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之後,滅絕才開消化了張三丰所言。

「敢問張真人!何為真性!?如何守之。」

「真性乃是天命之性,自具生生之機,以為健順五常之德。

理無二理,心無二心,是以儒曰忠恕,執中貫一。佛曰慈悲,萬法歸一。道曰感應,抱元守一。教有三教,行之則一,所謂「道者一也。此為真性!」

隨著張三丰講道,他身上的氣質也在微微變化,就如同那日折斷倚天一般。

「至於如何守我真性?儒家若不克己復禮,則不能見仁;道家若不反逆五行,則龍虎不交;佛家若不堅心於戒,則難入大定。故修道不可順,當用逆,否則決難守真性,修的不過是氣質之性,雖修百年,難窺大道。」

……

開篇之後,張三丰開始闡述逐字逐句解讀九陰真經補全版。

「天之道損有餘而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

「敢問張真人,何為攢簇五行?」

「『攢簇五行』出自我道家內丹派。「五行」,指五藏之氣——精神魂魄意,由收心守竅,煉神還虛,使心火腎水相濟,從而使五氣會聚不分,謂之攢簇五行。」

「那何為和合四象?」

「以含眼光,凝耳韻,調鼻息,緘舌氣,是為和合四象。」

由道門大宗師親自解讀,滅絕師太如醍醐灌頂,疑惑之處,迎刃而解。

滅絕將以往的疑惑盡數問出,此刻滅絕慶幸自己做出的決定,若是沒有張三丰的指點,光憑自己,怕是三年之內難以入門,即便是入了門,也容易走了岔路。

參考不通道典的梅超風,將自己練得人不人,鬼不鬼。好好的道門神功,練得鬼氣森森。

……

三人一直聽張三丰講到天色將暗,只覺收穫頗豐,不知時光飛逝。

滅絕師徒見天色不早,便先行告辭。

楊清源也要離開,卻被張三丰叫住。

「師弟這一步棋,下得真好,讓峨眉變成了武當的盟友,又拉入了大理寺中。」

張三丰只是不喜算計,並非看不懂。

百歲壽宴,多虧了楊清源的布局,否則一旦失之大義,即便是張三丰天下無敵,面對群雄,也難以放開手腳。

名不正,則言不順。

感慨一句之後,張三丰隨即轉移話題。

「師弟,困於元化之境多年,可曾尋到自己的洞玄之道?」

楊清源苦笑道,「道就在那裡,可我卻不知道如何去走!?」

張三丰聞言莞爾,「師弟不必心急,天地變化,洞玄之道,或許會好走一些!」

「師兄此言何意?!」

楊清源有些不明白張三丰的意思。

「我少年時,得少林覺遠大師教誨,習得了部分的九陽真經,我以此為基,從武當九陽功創出了純陽無極功,臻至大成之境,步入法天象地就發現了前頭無路了。不是我難以走下去,而是這方天地開始限制我。此後我潛心鑽研二十年,直到發現天地變了。」

「前方又有路了!於是純陽無極功,陽極生陰,改純陽無極為陰陽無極。然而,當我將陰陽無極推演至大成之境,前方的路又盡了。直到我第一次見到師弟,才有所得,以陰陽演太極,創出了太極神功,又踏前了一步。」

張三丰目光深邃,「而前些日子東溟西極似有天地異變,前路又遠了一些,我感覺自己已經能半隻腳已經跨入天人之境的門檻。」

楊清源還是不懂,「師兄的意思,境界突破會越來越容易?到最後洞玄之境多如狗?法天象地滿地走?!靈氣復甦?!可以修仙了!」

張三丰被楊清源的說法逗得一樂。

「那到不至於!自我道門典籍記載,天地之元氣自上古之時便開始日益充盈,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千萬年的積累。元化之下練氣凝元之人,沒什麼太大的影響,不過元化入洞玄,洞玄悟法象會比之前容易一些。」

「能容易幾成?!」

張三丰愣了一下,這種事情還能量化嗎?

仔細思考片刻後,張三丰解釋道。

「這麼說吧!若說原來百名元化會出一個洞玄,那現在就是五十個元化能出一個洞玄。」

楊清源翻了個白眼,聽上去機率增加了一倍,但是突破這玩意比企鵝抽獎還玄學,只要不是百分之百必中,那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九十九本質上是一樣的。

就中與不中兩種結果。

「師弟不必心急,道在腳下,亦在心中,好好想想吧!」說完一拂袖將還在懵逼的楊清源推出了屋外。

楊清源仔細品味了一下張三丰的話,最終得出結論,有影響但不會特別大。

雖然江湖上的高層戰力會增加部分,但是整體上看,依舊不至於失去控制。

如今江湖上的洞玄境就沒有多少,即便是增加一倍,依舊是那金字塔尖的一小撮人,對於楊清源制衡江湖的計劃,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大概就跟大學第一次擴招一樣,即便是擴招了,依舊是供不應求,至於讓洞玄境泛濫。

以凡人之軀,洞察天地之玄奧,這可不是丹藥、傳功能夠影響的。

楊清源簡單分析利弊之後,便不再思考此事,徑直下了太和宮。

剛下長階,就察覺到有人,轉過拐角後,發現一個清雅若蘭的女子正在石階上坐著等候自己。

聽到後方有響動,那女子立刻轉過身來,正是周芷若。

「清源哥哥!」

看到周芷若,楊清源也是一笑,佳人總是容易讓人心情愉悅。

「怎麼沒隨你師父一道回去休息。」

「我昨日去祭拜過父親了!」,周芷若猶豫了一下,說道,「如今我已經長大了,有些事情想問問清源哥哥。」

當年周芷若和其父被人追殺之時,被下山遊玩的楊清源和曉夢救下。

但是其父已是身負重傷,藥石罔用,便將周芷若託付給了楊清源和曉夢。

事情還需要從八年之前說起,那時的楊清源來到此界一年有有餘。

彼時,莊曉夢之師,天人宗主北冥子即將閉死關,在入關之前,因為天人宗中,沒有適合教導曉夢之人,便將曉夢送到了武當山,交張三丰教導。

也是曉夢將出至此界的楊清源從太和湖中就了起來。

機緣巧合之下楊清源成了張三丰的師弟,莊曉夢的師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