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大內,前往東宮那條漫長的甬道下。

年輕的曹國公拉著年邁的中書舍人,臉上帶著濃濃的笑容。

劉三吾心中對李景隆這般粗俗的拉扯著自己,心中很是不滿。

當真是武人天性粗鄙不堪!

忽的。

劉三吾卻是眉頭一抖,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他一下子就站在原地,扯住還要拉著自己往前走的李景隆,滿上有些鬱郁。

李景隆本還想拉扯著這位中書舍人,好讓自己待會兒不至於那麼尷尬,卻沒想到這老倌兒手上勁道十足。

他轉過頭不解道:「劉舍人為何不走了?」

劉三吾哼哼著:「曹國公原本也是要來東宮的吧。」

這廝必然是要做什麼事情,不然也不會硬扯著自己羊裝出巧合的舉動來。

李景隆眼珠子一轉:「劉舍人這是哪裡的話,沒事我就不能來東宮了嗎?」

說著,他便鬆開了劉三吾。

劉三吾被李景隆鬆開,緩緩的整理著自己的衣裳。

萬不能稍後在皇太孫面前失了儀態。劉三吾心中想著,眼神卻是幽幽的瞥著李景隆。

「國公身為功勳,無事當坐鎮都督府,亦或操練京衛。」

你要是沒事的話,別往宮裡跑的這麼勤快。

這是劉三吾話里的意思。

李景隆倒像是渾然不懂一樣,瞧了瞧劉三吾,轉著手腕就自顧自的不遠處的東宮走去。

只是那有些擠兌的話,卻還是傳入了劉三吾的耳中。

「劉舍人難道是有何國朝社稷之事,要來東宮求見皇太孫?」

這廝!

這廝端是無禮至極!

落在後頭的劉三吾,被氣的牙痒痒,花白的鬍鬚一陣顫抖。

……

東宮的小書房裡。

原本是太子爺朱標日常從前面回來後,處理政務的地方。

如今東宮今非昔比,老爺子一直都將太子給留在自己身邊,美其名曰是他這個當老子的要親眼盯著兒子康復。

實則上,宮裡頭的人都知曉,這是老爺子不願意讓太子回到東宮,睹物神傷。

於是,這東宮小書房也就成了朱允熥近來待得最多的地方。

小書房裡裝飾的並不華麗,如同現今大明宗室所流行的節儉之風。

倒是博古架書架擺了不少,奏章、古籍孤本、文人賞玩的一些又不算豪奢的物件。

此時,朱允熥就靠坐在一張通體暗紅深黑書桌後的同式椅子上。

穿著一襲淺黃薄紗,點綴幾抹碧藍刺繡的湯鵲清,與此般金秋時節相得益彰。

一雙修長筆直的玉腿,好似是蔥玉扎地。

攀枝而上,通幽朔源,越過腹地,兩朵愈發渾圓飽滿的花骨朵,含包待放又似下一剎那便會怒放而出。

倒是顯得大明宮廷之中的布緞採購,質量不曾做了假。

若不然,定然是藏不住,也裹不住這正欲盛放的璀璨。

而她這時正站在朱允熥身後,眉目溫柔淺笑的為正在翻閱國事奏章的朱允熥輕按穴位。

而如今領了錦衣衛副千戶之職的孫成,也不曾去錦衣衛衙門報道忙活,躬身站在書桉前。

一直等到三爺將手中的奏章看完之後。

孫成方才低聲開口:「啟稟三爺,城外各處莊子屬下都親自去看過了。」

朱允熥嗯了一聲,舉起手將湯鵲清的手握住,抬頭看向面前的孫成:「看得如何了?」

城外的莊子,說的是宗室在應天城外的各處皇莊。

大多是能賣上二十貫一畝的水田。

孫成點頭道:「屬下都看得清楚,依著三爺的意思,尋了幾處暫時圈定了下來。」

一份整理好,上面寫滿了娟娟字跡的冊子,被放在了孫成面前。

看字跡並非是朱允熥自己親筆所寫。

湯鵲清站在他身後,看著那本自己聽寫出來的冊子,臉上帶著一抹驕傲的笑容。

朱允熥亦是開口道:「找幾個人,要識字,還要未曾從軍時精通耕種的。帶著這冊子去莊子上。

小書亭app

如今秋收已經結束,莊子上想來除了疏通溝渠,也無大事了。就讓他們帶著莊子上的百姓,將這些東西先試著弄出來。」

孫成點頭上前,小心翼翼的翻開冊頁。

只見上面目錄摘要記錄詳細。

土氨肥、土硫肥、土法氮氨磷復合肥、熟石膏粉製法。

最末尾,還寫著什麼輪種法。

這些字,孫成都認識,可放在一塊兒,他便兩眼發懵,滿頭霧水。

瞧著孫成那茫然的表情。

朱允熥輕笑著澹澹開口:「不過是些嘗試,應當都是能增強些地力,來年莊子上耕種之時或許能多些收成的法子。你且仔細交代了下面的人去辦,辦好了便是功在社稷,屆時本王親自為他們去陛下面前請功!」

刷的一下,孫成兩眼頓時瞪得宛如牛眼一般,臉上更是震驚不已。

這時候,不論什麼樣的功績,都沒有能讓百姓田地里的收成增加更大的功績了!

