的歸屬權問題就變得至關重要了。

冬一晴和車荔子當時都不知道的是,展會中表現最好的翻譯會成為張全福老人的隨身翻譯。這個表現好不僅指的是禮儀和營銷,最重要的是看誰在展會中幫公司拉到的單子多。

位置好的展台曝光多,位置背陰或靠過道的展台則不會被關注,也就沒有客流量。所以誰能去位置好的展台,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面對兩人的平局,五名考官出現了分歧:張英芳認為冬一晴合適,而張英飛則認為車荔子更優秀。另外三名考官中的兩名見勢不妙,馬上表態各支持一方。

最後一名考官稍微慢了一步立刻成為全場的焦點,眾目睽睽之下,這名考官的求生欲溢於言表。他佯裝思考了一會兒才認真地建議道:「我認為應該加試一道題,讓她倆再比一次。」

「你以為這是踢世界盃決賽嗎?還加時?」張英飛不滿道。

見張英飛誤會了自己的意思,考官剛要解釋,又被張英芳打斷了發言:「加時再打平了怎麼辦?難道再加時嗎?不需要這麼麻煩。」

「那既然這樣……」這名考官眼珠一轉,「我建議周五全天讓車荔子去A展台,冬一晴去B展台。下周一再調換位置,讓冬一晴去A展台,車荔子去B展台。等到下周一晚上展會結束後,我們統計她們兩個人的銷售情況,誰的數據更好,誰下周二就站A展台,直到展會結束。怎麼樣?」

張英芳不發一言地睨視著這名考官,考官讓她盯得難受,把目光求助般的投向張英飛,張英飛心虛地乾咳兩聲,將自己的目光轉向車荔子,一邊鼓掌一邊說道:「我看這個主意不錯,很公平嘛。」

表面看這個建議誰都不得罪,但其實這個建議很陰險。除了剛才提到的位置好的展台客流量大,曝光多,利於成單,還有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展會的第一天非常關鍵。因為很多公司的一把手或高管通常只有一天時間參展,他們多數會在展會開始的第一天出現在自家展台,然後順便拜訪一下展會中的其他公司,很多業務上的大單通常都是在展會開始的第一天成交的,後面幾天雖然也會有成交,但相對來說,第一天是最重要的一天。特別是這次展會的第一天是在星期五,第二天也就是跨了一個周末到了下周一,而下周一還有多少人再去參加展會並且下單就是沒準的事了。

准翻譯們並不知道這些彎彎繞,但經常參展的張英芳對這些卻是門兒清。她馬上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這條建議其實是向著張英飛的。

會出現這種情況,張英芳一點都不奇怪,她心裡一清二楚,這個考官已經選擇站到張英飛的山頭下了。

出於對老二的恨鐵不成鋼及後來鬧出的翻譯醜聞的不滿,張母逐漸把關愛重心轉到了老四身上。老四比老二更能言善辯,更有衝勁和上進心,加上是老么,所以張父張母都有心好好栽培他。

張全福年事已高,早就決定要把國內生意傳給老大,但在面對把家族的海外生意傳給誰的問題時,他在張英芳和張英飛姐弟之間又猶豫起來。

平心而論,張父確實想把海外生意傳給老三,但關鍵時刻,張母的枕邊風及他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又跳出來作怪,他又開始左右搖擺舉棋不定。思來想去,他決定先不立下人選,暫時讓老三帶著老四做,等時機成熟後再讓老四接替老三。反正大家都是一家人,誰做老大都沒問題,無論如何肉最後都是爛在自家的鍋里。

張母對這個結果非常滿意,在她看來,兒子遠比閨女重要。雖然閨女一直沒結婚,還不是潑出去的水,但早晚都是要潑出去的。

但張全福考慮的更多一些,他知道外國人的生意不好做。他既擔心把海外業務全扔給從未做過的老四過於冒險,又害怕難以服眾,亂了家族的根基,更難說今後的發展了。況且國內的生意他已經交給了老大,如果老三因為自己一碗水沒端平而傷心得一走了之,恐怕對家族的國內和國際業務都會有連帶影響。

而且張英芳駐紮海外這些年,吃苦受累就不用說了,為了家族的事業,她在本該戀愛結婚生子的年紀放棄了花前月下和夫妻恩愛,放棄了一個女人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和青春,直到現在還是孑然一身。

隨著張全福日漸老去,他悲哀地發現,如果自己不給女兒一個交待,他恐怕都無法再面對自己。這也是他始終不願直接決定誰是海外一把手的一個原因。

多子未必多福,多的只是面對更多選擇時的糾結和窘迫。

張英芳其實早就發現了父親的心思和母親的小算盤。如果是20歲出頭的年紀,她可能也就乖乖聽話退居二線了。但這麼多年的風雨奔波,孤獨打拚,早就把她這塊父母眼中「手背的肉」打磨得如鋼鐵一般。

她並不怨恨自己的哥哥和弟弟,也不恨自己的父母。但她也不相信什麼天道酬勤。她只相信:人生沒有白走的路,自己的付出必定會有回報,人活著只能靠自己。

所以她不打算就這麼放棄靠著自己的一雙手打拚出來的歐洲市場,至少現在她還不想。

張英芳很明白,表面上看首席翻譯的人選是按成績來的,展台的分配也是誰好誰上,但其實這裡就已經涉及到管理公司的權力鬥爭及爭奪資源的問題了。

雖然她是名義上的總經理,但很多事依然要和副總經理,也就是她可愛的弟弟張英飛溝通並得到同意後才能執行。她看得清清楚楚:張英飛才是拍板的那個人。

要想鞏固自己的地位,她就必須爭奪家族中最有用的資源。

張全福。

誰能對張全福施加更多的影響,誰就能得到海外業務的話語權。首席翻譯如果是張英芳自己的人,就可以利用翻譯的外人身份幫她傳達很多不便直接表露的信息。

所以誰控制了首席翻譯,誰就有了對張全福施加更多影響力的可能性。

本來冬一晴並不是張英芳的首選,但冬一晴通過自己的努力,抓住了張英芳伸出的橄欖枝。

機會通常只留給有準備的人,如果一個人的身邊一直沒有出現過機會,大抵是這個人的思想出了問題。

不過張全福明天還到不了法蘭克福,他要下星期一下午才能到。所以對冬一晴來說,她還有時間。想到這,張英芳忽然點點頭,輕聲道:「如果都沒有異議,那就這樣定了。散會。」說完起身飄然而去。

冬一晴和車荔子「被動地」站好了隊,但她們都對這些事懵然無知。

冬一晴中午剛在網上查過,斯坦因的公司看起來很不錯。她心裡其實根本不關心誰是首席翻譯,她腦子裡此刻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全力以赴拿到斯坦因老人的訂單。

車荔子的臉上既沒有高興也沒有不高興。望著兩個美女,張英飛不禁咂舌:這兩個姑娘怎麼看起來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難道現在的新人類都是這樣嗎?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