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鏘鏘在地圖上找了一下,發現第二處房子離私立學生宿舍很近,就在河對岸,只要過橋就能到,花不了多長時間。

過橋時,橋下岸邊草坪處聚集的一大群人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猜測可能是跳蚤市場。他一直對逛跳市情有獨鍾,倒不是為了撿漏兒,主要是看個好玩和熱鬧,之前漢諾瓦的跳市和農產品市場還放在一起開,煙火氣特別足。每當壓力大時,董鏘鏘就喜歡逛這兩個地方解壓。這些美好的回憶促使他三步並作兩步湊了過去。

俗話說的好:貨比貨得扔。更流行的一句是: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半圈兒還沒逛完,董鏘鏘就發現:特里爾的跳市不僅規模比漢諾瓦的大,舊貨種類也遠超漢諾瓦,沒見過的新鮮玩意兒琳琅滿目、俯拾即是。

不少華而不實、沒用卻好玩的東西都打動了他,比如有著跟中國青花瓷不一樣美的50年代英國陶瓷,來自威尼斯的古舊彩色玻璃器皿,一戰和二戰之間的德國書籍,以及70-90年代的樂高玩具,甚至還有個別攤位在販賣象牙微雕製品。

當然,跳市裡最讓他興奮的莫過於不同時期發行的德國紙幣、硬幣和郵票。除了二戰中和二戰後的各種紙幣和硬幣(銀幣和鎳幣為主)外,賣家甚至還有一張二戰前發行的面值10萬的德國馬克。可惜的是,他沒有傳說中德國在1924年發行過的面額為100萬億的馬克鈔票。

攤主是個謝頂老者,一臉絡腮鬍,看皺紋應該是七十歲往上。跟跳市裡其他高冷賣家截然不同,他見董鏘鏘對自己的東西感興趣,便賣力地誇起自己的寶貝,說到激動時還站起身往外掏更多壓箱底的存貨。只是他口音極重,再加上大鬍子的物理隔音效果,董鏘鏘愣是沒聽懂他在說什麼,只能囫圇吞棗聽個大概,最後乾脆直接報價。

一番討價還價後,董鏘鏘最終花了240歐把攤主所有的紙幣、硬幣和郵票都給包圓兒了。攤主樂的眉開眼笑,旁邊攤位的賣家一看董鏘鏘是個大主顧,也過來湊熱鬧,一波遊說後,董鏘鏘又花了60歐買了輛九成新的變速山地自行車。

房子還沒租到,先花出去小几百。雖然一直勸自己別衝動消費,但他終究還是沒忍住。不過自責很快就被消費的快樂代替。離三點還有十分鐘時,董鏘鏘收好戰利品,吹著口哨,風馳電掣的殺向目標。

一路風景如畫,董鏘鏘不禁暗想:如果這家能有扇朝河或朝梯田的窗戶,那每天的學習和生活該多愜意啊!

自行車停在一棟傳統的不能再傳統的德國人字形斜屋頂小樓前,聯繫對方前,他先觀察了一下周圍的環境。

住了一年多私房的董鏘鏘對住私房感觸頗深。刨去房租因素,他會首先觀察住所附近的居住環境,比如住宅附近的安全程度高低。德國不像美國有富人區,治安也不像美國和法國那麼亂,但即使在一個城市,德國人多的地方和少的地方治安差別還是很大的,如果車經常被劃道子或砸玻璃那他也是吃不消的。其次看一些隱形因素,比如街道中垃圾桶擺放位置的遠近。如果垃圾桶離房子太近,那每天肯定會被垃圾車吵。如果碰到在家背書或寫東西就會很煩。再次看交通是否便利,超市是否夠多且近,通勤去學校的距離等等。

當然他也很清楚,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房子,樣樣都好的房子基本上租金也會很「趕人」,所以只要大差不差的房子他就可以接受,一些小小不言的地方他也是可以忍的,比如上一個房東要求他每周打掃公共衛生間他也很痛快就應了下來。

他已在不知不覺中習慣:接受不能改變的,改變不能接受的。

小樓位於山腳下,山的海拔約莫百米,特里爾應用技術大學就在半山腰。雖然還在假期里,但上下山往來的車輛卻不少。

樓共三層。

暗紫色的牆身脫落了一大片卻未修補,斑駁不堪,轉角處還被人用塗料噴了不雅的圖案。也許是因為化學試劑的緣故,塗鴉旁邊的爬山虎枯死了大半,草木蕭疏得讓人心生淒涼。斜屋頂的瓦片顏色有三種,能看出明顯的修補痕跡,一看便知師傅補時極不走心,活做的既無美感也無層次。

