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從殿內打到了殿外,原本的鎮國十二銅人也安靜下來,並沒有因為幾人進入廣場而再生異動。

原本地宮處地底陰暗之處,只憑火炬之光照亮,然此刻卻猶如明月高懸,光耀大地。

劍光如月,月比天高。

劍意清絕孤高,似乎不受半點凡俗紅塵之氣的影響。

凝霜臨照,清冷孤寒,寒徹入髓,追懾辰星。

即便是以公子羽法天象地境的修為,依舊能感受到劍光之中的刺骨寒意。

「真不愧是李太白的弟子,真武道尊未來的弟媳,確實不同凡響。」公子羽一邊出招,一邊讚嘆道。

柳望舒內心:(′▽`〃)!

趙羽的這句稱讚,差點就讓柳望舒繃不住了。

但好在柳望舒最終還是維持住面上的清冷,不然氣氛就違和了。

心情一好,柳望舒手中的劍法越加流暢自如。

望舒四訣,照明寒清。

望月照,孤月明,孤月寒,璃月清。

劍光不絕,驚人心魄,時而如澹月籠紗,時而如霜月臨江,柳望舒竟以洞玄境暫時壓制了公子羽。

當然這其中有公子羽留手的原因,但是足以證明柳望舒的劍意之孤高,遠非尋常洞玄可及。

而公子羽這邊,對於直接開莽的柳望舒,不到萬不得已,還不敢真的下殺手。

柳望舒背後畢竟是站著一個潛力莫測、法天象地境的青蓮劍仙。

當然楊清源背後也有一個真武道尊,但是張老道坐鎮武當山數十年,未曾下山。

在公子羽看來,張真武未必就會為了區區一個楊清源破這個例。

故而,雖然對於張老道有著深深的顧忌,但是對付楊清源的時候,該下手還是得下手。

可柳望舒不一樣,青蓮劍仙已經用五龍首那邏邇娑婆寐的人頭,證明了自己對於柳望舒的重視。

那邏邇娑婆寐實慘,已經死了這麼久了,還要被反覆鞭屍。

一個法天象地境的人頭,就足以震懾無數宵小了。

這個人頭還是青龍會的,這就更讓公子羽警惕了。

而且李太白還不是孤身一人,他和弈劍聽雨墨觀瀾乃是生死之交,與覆雨劍主浪翻雲也是至交好友。

一下三個法天象地境,別說是羅網,青龍會都遭不住。

公子羽同時是羅網和青龍會之主,而青龍會的實力遠強於羅網。

青龍會七大龍首,五個法天象地境,其餘高手更是遍布各地。

誇張一點,可以說元化武者,如過江之鯽。

但是這股力量不是屬於趙羽一個人,而是屬於整個青龍會的!

青龍會是一個眾多勢力的精英集合成的利益體,有點像是骷髏會和共濟會的感覺。

龍首之間,相互交流資源,互相合作,必要時團結一致,來達成一個符合所有人的目的;又或是以相應代價請其他人出手。

而羅網雖然只是青龍會中的勢力之一,遠不如青龍會的強大,但是卻是隸屬公子羽的,隸屬於前秦的復國力量。

三個法天象地境的高手,連青龍會都不願得罪,更何況羅網呢?!