三爺這小小一個冊子上的法子,就能讓莊子上來年收成增加?

孫成眼神不由一沉,已經是將那冊子小心翼翼的放在了自己胸前最裡面貼身的位置。

三爺給的東西定然不能是假的,那這本冊子便是自己需要用命去保護的東西了!

孫成一時間只覺得自己身上壓下了萬鈞重擔。

朱允熥看得好笑,揮揮手道:「你且去忙吧,趁著這個時節,讓莊子上的人都動起來。回頭得空了,本王也去親眼瞧瞧。」

孫成當即沉聲應諾,躬身退下。

望著如今辦事愈發得體用心的孫成離去的背影。

朱允熥心中升起暢想。

他要解放大明的生產力和生產效率,如今只能從最原始最基礎的地方著手。

提高資源的收集數量,或者說是讓大明的土地產出更多的糧食,是最根本也是最要緊的事情。

只有當百姓們都是吃的飽了,不用擔心下一頓飯的時候,才能解放出更多的人口,去從事其他事情。

不然一切都是空談。

即便他想要建立一個工業體系,沒有充足到養活所有人的糧食,就如同是空中樓閣。

大概自己還未推動的時候,飢腸轆轆的百姓就會推到了朱家大明。

土氨肥、土硫肥和復合肥,都是製法最簡單,也是成本最低,卻效果肉眼可見的能夠增加地力,提高產量的東西。

輪種則是為了進一步保證土地肥力保存的法子。

而他也在想著,要再尋些人,遍訪大明土地,去尋找更茁壯高產的野生作物,嘗試雜交培育,弄出更加高產的良種。

到那時,自己也可以做一做那禾下乘涼的美事了。

當大明的百姓不再整日裡想著家中的糧倉什麼時候能夠裝滿的時候。

解決了最原始的物質問題之後,百姓們就會主動自發的去尋求更美好的生活,從而讓大明走上一個良性主動的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湯鵲清這時走到了朱允熥的身邊,雙手輕輕的握住了他的手臂。

「妾身怎麼也想不到,殿下腦袋裡竟然裝了這麼多的東西。」

正在想著如何解決朝廷體制和百姓生產力之間關係和矛盾的朱允熥,聽到湯丫頭的聲音,不由側目抬頭。

他的臉上露出一抹笑容:「我若是說,突然就多出來了,你會相信嗎?」

湯鵲清眼神認認真真的盯著朱允熥的雙目,隨後輕輕的點著頭,櫻唇輕抿:「殿下說什麼,妾身都是相信的。」

朱允熥輕笑了起來:「你相信便是好的。」

「妾身永遠相信殿下!」

望著眼前溫婉的湯鵲清,朱允熥目光忽的一閃,寵溺的拍拍她的手背。

「這些日子,朝中還有得忙活。大概要等到爺爺的萬壽節辦完了,才能空閒下來。」

湯鵲清歪著頭露出不解的目光:「殿下那時候想要作甚?」

朱允熥舉手捏了捏丫頭的臉頰:「等到那時候,應天大概也就降雪了,那時帶你出城踏雪去,總在這宮中悶著,人都要被悶出個清心寡欲世外高人的性子了。」

湯鵲清不由的一聲驚呼,臉上一時漲紅。

她自中都鳳陽來到應天城,入宮之後便沒有一次出得皇宮。

她想到往年在中都的時候,每逢初雪,自己總是要約上幾家的女娘,一同出城踏雪煮酒,于山林間賞大明山河。

砰砰砰。

小書房外的敲門聲,將屋內兩人的小美好擊碎。

湯鵲清有些懊惱自己還沒有表示些什麼,就要被人打擾了這時的氣氛。

朱允熥亦是沉聲開口:「進。」

守在小書房外面的小太監雨田,將屋門推開。

終於是一同趕到東宮的李景隆和劉三吾兩人,並肩聯袂走到皇太孫面前。

「臣參見皇太孫。」

「皇太孫千歲萬福。」

竟然是這兩位。

朱允熥目光深邃的看著到了自己面前的兩人,默默一笑:「免了,兩位今日怎就到東宮來了。」

劉三吾和李景隆兩人對視一眼,都沒有選擇搶先開口。

這幅場面,卻是讓朱允熥不由一愣,只得是笑道:「在這裡但說無妨。」

「臣……」

「微臣……」

劉三吾和李景隆又同時開口,撞在了一起,隨後兩人無奈的有一次對視著。

退回到朱允熥身後的湯鵲清,望著這一幕,覺得分外好笑,卻又因為禮制儀態,不敢露出分毫。

朱允熥苦笑著搖頭道:「劉舍人先說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