再看緊鄰它的小樓,斜屋頂鋪滿了太陽能玻璃板,亮黃色的牆身和枝葉扶蘇的爬山虎相得益彰,賞心悅目。二層的窗戶開著,窗框下碼放著幾個花盆兒,有黃、紅、紫、粉不同的花朵隨著清風淡淡搖曳。

董鏘鏘忍不住感慨: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2。

樓邊有間凸出來的上著鎖的雜物室,雜物室外放著褐色、黑色和綠色各一個垃圾桶。垃圾桶旁的地上畫著白色方格,方格里停著一輛上了年紀的老爺車。董鏘鏘近距離仔細觀察了一下,老爺車的保養還是很到位的。德國對舊車的規定是只要車能過年檢就允許上路,這種老爺車的保養費可比現代汽車的保養貴多了,看來車主應該是個不差錢的主兒。他不禁感到困惑,不管車主是租客還是房東,感覺都跟這棟樓不搭。

他以為整棟樓就一個入口,但找了半天都沒發現跟他通電話的人名,又轉了半圈圈,才發現小樓的另一面還有個入口,這回找到了人名。

朝山的一、二、三層窗戶全都垂下了能完整擋住整面窗的鋁製捲簾窗,這種屬於德國人的防盜設施。與國內不同,德國少有國內籠子式的防盜窗(封陽台也沒有)。

董鏘鏘有些擔心,如果房東出租的房間是朝山一面的,就意味著打開窗戶只能看到山而不是河,那景致可就大打折扣了。

猶豫了幾秒,董鏘鏘還是按下了門鈴。

房東出來的很快,是個瘦削乾癟的德國老頭,腰背挺得很直,腰間掛著一大串鑰匙,走起路來鋃鐺作響,看配飾就像個包租公。

老頭上下打量了董鏘鏘足足有一分多鐘,卻沒著急讓他進屋看房間,而是像審犯人一樣先盤問起來。

「你是日本人還是韓國人?」老頭說話時中氣十足,口音也不如賣紙幣的大爺重。只是一般德國人稱呼陌生人都會用敬語「您」,就算是長輩和晚輩,如果彼此是陌生人也會如此,但老頭開口就是「你」,顯得很無禮。董鏘鏘看他一把年紀也懶得和他計較。

「中國人。」

老頭狐疑地盯著董鏘鏘的臉,又瞅了瞅他的自行車:「那你到德國做什麼?」

「讀大學。」

「什麼專業?」

「國民經濟學。」

「把你學生證給我看看。」老頭蠻橫地把手攤到董鏘鏘面前。

董鏘鏘耐著性子把學生證遞了過去,老頭對著學生證上的照片又研究了半天,邊把學生證遞還給他邊繼續問道:「冷租每月300歐,你打算租多久?」

董鏘鏘感到啼笑皆非:自己連房子都沒看呢對方就問自己能租多久,看來對方是個老糊塗。

「我需要先看看房間,」董鏘鏘其實已經有點兒不太想進去看了,但鄭春花把信息給了他,他也來了,沒看就走確實說不過去,只能硬著頭皮答道,「然後才能決定租不租。」

他其實很希望面前的老頭能繼續問他跟多問題,這樣他就有直接拂袖而去的勇氣了。

出乎他的意料,老頭咂摸了幾下嘴,什麼都沒說,轉身進了樓。

董鏘鏘嘆了口氣,只能跟了過去。

剛一走進樓,董鏘鏘就站住不動了。

雖然是白天,但走廊里的光線極暗。這個入口本來就是朝山那面的,自然光被山擋住了大半,走廊里一沒窗戶二沒燈,更讓董鏘鏘吃驚的是,樓梯和牆壁竟然全都是一水兒的深色系。驟然走進來的他還以為自己進了地窖。

聽到後面沒了動靜,走在前面的老頭頭也不回地催促道:「你的房間在三樓。」

董鏘鏘的眼睛這時才漸漸適應了樓里的光線,邊往上爬邊問:「為什麼不開燈?」

「白天為什麼要開燈?」對方回答的理直氣壯、擲地有聲、鏗鏘有力、義正言辭,「白天開燈既不環保,還浪費電。」老頭教訓道,「難道你們那的人都不注意環保嗎?」

「我們當然會注意節約用電,」董鏘鏘抬頭說道,「可這裡也太暗了,我都看不清樓梯。」

「習慣了就好。」老頭的腳步聲停在3樓,「主要是現在一層二層的人都沒回來,等他們回來,他們開門時屋裡的燈光就能照亮走廊了。」

董鏘鏘聽的瞠目結舌,這都是什麼歪理邪說?