楊清源的背景雖大,但是不一定管用;而柳望舒的師尊雖然不如真武道尊,卻是真的會動手的。

而且公子羽的宗旨就是團結一切可能有助於他復國的力量,即便不能團結,雙方也不能結成死仇。

所以趙羽不到萬不得已,是不願殺柳望舒的。

原本公子羽是打算制住柳望舒就算了,但是剛一動手就發現了問題。

柳望舒的天地元氣親和力高得不像是一個洞玄境。

雖然尚未達到法天象地境的程度,但是這般近似於操控元氣的手段,絕不是一個洞玄境的武者該有的。

面對柳望舒的如月劍光,趙羽一掌遞出,轟向柳望舒。

公子羽所習內功,名為天皇地後大陰陽賦,出自天地交征陰陽大悲賦。

天地交征陰陽大悲賦,乃是七門邪門之極的武功,傳說此書成時天雨血,鬼夜哭,寫下此書的絕世奇才也在寫下最後一個字時吐血而死。

《踏星》

公子羽得到了這秘籍殘本之後,便在其中融入了前秦陰陽家的法門,使天皇地後大陰陽賦更上一層樓,精修陰陽二氣後,太極合陰陽,萬法鑄混元。

內力自行運轉,自動護身,煉精化氣,練氣還精,金剛不壞,生生不息,內力千變萬化,可催動世間各種武學並使其威力大增。

有一說一,雖然公子羽在政治軍事上的天賦一般,也不善於戰略規劃布局,可他的武學天賦著實驚人。

天地交征陰陽大悲賦被他加入了陰陽家的秘術,以及羅網之中的諸多絕技,愣是將原版殘缺的秘籍修補完成。

即便是天地異變之後,走到法天象地境的人,都不是簡單人物。

公子羽全力之下,立時便扭轉了頹勢。

《天地交征陰陽大悲賦》中記錄了七種這世上最可怕最邪門的武功,分別是天絕地滅大乾坤手、天旋地轉大移穴法、天皇地後大陰陽賦、天驚地動大輪迴印、天塌地陷大無相功、天殘地缺大補天術、天虛地渺大虛空步。

雖然名字很中二,但是每一門武學,都有其神奇之處。

而趙羽現在用的就是其中的天絕地滅大乾坤手,天絕地滅大乾坤手自稱是將天下武學變化盡納於雙掌之間,雙手如金剛永固,信手有兩龍四象之力。

這當然免不了有吹噓的成分,天下神奇武學,數不勝數,又有何人敢自稱窮盡天下武學變化?!

