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了這老僧的佛號之後,楊清源也不免多看了這老僧一眼。

現在中土佛門僧人的佛號,多為「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教化眾生的導師,梵語「阿彌陀」,翻譯成中文就是「無量光或無量壽」,因為阿彌陀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所以號阿彌陀。

如今的佛門最強的兩大流派就是禪宗和凈土宗。

禪宗本師為南無釋迦牟尼佛,凈土宗本師為南無阿彌陀佛。

禪宗對修行者的根器要求很高,它的理論基礎主要是《心經》和《金剛經》,法門是一個「空」字,講究「不立文字,直指本心」,修行難度極大,所以比較受士大夫階層喜歡。

而凈土宗對弟子的根器要求非常低,甚至一字不識都沒關係,它的理論基礎主要是《佛說無量壽經》等三部。講究念力和願力的作用,弟子們只要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行,只要念得一心不亂,臨終前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受到阿彌陀佛以及左右侍從大勢至菩薩和觀音菩薩的接引。

相比於禪宗針對士大夫階層,凈土宗則是爭奪中下層百姓用的。

雖然兩脈之間鬥爭不斷,但不得不說,佛門在對於信仰的爭奪和傳播上,確實比道門這群老大爺老大媽靠譜多了。

而這老僧佛號既不是禪宗也不屬凈土宗,而是屬於一位相對「冷門」的佛祖——藥師琉璃光王佛。

藥師琉璃光如來是東方凈琉璃世界之教主。此佛於過去世行菩薩道時,曾發十二大願,願為眾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諸根,趨入解脫,故依此願而成佛。住凈琉璃世界,其國土莊嚴,如極樂國。日光遍照菩薩與月光遍照菩薩同為藥師佛的二大脅士。法相所現為螺髮型,左手持藥壺,右手結施無畏印(或與願印),日光、月光二菩薩脅侍左右,並稱為藥師三尊。

傳說此尊勝佛誓願不可思議,若有人身患重病,死衰相現,眷屬於此人臨命終時,晝夜盡心供養禮拜藥師佛,讀誦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49遍,燃四十九燈,掛四十九天之五色彩幡,其人得以延生續命。

中土佛門這一支流傳較少,但是楊清源對這一支還是有好感的。

藥師琉璃光王佛這一支,務實。

藥師琉璃光王佛,佛像左手持藥壺,右手結施無畏印。

而其弟子也像本師一般,身背藥壺,懸壺濟世。

相比於主流佛門那般爭奪信仰,大建廟宇。這一脈到如今還在苦行濟世,確實算得上是一股清流。

「不知這位大師法號為何?如何稱呼?!」

老僧帶笑搖頭,「法號不過是個代號而已,楊侯稱老衲,空無,即可。」

楊清源劍眉微微一挑,這是不願表明自己的身份啊!

「不知道楊侯,今日駕臨,所為何事?!」無祿為了避免楊清源有意見,立刻開口接過了話頭,「莫非是知道我這萬善寺中,有祥瑞之象!」

「??!」

楊清源被無祿這話整得一頭蒙,什麼情況?!祥瑞?!無祿和尚看著也不像是坑蒙拐騙的人啊?!

所謂的祥瑞之兆,絕大部分都是騙人的。

「楊侯請隨我來!」

在無祿的帶領下楊清源步入了萬善寺的後院之中。

剛入後院,這一幕就把楊清源給驚到了,這是什麼植物學奇觀?!

蓮花這種蓮科蓮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什麼會長在一截明顯屬於喬木的枯萎樹幹上?!

相比於這一幕,長出新芽的菩提樹就沒什麼了不起了!