他忽然產生一股強烈的好奇心,想看看老頭想要出租的房間到底是什麼樣的「精裝修」。

樓梯的陡峭程度並不輸於摩澤爾河岸兩側的陡坡,董鏘鏘如果在樓梯上完全站直就會碰到頭。樓梯空間狹窄逼仄,而在樓梯轉角處他也是將將可以轉身。他很懷疑如果他真的搬進來,他那些大行李箱要怎麼才能弄上樓。同時,木質樓梯在他的腳下吱吱作響,感覺很不穩當,他很擔心自己會突然從樓梯中間掉下去。

等他終於站到門前,才發現老頭已經站在了屋裡。

門框很低,董鏘鏘要彎著腰才能進屋。

剛一進屋,一股霉味撲面而來,董鏘鏘趕忙捂住口鼻。

老頭對董鏘鏘的舉動似乎頗為不滿,皺著眉頭解釋道:「要出租的房間就是這個裡外間的套屋,外間大裡間小,加起來足足有18平之大。只要他住進來堅持每天開窗,幾天就能習慣。」

董鏘鏘對此心知肚明:兩間屋長期不開窗通風,只怕霉味早就滲入牆壁,根本不是開窗能解決的。

他捂著鼻子在兩間屋簡單晃了一圈,由於兩間屋的天花板挑高還不到2米3,個別地方還是斜屋頂,不到3分鐘董鏘鏘已經磕了三四次頭。

這地方太壓抑太憋屈了,根本不是人住的地方。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絕對想不到這是在21世紀的德國,還是在馬克思的故鄉,這還不如他在國內住的寬敞呢,最起碼國內站直了不會磕腦袋。

見董鏘鏘一臉官司,老頭絲毫沒意識到他的不滿和不解,反而開始滔滔不絕的幫董鏘鏘算每月房租里的其他部分:「如果你打算住進來,除了房租外,每月我還要在月初預收你100歐的水電費,但是預收不是你實際支出的錢,每個季度末還會算一次你實際花了多少錢,再從300歐里多退少補。另外,每月的電視費和垃圾處理費共計40歐。這裡沒網(絡)也不能接受租客自費安網,因為會有輻射。樓下就一個停車位是我私人的,你不能用。當然你也不能把車停到路邊,因為路邊沒畫停車位……」

當董鏘鏘注意到裡屋床墊兒正面中心處的一灘屎黃色的漬跡時,他實在堅持不住了,轉身欲走。

老頭誤會了他的舉動,趕忙從裡屋追了出來,邊掏鑰匙邊說道:「出門右拐是衛生間。」

衛生間平時還要鎖著?董鏘鏘哭笑不得地擺擺手:「不用開了,我不去。」

「如果你覺得(裡面)地方小,可以看看閣樓。閣樓現在空著,如果你一起租,我可以給你個有分量的折扣。」老頭說得很慷慨。

「行。看看。」董鏘鏘同意了。

老頭指了指衛生間旁向上的樓梯,又換了把鑰匙:「走這邊。」

董鏘鏘剛把頭探入閣樓入口的天井,就聞到一股比樓下更沖更嗆的霉味,根本就睜不開眼,沒等他抱怨,就聽一股風聲從黑暗中朝他衝來。他來不及分辨,急忙低頭,正好撞見老頭期望的臉。

老頭似乎早就料到他的動作,滿不在乎地安慰道:「沒事,那就是幾隻蝙蝠,你住進去它們就走了。」

董鏘鏘只覺嘆為觀止,大開眼界,沒想到看房還能這麼刺激,社會果然是最好的老師。

===

原創不易。歡迎來起。點%中¥文#網,支持正版原創《董鏘鏘留德記》。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