不過這大乾坤手中的大搜魂手和大紫陽手,確實有其獨到之處。

大搜魂手有攫取萬物生機精元之能,

大紫陽手則可煉化外力消融萬物的。

趙羽此刻對敵用的就是天絕地滅大乾坤手中的天絕地滅大紫陽手。

公子羽還在其中加入了陰陽家的秘術——陰陽合氣手印,使其威力更勝往昔。

柳望舒的劍意無論如何孤寒清冷,都被這天訣地滅大紫陽手的掌力消融於無形之中。

在消融劍光之後,趙羽施展天虛地渺大虛空步,出現在了柳望舒的身前。

這是七絕之一的天虛地渺大虛空步。無視一切外力,化外界阻力為內力並形成護體罡氣,自身身法快若驚鴻,矯若游龍,如浮光掠影,可憑虛御空,能踏浪逐雲,若白駒過隙。

這等輕功身法,雖然不如楊清源,但是也差之不多。

柳望舒的輕功身法雖然也是頂尖,可也差了不止一籌。

趙羽驟然出手,空手抓住了柳望舒的扶搖劍。

傳聞天絕地滅大乾坤手,練到高深之處,雙手如金剛永固。

金剛永固雖然誇張了一點,但是以扶搖古劍之利,著實難以傷到趙羽的分毫。

隨即天絕地滅大乾坤手的搜魂、紫陽二訣發動,消融之力遊走於扶搖古劍周身。

柳望舒雖然想要掙脫,但是扶搖古劍在趙羽手中,如落地生根,紋絲不動。

柳望舒也是戰鬥奇才,立時想到了辦法。

只見柳望舒輕輕一彈劍身,扶搖古劍突然開始以一定的頻率振動。

她眼見拔不出扶搖,便想到了楊清源的那一招「袖裡青蛇」的振劍術,以特地頻率振動扶搖劍,來讓趙羽脫手。

柳望舒的反應不可謂不快,可她還是低估了趙羽天絕地滅大乾坤手的威力。

消融之力,再加上扶搖的快速震動,已然超越了扶搖劍的極限。

「呯!」

隨著扶搖古劍的一身哀鳴,劍身破碎,古劍斷裂。

……

另一邊六劍奴的劍圍之中,楊清源的身法已經快到留下了殘影。

六劍奴以六敵一,卻沒有絲毫圍攻的感覺。

楊清源的身法速度,給他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好像在同時與六個人對敵一般。

在六劍奴難受的時候,楊清源也不好過。

楊清源的身法輕功加上太極絕技,一般圍攻,對他來說,和逐一對敵沒什麼區別。

但六劍奴卻不僅僅是人多而已,他們已經被磨礪成了一件完美的殺人機器,稍有不慎之間,就會中招。

正在雙方對戰之時,楊清源聽到了扶搖的斷裂之聲。

楊清源心神一亂,柳望舒可不是他。她的一身修為大半都在劍上,沒有了劍,其戰力十去其八。

「望舒,接劍!」

楊清源立時將湛盧劍擲向柳望舒,他沒了湛盧一樣可以憑先天無形劍氣和太極拳對敵。

但是六劍奴也早有防備。

就在湛盧離手的瞬間,滅魂轉魄兩人的劍鎖同時出手,想要鎖住湛盧。

沒有主人執拿的湛盧,瞬間變成了一條沒有追求的鹹魚。

楊清源見狀指尖再次斬出兩道先天無形劍氣,擊飛了滅魂轉魄的劍鎖。

但是湛盧劍的去勢也沒魍魎攔住,楊清源不得已只得劍意一引收回了湛盧。

這六個牛皮糖確實麻煩,配合默契無間,氣脈相互連結,楊清源短時間內也無法擊敗他們。

而誅仙劍——劍廿三,這是個單挑神技,在未大成之前,最忌周圍有人干擾,在群戰之中難以發揮。

而「絕仙劍」需要以天算狀態來破敵,一來需要時間,二來楊清源不敢保證自己在進入天算狀態之後還會顧忌柳望舒。

天道無情,天算便是模擬天道的運行規律,大機率會放棄柳望舒。

楊清源的一身絕學,竟然沒有什麼能突破封鎖,相助柳望舒的。

正在思索之間,楊清源想到了鎮胡城的中的兵俑。

所有兵俑身上的兵甲的都是真的。

楊清源一劍橫掃,劍氣焚雲,逼退了六劍奴。

隨後將湛盧劍插入了地面之上,雙手張開,緩緩往上抬起。

和楊清源交手過的六劍奴,深知此人的厲害,這模樣肯定是要放大招了,立刻做出了防守態勢。

但一息之後似乎沒有什麼動靜。

六劍奴對視一眼,不知道楊清源在搞什麼鬼。

如果上一任受害者,金剛門主和里赤媚在此,定然會告訴他們——快跑!

六劍奴的配合已然不是普通人可及,真剛只是一個眼神,六人之中就有一道人影閃出。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武功最高的斷水,不是六劍奴的指揮。

因為他是個蒙眼的瞎子,其他人沒法看他的眼色行事。

出手的是,六人之中擅長快攻的魍魎,身影閃動之間,貼近了楊清源的身周,就在魍魎要出劍之時,一道無形無跡的劍氣,在他的左側臉頰劃出了一道血痕。

魍魎身影疾退。

「是劍氣!」

六劍奴也是劍道高手,一眼就認出。

楊清源身周被先天無形劍氣環繞,身周的空氣已經不再是空氣,無形之中顯得綿密,如水銀般黏稠。

數十道先天無形劍氣,已然環繞在楊清源的身周。

這是楊清源結合用先天無形劍氣對於萬劍歸宗的小小改良,萬劍歸宗雖然威力巨大,但是這大範圍的aoe,施法前搖還是太長了,容易被人找到機會,於是楊清源想到了以先天無形劍氣護身。