枯木生蓮花,菩提長新芽。

關鍵這兩種植物在佛門之中的意義確實不一般。

「南無藥師琉璃光王佛,楊侯應該明白,無祿師弟所言的祥瑞為何了吧!?」剛剛楊清源的神色雖然一直沒有什麼變化,但老僧還是察覺出了楊清源眼中的懷疑之意。

無祿則是開口說道,「對了,還有一事得讓楊侯知道,這護生居中的孩子都已經上了戶籍,貧僧代這些孩子謝過楊侯了。」

對於無祿來說,什麼佛門法脈,什麼禪宗之爭,其實他都不是很在意,最關鍵的就是那些孩子們。

「這本就是本官的分內之事,絀陟使代天巡牧,自當撫境安民。」

這件事會辦好,楊清源一點不奇怪,除非那個金陵府衙的戶曹不想繼續乾了。

一旁的老僧微微猶豫之後,開口問道,「敢問楊侯,不知道慈航靜齋的師仙子何在?!」

雖然不確定這蓮花、菩提到底代表著什麼,但是老僧覺得,師妃暄可能就是北禪宗重立的契機。她身上本就有氣運在身,可為北宗重立者。

楊清源聞言,神情出現了變化。

師妃暄之死,雖然非他之故,但是和他還是有脫不開的關係。

那如來神掌雖然神妙,但畢竟是一卷殘本,還是楊清源用道瞳以道門武學推演出的如來神掌。

雖然是師妃暄在事前知道,風險自擔,但楊清源內心還是覺得他有責任,包括猶豫疏忽大意而沒能預見到最壞的結果。

「說到師仙子……我有個糟糕消息要告訴兩位,昨日,師仙子因為修煉如來神掌,走火入魔,生機全無,圓寂了!」

「什麼?!」無祿大師雙瞳瞬凝,對於這個噩耗,他是難以置信的。

幾日之前,師妃暄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直在護生居中幫他照顧那些孩子,沒想到短短一日的時間,兩人便天人永隔。

那老僧倒是依舊淡定,這倒是和之前的枯木蓮花,菩提新芽異象相吻合,這倆本就帶著死中求活、破後而立的意味。

「對於此事,深感抱歉。不過,師仙子生前乃是佛門中人,本侯聽聞,佛門高僧以火圓寂,結餘舍利……」

「什麼?!你把師妃暄的肉身焚毀了!?」剛剛還一臉淡定,滿不在乎的老僧聽到一半情緒突然失控。

雖然說佛門中有如來涅槃的典故,但要是都被焚毀,別說是涅槃了,怕是連灰都不剩了。

「不,不是!」楊清源也被這老僧這一舉動嚇了一跳,「還沒來得及燒!」

楊清源在翰林院通文館中看的書實在是太多了,這就導致出現了一個問題,對於他沒有實際了解過的東西,多種不同的說法反而讓他無所適從,比如這佛門的烈火圓寂之法。

本想著,師妃暄已逝,其圓寂的火焚自然要依照佛門之法,結果單是楊清源從書中所學的圓寂之法,就有七種之多,楊清源不知道該用哪一種,這才來詢問無祿大師。

聽到師妃暄的肉身還沒有被焚毀,老僧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南無藥師琉璃光王佛,剛剛老僧失態了,還請楊侯見諒。」

楊清源乾笑一聲,「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空無大師,乃是佛門高僧,必然對於烈火圓寂之法經驗豐富。」

「……」老僧再次一滯,這話說的,好像他經驗很豐富似的,他也是第一次,還沒圓寂過呢?!

老僧覺得楊清源這貨太氣人了,他近年來情緒波動都沒有這麼大過。

楊清源則是暗中一笑,根據剛剛老僧的反應,他推測出,師妃暄怕是還沒有死透。

天下武學繁多,神奇武學如過江之鯽。比如他自創的誅仙劍、絕仙劍,比如莊曉夢的天意四象決……楊清源知道的能夠進入龜息假死狀態的武功不少,但是之前師妃暄狀態明明已經死透了,連肉體的溫度都降低了。

不過若真是假死,楊清源都是想到了如來神掌傳說中的第十式。

如來神掌這門武學,有人說是九招,也有人說是十招。

楊清源也沒有見過完本,只是根據殘卷傳說,配合上道瞳補全出來了三招。

不過根據如來神掌的招式來看,是存在第十招的可能性的,從佛光初現到萬佛朝宗,都是世尊釋迦的經歷,不過在萬佛朝宗之後,世尊還有一個重要的經歷——涅槃。

如來涅槃,世尊重生。

若是真的進入假死狀態,倒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佛門講的就是寂滅之法,藏冥運於即化,總六合以鏡心,一去來以成體。諸法無邊,故菩提無邊,以知涅槃之道。

在這方面,道門與佛門確實是涇渭分明。

道門的胎息先天講的是「生」,佛門的涅槃寂滅講的是「死」,如此一說,楊清源看不出師妃暄的狀態,倒也在情理之中。

「老衲冒昧,不知道能否勞煩楊侯帶老衲去看看?!」

是挺冒昧的,我好歹也是朝廷的從一品太子少師,超品的武鄉侯,就這麼給你帶路嗎?!