若是有一日,楊清源可以將先天劍氣和萬劍歸宗煉製大成,再合二為一,才是真正的無上劍訣。

就在六劍奴打算再次進攻之時,突然聽見遠處傳來一聲聲利劍出鞘的劍吟之聲。

遠處逃出廣場的羅網殺手正在鎮胡城中搜索,其中一個「絕」字級的殺手,突然感覺自己劍鞘之中的劍正在不斷地震動。

「我的劍怎麼在動?!」

一旁的一個「地」字級的元化境殺手不屑地看了他一眼,「什麼劍在動,你活見鬼了吧!」

話音未落,他勐然低頭,一副活見了鬼的表情,武功到了他這個級別,劍鞘有所動靜自然立時能察覺到。

他劍鞘之中的劍也開始抖動。

「怎麼回事?!」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自己的劍在抖動。

隨後,「鏗!鏗!鏗!」長劍出鞘,疾射向章台宮的廣場方向。

但是似乎受劍意引動的也只有劍而已,其他的刀啊,槍啊,爪啊,流星錘啊,雙節棍,菜刀、九齒釘耙什麼的,都沒有受到影響。

就在羅網中人以為結束的時候,兵俑身上,越來越多的劍出鞘,飛向章台宮方向。

章台宮前的廣場上,戰局好像出現了短暫的時停一般。

公子羽雖然在情報之中聽說過楊清源的萬劍歸宗,但是卻沒有親眼見識過威力。

無數的青銅劍,從軍陣之中飛射而出,紛紛往楊清源的方向飛了過去。

百柄,千柄,一柄一柄長劍豎立,環繞在他周身數尺的空間之內。

雖然有所聽說,但是當公子羽和六劍奴真正見到楊清源的萬劍歸宗的時候,還是感到無比震撼。

以真元隔空控物,並不是什麼難事。

在場的眾人都能輕而易舉地做到,但像楊清源這般同時操縱成千上萬利劍的,只此一人。

而且這還不是楊清源的極限,鎮胡城中的劍正在不斷地向著此地飛來。

直到楊清源身周聚集了兩萬餘柄利劍之後,才告一段落。

倒不是沒有劍了,而是楊清源快到極限了。

此刻的楊清源手捏劍訣,萬劍如羽林衛主。

為主羽翼,如林之盛。

劍君在世,不外如是!

戰局之中的柳望舒,不免玉頰微紅,閃爍著一層興奮的光彩。

楊兄,他,好帥啊!

楊清源此刻被無數利劍環繞,劍氣縱橫,將楊清源護得滴水不漏。

楊清源右手並如劍指般結印「劍!」

豎立於楊清源身後的上萬把長劍仿佛得到了命令,整齊劃一地平倒下去,寒光閃閃的劍鋒對準遠處的六劍奴和公子羽。

其中尚有,三百餘柄長劍,在楊清源身周遊弋,護住。

劍君在世,萬劍歸宗。

地宮之中長劍在反射火光,劍光閃爍之間,如周天星辰。

言語雖長,但這一切不過是在數息之間完成。

「喝!」隨著楊清源的一聲輕喝,萬柄長劍開始以楊清源為中心盤旋加速。

「破!」

劍指一刺,萬劍如龍,翱翔九天!

一條由劍組成的長龍向著公子羽和六劍奴呼嘯而去。

「都退下!」

公子羽面色凝重,還是低估了楊清源。

在這地宮之中,有兵俑十萬有餘,而秦軍無論是弩弓,騎兵,槍兵,都是佩劍的。

也就是說這地宮之中至少有十萬柄長劍,有足夠的劍來支持楊清源施展萬劍歸宗的絕技。

天地交征陰陽大悲賦中的天皇地後大陰陽賦被公子羽運轉到了極致,真元運轉不絕。

楊清源的這一劍,在地宮這個特殊的環境之中,已然超越了洞玄境,不,是超越法天象地境的極限。

萬劍歸宗,每一劍都相當於楊清源的全力一擊。

即便是法天象地境的武者,也要慎重無比,稍有不慎,就是身死魂滅。

「天驚地動大輪迴印!」

楊清源不知道為什麼公子羽出招之前要喊那麼一嗓子,不過看上去還是很有精神的!

這天驚地動大輪迴印乃是天地交征陰陽大悲賦記載的集中絕世武學之一,可借天地之力為己用,借力打力,卸勁反彈,吸化外力,傷害轉移之功,先就立於不敗之地。

聽上去有點像太極拳劍,但實則差之甚遠。

太極拳劍不過是張三丰的太極之道的具象表達。

之所以要創出太極拳劍,是因為武當七俠的資質,很難練成太極神功。

武當七俠資質過人尚且如此,況後人乎?

為了使得自己的畢生絕學能得傳承,老道士才費心力將部分太極之道的精華以拳劍的形式表達出來。

不過這天驚地動大輪迴印還是極為高深的武學,無數的天地元氣源源不斷地以公子羽為中心而匯聚。

法天象地,操控元氣。這是它超越洞玄境的根本原因所在。

大輪迴印在公子羽的身前三丈之外形成了一面無形的真元之牆,真元流轉之間想要將楊清源的萬劍歸宗攔下。

可惜,公子羽還是將這一劍想簡單了。

萬劍如龍,呼嘯長空。

鋒芒無雙,以點破面。

面對鋒芒無雙的劍氣,公子羽以天皇地後大陰陽賦和天驚地動大輪迴印所形成的真元牆沒有絲毫的作用。

這大輪迴印所形成的真元牆就如一道水幕一般,敵人施展的拳勁掌力越強,其反震化解之力便越強。

但這玄奧的大輪迴印在萬劍歸宗之前卻失去了作用。

大輪迴印的真元如水,而萬劍歸宗則是划過水的劍。

水固然可以反震排山倒海之力,但劍鋒划過水面,水之力卻難以將其抵擋。

兵俑身上的青銅劍,羅網殺手的精鋼劍,還鎮胡城中的石凋劍……

帶鋒芒無雙的劍氣,毫無阻滯地穿過了公子羽的大輪迴印水幕。

在第一柄劍刺穿輪迴印的真元之時,公子羽就知道自己失策了,立時改天驚地動大輪迴印為天塌地陷大無相功和天絕地滅大乾坤手。

天塌地陷大無相功練到極致可扭曲,粉碎,崩壞氣場內的天地萬物。

天絕地滅大乾坤手可攫取萬物生機精元與煉化外力消融萬物。

雙重神功疊加之下,射來的長劍在公子羽身前的三尺之外,再難寸進,無數的劍鋒斷裂、破碎,掉落了一地。

而站在公子羽身後的六劍奴則緊緊握住了公子羽的手中之劍。

站在身後的他們可以感受到此刻公子羽的壓力。

雖然正面看公子羽一副雲澹風輕的模樣,但是其實公子羽的背後已經濕透了。

突然之間,一道長劍碎片衝破了公子羽天塌地陷大無相功和天絕地滅大乾坤手,掠過了公子羽的左側臉頰,留下了一道淺長的傷疤。

這是他快支撐不住的徵兆。

萬劍歸宗,每一劍的精華都化為楊清源的全力一擊。

楊清源的全力一擊,公子羽可以輕鬆接下。

十次連續的全力一擊,對於公子羽來說也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連續一百次的全力一擊,對於公子羽來說,也是巨大的壓力。

至於一千次、一萬次,公子羽沒有假設過,即便假設了也沒有意義。

他不知道自己的極限為何,也不清楚楊清源的極限在哪裡!?

楊清源劍訣一引,突然疾射而出的劍龍停下了進攻的節奏,然後盤旋而上,懸浮在了公子羽眾人的頭頂。

公子羽開始不見,但當無數長劍高高豎懸於頭頂之時,便意識到了楊清源要做什麼。

「小心!」

「萬劍——訣!」

公子羽的示警,與楊清源的出招,幾乎是在同時!

高懸於公子羽和六劍奴頭頂的萬柄長劍,立時如長虹貫日,流星墜落。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