或是換了往日,楊清源說不得還真會逗趣一下這老和尚,但是現在師妃暄生死未卜,楊清源心中是有壓力的。

我不殺伯仁,然伯仁因我而死。

……

這老和尚果然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楊清源雖然沒有全力施展輕功,但也是身法迅捷,這老和尚竟然跟得遊刃有餘,這就很不可思議了。

楊清源剛剛帶著老和尚進入了金陵六扇門支部。

誰知楊清源一進門,就感覺今天的金陵六扇門有些詭異,門口還貼了幾張符籙,看那個意思應該是驅鬼辟邪的。

這才多久沒見,怎麼金陵六扇門就搞封建迷信這一套呢?!他一個道士,都沒他們嚴重。

一個捕頭快步上前見禮,「卑職金陵六扇門支部王海,見過楊侯!楊侯萬安!」』

「都是自家兄弟,又不是正式場合,這種虛禮就免了吧!」

「謝楊侯!」

楊清源指著周圍有些忙碌的捕快詢問道,「額,王捕頭,這是怎麼回事?!弟兄們這是都改信道了?!」

王海看了楊清源身後的老僧一眼,然後才支支吾吾地解釋道,「倒不是衙內的弟兄們信這個,只是昨夜衙門裡發生了一件怪事,讓弟兄們現在還感覺後背涼颼颼的。」

楊清源沒好氣地說道,「怪事,什麼怪事,難不成還是衙門裡鬧鬼了?!」

「楊侯果然是神機妙算,這您都已經知道了?!」

王海心中嘆服,不愧是當年重立大理寺,壓服暗六部的人,即便是在金陵也是手眼通天。為了避免影響衙內的正常辦公,六扇門支部的總捕頭特意下令,知情之人守口如瓶。沒想到楊清源早就知道了!

看著這個王海的語氣、表情、神態,楊清源便知道自己是一語成讖(chen)了!

「昨夜,值班的兄弟,看到有個影子忽明忽暗,又一閃一閃,就在六扇門的太平間邊上,這分明就是鬼火啊!!」

楊清源聽到有鬼火,也是心中微震,眾所周知,道士都是比較怕鬼的。

「看清楚顏色了嗎?!」

「沒有!」王海回復道,」昨夜負責巡夜的小武,看到那一閃一閃的不明光。據他所說,極為奇怪。」

一旁沉默的老僧卻有了想法,「敢問楊侯,不知妃暄的身軀是否被安置在六扇門的冰窖之中?」

楊清源這下子也知道老僧的意思了,可能不是鬼火,而是師妃暄涅槃時的動靜。

「你去安撫一下弟兄們,並不是鬼火,讓大家安心!」楊清源說了兩句之後便帶著老僧來到了停屍的冰窖之外。

由楊清源入內,將師妃暄的屍身抱出,這個時候楊清源可以確認,師妃暄這個狀態應該不是完全死了。

在將師妃暄抱出的過程中,楊清源簡單檢查了一下這具「屍體」,雖然體溫已經完全消失,身軀冰冷,但是其身上沒有任何的變化,就像活人一般栩栩如生……當然也有可能她確實還是活人。

空無老僧檢查了一番,卻一直沉默不語,讓一旁的楊清源忍不住開口問道。

「大師,這人到底是還有可能活過來,還是僅僅死得不夠徹底。」

空無老僧也被楊清源這個說法給噎了一下,這該怎麼回答?!他也沒有經歷過涅槃之境啊!哪裡會知道?!真以為涅槃是大白菜啊!?

這空無老僧簡單地查看一番之後,便在師妃暄的肉身之前盤膝坐下,口中開始念誦藥師琉璃光王佛誓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老僧的身上有佛光湧現,讓楊清源眉頭一皺。

這熟悉的真元……洗髓經和易筋經。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